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庆格,曹毅哲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小农户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小农户接续发展的因素。系统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问题,既有助于推动小农户更好地存续与创新性地发展,又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32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社会,要在新时代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就必须重视小农户的发展。目前学界关于小农户如何发展以及能否适应现代化转型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小农户仍有存在的长期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尊重历史,决不能抛弃小农,要从优化外部环境和提升内生动力两方面来保护发展小农户[2];也有学者认为要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政府推广农技、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途径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3];还有学者从分析日本的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中汲取对我国小农户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启示[4];也有学者从现代农业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理论研究中转向研究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指出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学界一致认为小农户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和发展,要不断升级改造小农户,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但学界关于如何实现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并没有达成的共识,基于此,本文选择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以期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存续与发展的路径。
“我国目前有2.6亿农户,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其中2.3亿是承包农户”。[6]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小农户存续和发展的长期性,认识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小农户发展的必要性。虽然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左右,但是在短时间内消除小农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以年均农地流转面积增速3%来看,我国小农户到2030年将保持在1.8亿户左右,耕种着全国70%的耕地;到2050年大约会有1亿户左右,仍然耕种着全国50%的耕地,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力军”。[7]因此,现阶段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继续推动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就必须明确小农户存续的逻辑及必要性,认真分析现阶段小农户存续和发展的困境,明确今后小农户发展的出路,更好地指导小农户的发展,最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也有其存续发展的现实条件,更有其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大国小农”的传统农业大国,小农户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小农户家庭经营是其主要经营方式。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满足了广大小农户的生产和发展,而且在促进农村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农户个人和家庭在农业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强调农业集体化和小农户合作生产的重要性,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于维护新中国的稳定,发展中国农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虽然忽视小农户在农业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强调小农户集体劳动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各地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小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小农户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要继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就必须发挥小农户在发展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重视小农户的发展潜力,积极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1.大国小农的现实国情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人口较多,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大国小农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主要组织形式”,[8]这一现实情况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小农户不仅是其重要的参与主体,而且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党代会历史上第一次肯定了小农户的地位和作用,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就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继续推动小农户的发展,继续为小农户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此外,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较快,而农村发展较为落后,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小农户的发展,关注小农户的切身利益,提升小农户服务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力。
2.农村发展的现实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发展速度。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仅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没有农村的繁荣发展,那么这个小康社会是不全面、不平衡的社会,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认真分析现阶段农村发展的现实条件。首先,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制约,从而一定程度上为小农户存续和发展提供土壤。具体表现在: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农业成长和发展依然停留于靠天吃饭,农作物成长依然缺少基本的农业水利灌溉;二是农业道路、通信等现代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不太完善,导致一些地区的农作物、农产品运输成本高,或由于农业供求信息与市场不匹配,出现农产品滞销等情况。其次,在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农村特色产业较少,产品附加值低、价值链短等情况依然存在。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地区在全国的占比相对较少,而且东西部农村发展差距较大,特色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而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占有率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涉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够,涉农服务业服务农业的能力不足,导致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较慢,从而使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较大。最后,在农村社会化服务方面,主要表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农的能力不足,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服务人员较少,小农户的服务能力不足,很难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农户适应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二是农村服务设施较为落后,农村产业化服务体系、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使用服务体系、农村产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都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较大差距。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传统小农户的存续和发展还必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3.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小农户的重要作用。在产业兴旺方面,小农户由于其自身经营规模较小,机动灵活性较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种植或经营结构,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生态宜居方面,小农户由于长期居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较为熟悉,对保护工作较为重视,能够顺应农业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乡风文明方面,小农户一直居住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必定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乡风文明和村规民约,这对于促进村民人际交往和维持正常的农村社会秩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治理有效方面,农村是一个基于地缘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小农户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遵循着内在的农村社会秩序,而这种内在的社会秩序已经内化为整个农村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的基础,促进德治和法治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的有效融合。在生活富裕方面,小农户在农村拥有一定的土地,不仅能够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也能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
