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于 洋
奋进新时代,砥砺前行的渤海油田站在新起点上谋势布局,聚力求变。
▲供图/庞椿力
渤海石油人的梦想实现了。这背后是几代人的努力。上世纪60年代盐碱滩前踌躇满志的出海人,80 年代改革开放潮头的时代宠儿,21 世纪肩负重任的新时代建设者,渤海石油人的身份随着时代变换着,但“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光荣使命永不褪色。
奔腾的浪花里,无私拼搏的渤海石油人积淀下了中国海洋石油事业的自信和底气。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说:“如今,渤海油田正以奋进者的姿态、改革者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和目标——2025年实现油气产量4000万吨! ”
中国石油石化:祝贺渤海油田向祖国交上一份“重量级”的答卷!在您看来,这3000万吨原油产量有多“重”?
张春生:3000万吨原油产量是中国海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大力提升国内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渤海油田的一个梦想。在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依旧较高的情况下,渤海油田心中始终坚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2021年渤海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增量约占全国原油增量的近50%。
目前,海上油气生产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海上生产原油4864万吨,同比增长323万吨,增量占国内原油总增量的80%左右。这已是我国海上原油增量连续三年占全国增量的一半以上。作
为我国海上最大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油连续两年国内原油生产增量位居三大油公司之首。渤海油田的稳产增产将有力助推中国“七年行动计划”的实现,进一步发挥海上油气生产对于我国油气资源安全稳定供应、降低对外依存度的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石化:3000万吨之后,您认为渤海油田新的进军目标是什么?
张春生:渤海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艰难的探索中,经历了曹妃甸风暴潮、大冰灾等挫折,但渤海石油人勇于拼搏,乘风破浪,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始终洋溢着生命的青春与朝气,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看海上,海上原油产量增长看渤海。“十四五”期间,渤海油田将高质量推动“七年行动计划”,将渤海油田打造成为集勘探开发一体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油气生产智能化、经营管理精益化的标杆能源基地,努力实现勘探大突破、原油硬增长、天然气大发展,确保2025年实现油气上产4000万吨。
中国石油石化:在稳产3000万吨数年后,我们为什么又提出了上产4000万吨的目标?
张春生:渤海油田油气产量稳产3000万吨已经11年了,这十多年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是稳产,另一方面是在为4000万吨蓄力。4000万吨目标的制定不是一时兴起,设定这个目标的底气来源于渤海油田在数十年闯关夺隘中积累的经验和信心,更来源于渤海油田全体干部员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敢于向一切不可能说“不”的勇气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渤海油田开始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主线,深入贯彻“组合勘探”与“价值勘探”理念,努力做实勘探开发“一体化”,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不断突破地质认识,创新勘探技术,实现了管理、研究、作业的三位一体,推动油气勘探捷报频传。
但我们认为这还不够。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石油资源量393亿吨、天然气52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前景广阔。渤海油田作为中国第一大海上油田,这个使命鞭策着我们加快转型升级,以新发展理念谋划新发展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渤海样本”。
中国石油石化:原油稳产3000万吨已不是易事,要增产更是难上加难。实现4000万吨油气当量的目标,我们要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春生:油气当量从1000万吨到3000万吨,我们用了6年的时间,从3000万吨到4000万吨的跨越我们将用15年的时间,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将走向低勘探区、深层古近系古潜山、地层岩性领域,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成藏研究难度大;二是深层古近系、古潜山领域将是渤海油田未来中长期重点勘探领域,但由于深层井作业时间难以匹配,导致多口领域性井位无法上钻;三是公司在低渗、潜山油气田开发方面经验不足,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四是2022年油井措施产量工作量大,主力平台作业量趋于饱和,无修井机平台修井费用高,油井生产时率低,措施增产量突破历年极值,有效增产措施类型单一、效果下降的局面亟待突破;五是老旧设施数量逐年增多,安全环保风险和运行稳定性风险不断增加。
中国石油石化: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保证高质量实现4000万吨的目标呢?
张春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的原油产量超过3000万吨为下一步冲刺4000万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十三五”以来,渤海油田在做大油气勘探开发主业的同时,坚持以集团公司“1534”发展思路为指导,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不断谱写渤海油田发展新篇章。
4000万吨产量从四个方面来看就是基础产量、措施产量、新井和调整井产量,以及天然气产量。围绕这四大块,总结3000万吨的基础上,在油气勘探方面,我们将继续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做精做强勘探,实现油区“节节高”、气区“新突破”,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储量接替。
在油田开发生产方面,“优快”开发生产,保持和巩固成本领先竞争优势,深入提质增效。
创新引领是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4000万吨目标的重要抓手。渤海油田坚持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将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全面融入勘探开发生产,围绕关键领域坚定不移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行“三新三化”,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一系列新技术体系,解决痛点难点问题。
中国石油石化:绿色生产现在已成为传统能源企业不可忽视的内容。渤海油田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春生:渤海油田处于渤海生态环保敏感地带。持续绿色稳产是渤海油田发展的根本。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渤海油田早已把践行绿色发展融入血液。渤海油田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投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国家级行动中,深入推进“环保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升级节能减排红线、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参与湾长制建设、推进海上钻完井废弃物减量处理及天然气回收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措施,拉动油田开发“颜值”不断提升,持续加大清洁能源供给,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更好地保护”的理念,为渤海油田绘就了绿色发展底色。
中国石油石化:2020年1月15日,中国海油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将全面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在低碳转型方面,渤海油田有哪些有益探索?
张春生:在海上油田开采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伴生气体产生,除了一部分作燃料气供给透平和热介质锅炉使用外,大部分则由天然气压缩机增压后通过海底管线输送给下游用户,但另一部分处理不了的气体只能通过火炬放空系统燃烧。火炬燃烧是海上油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多年来,渤海油田围绕伴生气回收与利用,以一体化、区域化开发为原则,依托当前现有设施、同时兼顾周边滚动开发项目,确定了“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统筹管理”的区域天然气回收利用核心策略,在渤西南区域陆续实施了伴生气回收项目,让放空气“应收尽收”,不仅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增加经济效益。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助力低碳转型方面,我们现在非常重视海上生产节能节电这一块,2021年9月23日,渤海海域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成功投产。这是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也是全球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使用岸电后,原来发电消耗的原油和天然气将得到更好利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也将大幅降低。同时借力岸电项目,在探索海上风电方面,我们已经在一个试点平台安装现场测风速仪,正在按计划推进中,将会以分散式风电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的形式为油田注入绿色电力。同时我们也在开展CCUS有关课题的研究。
▲再瑰丽的风景也比不过你们努力工作的样子。 供图/中国海油
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升华伟大的精神。砥砺争流的55年,是渤海石油人吃苦耐劳、敢想敢干、善于学习的55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践行到海洋石油工业开创发展的事业中,锻造出以“敢闯新路、勇担责任”为鲜明特征的渤海石油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传承这种精神,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翱翔出坚守的信念、激荡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