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这深刻概括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我们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结构中最为鲜明的精神气质和特色,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指引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46种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既是党长期艰辛奋斗实践的产物,也是党长期理论探索的思想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品格和人格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丰碑。通过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我们能够清晰看到党的艰辛奋斗的脉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开始形成。马克思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鲜明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反映了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发展和升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宛如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百年历史,指引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点燃伟大征途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炬,为党和人民在不同时期应对各种挑战、抵御各种风险、克服各种阻力、解决各种矛盾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开始孕育和逐步发展,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样态。有以重大历史事件命名而构筑的精神,比如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等;有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名命名而构筑的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等;有以杰出代表人物命名的革命精神,比如李大钊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等;有以特殊时间节点、特定地域和事件相结合为主轴的精神,比如东北抗联精神等。这一时期的精神特点主要体现为不畏牺牲、浴血奋战、敢于胜利的革命豪情与壮志,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真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了捍卫和保护新生的红色政权,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起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艰苦奋斗是这一时期伟大精神的鲜明特质。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将艰苦奋斗精神上升到党的本质属性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能够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党和人民不懈的艰苦奋斗和接续的拼搏进取。无论是在复杂斗争中还是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展现出的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继续丰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让华夏大地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孕育创造了以富国、强国、兴国为核心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先后形成,绽放出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精神之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注入新的内容和时代色彩。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激发中国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懈努力奋斗。敢闯敢试、大胆地试、勇敢地改,这些鲜活的语言,深深记录着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巨大变化。我们党坚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始终秉持改革创新,进行了一系列从理念、实践到制度的创新,改革开放的中国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闪耀着开拓创新、开放合作精神力量的光芒,凝聚起中华儿女涉险滩、闯急流、破藩篱的磅礴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日臻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构筑和赓续,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命题,并多次作了重要论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他还根据实践发展要求,对新时代形成的伟大精神进行概括凝练,提出并阐发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新时代大力弘扬这些伟大精神,“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新时代形成的伟大精神,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时代脚步,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增添了时代内涵、确立了一个个新时代的精神坐标,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特点、表现,但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本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出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精神气概和磅礴伟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和鲜亮特色。
坚持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先进文化的体现,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彰显。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面临血与火的考验,无数革命先烈不惧生命安危,赴湯蹈火,慷慨赴死,用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行动,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不仅把“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镌刻于中南海新华门的红墙上,更是把“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初衷深深播种到每个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深刻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坚持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就在于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可以说,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战胜困难的强大战斗力的力量之源,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最深沉的内核,凝练出革命精神相通相融的共性特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底色和最宝贵的基因,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伟大征程中百折不挠、奋勇拼搏。
坚守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一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才能经久不衰、熠熠生辉。从“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李大钊,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从“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干啥”的谷文昌,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从“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孔繁森,到“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黄文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初心和使命已经深深刻入中国共产党人的心间,成为我们党薪火相传、永不磨灭的精神基因。
勇于自我革命。“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正是因为始终秉持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我们党才能在异常艰险的情况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卓绝奋斗,度过无数个历史的紧要关头和一次又一次危难时刻;我们党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新中国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们党才能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我们党才能锻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坚守了中国革命精神的红色底色,又根据时代发展和历史使命的需要,增添更加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红色血脉。这些伟大精神以其独特生动的形式和深刻丰富的内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记录,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炫彩夺目的光芒,为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厚重的精神支撑。
筑牢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与人民血肉相连、患难与共,靠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走过万水千山,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里的每一种精神,背后都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壮阔实践,都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就是更好筑牢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奋勇前行。
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大党气质。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壮大为一个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百年历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气质风貌和襟怀品格,充分展示了中國共产党大气磅礴的形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信仰伟大、理想伟大、使命伟大、宗旨伟大,在政治品格上鲜明展示和体现了这个世界最大政党的“大的样子”,让中国共产党在一个世纪的不懈奋斗中展现出超凡的气象。“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就是更好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战斗力,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勇立时代潮头,永葆生机与活力。
引领中国共产党的复兴重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棒又一棒的接力跑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航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新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将迸发出精神的无穷力量,引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物质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革命精神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同时,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谱系,为伟大事业注入始终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鼓舞斗志、指引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