1.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现代农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小农户的持续发展,对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小农户的存续对于稳定农村人口就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数量相比之前有所减少,对进城务工劳动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必然会导致部分劳动力不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出现部分返乡人口,而农业能够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保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返乡未就业劳动人员的就业压力,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保障。其次,小农户的存续对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现实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不管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都离不开小农户的存续和发展,小农户都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种植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为市场供应一部分农产品,以增加自己的农业收入。最后,小农户的存续和发展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广大小农户的参与。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小农户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加工等任务,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的培育和种植活动,在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结构等方面都离不开小农户的参与和支持;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现代农业的经营活动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有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指引,不管是龙头企业还是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都需要以小农户为依托,都需要建立在小农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有利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关乎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关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新时代,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为此,就必须要确保国家的耕地红线不能动,要坚守15亿亩基本农田用于粮食安全生产,以确保国家的整体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而这就需要广大小农户的积极参与,“截至2016年底,我国耕地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农户有近2.6亿户,约占农户总数的97%,经营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2%。”[9]从这可以看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农户仍然是农村耕地种植的主力军,仍然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参与者,必须提升小农户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提升小农户服务现代农业,提升国家粮食产量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能力。此外,小农户长期居住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地的使用较为熟悉,能够保护农村耕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增加耕地土壤肥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有利于保障小农户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推行和实施,调动了广大小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得家庭经营成为中国农村经营的主要形式,而家庭经营的主体就是广大小农户。这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对于保障广大小农户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无人种地、耕地荒废等情况,加之市场化对农产品的产量和种植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出现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主要经营主体是: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等形式,但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始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于向小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而不是取代一户一家的小农生产。”[10]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保护广大小农户的根本利益,维护小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核心地位,以保障小农户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最基本的农情即大国小农的现实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秉赋,即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农业劳动效率较低以及农村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等情况所决定。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全面理解小农户存续与发展的逻辑及必要性之后,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当下小农户存续与发展的困境,这样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进一步地推动小农户的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存续和发展的困境之一是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且效率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小农户的农业种植结构较单一、规模较小。我国是一个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导致小农户的种植规模呈现小而散的状态,这特别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推广和使用;在现阶段的广大农村地区,广大小农户的农产品种植仍维持着传统的种植结构和方式,与多元市场的发展需求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阻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其次,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广大小农户大多是呈现小而分散的原子化状态,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这会导致小农户在获取市场相关的农业需求信息,在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明显弱势,难以与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企业相竞争。最后,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武装小农户的程度较低,新农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程度较低。小农户由于资金有限和种植规模较小,很少购置农机,大多农户使用传统的人力或简单的农具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这样会使小农户的生产成本较高,经营效率低,而这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农业基础设施一般认为它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包括农田水利、电力、道路、运输等在内的物质基础设施,二是包括农业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农技推广等机构和设施在内的社会基础设施。”[11]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在农业的物质基础实施,还是在农业的社会基础实施方面,相比之前,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农业的物质基础设施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发展不完善,设施相对落后陈旧,导致农业种植所需的基本水源无法保障,影响广大小农户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农村道路建设相对不完善,存在部分农产品运输成本高、运输路途较远等问题。二是在农业的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农业科技研发成本较高,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教育培训力度较小、效果较差,在提升小农户成为职业农民所需的职业素养方面较为乏力;同时在农技推广和使用方面,缺乏持续的宣传和推广动力,广大小农户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在学习和使用农业技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等方面表现出动力不足、信心不够、能力不足等现实情况。
新时代要继续推动小农户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当前小农户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小农户、支持小农户的发展。当前制约小农户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小农户自身能力素质有限。现阶段小农户的主要构成主体是老弱农民以及广大留守妇女,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一般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掌握较少的现代化的农机使用技术,对农业新技术、新机器的使用意识较弱。其次是小农户自身发展实力较弱。小农户由于可支配的农业资金较少、农机购置和使用率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弱,从而使得小农户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能力受限,阻碍小农户现代化发展之路。最后是小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小农户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把自身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在多元的市场中找到适销对路的农业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现阶段小农户在把握市场信息、跟踪市场动态、预测未来市场需求这方面显然是有较大弱势的,往往出现农产品市场的供需不匹配,挫伤小农户生产、种植、加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小农户缺少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小农户合理安排农业种植结构,需要不断掌握新农机的使用技术、需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节奏,而在这些方面,目前小农户发展能力不足,并且缺乏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现阶段,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方式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面临诸多发展难题。集中表现在:小农户农业经营成本较高、自身实力较弱、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与市场化信息不对称,出现供需矛盾失衡等情况,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农户很难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此,就必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这也是小农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小农户现代化,满足市场需要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出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农业生产上,小农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较难。