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贝 杨富学
西夏陶瓷业发达,惜文献对其制作过程失载。近期,随着西夏陶瓷考古研究的蓬勃发展,大批新资料得以刊布,为细致梳理西夏陶瓷的制作工艺、生产制度带来可能。西夏陶瓷不仅可见中原汉文化的基因,还能感受到党项、吐蕃等多民族的文化,农牧共生传统,以及佛教的强烈影响。西夏瓷是中国古代手工业领域之奇异分支,目前学术界认为西夏陶瓷烧造的上限不会早于11世纪,于12世纪后半叶臻至极盛。宁夏灵武磁(“磁”通“瓷”,下同)窑堡窑址出土实物资料证实,西夏有高度发展的制瓷手工业,产品质与量虽不能与中原地区著名瓷窑相比肩,但其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皆可与先后与之并存的辽、金两朝相颉颃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188页。,而且在器型和纹饰上有独特之处,民族特点突出,受西域各族金、银器纹饰图案的影响,显得精细、繁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①陈育宁、汤晓芳:《西夏艺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第303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西夏陶瓷的研究逐步由器型、装饰纹样等形制研究转向陶瓷烧造、监理、使用等多维窑业状况的研究。西夏陶瓷生产工艺、窑业监理制度、工匠管理这些问题都是研究西夏陶瓷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西夏瓷业烧造制度的失载,从西夏窑业中“订烧”状况出发对于探寻西夏窑业生产制度尤显关键。宋人蒋祈《陶记》称:“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制,各不相紊。”②白焜:《宋·蒋祈〈陶记〉校注》,《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0期,第40—41页。“陶工”之“陶”音“уáo”,指烧窑工,“匣工”指制匣钵的工人,“土工”指制瓷器的工人而非挖土工③余勇、邓和清:《宋代景德镇陶瓷窑业状况——蒋祈〈陶记〉研究》,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84—85页。。果若是,则宋代制瓷工艺的分工就已经相当明确了,制坯匠和窑炉烧成分工明晰且相对独立。与之相比,事关西夏瓷器烧成的具体制度并无文字可考,从出土窑具上的铭文来看,瓷器烧成均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订烧④黄康明、黄清华主编:《中国〈陶记〉研究》,江西美术出版社,2020年,第97页。。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中“唐代的这种贡瓷制度,表面上是地方直接供给皇帝和政府财政无关,但分析唐代的相关制度又可以发现它们在本质上仍是赋税的内容之一,是政府敛财的一种手段。这种贡瓷制度为北宋政府继承”⑤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9页。。此观点为西夏窑厂接受官家烧造器物订制提供了支撑,为官家烧造亦有赋税之义。从窑厂接受各阶层的“订烧”来看西夏的陶瓷订烧虽非重大问题,但关乎窑业生产细节,如产品为谁而烧?由谁烧造?谁来监督?又由谁来管理?诸如此类,乃厘清西夏陶瓷窑厂订制烧造的关键,对深入探讨西夏陶瓷生产制度、装饰样貌的形成原因、生活使用的具体情境,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生产格局、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都有重要研究价值。有鉴于此,特撰此文,求方家雅正。
西夏陶瓷品种丰富,制作工艺成熟且装饰特色突出,尤其是灵武磁窑堡窑产品,其磁化程度、致密度和细腻度都很高,虽然比不上订窑产品,但高于北方其他主要民窑⑥杭天:《西夏瓷器》,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76页。。
