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以山西文化为例

2022-02-17 13:14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五育山西应用型

白 璐

(山西工商学院 思政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国历史悠久,地方文化是璀璨的闪光点,在经济发展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旅游行业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1]为旅游业提供了机遇,各地区因地制宜将地方文化传承的传统文化链接出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进行了新时代的诠释,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在文化传播领域中,美育教育进一步融入五育教育并展现出新时代的光芒。2019年7月22日,人民网以“山西学子革命圣地演绎红色经典”为题,记录了山西某应用型高校音乐学院学生在贵州省遵义市上演红色舞剧《伟大的转折》纪实,同时还有《吕梁英雄传》《太行娘亲》等多样的剧目和文化传播形式,在弘扬经典的同时让新时代的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韵味。在教育领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辨别能力,做到甄别真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自然景观元素、地方语言元素、特色建筑元素、风土人情元素等进行结合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自由探索,弘扬文化自信。

山西的优秀文化、地上文物和地方精神传承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山西人。山西地方文物总量全国首位,同时又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右玉精神、刘胡兰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晋商精神[2]。这些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结合地上文物构架了一个有历史厚重感、有精神依托、同时又积极创新的山西。但是,山西在近年发展中更偏重于资源和重工业,对地方精神的传承没有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和学校建设进行深度融合。现阶段山西进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在此过程中,资源转型发展需要企业发力、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发力、地方的发展依靠各行各业共同努力,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地方情怀、传承地方精神、弘扬文化自信。

高校在“时代新人”的教育和培养方面是时代答卷人。山西应用型高校的使命就是要把精神传承和教育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力求培养出的人才是精专业、明历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使命感的新时代大学生。山西应用型高校应利用地域差异、发展差异为山西地方企业量身定制实践课程,把一些课程直接开设在企业中,不仅通过讲述和文字表达,还要通过有血有肉的案例和真实历史事件的还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碰撞,从而做到对爱国主义、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层次理解和共鸣。培养学生的同时注重企业的发展和方向的凝练,企业要在高质量发展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企业文化,打造特色企业。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使命之一是培养服务本地区的人才,这种理论+实践+地方文化培养出的毕业生是适合山西发展的“时代新人”。培养路径的研究和探索是山西高校的责任,也是山西现阶段对高等教育“深化新教改、打造新形态、提高新质量”的“山西应答”。

一、地方文化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中华大地的发展结合历史条件、地域差异、人民习俗等多重因素孕育了多种具有鲜明视角的地方特色文化。地方文化又是在特定区域内地理环境、风俗民俗影响下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下表现出的地方特色,体现在语言、建筑、饮食等各个方面。这些地方文化沉淀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精神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这种地方文化就是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的活水源头。一方面可以让课本内容“活”起来,利用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物讲述中国故事可以很好引起学生共鸣,将一些革命烈士的事迹、历史名人的成长经历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解读,让书本知识不再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参与感更强,自信心更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多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到理论,在大数据的今天,大学生的状态是快餐式学习,内容量大却不精,感受不深。地方文化的地域属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地域优势和人文优势把这种文化用活生生的例子和事件摆出来、演出来,学生的感受会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种贴合实际的教育就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引水入田,水到渠成。教师的角色就逐渐由主导变为组织,再变为提供条件的参与者,直至成为最后的记录者、点评者。教师在适当的时刻进行点评和反馈对学习内容进行升华就能达到撼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效果,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山西地方文化形象亲民、淳朴,表里河山的山西在黄河中游的沃土滋养中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力量和时代新光彩,我们在实物或者遗产中都可以亲身感受,更坚定了我们自信和自强。这些山西故事、山西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的一线资源,可以有机加入文化、企业、课程思政来丰富教学内容;针对部分地方文化可以选择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拓宽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邀请部分“非遗传承人”针对某一文化进行讲座或者现场教学,短时间内增进学生对本地文化下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型高校五育融合培养路径研究

在山西文化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本文根据山西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山西文化的特点提出“5+3”培养模式。“5”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3”是指培养方式要最大化调用、协调省内一切资源,通过“校内培养、校校合作、校企联动”这三种培养模式合力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

1.德育之思政教育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3]。结合山西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精神显示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凝聚人民力量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太行精神就是革命老区在改革开放中显示出山西人民锐意进取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这种精神传承延续到各行各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李顺达、申纪兰、赵雪芳等就是太行精神的杰出代表。在山西应用型高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中,引导学生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方面进行思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特长对太行精神进行升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山西的建设贡献个人力量。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问题与大数据密不可分,大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就需要“德育为先”。这种教育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判断力的合力,课堂只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更多的信息需要学生从社会实践和社会氛围中获得。与此同时,德育评测机制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合理也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2.智育之思政教育