小农户的典型特征是小而分散,这会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阻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现阶段小农户的主要经营方式仍然停留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且技术手段单一、生产设备落后,而这与现代农业在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差距。第二,在农产品加工销售上,小农户的家庭经营方式很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很难形成产业链。小农户的家庭经营方式由于经营规模较小、成本较高、设备简单,这就决定了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而这与现代化市场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会阻碍现代化农业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等方面作用的发挥。 第三,在农业供求关系方面,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能力有限,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弱势。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市场的发展需求,更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引导小农户朝着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和加工。而当前正是由于小农户获取市场信息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这也阻碍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在供求关系方面的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的存续与发展是有其内在逻辑与必要性的,在系统分析当下小农户发展困境之后,有必要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接续发展的小农户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路径。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小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降低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风险,降低农业经营成本,增加小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农户的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把广大小农户组织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集农业专业人员、农业经营人员等农业经营管理者为代表的农业组织,它能够代表广大小农户的集体利益,能够在沟通政府与小农户、利用社会资源带动小农户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代表小农户、维护小农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要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提升其生产经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组织的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吸引更多的小农户自愿加入到该组织中,实现农业组织和小农户的双盈利,最终提升农业专业组织服务农业,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目标。最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户的合作生产能力。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的农地流转,不仅能够缓解农村空心化、农地种植人员老龄化的农村社会现象,而且能够提升农地的使用效率,逐步消灭农地无人种植、农地荒芜等现象,还能够提升小农户在农机购置、农地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合作生产能力。这无论是对于农村土地的使用与管理,还是对增强小农户的合作生产能力都起到关键影响。
农业是基础,农业稳则天下安。新时代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农业的稳定发展,要确保农业的增产增效,确保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继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和支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等在内的物质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力争在广大农村实现农田水利覆盖全部农村可种植的耕地,实现电力覆盖广大偏远农村地区,实现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公路,为农作物的运输和交易提供便利的物质基础设施;鼓励培养广大农业科技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大在农业方面的科技研发,使更多科技研发成果能够应运于农业中,同时要加大对小农户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以及农技的推广和使用,使广大小农户不仅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基本素养,还能够具备较高的农技使用技能。其次,调动社会力量和小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涉农政策和财政投入能够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政府还应通过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中;通过典型示范和舆论宣传引导小农户参与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这样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和引导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的社会氛围。最后,提升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小农户是确保农业发展、保持农业增产增效的主体,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的重要参与者和使用者,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启动耕地宜机化改造和村庄道路建设项目,支持以社区为单位的土地平整和相关农业道路设施建设。”[12]因此,要改善小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推动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小农户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性,就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广大小农户的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小农户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发展,最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此,首先要加大对小农户的职业培训力度。现阶段小农户是农业种植活动的主体,要首先对这部分种植户进行培训和教育,定期在农村开展种植技能培训活动、农机使用和推广、农业信息推广与更新、农产品深加工的方法等相关课程的综合培训活动,使小农户能够从农业信息获取、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与教育。其次,适当引进农技人员,以带动引领小农户的发展。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小农户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就必须在培养本土农技人才的同时,“加大服务人员的引进力度,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农业服务人才,如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人才等”[13],引进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农技人员,这部分人掌握着较为先进的农业知识、懂得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运,而且能够用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影响带动小农户的发展,推动小农户朝着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和发展氛围。最后,及时更新小农户的发展观念。传统小农户对发展农业有着较为保守的认识,认为农业产量的提升只能依靠农村土地种植面积的增加,农业发展只能局限于农地的肥力,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经营只能是简单的加工等等,小农户仍保留着传统小农生产的一些思想观念,这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是相悖的,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知识结构武装广大小农户,使其逐步接受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进而实现小农户在发展理念上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减少因发展理念不同而产生的衔接不畅等原因。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实现小农户的现代化,用现代化武装小农户,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与发展,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点任务,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要求,也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客观需要。为此,一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业的种植效率,减轻农业种植经营成本,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转变传统农业的小农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二要发展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延长农产品产业价值链。发展农业专业化的合作组织,是提升农业专业化的合作组织服务小农的重要推动力,让其成为服务小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组织。为此,要让广大小农户成为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成员,逐步扩大成员规模。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发展完善,需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小农户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增强组织的发展活力。要提升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能力,该组织应将自己定位于服务小农,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最终提升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三农。 三要提升服务小农户的信息化能力,让信息化指引小农户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在农村地区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信息点,为广大小农户在农作物的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和未来市场对农产品的供需等方面提供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力争能够让广大小农户生产满足实际需求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提升小农户在网络中的农业信息获取能力,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信息的无障碍对接,从而提升小农户掌握现代农业市场信息的能力,让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节自身的农业种植、生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