与陶瓷烧造有关的西夏语词汇史籍无载,仅见于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辞书,12世纪成书的《文海》即有与手工艺匠人群体相关的条目,如“工:此者工巧,匠也,工也”“造:此者造作也,工巧也”⑦史金波、白滨、黄振华:《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529、480页。,这些显然都与工匠及其技艺有关。与南宋时期汉语中与陶瓷有关的词汇相比,西夏文的词汇要少得多,尤有进者,分工细化的词语,如釉料、匣钵、慢轮、利坯等在西夏语汇中全然不见。在西夏语汇中,唯烧制环节的词汇较多,如与烧成相关的词语有“墼”,指未烧的土坯,还有“火炉”“矿石”“炭”“瓦”等①史金波、白滨、黄振华:《文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5页。。西夏词语中细化的工艺、烧制词语虽然不多,但西夏烧瓷遗址中保存较好的窑炉、制坯、上釉等工序的出土实物,堪为西夏陶瓷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西夏语中细化陶瓷名词少,从侧面反映出西夏从事瓷业的技术工人可能还是以汉族居多,制瓷烧成技术也主要是输入技术。西夏灵武窑遗址和武威塔儿湾窑、古城窑遗址都有大量烧窑窑具和瓷器残片出土,其中多半是没有铭文、记号的,但也不乏带文字的瓷片和窑具,此乃探寻西夏陶瓷订烧的关键。铭文的类型有官府、商号、生产质检标记、制瓷作坊、经文等。这些铭文既有西夏文,也有汉文、梵文悉昙字,还有各种图案符号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188页。。根据铭文大致可明了其具体的使用者和烧造者。兹据出土物所示简列西夏瓷器烧造的相关内容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订烧人群分官府、民间、寺院三类。依瓷片铭文,可以推测其订烧的形式有三种,即官烧、寺院订烧、民烧。
官烧即仅限于官府订制烧造的专属窑厂,可以通过官窑和官搭民烧两种方式来实现。《简明陶瓷词典》对“官窑”如是定义:其一,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如五代北宋越窑为最早官窑;其二,北宋和南宋宫廷自设的官窑;其三,明清两代御窑厂所烧瓷器,及当时官搭民烧的钦限器,都称官窑器③王庆正:《简明陶瓷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易言之,官窑就是历代官府经营的陶瓷器生产窑厂,有一般的官窑,另有御官窑,明清时期的御窑厂实乃传统官窑的一种特殊形式④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揆诸武威出土的大量西夏瓷器与瓷窑窑址,尤其是瓷器上的铭文内容,学术界确认武威塔儿湾瓷窑应该是西夏瓷器的官窑①王琦:《甘肃武威塔儿湾遗址出土西夏瓷器初探》,《文物天地》2019年第3期,第77页。。银川市贺兰山西夏离宫附近发现的烧造琉璃瓦及琉璃建筑配件窑址,距离皇宫不远,出土器物残件和西夏皇宫所出基本一致。推而论之,当系专门为修建皇家离宫而开设的窑厂②许成:《西夏都城兴庆府——银川》,《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3—65页。。如果这座窑场只烧制建筑部件的话,其生产性质应该接近官窑,因为西夏政府对建筑构件有特别要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明确规定佛殿、星宫、神庙、内宫等以外,官民房屋舍上不能装饰莲花,也不能装饰大朱、大青、大绿③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83页。。近年用科技考古手段对贺兰山腹地的缸沿子、贵房子两处瓷窑遗址及出土遗物予以检测,缸沿子窑址所出白瓷胎体中“高硅低铝”元素组成特征与我国北方典型的瓷器不同,亦与西夏灵武窑瓷器迥然有别。在瓷釉组成上,缸沿子、贵房子窑址出土的白瓷标本与灵武窑白瓷均为钙釉,抑或西夏宫廷或官府管理下的官营作坊也④杨蕤、周禹:《三十年来西夏考古研究述评》,《西夏研究》2014年第2期,第131—133页。。
宁夏灵武窑和回民巷窑兴盛于西夏中期,瓷器胎薄细腻,器物造型周正,尤其是在釉装饰方面工艺精湛;部分产品装饰图案精细讲究,装饰图案多为多层带开光式构图;剔刻划花剔去部分往往填入化妆土,而非直接裸露瓷胎。这些精细的装饰工艺明显不同于灵武窑后期产品,也有别于其他窑口产品。灵武窑还出土有大量带字或印符的窑具,字迹有的是窑厂记号,如图1a-c所示乃宁夏灵武窑出土带文字的残损装烧窑具——顶碗,上口小、下口大,呈喇叭形。装窑时,窑工将各种釉色的碗、盘钵的坯体施釉后,碗、盘的内底需刮出“涩圈”,然后倒扣在顶碗、顶盘、顶钵上,如此依次倒扣摆放,大约十个为一摞,然后罩以开底式桶状匣钵,这种装烧方法叫顶碗涩圈覆烧法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86—87页。。其中图1a“张”是窑厂的名称,为张记或张家;图1b窑具残片上有汉字“官”,图1c上有西夏文“圣”。“官”者,“官吏、官府、官署”之意也,属官府订烧无疑;“圣”者,本意为“崇高”“神圣”之意,对帝王也可称“圣”。二字在窑具中出现,抑或可证灵武窑址当为西夏官属窑厂,但这个时候灵武窑是否专为官府烧造尚未见明确记载。
