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研究报告·
孢子预培养与形态控制提高柠檬酸生产效率
金赛,等(1)
赖氨酸脱羧酶分子改造及其催化合成戊二胺
OSIRE Tolbert,等(8)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高效催化合成D-阿洛酮糖
袁堂国,等(15)
柚皮苷二氢查尔酮的制备及其呈甜机理研究
彭颖,等(21)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对Spathaspora passalidarum发酵纤维素水解液的影响
宗晗,等(29)
茅台和尧治河高温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功能预测
侯强川,等(36)
盐分对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TIN Hoe Seng,等(45)
一株高产己酸乙酯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秦立芹,等(55)
分离自人体肠道的副干酪乳杆菌K56和ET-22的菌株鉴定
刘艺茹,等(62)
一株刺梨酿酒酵母的鉴定及酿酒潜力分析
于志海,等(70)
一株副溶血性弧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物质特性研究
刘婷,等(76)
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诱变育种与耐受性研究
贺晓洁,等(84)
膳食血红素铁促进结直肠癌变机制初探
陈宣承,等(91)
蒲公英根活性组分体外抗菌及抗炎作用
马艳妮,等(98)
水提法提取荸荠多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方艳,等(104)
金属抗菌肽SIF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
肖怀秋,等(111)
体外仿生消化对金银花醇提物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孙纯勇,等(117)
不同来源牛乳酪蛋白过敏原性评价及酶解消减作用研究
张光艳,等(124)
富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研究
黄周群,等(131)
蜂王浆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丹,等(139)
魔芋胶与卡拉胶复配优化驴头骨肉冻凝胶特性
孙泽坤,等(146)
基于三种植物蜡构建大黄鱼鱼油凝胶体系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张华丹,等(153)
烫漂方式对苹果脆片褐变和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任旭,等(161)
鲜切莲藕防褐变剂配方优化及保鲜效果研究
张鹏,等(169)
植物精油对柑橘的保鲜效果
潘小军,等(176)
玉米秸秆汽爆料生产纤维素酶
王蓓,等(182)
微贮干玉米秸秆和废弃物单相厌氧共消化产沼气能力分析
杨旭,等(188)
啶虫脒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饮用水中的应用
廖岳婷,等(195)
利用模拟苹果汁体系探究正渗透浓缩技术
吴思邈,等(203)
茯苓山药枸杞固体饮料的制备
王振东,等(211)
马铃薯全粉对酥性饼干品质风味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赵金梅,等(218)
·分析与检测·
基于静态及动态感官分析的中法白兰地风味特征研究
李元一,等(227)
采用GC-IMS比较不同贮存时间酱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特征
何菲,等(233)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成分分析
郭世鑫,等(241)
PMA-qPCR定量检测VBNC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彭琳媛,等(247)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和草铵膦
王军,等(253)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值的不同产地枸杞特征分析及判别
连思雨,等(261)
攀枝花和会东地区中华块菌营养成分检测及含量差异化分析
余晓瑞,等(267)
·综述与专题评论·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研究(第二版)
姚粟,等(272)
生物转化生产稀有糖醇——阿洛醇(蒜糖醇)研究进展
温鑫,等(286)
黑蒜的营养功能及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叶淼,等(292)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张健,等(301)
食物蛋白源免疫调节肽研究进展
李富强,等(308)
乳酸菌发酵果蔬汁的风味研究进展
全琦,等(315)
芥菜传统腌制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王蕾,等(324)
·教育教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安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卫,等(330)
第2期
·研究报告·
酿酒酵母关键节点基因缺损对法尼烯合成的影响
王均华,等(1)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全细胞催化一步法合成高果糖浆
HABIMANA,等(8)
黑曲霉pyrG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胡江峰,等(15)
Caulobactercrescentus蔗糖水解酶突变体S271A的重组表达及其转化蔗糖制备松二糖的研究
邢晨晨,等(20)
树脂对小麦秸秆水解液中丁醇发酵抑制物的脱除效果
刘国强,等(26)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M8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子特征
颜准,等(33)
表层蛋白对嗜酸乳杆菌NCFM生长代谢的影响
李佳珣,等(40)
宰后不同部位牛肉保水性变化和蛋白质特性研究
左惠心,等(45)
酵母硒和枣粉对鸡肉成熟过程中肉品质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杨超,等(52)
近平滑假丝酵母ATCC 7330羰基还原酶CpCR突变体酶的稳定性研究
龚大春,等(59)
奶酪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小清蛋白的降解性能初步评价
李晓晨,等(65)
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组织蛋白酶L提取工艺优化及分离纯化
唐振冬,等(71)
面团冻藏对陕西Biangbiang面条品质变化的影响
黄峻榕,等(79)
超高压技术辅助优化牛皮胶原低脂牛肉饼工艺
高艳蕾,等(86)
不同湿度对热处理西葫芦传热过程及低温贮藏品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盖晓阳,等(94)
玉米谷蛋白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香肠品质改善的研究
王彬彬,等(103)
不同包装材料对半干青鱼常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黄海源,等(110)
发酵剂对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生物胺的影响
宋雪梅,等(116)
体外模拟柴达木大肥菇胞内多糖在幼龄肠道的消化特征
张奋搏,等(122)
玉米淀粉对麦醇溶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于嘉淇,等(131)
两种产地黄小米多酚的提取及其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梁婷,等(139)
儿童肠道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3-甲基吲哚的功能研究
庄伟伟,等(144)
金雀异黄酮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延缓结肠肿瘤发展
李红领,等(150)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TCC BAA-835肠道益生作用的体外评价
吴艳丽,等(156)
基于CRISPR/Cas9系统对乳酸乳球菌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宋馨,等(163)
阿魏酰低聚糖-β-羟丙基环糊精对面制品品质的影响
杨梅,等(168)
紫苏球蛋白乳化性及其O/W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李超,等(176)
牛皮胶原蛋白在牛肉饼中的抗冻特性评价
徐毓谦,等(182)
黄刺浆果不同组分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周雯,等(189)
褪黑素处理对枸杞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邓淑芳,等(198)
贮存时间对中高温大曲质量的影响
陶敏,等(205)
基于GC-IMS和感官评价法的小球藻生长因子液脱腥工艺优化
薛璐瑜,等(212)
冬小麦扩展蛋白TaEXPA8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及纤维素水解作用分析
王雪,等(219)
通过敲除聚谷氨酸合成基因提高纳豆杆菌纳豆激酶的生产效率
韩宇星,等(224)
不同窖龄及位置窖泥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组分的差异
毕天然,等(231)
·分析与检测·
基于纳米金比色法可视化检测鸡蛋中的氟苯尼考
王琪,等(238)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连续投影算法预测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郭阳,等(248)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黄鱼中非法染料硫代黄素
赵慧男,等(254)
基于iTRAQ技术的鸡蛋清三种干燥方式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史胜娟,等(260)
基于电子鼻表征霉心病苹果特征气味及无损检测模型建立
张建超,等(267)
基于适配体识别-杂交链式反应可视化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卢春霞,等(274)
·综述与专题评论·
新疆杏采后贮藏保鲜研究现状及展望
崔宽波,等(280)
拮抗微生物对枣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雷兴梦,等(287)
烧烤肉制品加工中多环芳烃和杂环胺形成途径及其防控方法研究进展
薛桂中,等(293)
木本粮油林果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李兴鹏,等(302)
熊果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刘晓婷,等(309)
第3期
·研究报告·
黑曲霉转化系统的优化及重组菌株高效筛选
李岑,等(1)
毕赤酵母产类人胶原蛋白发酵条件的优化
冯梦茹,等(9)
变温调控破囊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张明亮,等(15)
产功能性胞外多糖及DL-乳酸的植物乳杆菌的高效发酵和应用
卫津宇,等(20)
表面活性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
孟淑娟,等(30)
玉米黄烷酮-3-羟化酶原核表达条件对香橙素生成量的影响
黄旭,等(38)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选育L-色氨酸高产菌株
周旭波,等(44)
A152G突变对GH43家族麦氏交替单胞菌木聚糖酶XynZT-2的影响
徐佳,等(50)
