谷文翠 林红霞
1.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 210000;2.江苏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00
CT 是临床对术前肿瘤进行定位、分期,以及评估大血管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CT 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入对比剂,行CT 扫描,可显著提高病灶检出率[1-2]。但由于对比剂的注入需使用高压注射器,加上药物浓度较高、对血管刺激较大等原因,部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对比剂渗漏的情况,导致患者注射部位发生肿胀、疼痛,不利于预后[3]。在冯剑秋等[4]研究中,2500 例接受CT 增强扫描的患者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为0.84%,患者年龄、依从性、穿刺部位及护士操作技术等均可增加对比剂渗漏风险。因此分析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提高CT 增强扫描的注射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就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做以下分析。
回顾性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的51 例患者资料,纳入发生组;收集同期我院接受CT 增强扫描后未发生对比剂渗漏的51 例患者资料,纳入未发生组。纳入标准:①接受CT 增强扫描检查;②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CT 扫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②合并脑损伤、哮喘等疾病;③意识不清,配合度较差;④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缺乏。本研究设计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
1.2.1 CT 增强扫描 全部患者均接受CT 增强扫描,使用SOMATOM Force 西门子双96 排CT 扫描仪进行平扫、增强;选择合适的注射静脉进行穿刺,并放置留置针,注射10 ml 生理盐水,随后使用加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1.2.2 基线资料收集 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症[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中相关诊断)、糖尿病(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6]中相关诊断)、高脂血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7]中相关诊断)]、合并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恶性肿瘤(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扫描部位(头颅、胸腹部、冠状动脉)、对比剂注射部位(肘正中或前臂主静脉、前壁小静脉)、对比剂注射速率。
1.2.3 对比剂渗漏评估 在注射造影剂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注射部位皮肤组织,参照《对比剂使用指南(第1 版)》[8]评估患者对比剂渗漏情况:若患者主诉穿刺部位疼痛、麻木,观察注射部位发生皮下组织肿胀,甚至出现溃烂等,判定为对比剂渗漏。
采用SPSS 20.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组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恶性肿瘤占比、注射前臂小静脉占比、对比剂注射速率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将对比剂渗漏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经单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将P 值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因素,行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注射前臂小静脉、注射速率快是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CT 增强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比剂渗漏是CT 增强扫描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对机体局部组织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导致皮肤组织疼痛、肿胀,引起肌筋膜高压综合征,导致肌肉组织坏死,严重可增加患者病死风险[9-10]。因此,对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比较CT 增强扫描后发生与未发生对比剂渗漏的患者基线资料、注射情况后,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注射前臂小静脉、注射速率快是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的危险因素。逐个分析可能原因如下: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激素调节功能异常,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在注射对比剂后更容易发生渗漏[11]。此外,合并基础病的患者由于血小板聚集增强、黏附力增加,易导致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阻塞血管腔,导致血管壁钙化、增厚、粗细不均匀,更容易发生对比剂渗漏[12-13]。对此建议,临床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疾病史,针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考虑首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穿刺,并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后充分评估血管受压能力、通畅程度,对存在异常的患者,及时进行重新穿刺,以减少对比剂渗漏的发生。②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体内可分泌肿瘤前凝血物质、组织因子等多种促凝物质,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异常,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此时在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更容易发生对比剂渗漏[14-15]。此外,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多数需要长期接受放化疗治疗,易导致患者血管变细、脆性增加,加上自身血管条件不佳,在注射对比剂后更容易发生渗漏[16]。因此,临床针对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接受长期放化疗的患者,可选择大角度直刺的穿刺方法,并根据患者血管状态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刺,以降低对比剂渗漏的发生风险。③由于前臂小静脉管腔较细,以相同的注射速率经前臂小静脉注入对比剂与经肘正中或前臂主静脉比较,更容易因血管阻力升高而引起对比剂渗漏[17-19]。此外,肘正中或前臂主静脉皮肤浅筋膜相对更为固定,移动度小,在穿刺针经皮进入后,不容易因刺入过深而损伤血管,对比剂渗漏的发生风险较低[20-21]。因此在行CT 检查时,应尽量选择肘正中静脉或前臂主静脉等管腔较大、浅筋膜固定的部位,以降低对比剂渗漏的发生;若因局部皮肤感染、破损等因素,必须选择前臂小静脉管等部位时,可采用血管外渗技术密切观察对比剂注入情况,尽量减少对比剂渗漏量,以保证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安全。④行CT 增强扫描时需要短时间内、快速注射对比剂,以获得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才能保证CT 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时所检查的组织、器官具有较好的对比性[22-23]。但在使用高压注射器时,若注射速率过快,导致药物推送的压力相对较高,此时更易对血管造成损伤,进而发生对比剂渗漏[24-25]。此外,由于对比剂黏度、浓度均较高,在高速率注射时,更容易引起渗透压升高,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对比剂大量渗漏[26]。因此,在行CT 增强扫描时,应严格控制对比剂的注射速率,或可采用耐高压中心静脉导管给药以替代留置针,进而降低因注射速率过快导致的对比剂渗漏风险。
综上所述,CT 增强扫描后发生对比剂渗漏可能受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注射速率的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对比剂类型,并严格控制注射速率,对存在上述风险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对比剂渗漏情况,及时处理,保证CT 增强扫描的质量及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