图1 c 西夏文草书“圣”字铭窑具残片(采自杭天《西夏瓷器》,第359页)
图1 b 汉文“官”字铭窑具残片(采自杭天《西夏瓷器》,第359页)
图1 a “张”字铭窑具残片(采自杭天《西夏瓷器》,第358页)
夏仁宗天盛年间颁行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其中“司序行文门”里还对西夏手工业管理机构基本的运作方式和人员编制做了说明,并将各类官府管理机构分作五等,依次为上、次、中、下、末等司。管理手工业的机构有三:中等司设京师工院;下等司设三种工院;末等司设作房司、砖瓦院①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63—364页。。
灵武窑出土瓷片有汉文“三司”字样。三司乃主管国家财政赋税的衙门,唐时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宋代沿袭唐制。从出土物看,西夏也沿袭唐宋之三司设置②李范文主编:《西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从残损瓷片观之,应为三司订烧的酒瓮,西夏“三司”设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夏酿酒售酒制度也沿袭唐五代之制,分为官榷、买扑、民酤三种。依西夏制度,酒应为官供,酒瓮也需官烧订制。瓮工艺简单但需求量大,观有“三司”字样的黄釉残片,瓷胎细腻,比一般瓷瓮胎薄、均匀。“三司”字迹规范、工整,釉面平整,釉色光洁,没有过多装饰,瓷瓮体积较大,器型规范。综合判断,可归为官搭民烧类型③关于西夏酿酒的器具,请参见李进兴:《西夏酒器与榆林窟酿酒图考释》,载敦煌市博物馆编《第三届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万卷出版公司,2021年,第268—271页。。
寺院订烧在西夏时期多见。佛教在西夏社会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西夏统治者推崇佛教,皇帝和皇后常常直接参与佛事活动,并设有专门管理佛教的机构。西夏寺院经济发达,既可耕地也可酿酒,寺院有僧侣工匠,用以管理并主持营建庙宇。图3a为灵武窑遗址出土的支烧的顶碗,上刻“税僧”二字,说明该窑承烧寺院订烧的陶瓷制品。
图3b是西夏晚期梵文铭花盘,乃举办宗教仪式时所用器皿。花盘胎体匀称,褐釉上刻有梵文悉昙字,字迹工整清晰。梵铭刻诸器物,久有传统,多属宗教用器,祈福禳灾,堪充寺院订制烧造窑厂的辅证。
图2 灵武窑出土黄釉“三司”铭瓷瓮残片(采自杭天《西夏瓷器》,第144页)
图3 a 宁夏灵武窑出土“税僧”铭窑具残件(采自《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第116页)
图3 b 宁夏灵武窑出土梵文铭花盘残件(采自《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第143页)
西夏有为民间陶瓷商品交换而订烧的作坊,亦即民间窑厂。文献记载西夏与北宋、辽、金多有贸易,交换形式大体可归为榷场、和市、贡使、走私四种①杜建录:《西夏经济史论稿》,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第140页。。“贡使贸易”乃西夏政府与宋、辽、金间的贸易方式,至于陶瓷贸易,主要以榷场与和市两种方式进行②赵天英、杨富学:《从朝贡和榷场贸易看西夏物产》,《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44页。。从黑水城出土榷场贸易文书看,夏金双方贸易所涉及的物品种类是相当多的,西夏输出的有畜产品(马、羊、骆驼)及其副产品(毡毯、毛褐),来自西域的珠玉、硇砂、香料,以及西夏特产的柴胡、苁蓉、大黄等中药材;金朝输出的为绢帛、铁器、瓷器、茶叶、笔墨、纸张、书籍及其他生活日用品等③杜建录:《黑水城出土西夏榷场文书考释》,《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7—119页。。这些物品中,尤以丝毛织品居多,有粗褐、黄褐、白褐、白缨、绢、小绢(子)、中绢、川绢、河地绢、紫绮、紫押、纱、大纱、生押纱、粗押纱、小绫、中罗缬、(小)晕缬、小 缬、川缬等,食用品有生姜、干姜、椒、蜜、茶、米等,书写用品有笔、墨、连抄(纸)等,归结起来说都是些生活日用品,这与史书的记载是相符的。其中粗褐、黄褐、白褐等为西凉府或镇夷郡商户出售的商品,皆为当地特产。而川绢、河地绢与干姜既可为商品,又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④杨富学、陈爱峰:《黑水城出土夏金榷场贸易文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97—98页。