假丝酵母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的分子克隆及酶学性质
张献,等(56)
强化曲贮存过程中群落与代谢组分的变化规律
陈晓茹,等(63)
短双歧杆菌对Aβ1-42导致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
朱广素,等(70)
复合益生菌剂量对小鼠生理特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吴影,等(78)
沙棘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脲酶活性的抑制
刘欣,等(85)
苦笋壳提取物不同极性相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研究
孟爱莲,等(92)
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法特异性分离乳清中乳铁蛋白的关键技术
杜健,等(99)
分子动力学探究高压对β-乳球蛋白与多酚结合的影响
孔庆新,等(107)
超声诱导大豆亲脂蛋白复合姜黄素及其特性研究
朱秀清,等(115)
单宁酸和芦丁对马哈鱼鱼皮明胶凝胶性质的影响
金文刚,等(123)
香菇柄多糖乙酰化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
李顺峰,等(130)
菊粉-小麦淀粉复配体系理化特性及相互作用
冀晓龙,等(135)
改性豆渣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其益生活性研究
尹立晨,等(141)
提取方法对柚皮海绵层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桑嘉玘,等(149)
年轻消费者黄酒饮用温度偏好研究
王炎,等(155)
低温浸渍发酵工艺对"媚丽"桃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兰惠晶,等(163)
添加洋葱汁和二氧化硫的赤霞珠红葡萄酒发酵的比较
袁梦,等(170)
混菌发酵猕猴桃果酒工艺条件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金海炎,等(177)
静磁场对发酵鱼露工艺的影响
张庆宇,等(186)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对酸菜品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易军鹏,等(191)
添加酿酒酵母的切达干酪风味研究
田诗宇,等(198)
玫瑰花提取液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
黄业传,等(205)
添加挤压苦荞粉对纯苦荞挂面加工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韩聪,等(212)
聚乳酸/曲酸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子墨,等(219)
含肉桂精油的壳聚糖涂层对冷藏草鱼片的保鲜作用
李凯龙,等(226)
梯度热水处理减轻贮后黄瓜冷害与细胞壁代谢的关系
李佳乐,等(233)
热水处理后环境放置期间黄瓜果实温度及抗氧化系统变化
胡均如,等(241)
·分析与检测·
HS-SPME-GC-MS结合感官评价分析金种子馥合香白酒的风味成分
程伟,等(250)
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饮料酒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
孙细珍,等(257)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乳杆菌及产香酵母发酵红枣汁的香气成分分析
王银,等(266)
·综述与专题评论·
国内外柑橘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比较分析
梁道崴,等(273)
鱼胶的研究进展
朱凯悦,等(284)
多糖-蛋白质复合水凝胶研究进展
太敏瑞,等(291)
牛初乳营养成分与其免疫球蛋白活性保持技术研究进展
杨红,等(298)
铁蛋白纳米笼分子装载途径及食品活性物质递送的研究进展
陈海,等(304)
三磷酸腺苷供应优化促进谷氨酸棒杆菌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宋卓琳,等(311)
乳液输送体系包埋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李晋祯,等(317)
·教育教学·
适应新工科特色的《食品发酵技术》线上教学模式探索与反思
陈磊,等(325)
第4期
·研究报告·
副干酪乳杆菌LPC-F通过促进Cajal间质细胞增殖缓解便秘
王琳琳,等(1)
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CL-2促进工程酵母合成橙花叔醇
唐学超,等(10)
采前喷施水杨酸对红地球葡萄采后果实软化的影响
何庆,等(16)
羟自由基氧化对花生球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尹可宏,等(24)
核桃内种皮不同形态酚酸类化合物的溶剂提取率比较
沈丹玉,等(32)
牦牛酥油贮藏期间脂肪酸和健康评估指数变化
杨静,等(39)
微酸性电解水结合迷迭香提取物对冷藏鲈鱼片品质变化的影响
吴怡,等(47)
胆碱测定电极的胆碱氧化酶固定化研究
宋旸,等(56)
优良本土酿酒酵母的酿酒特性及产香能力初析
闫兴敏,等(62)
碱处理对玉米秸秆固态厌氧消化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影响
张成明,等(69)
冰温发酵鳜鱼对鱼肉滋味及其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徐鸣,等(75)
巴夫杜氏藻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宋韡,等(82)
陕西生鲜羊奶及其加工羊奶粉品质调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李衡,等(90)
宏观气候条件下固态发酵糟醅中杂醇油生成规律的分析
施思,等(97)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生香型Kluyveromycesmarxianus
王伟雄,等(102)
海藻糖复配蔗糖和山梨醇对未漂洗大黄鱼鱼糜的抗冻效果研究
熊泽语,等(109)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弓德强,等(116)
枇杷风味猪肉脯的加工工艺
周凤超,等(123)
泡酸菜辐照杀菌应用评价
欧雪,等(130)
不同萎凋和发酵处理对“汝城白毛茶”加工红茶品质的影响
钟兴刚,等(137)
酸性氧化电位水结合气调包装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的研究
李燕,等(145)
不同干燥方式对冬笋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耿想,等(152)
萌发处理对黑青稞活性成分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孟想,等(158)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影响
石刘婷,等(165)
干燥工艺对酱兔产品品质的影响
张佳敏,等(171)
高盐稀态酱油中生物胺的差异性分析
何一龙,等(178)
假喜马拉雅块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李新爱,等(185)
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共发酵对薏仁米发酵液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增效性
高维锡,等(193)
盐浓度对蚕豆酱发酵过程中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因子的影响
杨希(200)
黄参粗多糖对植物乳杆菌CGMCC-15801和鼠李糖乳杆菌CGMCC-16103增殖的影响
叶子晨,等(207)
棉纤维固定化酵母发酵产乙醇研究
邓衍宏,等(213)
中宁枸杞中矿物元素在生长期的动态变化研究
开建荣,等(218)
白茶多酚对D-半乳糖致小鼠肾损伤模型的改善作用
李冲,等(226)
细毛石花菜多糖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裴育,等(235)
·分析与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南极磷虾粉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苗钧魁,等(243)
利用同相等差感应电压检测面包中的山梨酸钾
杨哪,等(250)
白酒糟醅中酸度值的高光谱检测方法
鞠杰,等(255)
QuEChERS-HPLC测定柚类果实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钟世欢,等(261)
不同种源树番茄果实品质比较及综合分析
董琼,等(266)
·综述与专题评论·
基于金纳米颗粒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色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田冰,等(274)
精酿啤酒酿造中存在的乙醇胁迫问题及对策
张士双,等(280)
酵母衍生物在果酒中的应用进展
陈晓姣,等(287)
干腌火腿中肽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李平,等(294)
醋酸菌调控肠道菌群以解酒护肝的研究进展
唐史杰,等(301)
非热加工技术在竹笋保鲜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汤彩碟,等(307)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准与配方发展趋势
余妙灵,等(314)
第5期
·研究报告·
磷脂酶D交联聚集体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能研究
陈宁,等(1)
组合策略提高普鲁兰酶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徐奎栋,等(8)
富脯氨酸胶原蛋白的重组表达及热稳定性研究
胡金远,等(15)
低产高级醇工业上面发酵酵母的选育
冯鹏鹏,等(23)
果糖对多形汉逊酵母硒代谢及转录组的影响
王婷,等(29)
鉴定红曲菌中萘醌响应基因提高红曲色素产率
范菲,等(35)
牡蛎精氨酸激酶过敏原小鼠过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赵晓涵,等(41)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红枣枸杞浸泡酒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胡博,等(47)
中试规模壶式二次蒸馏对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和氰化物以及原酒品质影响
王金梦,等(53)
温度对产香酵母产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章钰浛,等(58)
酿酒黄水对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抑菌机理的研究
刘海晴,等(68)
低聚糖对益生菌发酵乳功能特性的影响
刘洋,等(75)
高产胞外多糖嗜热链球菌的筛选及其直投式发酵剂的应用
周晴晴,等(81)
沙棘原浆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付依依,等(89)
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对金银花浸提液多酚物质的影响
崔亚鹏,等(95)
重组限制性内切酶PstI发酵条件优化
张建,等(100)
蛹虫草发酵产虫草素工艺优化
唐成伦,等(106)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马铃薯全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徐忠,等(111)
利用好氧堆肥法协同处理多种酒业固废的原料配比
刘林培,等(116)
氨基酸对不同pH条件下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自聚集行为的影响
马倩,等(123)
脂质包衣的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刘鑫岳,等(130)
