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2022 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 月4 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会上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北斗进入规模化应用发展快车道,我国已建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
发布会介绍,我国已建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具备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或者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未来将带来更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从传统的测量测绘向精准农业、变形监测、自动驾驶、电力巡检、智慧港口、共享单车等多个领域拓展应用。目前,已为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 亿用户提供了北斗加速定位和北斗高精度服务,总服务次数达2 万亿次,日服务次数接近30 亿次;为国内2000 多万部手机、21 款智能汽车、5 万架行业类无人机提供了高精度定位服务;为国内110 万辆共享单车和12 个城市的20 万个停车电子围栏提供了高精度服务。
据悉,北斗应用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应用深度持续增强。2021 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约47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通信授时、气象监测、应急减灾、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同时,北斗正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的标准配置。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有128 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货量超1.3 亿部,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以上。手机地图导航中,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突破1000 亿次。
《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 年全国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到2030 年初步建立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规划》立足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到2025 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红树林规模增加、质量提升,健全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提升湿地监测监管能力水平,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 处、国家重要湿地50 处;到2030 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固碳能力得到提高,湿地保护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将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及其专项规划,《规划》以“三区四带”为总体布局,在总结评估“十三五”全国湿地保护工作基础上,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加强科技支撑、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6 项重点任务,以及出台国家重要湿地管理相关政策、实施30 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开展全国湿地资源专项调查、完善湿地标准体系等16 项具体任务。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巩固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成果,加快地方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强化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通知》要求,依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相关技术规定,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基础上,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及时形成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规划成果。
《通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更加注重资源资产关系,将国土调查、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等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工作基础。规划方案要与用地政策有机融合,有效推动存量资源资产的盘活利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和监测网络,实现各级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实施全过程在线管理,建立定期体检、五年评估的常态化规划实施监督机制。
日前,《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经自然资源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
据自然资源部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程》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聚焦自然资源执法查处工作职责,突出立案查处的主业,重点强调规范立案查处的规则和流程。二是执法查处领域涵盖了土地、矿产、测绘地理信息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执法内容和要求。三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等工作要求。四是落实《行政处罚法》“首违不罚”“无过错不罚”等新规定新要求。五是完善优化立案查处的相关法律文书参考格式,统一规范查处文书。六是直观化、图形化展示执法查处程序,便于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实际操作使用。此外,《规程》还重点规范了案由、文书编号、事实认定、调查中止、案件移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执行等内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出台《“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以“保护、增绿、提质、增效”为主线,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方案》明确,到2025 年,全国平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乡村“四旁”植树15 亿株以上,全面巩固提升国家森林乡村,绿化一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居住点,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乡村、绿美乡村,乡村自然生态得到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方案》还提出了科学编制相关规划,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稳步增加乡村绿量,着力提升绿化质量,发展绿色惠民产业,弘扬乡村生态文化,推动国有林场林区绿色发展,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强化典型示范引领9 项重点任务。
10月26 日,中国第39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此次考察将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大气成分、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生态系统等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
从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
11 月6 日,从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 周年成就展上传来消息,自1992 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累计投入198 亿元,实施4100 多个项目,带动地方共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