智育教育是基础也是延伸,教育出发点是智育,落脚点为德育,二者相辅相成。现阶段,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对于智育的教育和引导要把精神传承和基本技能相连接,要把知识作为养料,精神传承作为土壤,对操作性强的专业强调“工匠精神”的引导。现阶段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对于山西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延续对“晋商精神”的探索,让创新的种子在应用型高校中生根,在山西的企业中结果。

晋商精神的成功之道是诚实守信,智慧胆略是开拓创新,团队精神是合舟共济。在智育教育中创新为重点。在山西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培养方面要针对我省现状结合不同专业进行素材深挖,从顶层设计到企业文化再到创新的内驱力创造助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之后要把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凝练,发展企业的同时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实践案例,企业反哺教学。

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观念仍然有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教育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仍然存在成绩好能力差,有成绩无理想的状况,这就需要把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并轨。从教育教学模式、授课模式、学生管理、课程评价体系和社会评价等多方协同从社会的认可度、家庭的重视度和学校的引导度共同发力,将德育教育植根在智育教育之中,业务素质为基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3.体育之思政教育

近年来,体育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逐渐变被动为主动锻炼。学生的健康表现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让学生锻炼了体魄,也培养坚强的毅力,这种“体育+思政”的培养模式不仅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更让大家从榜样的身上学到了理想、信念和坚持的力量。

体育教育作为五育教育中最具有迁移价值的部分,在体育教育中直观的培养爱国品质、谦虚谨慎、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担当的精神。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武术项目,一方面在强身健体中结合中国人的体质和特点沉淀了“太极”“五禽戏”等拳法,用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进行不断练习和突破,加强对自我能力的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在武术教学中的抱拳礼、武术比赛中点到为止的进攻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谦虚谨慎、尊师重教的观念。这种全过程育人环节在体育教育中最具迁移性和展现力。

4.美育之思政教育

美育是一门交叉学科。美育教育重要途径是通过人文素养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学生行为,意志和个人发展。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个人学习的专业内容相结合,美育教育最为显性,连接各项资源,让美育引导五育教育成为一种闭环,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美育课程的特殊性让它天然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山西这片土地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美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方面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依托,有较高的站位意识,山西很多歌舞剧、舞台剧《又见平遥》《晋商魂》《一把酸枣》《右玉》等作品把美育教育和特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弘扬了山西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方面,山西的鼓乐、平遥电影展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为教学提供了有声有色的平台。

5.劳育之思政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劳动教育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而更新[4]。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将劳动视为教育的途径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党的十六大中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育人目标的调整结合了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是一种积极的调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种转变将教育和社会实践归到“劳动教育”的范畴是根据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来对育人目标进行再认识。

山西的“右玉精神”堪称新时代山西的“愚公移山”。右玉县历任的党政领导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和群众进行植树造林,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最终使右玉县的森林覆盖率由0.3%提高到56%,这是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这种“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毅力和恒心就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弘扬,就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为山西建设营造出了积极踏实的社会氛围。在应用型高校中要对学生对以上理念进行传承和更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凭一己之力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这就要求团结合作,只要目标确定后就应当主动沟通,寻求机会在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合作创造共赢。

劳育教育是现代教育中较难实现的一项。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劳育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重视他人劳动成果,最重要的是劳育教育的缺失会导致五育失衡,“育心”和“育体”的缺失会影响劳育教育的成果。从实践教学中劳动技能的培养来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责任担当和团队协作,这种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最大化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劳动教育的直观性引导学生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观察和分析问题再到动手实践,一方面巩固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挖掘新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五育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而提出的,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德智体美劳每一样教育中既有总体的统筹又有单个教育的呈现。德育为基础,贯穿于五育教育的全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智育为思维环节的锻炼,为其他四育提供知识基础;体育作为身体和毅力的锻炼途径,为其他四育提供生理基础;美育作为精神引领,以特殊的动力推动其他四育的融合;劳育教育作为校内实践教育的延伸,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和检验。

三、应用型高校五育培养实施路径

教育理念的实施和实现有赖于课程和教学的协调统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成为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提出的“5+3”培养模式中的“3”是指培养方式要最大化调用、协调省内现有资源,通过“校内培养、校校合作、校企联动”,三方合力互相赋能,培养新时代富有地方情怀的大学生。

1.校内培养

第一,五育并进,课程培养为基础。课堂是高校的主阵地,教师要下大力气讲好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要利用好校内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聚焦理论课授课效果。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努力讲出政治高度、讲出理论深度、讲出感情温度,通过深入挖掘所讲课程中的“五育元素”,做到教和育同向同行。

第二,五育并进,教师自育和育人。首先,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结合专业课教学从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外延至学科边界,从教学活动中获得育人和育师双效果。教学资料的选取过程中利用虚拟教研室、网络资源、筛选和搜集案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线链接每一个专业知识点,再延伸至实验实训中。其次,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积极结合教学实践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利用实验室开放项目和选修课等助力科研,将教育延伸至五育融合的方方面面,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五育并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良好的校园文化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是学校塑造特色形象的重要指标、是课堂的延伸、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应用型高校中教学和实践都要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深入挖掘校风校训内涵,凝练和提升大学精神和办学风格。有机结合山西地方精神,传承文化融入课堂创作优秀校园文化作品,传递校园好声音。利用教育教学平台、日常学习APP、实习实训平台等综合发力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让学校课程的花在校园文化中结出果实。