负载褐藻多酚的麦醇溶蛋白纳米递送体系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赵建波,等(136)
不同雄株银杏叶提取液抗氧化能力及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差异
许继业,等(142)
食品接触用不锈钢材料中镍、铅元素的迁移规律
卢莉璟,等(150)
乌天麻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
廖霞,等(157)
美拉德反应改良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熬煮液风味
邢贵鹏,等(165)
体外模拟消化对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冯晓文,等(173)
蓝点马鲛鱼分离蛋白滋味特性研究
樊震宇,等(180)
不同脱腥方法对海参肠卵酶解液脱腥效果的比较
陈增鑫,等(187)
人参牡蛎复合肽固体饮料的配方研究
俞萍,等(193)
蓝莓果粉-马铃薯淀粉混凝体系的3D打印特性
范东翠,等(200)
不同类型的凝固剂对豆腐中蛋白质消化特性的影响
刘明,等(206)
三次醒面工艺对鲜湿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矫春苗,等(213)
PBAT/PLLA薄膜对白鳞蘑菇的保鲜效果
王莉梅,等(219)
不同干燥方法对护色后金耳切片品质的影响
罗晓莉,等(227)
·分析与检测·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八种中日酒曲微生物多样性对比分析
唐鳗秋,等(233)
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时空差异分析
卫春会,等(240)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曲还原糖含量预测及其可视化
刘亮,等(247)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检测3种致病菌
姚延禄,等(255)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高通量检测生鲜肉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王莎莎,等(262)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酸橙果实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秦艳,等(268)
HPLC同时检测红茶中儿茶素和茶黄素含量
费璠,等(275)
·综述与专题评论·
生物法合成4-羟基异亮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李洋,等(281)
提取方法对真菌多糖得率及结构特征影响研究进展
许艺娴,等(289)
大米降镉技术及其对大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娅殊,等(302)
我国人造肉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徐翌钦,等(309)
基于多维度抽检数据的全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探究
毛佳琦,等(314)
第6期
·研究报告·
黑曲霉木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胞外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李阳阳,等(1)
Microbacteriumsp. XT11黄原胶内切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性质及应用
杨国帅,等(8)
金属离子及酚酸添加对模拟葡萄酒溶液辅色作用的影响
吴娟弟,等(15)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唐丽,等(25)
竹筒酒陈酿过程中矿质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叶晨,等(32)
双孢蘑菇采后品质劣变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王霆,等(39)
基于营养元素的茎瘤芥主成分分析和产地溯源
江波,等(46)
玉米谷蛋白水解物对乙醇诱导损伤LO2细胞的保护作用
崔宁,等(52)
上海市市售低温酸奶中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郑钰倩,等(58)
干酪乳杆菌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曾献春,等(64)
挤压处理对淮山全粉速溶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范宽秀,等(71)
生鲜面防腐保鲜研究
胡玲,等(77)
不同浓缩工艺对龙眼浓缩汁的色泽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张子希,等(84)
石榴皮提取物对牦牛肉糜制品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及流变特性的影响
李琼帅,等(90)
几种常见货架温度下鲜切山药品质变化规律
高佳,等(98)
低温低功率等离子体处理对复合蛋白基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高文婧,等(103)
不同品种柞蚕蛹营养价值及风味评价
李青峰,等(110)
香菇热风干燥品质特性分析与工艺优化
孙铜生,等(117)
电生功能水清洗对鲜切蔬菜农药残留去除的影响
刘媛,等(125)
二胺氧化酶对川味香肠品质及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刘雨萱,等(134)
体外消化和结肠发酵对蜂花粉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小超,等(141)
混菌发酵制备茶籽多肽及其抗氧化作用
赵世光,等(147)
不同茶菌发酵液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的比较分析
胡松,等(154)
传统工艺下发酵时间对大河乌猪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李钰芳,等(160)
强化乳酸菌酿造高酸黄酒工艺研究
钱桢文,等(168)
方竹笋膳食纤维作为益生元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
赵泓舟,等(174)
酸豆奶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及风味物质变化规律
刘婷,等(181)
不同培曲工艺对特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林钰宽,等(188)
抑制食源性致病菌脂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丁飞鸿,等(195)
黄金茶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宫连瑾,等(204)
响应面优化混菌发酵蜂王幼虫制备抗氧化肽及其结构鉴定
王婕娉,等(210)
短波紫外照射协同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鲜切甘蔗的保鲜效果
尹琳琳,等(218)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卜俊芝,等(225)
·分析与检测·
六种家畜乳氨基酸特征聚类分析
杨惠茹,等(233)
基于GC-MS/PFPD对不同完熟期克里曼丁橘汁风味组分分析
程玉娇,等(24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多效价复合配方栽培香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罗小叶,等(250)
面部表情分析技术在露酒感官及消费者接受度评价的初步研究
冯婧,等(257)
沙棘果高效薄层色谱分析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葛亮,等(26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酒酿造系统中的重要功能菌株Lactobacillusjinshani
张媛,等(270)
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快速测定四种果蔬中阿维菌素农药残留
曾定玲,等(276)
·综述与专题评论·
鱼体新鲜度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建华,等(281)
水果及其加工产品中糖苷键合态香气物质的研究进展
马亚琴,等(290)
低酯果胶胶凝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杨旭东,等(299)
食用植物油水分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梦雨,等(309)
聚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庞子萱,等(316)
·教育论坛·
《食品感知学》教学框架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索
陈茂深,等(327)
第7期
·研究报告·
地衣芽胞杆菌发酵合成L-酪氨酸以及莽草酸途径代谢节点的研究
许银彪,等(1)
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优化提高D-泛酸的产量
周海岩,等(8)
营养胁迫对粪肠球菌Gr17细菌素合成的调控
段娇娇,等(14)
槲皮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促进环磷酸腺苷发酵合成
谭海,等(22)
碳源、温度和pH对产油酵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龚佳,等(29)
黄原胶寡糖对体外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徐静静,等(36)
发酵巴戟天中多糖和寡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黄少杰,等(43)
益生菌与益生元组合的筛选及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李雅丽,等(50)
灭活副干酪乳杆菌TK1501发酵红枣饮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慢性结肠炎改善作用
刘成琪,等(58)
清香酒醅来源LactobacillusplantarumSL32-2自溶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底物特异性初探
来欢欢,等(64)
清香型小曲白酒霉菌菌群解析与酶活特性研究
朱丽萍,等(70)
强化曲的制备及其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应用
崔东琦,等(78)
清香型酒醅水分、酸度和淀粉含量的在线预测
王昆,等(85)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及其与苦涩感的关联性分析
王燕,等(91)
牦牛乳与豆乳比例、益生菌和浓缩果汁种类对发酵饮料品质的影响
张玉双,等(97)
马奶营养品质及功能特性的发酵动态分析
张萌萌,等(103)
酵母抽提物对发酵苹果汁风味品质的影响
程建凯,等(110)
制汁和灭菌方法对藕汁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的影响
顾艳阳,等(117)
贵州镇远道菜中生物胺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徐智虎,等(126)
植物乳杆菌强化发酵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
王东坤,等(134)
苦荞麸皮粉添加量对面团性质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韩畅,等(140)
木薯叶片多肽的制备与抗氧化功能研究
张作达,等(146)
秦岭中蜂蜂蜜酚类提取物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王银,等(154)
鱼皮明胶-海藻酸钠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张翔宇,等(160)
