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鼻子可分泌鼻黏液,长有鼻毛,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和加温作用,是防止细菌、病毒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正因如此,鼻腔也是细菌、病毒以及灰尘、花粉等过敏源的聚集处,可导致或传播疾病。致病菌的黏附和冷空气的刺激将令鼻黏膜变得敏感,不仅可能引发鼻塞、流涕、嗅觉失灵、鼻子出血、鼻翼扇动等症状,还会导致“病从鼻入”,引发流行性感冒、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患病后如不注意防范,患者还可能通过打喷嚏散播细菌、病毒,令他人患病。
即便是冬季,也应坚持户外活动,适当进行耐寒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以提高免疫力,不给细菌、病毒形成舒适的繁殖环境。还可尝试冷水浴鼻,但不可在最冷的时间段贸然进行。而是应从秋季天气刚刚转凉开始,尝试以水浴鼻。在早晨洗脸时,将鼻子浸在冷水里,闭气10秒,抬头换气,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3次左右。这样做可预防、减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可用棉签蘸取0.9%的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洗鼻腔,一天3次。清洗时注意要将棉签浸透,用力不可太大,谨防损伤鼻黏膜。此外,也可使用专门的“洗鼻器”洗鼻。应注意的是,洗鼻器应配合生理盐水使用,不可使用自来水。需要提醒您的是,如果正在患感冒、中耳炎或结膜炎等疾病,不可使用洗鼻器,以防引发鼻腔、耳道、眼部交叉感染。
可每天坚持按摩鼻翼。方法是先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或用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稍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早晨起床前、晚间睡觉前各按摩一次,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鼻黏液的正常分泌。
将手充分清洗干净,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在冬季和春季,这样做能有效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等疾病的发生。此外,拉动鼻中隔软骨,还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若干次。迎香穴处分布有面部动、静脉,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按摩此穴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腔疾病。
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
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天气寒冷时应减少外出次数,外出时应戴口罩防寒。外出戴上口罩,不仅可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直接刺激,还有利于过滤90%以上的细菌,预防呼吸道感染。
鼻腔内应保持温暖湿润,湿度不应低于60%。空气湿度较低时,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梨、橘子等水果,勤漱口,提高鼻腔的相对湿度。可用杯子盛满热水,将蒸汽吸入以改善鼻腔湿度。如果感到鼻子干燥、不舒服,或鼻孔痒、不干净时,可用棉签蘸温水清洁鼻腔。但不能用手指挖鼻孔,以免损伤鼻黏膜引起炎症。
鼻腔与肺气相通,恶燥热、恶严寒。天气寒冷干燥时,饮食宜温暖、滋润,可吃葱、姜、薄荷、梨、藕、香蕉、银耳、萝卜、胡萝卜、甘蔗、番茄、百合、蜂蜜、核桃、芝麻等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过于燥热的食物,以防“上火”对鼻腔造成伤害。
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同样的外界条件下,精神紧张的人的鼻腔血管易收缩,血流会减少,温度明显降低,进而导致免疫力降低。因此,应保持精神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生活中不少小朋友,甚至是成年人都有挖鼻孔的习惯。但是这样做有可能会破坏鼻腔的生理作用,导致急性鼻炎。如果感到鼻子干燥、不舒服,或有异物,可用湿棉签对鼻腔进行清洁。
因鼻腔里血管丰富,静脉无瓣膜,若用力挤压导致“疖子”破损,其中的细菌发生扩散,可引起海绵窦感染或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鼻毛虽然会给部分男士带来小尴尬,但它们是人体健康的小卫士。“连根拔起”会令鼻子丧失对于部分细菌、病毒的防护能力。而且拔鼻毛容易导致感染,诱发其他疾病。如确有需要,可用小剪刀或鼻毛修剪器,将鼻毛剪至不露出鼻孔。
擤鼻涕时要逐个鼻孔擤,用力不宜太猛,以免将鼻内分泌物压入鼻周空腔、鼻窦、鼻咽管,从而引发鼻窦、中耳腔感染。气流压力过大,也会损伤鼻黏膜,使毛细血管破裂,导致鼻出血。
张口呼吸时,鼻腔起不到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调温、湿化、自洁的作用,不利于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