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司宏达 沈阳市沈河区文萃小学 王皓钰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受众较高的集体性运动,不仅要求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具有敏捷性的高品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开始跑,跳跃、短快动作和需要继续调整位置的操纵,这是很好的体力和爆发力不仅为了支持,整个过程需要的超敏感的品质。我国篮球队员身高相对欧美存在“先天不足”,发挥“快”“准”“小”“灵活”等优势所在的战术打法则是以长击短的可行思路。受我国历史传统训练和选拔方式影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过招,细节决定成败,木桶效应十分明显,篮球项目对个人和团队的整体素质都有高、全的要求,因此,缺乏敏捷性,甚至与对手的差距,在球场上就会成为被对手满足的失败点。但是,到目前为止,日常的敏捷性和高质量的训练,现在的篮球比赛不能满足的需求,所以中国的篮球选手和其他国家的篮球球队之间有很大的差距。通过研究绳梯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效果,为篮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提供更为有效和科学的训练方式,同时也将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体育人才。
本文主要研究绳梯训练法对篮球专业学生灵敏素质的影响,希望为提高篮球专业学生的灵敏素质提供参考。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
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实验、数理统计。
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选取2019 级篮球专项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共30 人,随机抽取15 人为实验组,另外15 人为对照组。在实验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检验。
2021 年 10 月 -12 月。(每周训练三节课,共 8 周 24 节课,每节课训练的时长为半小时)。
根据查阅的文献,结合篮球运动的专项灵敏性和研究需求,最终确定相关的测试指标为:一分钟跳绳、侧跨台阶平衡和绕杆运球。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教学大纲表明,可以用一分钟跳绳次数来测试被试的敏感性质量。通过选定的灵敏度质量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测试员的篮球情况,分别对48 名测试员进行测试。每个项目连续进行三次。根据平均得分排序,分为蛇组合理减少实验误差,利用SPSS 22 0 到测试结果的差异,以确保一致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力量尽可能和实验的最终结果的有效性。
依据测试者学习进度安排,实验分别于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主要以步法练习、跳和跑为主,如交叉步、侧身滑步等,核心原则为由一般到专业,难度循序渐进。实验组采用绳梯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灵敏素质训练方式。
1.实验前两班学生灵敏素质的对比分析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分钟跳绳对比分析表
在实验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分钟跳绳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班级在实验开始前,跳绳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分钟跳绳可以有效地反映运动员下肢中央肌肉的瞬间爆发力和一段时间的耐力。这部分的研究容量可以为特定功能和参与者的真正冲突提供一些参考。上述测试方法在现场的活动性低,规则简单,根据低条件民主,因此,在刚开始训练的适应期间顺利过渡,刺激了对参与热情,此后的阶段的复杂的测试开发能促进。这个项目对规模训练的详细研究作出了贡献。
2.实验后两班学生身灵敏素质对比与分析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一分钟跳绳对比分析表
实验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后一分钟跳绳的对比,发现两个班级的实验后一分钟跳绳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一分钟跳绳对比分析表
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一分钟跳绳对比分析表
对比得知,在为期8 周的灵敏素质绳梯练习后,一分钟跳绳的水平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提高,实验组的P 值小于0.05,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灵敏绳梯训练后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由于不同体质的差异,使不同学生的灵敏素质波动较大,这是不同学生对于绳梯训练适应程度不同的结果。表8 表明实验后对照的水平与实验前差异并不大,表明传统的灵敏训练方法对一分钟跳绳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在对照组中,实验前后两个测试项目的平均分数变动范围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灵敏度质量训练项目,较绳梯训练法对于大众群体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表8 实验后对照组实验组侧交叉步横动对比分析表
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侧交叉步横动分析
在实验开始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侧交叉步的水平进行测试,发现在实验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侧交叉步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改变方向的能力是在同一水平的。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侧交叉步横动分析
2.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侧交叉步横动分析
表6 实验组实验前后侧交叉步横动对比分析表
表7 对照组实验前后侧交叉步横动对比分析表