热加工对牡蛎中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钟润芳,等(166)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胡萝卜热泵干燥品质的影响
金听祥,等(173)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苹果皮渣多酚组成、表面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袁茂翼,等(17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
张鹏,等(186)
桑叶多酚对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
张宏琛,等(195)
光照和湿度对西兰花硫苷代谢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赵欢欢,等(201)
复合生物保鲜剂的研制及其对冷却驴肉的保鲜效果
邢智彬,等(211)
枇杷叶提取物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
幸晓清,等(219)
山楂果胶寡糖对香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陶璐,等(226)
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银绿色合成的影响
邢亚阁,等(231)
我国糖果巧克力及其制品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构建调查
贾海先,等(238)
·分析与检测·
取样方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元素分析的影响
孔维恒,等(246)
基于GC-IMS技术分析石榴果酒酿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张卜升,等(252)
高灵敏测定市售饮料酒中的矿物油污染物
刘玲玲,等(258)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氮氨菲啶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
张艳芳,等(264)
基于ICP-MS结合化学计量学的不同品牌酱香型白酒鉴别方法
卓俊纳,等(269)
·综述与专题评论·
真菌β-1,3-葡聚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付鑫,等(276)
纤维素结合多酚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多酚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舒婷,等(283)
岩藻聚糖硫酸酯酶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
贾哲宇,等(290)
全局转录机器工程调控微生物代谢的应用进展
田鑫,等(298)
食品水凝胶-多酚递送体系构建及其提高多酚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饶哲楠,等(304)
酒类产品中活性羰基化合物的研究
司波,等(312)
酱油、食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存在问题和监管对策
张士侠,等(319)
·教育教学·
《生物分离工程》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吴昊,等(325)
第8期
·研究报告·
发酵乳杆菌LFQ153胞外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聪秀,等(1)
甘蔗渣酶解制糖工艺的建立与优化
侯庆宇,等(9)
牛心肌蛋白酶解物的呈味特性与其结构关系研究
邬威,等(15)
大豆球蛋白A1a亚基同源建模及抗原表位的预测
付杨,等(22)
大米淀粉与米酒酿造中葡萄糖的关联分析
何宇淋,等(28)
红枣多糖涂膜协同冰温贮藏对杏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布丽根·加冷别克,等(37)
火麻仁粕蛋白水解液对发酵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肖潇,等(43)
解冻方式对鳀鱼理化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凌胜男,等(48)
羧甲基纤维素诱导培养下罗伦隐球酵母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马电通,等(55)
灵武长枣贮藏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杨静慧,等(64)
多花黄精炮制前后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研究
滕欢欢,等(70)
新疆五家渠地区葡萄酒中微量元素风险评估
姬茹婕,等(76)
微量元素与生长因子对L-苯丙氨酸发酵的影响
陈志超,等(82)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作用
祁亚劲,等(90)
三种不同来源的养殖青蟹肌肉感官品质比较
王福田,等(98)
凡纳滨对虾原肌球蛋白的纯化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新,等(106)
超声波解冻功率对猪肝品质及脂质氧化特性的影响
李锦锦,等(113)
蛋清蛋白/壳聚糖复合物和微凝胶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姚家钰,等(120)
酸性电解水预处理结合不同冰藏方式对大黄鱼保鲜效果的影响
金素莱曼,等(128)
益生菌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质构、游离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王超,等(136)
油脂对虾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李慧,等(143)
κ-卡拉胶/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淀粉复合膜及空心胶囊制备
张阳,等(150)
不同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对滚筒干燥碎米粉品质的影响
洪莹,等(159)
等离子体处理对生鲜鱼肉杀菌效能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王艺月,等(166)
葡萄渣乙醇提取物对壳聚糖活性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杨丽,等(173)
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改善乙醇诱导LO2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机制
范土贵,等(182)
玉竹多糖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糖基化活性研究
何瑞阳,等(190)
水杨醛交联壳聚糖构筑新型壁材包囊花椒油研究
王洪玲,等(199)
不同干燥方式对芹菜叶品质的影响
赵愉涵,等(205)
乳酸菌发酵刺梨汁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研究
冯丹丹,等(212)
变温发酵对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鲜叶制成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谢念祠,等(220)
热处理下不同有机酸对魔芋水溶胶流变行为的影响
唐兰兰,等(227)
·分析与检测·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金枪鱼制品中的鲣鱼成分
许文杰,等(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三种姜黄素类化合物
周禹君,等(239)
基于磁性纳米探针的渔用麻醉剂三卡因的快速检测方法
戴晓娜,等(245)
基于实时质谱快速监控牦牛肉水煮过程中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的生成
张聪,等(254)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陕西产地芝麻酱中的矿质元素
古元梓,等(26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王幼虫中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含量
赵彤,等(265)
川产竹叶花椒挥发油中12种挥发性成分的测定与比较
杨森,等(270)
柳州螺蛳粉原料螺蛳中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覃冬杰,等(276)
·综述与专题评论·
不同形态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吕天艺,等(281)
海洋生物来源免疫调节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杨志艳,等(289)
基于蛋白质材料的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邵婷,等(296)
生物萌育对谷豆资源营养与功能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辉,等(304)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苗小雨,等(31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许梓红,等(320)
莴苣功能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杨开,等(329)
·教育教学·
省一流专业背景下《发酵工艺原理》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燕燕,等(336)
第9期
·研究报告·
结冷胶裂解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其性质和应用
段飞扬,等(1)
腈水合酶底物通道入口调控催化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定位与改造
张苇苗,等(8)
黑曲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黑曲霉中的同源表达
赵书范,等(14)
一株降解氨基甲酸乙酯酿酒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
申鹏森,等(20)
清香型白酒立醅期酒醅中主体酸和细菌菌群结构动态解析
赵欣怡,等(26)
不同品种高粱小曲白酒感官表征及重要风味物质对比分析
孙细珍,等(34)
清香型小曲白酒酿造中酵母资源解析及其耐受性能研究
李群,等(41)
市售饮料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致龋性的影响
李佳珣,等(48)
发酵大豆蛋白肽粉营养价值及功效性研究
杜玉兰,等(54)
基于感官评价和GC-MS分析嗜盐芳香酵母对速成永川豆豉香气的影响
周柬,等(59)
白酸汤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有机酸动态变化研究
万宁威,等(65)
南宁地区酸笋细菌类群分析
黎婷玉,等(71)
蛋白酶辅助法腐乳发酵工艺优化和理化性质分析
盛宇华,等(77)
奶豆腐中戊糖片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胞外多糖的益生活性
谷懿寰,等(84)
益生菌发酵豆乳对提高结合态大豆异黄酮转化的效果
李洁,等(91)
茶花蜂花粉酸羊乳发酵和冷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慧慧,等(97)
发酵乳清粉对低温酸奶中优势污染霉菌的抑制作用
尹东杰,等(105)
益生菌发酵蓝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杨琦,等(112)
桑葚酵素发酵过程中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易媛,等(117)