第四,五育并进,考核评价创新路。“五育并举”提出和执行都随着国家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进行调整,要求五育并进的考核评价也不能执行一成不变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当中大多数考核注重对其中的“某一育”有较为成熟的考核方法,但是对“五育融合”这种综合能力的考核要打破边界,解决考核“不系统、不全面”的弊端。我们应当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对考评制度进行再探索、再调整,对五育教育应该有层次化、融合度方面的细化指标。地方文化根据课程内容、企业诉求和文化差异的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内容的模块组合以及企业的适应程度。评价主体提倡教师、企业、社区、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标准要有分等级的评价也要有绝对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目的要有学生的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利用大数据和网络信息量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将教学过程分解成多维指标,听取行业内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和反馈,增补缺失、科学修订考评体系。

第五,五育并进,知行合一。在校内环节要重视实习实训工作的真正落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时事热点结合教学目标,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学生的要求,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逐渐内化为自身素养和能力。除了讲授法外,引进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播报式、问题式、研究式、情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探索企业在用人需求中的考核方法,提前植入课程,考核评价做到真题真做。

2.校校合作

现阶段,山西省应用型高校的校校合作尚未达到步调一致,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区域经济匹配度”。在教育教学方面,多数高校还未将“应用型人才”和“山西文化”有效融合,高校内各课程、校际间交流合作以及高校同社会融合度还不足。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山西的文化底蕴深厚,晋商精神、太行精神等各种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较多,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课程思政和地方特色结合的观点在我省还未形成校校合力,体现在相关文献资料较少,部分高校的教学基地没有对校外学生开放。

另一方面,学生对在校期间学习课程的多样性、广度和宽度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短期内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联合省内一切高校教学资源进行互通,可以通过教师科研的跨校级研究、学生实践的跨校级合作,校内基地的对外开放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结合社会中各项资源,例如,养老院、社区、纪念馆、兵工厂等基地对学生进行实地教育,营造实践育人的氛围,为教学实践工作赋能。

以山西某高校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馆为例,有本校学生做为该馆的志愿者和讲解员,这些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学习,讲解内容从党的一大开始,结合山西历史、政治、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山西人民的努力,这种方式是广大师生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的实践课堂,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对后续课程的沉淀和引导上,这种教学实践尝试把思政小课堂同学生第二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多形式统筹利用山西省内各高校间的优质资源,以智慧校园赋能育人资源。

3.校企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在青年学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将“实习”列入教学计划的必要环节,把生产劳动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就是课堂实践的真题真做环节。把企业资源纳入教学资源中就是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优化了育人环境和条件,同时课程的纳入也促进了企业的成果转化,有助于企业凝练自身文化,培养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山西的企业首先是服务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山西的精神和文化要在本地企业当中得到实践和发扬。同时发挥企业实践的育人功能,多方协作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山西,主动建设山西。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精神的凝练、技术的研发需要高校的支持和拓展;对于高校来说,企业是更广阔的的空间,是课堂的延伸是实践的基地。校企两方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运用和管理,灵活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业务新技术,使“五育教育”活起来,发挥出合力效应。结合校企建设现状组建虚拟教研室,把企业集中攻关和教学教研有机结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的一线活力,共同探索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创新的新模式,从课程设置方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协作共同服务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新格局,构建高校教师加企业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加企业技术工作者在线共同体,切实为三全育人提供企业方案,为应用型高校建设助力,增强校企合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如图1所示。

图1 五育融合流程图

新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要加大校园新媒体建设规划、统筹力度,树立校企“一盘棋”意识,增强校企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学校“两微一端”“学习强国”号等思想政治工作各类新媒体平台建设和管理,抢占校园网络文化制高点,切实掌握网络主动权。深入挖掘我省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文化的凝练。鼓励广大师生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开展社会考察调研,引导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通过切身实践挖掘山西精神和课程结合的作用点,要将校企战略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统筹协调、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师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师生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实践中培养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

结语

五育并举和五育教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教学和实践对接的桥梁,联通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这种教育体系符合时代特征,传承地方文化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新手段对文化传承进行解读。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利用好主阵地和第二课堂,同时要积极联系企业,让学生的思想和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让古老的精神文化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熠熠发光。

我国现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深化新教改、打造新形态、提高新质量”的要求,通过山西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研究路径这种时代新人“5+3”培养模式研究,整合山西省现有资源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校内“五育并举”的教学方法和校外有关社会力量的支持,将文化底蕴与高校的应用型发展相结合,努力培养“有本领、懂技术、有情怀”的时代新人[5]。

猜你喜欢
五育山西应用型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我在山西等你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山西叹五更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