实验组测交叉步横动检验 P 值均为 0.001,由此表明实验组成员训练前后的综合方向改变能力水准正向提升效果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并且将实验组的实验前后均值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在实验后的数值较实验前提高也较多。对照组侧交叉步横动项目项目 P 值分别为0.059,大于 0.05,表明对照组组所有成员都提高了在传统训练计划之后改变方向的能力。除了循环训练对健身产生的自然强化作用外,微小的改善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因此无法为数据普遍性提供坚实的科学参考。
绳梯训练模式更为侧重短时段方向转换,侧重灵敏素质辅以身体素质提升,故实验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实验组平均得分的变动放大了不同成员之间的物理学和感知差异以及移动项目之间的横向跨步效应。位移距离过大或余力释放较大时,主步水平方向的移动,辅助步的方向可能变形,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损耗。因此,该项目在测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限制,部分削弱了爆发力的质量,强调了手脚的潜在有效性。另一方面,8 周的绳梯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有成员的整体体质水平。
3.绳梯训练对改变方向指标成绩的影响
侧交叉步的测试要素与快速多频反转中的篮球运动员的跑步规则一致,篮球运动员专注于运动员快速左右移动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选手在短期决策后向360 度水平面改变方向的能力。
在绳梯训练后,实验组的测试结果为13.79 S,0.33 S 比接受传统灵敏性训练的篮球选手的测试结果更好,实验组的测试结果变动为0.34。对照组得分的变动在实验后为0.47,实验组篮球运动员的得分相对稳定。与传统方法相比,绳梯训练法对篮球运动员具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效果,统计P 值小于0.05,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著,具有科学参考值。
1.绳梯训练对高校篮球专业学生反应灵敏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传统的灵敏训练方法主要集中在体能训练和反应训练上。前者专注于强度和耐力,后者主要专注于单控跑和障碍跑。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的一般训练较少。组合重量练习所强化的肌群对跳绳所强调肌群均衡助力有限,反复多次甚至会引起身体僵硬,动作不灵活,严重影响篮球运动对身体的要求,提高质量。减少大学篮球专业的敏感品质,可以改善空间,因为大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搭配体重的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学生的身体负担,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不能普遍适应这种组合重量练习,超过学生训练负荷的重量练习不仅会制约跳绳成绩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对于学生的身体也会造成损伤,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训练进度,打乱了教练员制定好的训练计划。
2.绳梯训练对高校篮球专业学生改变方向能力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侧交叉步横动测试他们在篮球运动员比赛中遵守的侧线测试,需要通过持续的运动和身体集中,来完成预期的战术动作,许多篮球基本动作贯穿于他们横线后不同程度的侧线技术,如使用基础动作——滑步,这种动作主要用于防御期间,为了保持稳定的身体重心控制,上下肢高度协调,在短时间内响应决策的需要,可以改变方向。绳梯训练将方向转换多元化,了避免单一乏味的训练,多样化的方向改变,特别是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使得初中篮球业余运动员每天甚至每次的体验均有新奇感。传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肌肉训练的许多要素,其中,由于心脏肌肉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实际作战训练有相似之处。在长期训练后,运动员的生理主观反应很容易产生睡眠后过度疲劳的倾向。同时,负面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受性的波及效果。
3.绳梯训练对高校篮球专业学生脚下速度素质影响原因分析
传统的灵敏素质训练中为了使大学篮球专业学生的步伐速度的提高,采用滑步跑、交叉步跑以及急停即起等方法来强化中学生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脚下速度和灵活度,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枯燥和单调的,常规的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并未给予学生明确的训练标准,通常需要教练员细心指导每一位学生,因此对于常规篮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是需要众人共同努力的。
研究结果表明,绳梯训练法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实施是可行的,该方案设计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是有效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在研究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转向能力时,发现与绳梯训练方法相比,传统的训练方法能够稳步提高初中业余篮球运动员的转向能力。由此得出,学生敏感素质的提高不能局限于一种训练手段,多种训练手段的整合与补充可以使学生快速、稳定地提高。传统的篮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与绳梯训练方法可以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将绳梯训练与常规篮球敏感素质训练适当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训练的形式和内容,增加篮球敏感素质训练的兴趣,促进篮球运动员积极参与训练。
在对篮球运动员开展灵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灵敏素质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实际训练的有机统一,避免学生只重视灵敏素质的训练效果,而忽略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此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教练对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指导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