柚皮苷-壳寡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欧阳祝,等(123)
水提藤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以及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程思,等(132)
黑果腺肋花楸果微乳系统薄层色谱分析及生物自显影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婷婷,等(139)
洋葱皮提取物对卡拉胶可食性膜的物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王存堂,等(146)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和茶汤色差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张厅,等(154)
近红外光谱对鱼糜凝胶3D打印特性和流变特性预测的研究
范东翠,等(163)
冷藏过程中凡纳滨对虾颜色变化与鲜度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汤夕瑶,等(170)
桑叶提取物压片糖果粉体造粒工艺优化
樊鹏帅,等(179)
发芽高粱无麸质蛋糕的制备及品质优化
张俊,等(186)
静磁场辅助冷藏对草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杨哪,等(195)
壳聚糖-纳米ZnO-褪黑素复合涂膜对黄瓜冷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王锋,等(201)
不同贮藏期马铃薯块茎鲜切后货架品质变化规律
徐超,等(208)
·分析与检测·
沃柑中4种常用杀虫杀螨剂的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李志霞,等(216)
全二维与一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解析苏派黄酒挥发性组分
刘少璞,等(223)
乳酸菌食品中污染菌的计数和MALDI-TOF MS鉴定
凌莉,等(230)
复合益生菌产品菌种鉴定及活菌定量检测方法
周立光,等(235)
凯里米酸汤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和HS-GC-IMS分析
严红光,等(245)
基于矿物元素技术的中宁不同产区枸杞的判别分析
开建荣,等(253)
刚果红法定量检测酵母β-葡聚糖的方法研究
曹桦强,等(261)
·综述与专题评论·
植物源抗冻蛋白对面筋蛋白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张艳杰,等(267)
果胶改性的研究进展
马文鑫,等(274)
磁性Fe3O4纳米粒子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杨晶晶,等(280)
米酒风味品质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袁国亿,等(286)
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谢兆华,等(295)
国内外新鲜干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维哲,等(303)
固态发酵技术强化麸皮酚类物质释放的研究进展
李光耀,等(311)
高压均质技术在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纪慧杰,等(317)
大豆7S与11S球蛋白理化特性及其改性修饰的研究进展
张麒,等(324)
·教育教学·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王琴,等(336)
第10期
·研究报告·
不同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群落及其与风味的相关性
张清玫,等(1)
黑曲霉脂肪酶tabI酶学性质及乳酸乙酯合成能力的研究
刘小敏,等(9)
超高温瞬时杀菌对苏派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姬中伟,等(16)
一种基于劈裂适配体和双信号的黄曲霉毒素M1电化学传感器
杜聪聪,等(22)
发酵牛肉香肠肽的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罗小婵,等(28)
发酵乳中乳酸菌的选择性计数及分离鉴定
谢九艳,等(35)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雪莲菌发酵乳香气与雪莲菌菌群动态变化研究
王毛毛,等(42)
亚油酸氧化引起大足黑山羊肌原纤维蛋白保水性变化的机制研究
钟玉洁,等(48)
品种和后成熟度对非浓缩还原苹果汁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刘启辉,等(56)
抗菌肽AMP-17对黄曲霉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朱丽娟,等(64)
葡萄酵素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筛选及品质变化分析
王印壮,等(70)
低氮源培养对鼠李糖乳杆菌胁迫耐受能力的影响
王岱,等(78)
华贵栉孔扇贝富硒蛋白粉的酶法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营养评价
王仁佳,等(84)
石榴皮提取物对贮藏期间牦牛肉糜蛋白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李琼帅,等(93)
黄连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蒋丽施,等(101)
郫县豆瓣适用蚕豆品种的选择
蒋四强,等(106)
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的品质及其活性评价
秦宇仙,等(112)
六株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研究
郑越,等(119)
马铃薯淀粉对玉米醇溶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李薇雨,等(126)
采后氧化白藜芦醇处理对荔枝果实品质与耐贮性的影响
姜雪,等(133)
香糟大鲵冷冻调理制品工艺优化及滋味评价
马东林,等(140)
复合改性小米淀粉Pickering乳液负载β-胡萝卜素性能研究
陆兰芳,等(149)
基于牡蛎肽构建油包水型乳液体系及其稳定性研究
杨文,等(156)
黑豆皮乙醇提取物/玉米淀粉/卡拉胶复合膜的物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表征
杨丽,等(164)
双螺杆挤压温度对山药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程艳秋,等(172)
不同成熟度红梅杏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研究
侯晓健,等(177)
采收期对毛叶山桐子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杨塘榆,等(183)
超高压对海带吸附性质的影响及其初步机理研究
杨融,等(188)
超微茶粉对益生菌慕斯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霞,等(194)
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全周期跟踪分析
何璇,等(199)
不同浓度桑叶多酚对鲜切生菜褐变和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邓吉斯,等(206)
茨河腐乳细菌与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关联分析
赵恒,等(212)
赤水晒醋醋酸发酵过程原核微生物群落及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鲁梅,等(219)
·分析与检测·
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果汁中主要糖类的含量
冯翠萍,等(226)
基于碳、氮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青萝卜产地判别
姜浩琛,等(234)
不同核酸提取方法用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大西洋鲑鱼的比较分析
李秋萍,等(240)
螺虫乙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赵静,等(247)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脉冲火焰检测器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柚汁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分析
程玉娇,等(255)
基于新型微腔体微波反应器的微波辅助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水果中的有机酸
李晓芬,等(264)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矮壮素残留
肖泳,等(272)
食用槟榔卤水质地剖面分析及测试条件的优化
李良怡,等(278)
·综述与专题评论·
假谷物的营养及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杨积鹏,等(284)
天然大分子对花色苷的负载研究进展
郑杰,等(290)
谷物源抗氧化肽:制备、构效及应用
孙跃如,等(299)
β-丙氨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嫚,等(306)
光照技术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曹婷婷,等(314)
体外消化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徐雯,等(321)
·教育教学·
“碳中和”理念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李才明,等(328)
第11期
·研究报告·
Arg54保守位点对嗜热玫瑰红球菌肌氨酸氧化酶的底物适应性和催化效率的影响
唐萌蔚,等(1)
代谢工程改造嘌呤合成途径以提高核黄素产量
谷振宇,等(10)
维生素B5对出芽短梗霉产普鲁兰多糖的影响
张伊凡,等(16)
黄水芽胞杆菌抗逆性潜力挖掘及乙醇耐受机制分析
程坤,等(24)
外源甘露醇复壮草菇退化菌株的研究
程志虹,等(30)
探究KCl代替NaCl对嗜酸乳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
王曦,等(36)
高脂肪酶活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制备豆豉中磷脂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孙家正,等(43)
源自香糟大黄鱼的红酒糟优势菌特性及发酵能力研究
张秀洁,等(50)
生花和不生花泡菜盐水真菌群落结构的对比
杨吉霞,等(58)
蘑菇酱油的细菌群落及挥发性风味特征
李树,等(65)
美极梅奇酵母冷冻干燥复合保护剂的优化研究
孙康,等(73)
酱油渣源副干酪乳杆菌体外安全性评价
魏梓晴,等(80)
海洋源降解核苷乳酸菌的体外筛选、鉴定及其益生特性研究
蚁硕钊,等(87)
益生菌组合物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改善作用
陈家伦,等(95)
母乳源乳酸菌的低聚糖利用特性研究
王鹏,等(101)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部分纯化螺旋藻多糖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
罗光宏,等(107)
氨基酸/温度对OSβG胶束形成及稳定性的交互影响
周高娟,等(114)
白果壳纤维素对不同种类多酚的吸附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
吴晶晶,等(121)
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对低盐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和结构的影响
吴佳,等(129)
核桃种皮多酚的大孔树脂法分离与液质联用法鉴定
孙敬敬,等(136)