西夏统治者悉力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交往,有大量畜产品输出,同时输入先进技术,不仅提高了西夏的手工业技术水准,也使其经济生产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⑤赵天英、杨富学:《从朝贡和榷场贸易看西夏物产》,《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51页。。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黑釉小口圆腹瓶(图4),腹部刻有文字三行,计五字,左侧二字似为汉字“斗斤”,标明此器容积,右侧三字则为西夏文,意为“浅白、离、风”,三字连贯起来,又被译作“廉风室”⑥陈育宁、汤晓芳:《西夏艺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第305页。,应为酒家的商号。
图4 上海博物馆藏西夏文纹饰酒瓮(李贝摄)
西夏人嗜酒,带动了酿酒业的繁荣,储酒用的大瓷坛子成为制瓷匠生产的重要种类。酒坛、瓮、瓶是西夏瓷器出土较多的器物。
西夏官府对订烧瓷的烧造情况了无记载,其状或可通过与北宋汝窑的烧造而略做推测。《宋会要》载:绍兴四年(1134)四月六日,礼部太常寺言:“今来明堂大礼,合行创造,欲并依上件数目,令工部指挥文思院计会制造。”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二四之八八,中华书局,1957年,第934页。如图4所示,当与宋朝文思院承接礼部的典礼器皿或有一比。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元昊正式建立西夏,仿宋朝而建立了一套中央官制,其中就有“文思院”②[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上),中华书局,1977年,第13993页。,用以管理官府及皇家瓷器物的烧制等。《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罪则不同门”对文思院下辖的工匠犯罪有具体的处罚条例:
牧、农、车、舟主、相军、乐人、种种工匠等犯十恶,罪本获死而获长期,此外,犯种种罪时,不遣送为苦役处之法,依以下所定实行,应黥之当黥之。
未谙正军之事,则当入遣送中。监工谙活业,当初有任权职者,当依边等法入留中。不任权职,则当遣送,被应留诸人每日当在工院及习业院等□上□□,匠人有食粮者减之,□□于所属司内及有看守等各处当令看守。若闲在,则所属司有何修造,内宫头项杂役处,当入笨工中。③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15页。
由第一段文字可以看出西夏工匠的等级还是相当分明的,而第二段文字则显示工匠犯罪可从轻一级处罚,可通过刺青苦役而使之成为无人身自由的匠人,工院设置有正军、监工、匠人三类,内宫设有专管苦役的机构,匠人最末一等称“笨工”,设有供继续劳作学习的“习业院”。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武威塔儿湾附近,渠边、路边、田地旁的取土现场,当地群众常能采集到大量西夏瓷器残片。当地文物部门也收集到残片数千件之多,其中有较为完整的器物,大量的瓷片堆积①党寿山:《武威塔尔湾出土的西夏瓷器》,载氏著《武威文物考述》,武威市新闻出版局,2001年,第100页;孙寿龄:《西夏瓷都——西夏时期武威的陶瓷制造业》(上),《发展》2011年第11期,第67页。。既有残次品或报废品,也有较完整的瓷器,蕴含着烧造行业的某些信息。多数瓷器都在胎釉彩上出现瑕疵,裂伤、变形、粘釉、漏釉、缩釉、剥彩的情况都有所见,如图5所示褐釉剔刻花罐和刻底白地黑釉瓮,即明显属于窑裂和烧变形的器物。图6褐釉剔刻花小瓮也是一件有裂伤并倾斜的报废品,花纹以外的剔刻部分并有墨书西夏文批语,共四行九字为“斜毁,发酵有(裂)伤,下速斜,小”,意思是这件小酝酿瓮因为烧制时有裂伤,瓮下部严重倾斜、过小,是报废品②党寿山:《武威塔尔湾出土的西夏瓷器》,载氏著《武威文物考述》,武威市新闻出版局,2001年,第93页;孙寿龄:《西夏瓷都——西夏时期武威的陶瓷制造业》(下),《发展》2011年第12期,第44页。。注明这些报废品和残次品批语者应来自质检部门,属于简短的“质检报告”。结合前文对西夏工匠等级的分类来看,当属监工的工作范畴。武威瓷窑窑区的质检和生产瓷器作坊同在一处,窑厂产品只有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流入市场或交付订制者。
图5 武威塔儿湾出土西夏豆绿釉瓮残片(采自党寿山《武威文物考述》,图版丁七5)
图6 武威塔儿湾出土西夏酝酿罐(采自党寿山《武威文物考述》,图版丁十3)
