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刊
强健的精神,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不断走向强盛,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明确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使命任务和主要特点,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出了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璀璨的中华文化脉脉相传,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水文化的不断积淀形成了中国水文化的核心,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一直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淮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淮河流域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治水实践造就了积淀厚重的淮河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繁育孳生。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治水的先驱,孕育了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精神文化特质,融入并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核。以此为肇端,在淮河流域这片热土上,治水和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繁盛了开封古城、扬州古城、寿县古城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兴建了芍陂灌溉工程、邗沟鸿沟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等古代水工程,衍生了凤阳花鼓、界首彩陶、寿州陶瓷等为代表的的民间文化。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治淮人开启了抗击淮河水旱灾害的历史,一座座水库大坝拔地而起、一片片蓄滞洪区规划明确、一项项水利枢纽工程横跨河流,这一切无不闪耀着水文化的光辉,蕴含着丰厚的水文化精神。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做好淮河文化传播工作,以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主线,进一步开展淮河流域水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深入挖掘淮河流域治水名人、名事、名工程,研究推介红色水文化,有效提升治淮文化内涵,旗帜鲜明地讲好治淮故事,努力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治淮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建设美好淮河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唱响团结治水、建设流域生态文明的主旋律,将文化的力量融入治淮事业的不朽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推进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