不同粒径竹笋粉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
葛青,等(143)
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加工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晓明,等(150)
乳酸菌对沙棘汁中酚酸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研究
刘原野,等(156)
滇橄榄还原果汁质量优化的工艺:主成分分析平台与非酶褐变动力学
王溢,等(162)
不同加工方式对富硒大米硒损失、形态及体外生物利用度影响
孙瑞,等(172)
米粉中蛋白组分对陈化后淀粉颗粒间解聚的影响
董鹏,等(179)
协同发酵生产的鲜湿米粉及其品质特性和风味研究
任元元,等(185)
高铁酸钾联合表面活性剂去除紫甘蓝、生菜中农药残留的条件优化
卫晓怡,等(192)
新型磁性介孔复合材料在绿叶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李蕊岑,等(200)
当归茎叶精油对四种果蔬采后腐败真菌的抑制活性
乔彩红,等(206)
不同采收期猕猴桃果实冷藏前后品质特性评价
刘娜,等(213)
基于多种指标对不同品种杂柑进行果实评价
陈细羽,等(221)
·分析与检测·
基于实时定量测序和分离培养技术分析不同绍兴黄酒酒药中的功能微生物
杨晨,等(232)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馥合香白酒中挥发性特征组分
程伟,等(239)
胰蛋白酶催化罗丹明110双酰胺衍生物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桔青霉素
邹回,等(246)
产地、年份、品种对葡萄干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王静静,等(253)
烤牛肉饼香气成分分析
徐玉霞,等(259)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黑老虎果实营养成分及不同部位富集差异
高渐飞,等(268)
基于UPLC-ESI-TOF-MS技术的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酚化合物定性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翟飞红,等(276)
·综述与专题评论·
结构甘油酯定向合成进展及其应用
王嘉伟,等(282)
γ-氨基丁酸及其在谷物发酵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俞德慧,等(290)
灵芝活性成分及其对肠道菌群和机体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丽媛,等(297)
泡菜中生物胺污染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陈露,等(303)
干酪及其发酵产物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仵培培,等(310)
CRISPR/Cas技术在乳酸菌中的研究进展
房思昌,等(317)
水产品速冻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贾世亮,等(324)
脂肪酶在面包和馒头中应用研究进展
王新伟,等(332)
模拟移动床色谱在多组分糖液分离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李云飞,等(338)
第12期
·研究报告·
苏云金芽孢杆菌IX-01胞外多糖的体外益生特性
高泽鑫,等(1)
高压热杀菌结合酸对枯草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章中,等(9)
不同来源蛋白对小鼠衰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心怡,等(16)
腈吡螨酯在橙汁加工过程中的残留行为
韩科,等(24)
高产酸性β-葡萄糖苷酶的优良本土酵母菌株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分析
高娉娉,等(30)
超微粉碎对枣粉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夏晓霞,等(37)
熊果酸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评价
赵路洁,等(46)
黄腐酸处理对塔罗科血橙成熟过程中花色苷和糖酸积累的影响
贺明阳,等(52)
粳糯稻谷贮藏期间糊化特性的变化
周显青,等(60)
一株高产β-苯乙醇酵母菌的分离及产香特性研究
王光路,等(68)
二醛基纤维素/明胶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徐昊洋,等(75)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品种葡萄酒中苹果酸乳酸发酵性能的评价
陆文轩,等(82)
植物乳杆菌对头孢氨苄耐药性进化及益生性状稳定性评价
吴阿敏,等(90)
八种多酚与核桃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张雪春,等(97)
柠檬籽油复合微胶囊的制备及对牛肉干的保鲜效果
杨丽华,等(105)
超声预处理对热泵干燥菠萝品质的影响
张振亚,等(111)
4-羟基异亮氨酸无抗发酵的菌株构建和上罐条件优化
魏舒宇,等(117)
毛竹叶浸提浓缩液结合竹竿烟熏对腊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张云齐,等(123)
金属抗菌肽SIF4在模拟单/多组分食品体系中抑菌稳定性研究
李玉珍,等(131)
链霉菌S-pMS02发酵制备磷脂酶D的关键技术研究
王鋆坦,等(138)
超高压和发芽对大豆中主要营养成分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朱吟非,等(145)
不同品种马铃薯干片及其油炸脆片品质的比较
李耀,等(152)
间歇热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董桂君,等(160)
不同提取方法对咖啡原液理化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李恬,等(168)
机械球磨处理对方竹笋全粉理化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汤彩碟,等(175)
不同物流方式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闫琰,等(183)
食用黄花菜SSR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库构建
刘新星,等(188)
八个海棠品种叶片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许申平,等(196)
葡萄成熟度对‘赤霞珠’葡萄酒酚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舒伟,等(202)
不同环境因素和食品基质对Nisin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活性的影响
杨志彩,等(209)
膜醭毕赤酵母菌外泌蛋白抑菌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昭辉,等(215)
乳清蛋白源铜螯合肽抗氧化活性评价
周桐同,等(220)
一株短乳杆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化特性研究
林泽永,等(226)
燕麦拿铁饮料的研制及稳定性研究
方明,等(233)
·分析与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料油脂中生育酚含量
张瑜,等(243)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枇杷糖度及模型优化
孟庆龙,等(249)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参数调优的羊肉含水量检测
张立欣,等(255)
侧流胶体金免疫试纸快速测定牛奶中的泰乐菌素
邢广旭,等(261)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蜂蜜中耐高渗酵母特性及其污染的早期检测研究
王银,等(267)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转基因大豆产地判别
雷渊雄,等(275)
基于矿物元素技术的品种、产区葡萄酒的判别分析
李彩虹,等(281)
·综述与专题评论·
过热蒸汽对谷物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贾泽宇,等(288)
不同抗氧化剂对非浓缩还原苹果汁香气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刘慧,等(294)
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冷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张帅,等(301)
莲中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刘腾飞,等(307)
基于免疫学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李斌,等(316)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在畜禽产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杨露,等(324)
黄花菜生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研究进展
刘佩冶,等(330)
第13期
·研究报告·
优化有机氮源提高小白链霉菌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效率
刘宇翔,等(1)
海洋杆菌糖基转移酶Agt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在单葡萄糖甘油二酯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张志平,等(9)
重组大肠杆菌产卤代烷脱卤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名晓东,等(16)
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酶学性质及其产物特异性
陶志杰,等(25)
磷酸甜菜碱对产黑色素短梗霉发酵产聚苹果酸的影响
杨东霖,等(33)
基于宏基因测序及分箱技术的复合乳酸菌发酵乳菌种鉴定及定量
程坤,等(42)
一种新型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免疫磁珠-量子点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应用
文湘郡,等(48)
低含水量条件下大曲中抑制土味素的功能微生物解析
张溪桐,等(55)
酒饼叶对豉香型白酒酒饼细菌多样性影响研究
孙哲,等(63)
市售茨河花色腐乳和红方腐乳微生物菌群及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张振东,等(70)
降解草酸盐益生菌的筛选及其体内功效评价
纪媛媛,等(78)
具有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抑菌物质特性的研究
翟佳琳,等(84)
滇黄精水提物联合间歇性禁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及肝损伤
卫钰成,等(91)
乳双歧杆菌XLTG11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马微微,等(103)
蛋白质高产株小球藻MBFJNU-17的异养培养基优化
周有彩,等(108)
复合蔬菜酵素发酵、后熟过程中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
余思洁,等(115)
酿酒葡萄皮渣对葡萄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张宁波,等(123)
分子质量和极性对菜籽多肽包封β-胡萝卜素的影响研究
袁富欢,等(129)
壳聚糖-核桃多肽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郝静,等(135)
中聚合度异麦芽/麦芽多糖的酶法合成和助溶效果研究