图5 所示豆绿釉瓷瓮残件瓮腹下部有“光定四年四月卅日郭善狗家瓮”十三字③党寿山:《武威塔尔湾出土的西夏瓷器》,载氏著《武威文物考述》,武威市新闻出版局,2001年,第90页;杭天:《西夏瓷器》,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70页。。“郭善狗”应为西夏人名,西夏社会文书中有大量含“狗”字的人名④佟建荣:《西夏姓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35—138页。。中国民间古来有给娃娃起贱丑名的传统,可以起到让阎王爷轻视的作用,在勾魂时会误认为是一只狗、一头猪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因而放弃勾魂,起到保佑孩子长寿的作用⑤高启安:《唐宋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第125页。,西夏依然。题款表明,该瓮有可能是郭善狗订制的,也有可能是由郭善狗家作坊烧制的,似以前者可能性更大。之所以如此推测,是因为在武威发现的一些瓷器上用汉字写有“东平王衙下”①杭天:《西夏瓷器》,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66页。“郭狗家瓮”②孙寿龄:《西夏瓷都——西夏时期武威的陶瓷制造业》(下),《发展》2011年第12期,第44页。等,亦有用西夏文刻写的“芦五”等字样③党寿山:《武威塔尔湾出土的西夏瓷器》,载氏著《武威文物考述》,武威市新闻出版局,2001年,图版丁九2。,是证彼时西夏瓷器业繁荣昌盛,不少人到瓷窑订货,为免混淆,瓷器制作者遂将其姓名写于瓷器之上④孙寿龄:《西夏瓷都——西夏时期武威的陶瓷制造业》(下),《发展》2011年第12期,第43页。。上述这些铭文瓷瓮在烧制成后留于窑区,既有可能是临时存放,也有可能是因有瑕疵而被弃。在这些铭文中,光定四年最为重要,不仅证明塔儿湾可能就是生产订做瓷器的作坊或窑厂之所在,更重要的是可为瓷器作坊或瓷窑被废弃年代的判定提供上限。光定四年对应1214年,为西夏后期神宗遵顼年号。彼时西夏正遭受蒙古部族的侵扰,尤其是应天四年(1209),蒙古军第三次攻夏,先后占领了位于今额济纳旗黑水城的黑水镇燕军司、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境内的黑山威福军司和武威永昌附近的右厢朝顺军司,包括武威在内的河西局势动荡。在此情况下,武威一带瓷器订制还在继续,磁窑还在烧制,这件瓷瓮残件或可视作河西地区西夏瓷器烧造的绝唱。
陶瓷订烧问题,看起来属于陶瓷史研究中不起眼的问题,实则非也,订烧状况本身是个小问题,但关乎陶瓷生产中窑厂属性、烧造标准、使用群体等诸多问题。文献对西夏陶瓷之订烧未做记载,但借由灵武和武威等地的西夏陶瓷烧造遗址及其出土的铭文窑具、瓷片,可以管窥西夏陶瓷订烧问题的某些方面。
在西夏灵武磁窑遗址、武威塔儿湾磁窑等遗址出土不少铭文窑具、瓷片,有西夏文、汉文、梵文悉昙字,还有各种图案符号,类型有商家、商号、生产质检标记、制瓷作坊、经文等,由是可将西夏陶瓷订烧人群归为官府、民间、寺院三类,依瓷器铭文可以看出当时窑场性质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官烧、官搭民烧、寺院订制和民烧。
陶瓷制作是西夏诸多手工行业中较重要的一类,设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原料、工艺、匠人的管理;生活用陶瓷品生产方面有陶瓷匠、砖瓦匠等。西夏行业门类齐全,手工业分工细致。西夏拥有众多手工业管理机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把各类官府管理机构分作五等,依次为上、次、中、下、末等司,对手工业部门进行管理的直接机构为京师工院。
西夏政府对陶瓷定烧的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设立有专门的质检,制定严格的质量监察制度,并属于窑厂向官府的赋税。官营窑厂可管理原料、质检和工匠的匠籍状况。武威塔儿湾瓷窑周边发现有大量瓷片堆积,其中有报废品和残次品批语,应系当时简要的质检报告,只有验收合格的产品方可进入流通市场或交付订购者使用。
西夏陶瓷器物与民间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西夏陶瓷工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并在陶瓷文化上和磁州窑产品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总体而言,西夏陶瓷外形及装饰风格以其大同小异却和而不同的面貌融入我国北方磁州窑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