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彦朵
“节物风光不相待,沧海桑田须臾改。”十一国庆,大型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中的一幕成为了触动我心灵的风景。
1969年,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戈壁漫漫,风沙茫茫。一家四口拥挤在破陋的平房中,郁凯迎,是一名火药雕刻师,她的丈夫是一名航天工程师。
荧屏之上,大雨滂沱。
男孩在雨中冲着母亲喊:“我爸爸是不是死了?”他倔强地站在暴雨之中,不听到回答就不进屋。母亲妥协了,也崩溃了,她没有再完善谎言,而是说,“是,你爸死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爸爸。”男孩痛哭着,即使内心深处明白爸爸真的已经牺牲了,却依然不肯相信这个残忍的事实。
熒屏之上,月明星稀。
郁凯迎拿出孔明灯的材料,认认真真地对男孩说:“爸爸做的东西和这个灯笼差不多,都是靠中间的火才能飞上天。妈妈的工作就是做这个火的,可是它很危险,如果发生意外,我也会死。”
荧屏之下,我泪流满面。
曾经看过《海贼王》,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不过是多了一座坟墓,但对于相依为命的人来说,却是整个世界都被坟墓掩埋。”电影里,现实逼迫着孩子直面死亡,去理解生老病死。在妈妈写给孩子的信里,这样说道:“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见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变得渺小的东西。”
故事的最后,蛟龙入海,火箭腾云。
荧屏之下,我思绪万千。
我曾无数次规划过自己的人生,我不想当医生,疫情之下,多少医务工作者感染病毒,不幸牺牲就是我拒绝从医的理由——尽管我无数次对白衣天使讴歌赞颂;我也不想当军人,喀喇昆仑山脉牺牲的18岁战士陈祥榕只是我作文本里的偶像——尽管我多次引用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当我看到郁凯迎的泪,听完她的诗,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价值观,第一次觉得自己虚伪的爱国口号是那么讨厌,第一次扪心自问,如果我生在那样的年代,会不会是一个逃兵?
于是,电影里大雨滂沱的夜,孔明灯升天的光,成为了一道触动我心灵的风景。我懂了,爱国不应该是我最矛盾的梦,我们,不是生在了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了和平的国家,无数的先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这一辈的岁月静好。我不能再做只喊口号的爱国者,告诉自己,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盛世繁华,走向复兴,我辈必将继承荣光!
‖吉林省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
吉吉工作室
爱国与信仰,这样的词汇对昔日的作者来说,只是在某些文章里的空喊口号,而当她看到《我和我的父辈》中母亲与儿子那一场关于生与死的对话后,内心无比震撼——郁凯迎,这位新中国的火箭工程师,在面临丧夫之痛时,如此平静、坚定地回答儿子对父亲生死的诘问,“是,你爸死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爸爸。”“妈妈的工作就是做这个火的,可是它很危险,如果发生意外,我也会死。”一位母亲,面对自己的孩子悲痛的诘问,掩藏住内心失去亲人的痛苦,平静而坚定地看待生死,这一切,只因为她不但是位母亲,更是一名新中国的火箭工程师,背负着国家的嘱托和重任,这一切,只因为信仰的力量!
这种信仰的力量让作者深受震动,在她心里,爱国,不再是空喊的口号,不再是矛盾的梦,作为身处繁华盛世的青年一代,更要继承先辈的荣光,肩负起中华复兴的重任!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充沛、真挚而深厚的情感,是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力量。
【适用文题】信仰的力量;中国红;强国有我……(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