薛乃祥,等(141)
离子液体预处理/硫酸水解协同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稳定Pickering乳液初步研究
张书敏,等(148)
超微粉碎对板栗粉理化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寇福兵,等(155)
牦牛酥油乳脂肪球膜蛋白分离纯化和蛋白组鉴定及功能分析
谈婷,等(163)
不同品种大米营养组分与糊化、酶解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姚哲,等(173)
藜麦醇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性与乳化性研究
刘乐,等(181)
狭果茶藨子营养成分分析与氨基酸提取工艺优化及评价
刘哲,等(188)
淀粉对鱿鱼滑反复冻融后品质特性的影响
焦甜甜,等(196)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盐焗鸡食用品质的影响
尹家琪,等(204)
猪肉加工中KCl部分替代NaCl对肌内脂肪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黄业传,等(211)
基于变异系数法对不同干燥方式白萝卜品质及风味的评价
刘盼盼,等(218)
"即食"红阳猕猴桃的制备工艺
严涵,等(22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工艺及果胶理化性质分析
陈怡君,等(238)
金刺梨原汁制备及其稳定性优化
宋琰,等(247)
食品接触用不锈钢材料中铬元素迁移规律
董玉杰,等(254)
·分析与检测·
酱香白酒酿造轮次醇甜典型体基酒风味解析
熊小月,等(261)
基于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定四川郫县豆瓣酱
张蕾蕾,等(268)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蔬菜种类四川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
钱杨,等(277)
紫穗槐蜂蜜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
王桃红,等(285)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鸡肉食品中37种兽药残留
黄华,等(290)
·综述与专题评论·
提高乳杆菌属冷冻干燥存活率研究进展
寇佳祥,等(296)
ε-聚赖氨酸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作用效果研究进展
赵昇,等(304)
人参的益生菌发酵及其发酵产品研究进展
张倩,等(311)
食品有害物诱发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
李浩,等(320)
色谱技术在肽分离中的应用
张硕,等(327)
β-葡萄糖苷酶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尹守亮,等(336)
饮用温度对饮料酒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志磊,等(345)
基于文献计量的糟渣类食品加工副产物青贮发酵研究进展
潘立超,等(352)
·教育教学·
后疫情时代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
陈海,等(359)
第14期
·研究报告·
谷氨酸棒杆菌中基因NCgl2632的敲除和过表达对三种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
张琦,等(1)
代谢工程构建谷氨酸棒杆菌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
魏敏华,等(9)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酱香型大曲中抑菌黑曲的功能成分
罗帅,等(16)
肉桂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沙门氏菌细胞膜损伤机制的研究
陈雪琴,等(24)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透明质酸寡聚糖抗炎活性研究及验证
郑博文,等(33)
黄鳍金枪鱼油精制前后对乙酯化及其品质的影响
曹振海,等(39)
复合保鲜剂对团头鲂尸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董轶群,等(48)
电子束辐照预处理对核桃青皮活性物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影响
喜梅花,等(55)
肉桂精油抑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活性研究
费莹莹,等(63)
薰衣草精油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副溶血弧菌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韩翔鹏,等(68)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薛蓓,等(75)
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制备南极磷虾肽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杨柳,等(84)
黄粉虫凝乳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预测
杨祥,等(93)
新疆山羊肉的食用品质及差异蛋白质分析
于红,等(100)
河西走廊新引品种红葡萄酒酚类物质及颜色分析
曲睿,等(107)
自然发酵腊肉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张秋会,等(113)
优选本土非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在干红葡萄酒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梁丽红,等(118)
不同分子质量阿胶组分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张国伟,等(125)
纸质吸管中氯丙醇含量检测及其向饮料迁移情况研究
贺江,等(132)
超微粉碎对米糠多酚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卫子颜,等(138)
大蒜粉对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体外氧化保护作用的研究
李锦锦,等(145)
肉桂精油抗菌包装纸对甜樱桃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
赵亚珠,等(153)
西番莲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周崇银,等(160)
奶豆腐制作过程中细菌多样性与风味物质研究
达林,等(168)
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张瑾,等(175)
食品内外部因素对金属抗菌肽SIF4抑菌活性影响及生物相容性分析
肖怀秋,等(181)
帕米尔牦牛乳蛋白分离及α-乳白蛋白纯化研究
李晓彤,等(188)
不同环境因子对栀子黄/姜黄共混色素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刘玲红,等(195)
富含鱼油和白藜芦醇的凝固型酸奶制备和分析
罗惠,等(202)
一种调味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代谢研究
杨贵,等(209)
·分析与检测·
不同品种花生红衣中八种酚类物质成分分析
高锦鸿,等(218)
五种小浆果抗氧化活性和相关营养物质的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李晨,等(226)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的卤烤兔肉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分析
廖林,等(235)
多种渔用麻醉剂检测快速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建立
陆亦宽,等(244)
甘谷辣椒产地环境及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
陈静茹,等(251)
不同生长年限兰州百合质量比较分析
李艳,等(257)
QuEChERS-气质联用仪测定喀什石榴中70种农药残留
阿不力米提·玉麦尔,等(263)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太和香椿的挥发性成分
杨松,等(272)
·综述与专题评论·
人造肉产业技术的演变与预测研究
祝宏辉,等(278)
益生菌中短链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功能性研究
卜子晨,等(286)
分子模拟技术在食品分子互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娟娟,等(292)
类胡萝卜素脂质体的特性、制备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董鸿春,等(303)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尚玮璇,等(311)
超声波联用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星宇,等(319)
食药同源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邓诗意,等(328)
锌多糖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袁心田,等(336)
天然糖蛋白研究进展
唐嘉诚,等(345)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可视化分析
闫鉴,等(354)
第15期
·研究报告·
嗜热脂肪酶-无机杂化纳米花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刘振山,等(1)
信号肽及发酵条件优化促进胶原蛋白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分泌表达
齐静静,等(9)
基于灌流浓缩培养的罗伊氏乳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
李子财,等(18)
窖泥中梭菌和互营球菌交互作用对生长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孙红,等(24)
糖耗速率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异戊醇合成的影响
梁清文,等(33)
黄水芽胞杆菌Bacillusaquiflavi3H-10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功能探究
刘红强,等(41)
弱絮凝性下面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刘小航,等(47)
混菌发酵、酒泥陈酿结合-葡聚糖酶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刘晓燕,等(55)
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四甲基吡嗪形成规律及稳定性研究
王家东,等(62)
高渗适应德尔卑沙门氏菌对交叉环境胁迫抗性分析
翟立公,等(69)
牛乳外泌体对动物双歧杆菌F1-3-2生长及益生特性的影响
周子寒,等(78)
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益生特性研究
冯程程,等(85)
三种葡萄醋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陈璐,等(91)
益生菌饮料改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小鼠腹泻作用研究
薛玉玲,等(98)
促进酿酒酵母在溶液体系中分散的研究
陈翔宇,等(102)
响应面法优化大肠杆菌异源合成番茄红素
苟宗芹,等(110)
短乳杆菌GLB-127发酵制备γ-氨基丁酸
张言慧,等(118)
添加氮源和金属离子提高深黄伞形霉利用麸皮水解液积累油脂的研究
冯爱博,等(124)
