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利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有专家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文化内容,必须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多学科研究。这对于构建当代西宁生态文化体系,推进西宁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远古时代,当人类处于原始的渔猎,在和大自然搏斗或集体劳动中,发出呐喊声。劳动之余,敲击石块、木棒等,发出欢呼声、讴歌声,逐渐形成了早期的民歌。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这些最为简单的发声元素表达了他们猎获的欢愉,表达了他们征服自然的愿望,表达了对万物神灵的崇仰。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想起了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国宝舞蹈彩陶盆。这件舞蹈纹彩陶盆造型优美,特别是盆上直接描绘了原始先民生活场景的图画。舞蹈纹以单色平涂手法表现出类似剪影的效果,人物造型简练明快,动态活泼,三组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盆中盛水时,跳舞时的矫健身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从这小小的盆上折射出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文化遗产所带给我们生命繁衍与生息的启迪,无不与生态文化带给我们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
在对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发现其中也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
1.村落构建中的生态文化:如村落寨址选择、村庄林木生态体系的构筑、水资源生态体系的建构、防洪和避险体系建设的生态文化等。
2.农耕方式中的生态文化:以刀耕火种型、林粮兼作型、梯田耕种型、水旱协调型等农耕方式与技艺蕴涵的生态文化等。
3.游牧渔猎中的生态文化:如少数民族草原游牧、民族狩猎、河湖周边渔猎生活中的文化展示、生产生活技艺、民众参与的生态文化等。
4.人生礼俗中的生态文化:包括严谨有序的法律制度、民族游牧、边地商贸、祖训族规中对破坏生态资源的惩戒等等。
接上所述,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虽然只是一种声音,没有任何歌词,但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关于这一点,鲁迅说得很明白:“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那么也就是这杭育杭育派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可见,文化价值又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人是自然的人,人们创造的生态文化需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价值,而且是最本质的文化价值。
1.朴素悠远的生态意识、生态观念。在各个民族众多的民歌、谚语、史诗、民间故事中广泛存在。例如:明代万历年间地方官员高洪在今天民和古鄯一带写下了《古鄯行吟》组诗,其二是这样写的:
青柳垂丝夹野塘,农人村女锄田忙。
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
诗中明确提到“花儿”一词,并且描写了农家男女边耕耘、边歌唱的情景和花儿曲调断续悠长的音乐特色。
再比如,土族古歌《杨格喽》写道:
“阿依姐的衣衫放宝光,天地妙用都收藏。
红白蓝黑紫绿黄,万物全靠它生长。”
红色代表太阳,寓意生活红火;白色代表羊群、乳汁,寓意纯洁高尚,六畜兴旺;蓝色代表蓝天,寓意永恒和博大;黑色代表大地,象征稳健持重;绿色代表草原,寓意草肥畜壮;紫色代表高贵和神圣;黄色代表丰收,寓意五谷丰登。土族妇女身着的斜襟长袍、袍身连接的彩色布圈缝制的衣袖,远看就如两道彩虹,便形成了土族最具代表的服饰——花袖衫。
2.玄妙深奥的生态理念、生态精神。在一些民族的对树崇拜、山神崇拜、龙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中广泛存在。例如:西宁周边蒙古族祭“俄博”是宗教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俄博”系由石头、草皮围筑成台,上插经幡、经旗等。早先在原始社会即有祭“俄博”仪式,后来“俄博”变成某种边界标志,后来又逐渐变成宗教信仰对象物。祭“俄博”活动一般在农历六、七月间进行,起初只准男性参加。每人都要在“俄博”上插上一根拴有布条、挂有红帙的彩旗,然后煨桑,点灯,诵经,青壮年还要乘马、脱帽、口诵佛号绕“俄博”三周。祭祀仪式结束后举行赛马、摔跤、射箭以及表演传统歌舞等活动。
3.绚烂多姿的生态美感、生态认知。在舞蹈、皮影戏、木偶等多种表演艺术和河湟剪纸、西宁玻璃画、丹噶尔皮绣等手工技艺中广泛存在。例如:大通河湟皮影戏在“通用赞词”《赞庄堡》就有关于生态美感、生态认知的描述:
此庄修的四四方,金盆养鱼好地方,
庄前环绕长流水,庄后紧靠青龙岗,
青松翠柏长青树,青砖红瓦掩高墙,
门楼高耸在庄外,青烟瑞气绕满庄,
女儿生来知礼义,养下男儿状元郎,
牛羊成群膘肥壮,良田千顷产米粮,
庄前广栽梧桐树,庄后花果阵阵香,
聚宝盆中广聚宝,梧桐树上飞凤凰,
人寿年丰吉祥地,福禄祯祥万年长。
4.深邃和谐的生态伦理、生态价值。如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对自然的知恩图报意识、对自然的义务观和善恶观等,在各个民族众多的文化展示、生活纪实、婚礼丧葬中广泛存在。例如:回族宴席曲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曲、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宴席曲的曲调大都婉转动听,动作滑稽幽默,节奏欢乐喜庆,边歌边舞,轻盈自如,尤其是眼神配合巧妙,表演中还模仿鸟类飞翔,做一些武术动作,体现了回族人对自然生态的向往。这些回族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等的重要资料。
二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不竭精神动力。”西宁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中,最为根本的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融会贯通到生态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领域、环节,推动西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重视“生态化”的全方位保护
目前在大力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活态传承的基础上,应特别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化”保护,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其依存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性保护,以实现长期保护、彻底保护的目的。例如,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湟中区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在整理项目资料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与藏学专业博导、教授宗喀·漾正冈布带领工作人员跑遍了湟中大部分山区,最后经过发掘、整理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把湟中共和镇的农民在一年一度的丰收节组织起来,后经湟中区文化馆的完整记录、传播,才使该项目免于消失。因为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项目的传承人,连同该游戏项目的生存环境和村民意识已经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一种文化记忆,而恰恰是这种文化记忆、乡愁符号,记录了历史上当地村民从生产到生活的文化传承。由此可见,如果不进行活态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很难顺利延续下去。
(二)构建生态文化整体保护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继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落实有关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势头良好。但是,仍普遍存在着内容单调、结构单一和“重生态、轻文化”的现象。这往往是由于对生态文化保护区的认识不深,或由于生态文化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造成的。“生态文化区,实际上包含物质性的生态文化和精神性的文化生态两层含义。任何一个生态文化保护区都离不开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活动,不论这种活动发生在远古、近代、昨天或是今天。因此,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不仅应当突出其物质化的生态特征,还应特别重视人的文化活动,尤其是重视保护、挖掘、研究、展示、宣传那些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建设的生态文化保护区才是发育健全、富有生命力的。”这对于生态文化保护区的健康发展、综合开发,特别是对于生态养老、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朝阳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将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研究提供长期可追踪的实体模型。
(三)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持之以恒、厚积薄发。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需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一是系统开展生态文化理论和公共政策研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重大的环境问题,在加强环境技术、标准的同时,需要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公共政策的实践研究,建立生态文化公共政策智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队伍,推出理论研究成果。二是整体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首先应实现人的思想和追求的绿色化。要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实现优质作品感染人、良好行为影响人、优秀人物带动人的先进生态文化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培育创新模式。三是开展生态文化发展状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调查评估。要持续而准确地把握阶段状态、动态监测变化、预判发展趋势,因地因时因人,持续完善生态文化发展状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策略,以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和生态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西宁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