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国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要求不断深化。这些新部署、新要求既有总体性部署,又有方法论指导,还有系统性安排,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使命任务、阐明了基本原则、提出了实现路径,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形势复杂,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高度、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深度、推动形成“大文化”格局的实践广度中深刻领会把握,才能更有底气自觉肩负使命,更有信心面对风险挑战,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各项目标任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经过长期努力,党和人民已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也提示我们,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是在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不是在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环顾全球,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审视国内,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只有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团结奋斗筑起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才能打赢各类遭遇战、攻坚战、持久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需要以文化固本铸魂。文化自信自强,使我们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中不断形成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梳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断增强当代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在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提升国际话语权、展现中国形象中不断发展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文化自信自强,正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的民族复兴之路。一直以来,中国坚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创造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奇迹、建成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泛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就辉煌,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必须比翼齐飞、共同前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锻造精神护翼,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形成“大文化”格局,更加自觉地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化建设内容五方面具体部署,可以看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根本制度保障,“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党的内在理念价值与精神追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思想文化强国的具体路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提升国际话语权与进行良性文明对话的基本保证。这五方面部署各有侧重又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整体性,充分证明了推动形成“大文化”格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能看出文化建设实际上覆盖方方面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持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是其中关键一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进祖国统一,要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可见,推动形成“大文化”格局,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位置,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推动形成“大文化”格局,就是要将文化建设放在协调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过程中,以系统思维、联系观点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战略定力、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时代催人奋进。宣传文化思想战线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号召,以更加主动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紧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心任务,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