克伦生葡萄内生菌Acremoniumsclerotigenum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研究
李培谦,等(131)
明日叶可培养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功能性筛选
刘雯雯,等(137)
不同发酵剂对剁辣椒品质的影响
史婷,等(144)
超声波协同低盐处理对萝卜泡菜水菌群分布和特征风味的影响
高苏敏,等(154)
柠檬籽纤维素纳米晶/纳米纤丝协同稳定Pickering乳液包埋姜黄素研究
罗钰湲,等(162)
燕麦耐消化肽纳米载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咖啡酸苯乙酯的包埋作用研究
靳祖珑,等(169)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马氏珍珠贝降糖活性肽
李佳芸,等(176)
紫贻贝(Mytilusedulis)蛋白计算机模拟消化物活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艳楠,等(185)
青稞萌芽富集酚类物质品种筛选及条件优化
张蕊杰,等(193)
不同晶体类型药食两用植物淀粉粒结构及体外消化研究
敖志超,等(200)
碱性电解水对重庆小面面团理化特性的影响
李傲荣,等(207)
菊粉对冷冻熟面冻藏品质的影响
于晴,等(214)
木瓜蛋白酶联合沙蒿籽胶对面团的增筋作用及机理研究
卫晓怡,等(222)
不同干燥方式对新鲜花生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及能耗的影响
朱凯阳,等(230)
臭氧处理对阿克苏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白玉,等(237)
真空结合加热、冷冻浓缩羊奶理化品质分析
朱丽,等(243)
不同嫩化剂改善猪大肠嫩度的工艺优化
程成鹏,等(249)
微冻和冷藏对2种毛肚品质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肖旭,等(257)
低场核磁共振方法下热泵干燥过程中蚕蛹的品质变化
吴钊龙,等(267)
·分析与检测·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土壤-小青菜系统中丁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李晶,等(273)
融合密度与光谱特征的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
张佐经,等(281)
UPLC/MSMS内标法测定火锅食品中5种生物碱和15种喹诺酮类物质
杨昌彪,等(288)
树莓中氨基酸、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含量分析与营养评价
黄永桥,等(295)
·综述与专题评论·
靶向肠道菌群改善失眠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田培郡,等(303)
益生菌对宿主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王超越,等(309)
白酒酿造中适产高级醇酿酒酵母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李园子,等(316)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建模的研究进展
贾凯,等(325)
基于牛乳铁蛋白的生产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进展
纪颖,等(332)
食品减盐研究进展
郭嘉昒,等(341)
·教育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酿酒工厂综合设计》教学改革及应用
钮成拓,等(351)
第16期
·研究报告·
人源内皮抑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
张吉,等(1)
罗伊氏乳杆菌CCFM8631对由胆碱导致的血浆氧化三甲胺和盲肠三甲胺水平升高的影响
王茜茜,等(11)
菜籽多肽结构鉴定及其包封β-胡萝卜素的机制
罗发莉,等(18)
空间效应对超声辅助浸渍冻结鱼肉冻藏品质的影响
袁海洲,等(24)
明胶基高内相乳液在辣椒素负载中的应用
张榉,等(34)
萜烯类化合物基于细胞自噬的初步探究
李一澍,等(42)
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电极的麻保沙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仇彩霞,等(50)
吡咯喹啉醌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优化
张静,等(56)
牛樟树提取物促进樟芝深层发酵无性产孢及其应用
李华祥,等(65)
蒸馏米酒蒸馏残液中多糖的分离及其益生活性研究
孙武,等(72)
远东拟沙丁鱼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制备及其降尿酸活性的研究
詹苏泓,等(79)
酶-碱联合工艺改善猪大肠嫩度和保水性的工艺优化
程成鹏,等(87)
独瓣、多瓣黑蒜发酵前后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郑岚,等(95)
裂褶菌-长枝木霉耦合发酵制备裂褶寡糖
杨若雨,等(103)
益生乳酸菌WeissellahellenicaL-1的筛选鉴定及其海带发酵特性研究
苟中军,等(111)
负压环境下荔枝保鲜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
杨超,等(117)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比色片的制备及对猪肉新鲜度的指示效果
陈文锦,等(124)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的油莎豆远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
余政毫,等(131)
饱和硫酸铵纯化重组日本囊对虾铁蛋白
马贵红,等(138)
不同干燥方式对竹笋品质的影响
耿想,等(144)
高效降尿酸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研究
呼静,等(150)
生物保鲜纸处理对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罗冬兰,等(156)
市售四川腊肉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胺的相关性研究
刘雨萱,等(163)
超高压处理对藏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
师希雄,等(169)
高阻氧性蛋白-多糖-牛皮纸纸基-可食性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吴浩,等(175)
紫山药多酚分离纯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朱延胜,等(182)
丁香醛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过程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赵雪梅,等(188)
云南泡藠头和泡辣椒中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杨振光,等(196)
五种苹果品种对苹果发酵酒香气组成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张翔,等(203)
葛根-枳椇子药对发酵工艺及解酒功效评价研究
倪以宇,等(209)
剪切稀化效应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赵磊,等(216)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β-葡聚糖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
蔡梦思,等(223)
基于高静压处理魔芋葡甘聚糖/大豆分离蛋白/辣椒素复合辣味膜的贮藏性能研究
郭筱晨,等(230)
酱香型白酒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效应
卢君,等(237)
新疆沙棘饮料与可乐对釉质脱矿的体外实验研究
陈越,等(245)
烟酰胺单核苷酸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张萌,等(251)
·分析与检测·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固样方法对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李炫烨,等(257)
不同部位驼肉营养成分检测与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模型建立
吴丹丹,等(26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极限学习机的蓝莓贮藏品质定量模型建立
朱金艳,等(270)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品种桑枝中的17种氨基酸的含量
张椿翊,等(277)
·综述与专题评论·
野生酵母商业化研究的综合因素分析
王春晓,等(284)
龙眼果肉自溶研究进展
薛鹏宇,等(291)
过热蒸汽和热风干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对比
楚倩倩,等(297)
基于果蔬保鲜的活性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许超群,等(305)
菊粉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韩薇,等(311)
转录组学技术在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季宏与,等(318)
虾蟹类水产品保活运输的研究进展
肖童,等(326)
·教育教学·
工程教育背景下“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徐春雅,等(334)
第17期
·研究报告·
过氧化酶与葡萄糖氧化酶复合交联酶聚集体的制备与应用
李彦洁,等(1)
组合策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漆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胞外表达
刘松,等(8)
酸性普鲁兰酶显著提升淀粉酶法制备葡萄糖的效率
丛慧慧,等(16)
以甘油为碳源生产低分子质量β-1,3-葡聚糖的发酵工艺
李敏,等(21)
交替糖蔗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酶学性质及转化反应研究
戴悦,等(29)
枯草芽孢杆菌BS08复合抗热保护剂的工艺配方优化
张雯,等(35)
动态调控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4-羟基异亮氨酸
来文梅,等(42)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黄水芽胞杆菌Bacillusaquiflavi3H-10安全性评价
程坤,等(49)
鼠李糖乳杆菌B6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李瑞盈,等(57)
植物乳杆菌P-8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抗氧化抗炎能力的研究
胡梦莹,等(64)
凝结芽孢杆菌CGMCC 9951新型抗菌肽的挖掘、表达及活性测定
张婧,等(71)
基于PMA-CELL-qPCR的葡萄酒发酵中酿酒酵母活菌计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卫博,等(79)
溶源性发酵乳杆菌噬菌体的诱导及灭活方法
郭蛇,等(87)
影响传统米酒酒药发酵特性的关键因素分析
李昊颖,等(93)
单宁对葡萄酒香气前鼻和鼻后阈值的影响
师戈图,等(102)
低度柠檬酒在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杨艳丽,等(108)
酸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理化特性变化研究
乌有娜,等(116)
天门地区鲊广椒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乳酸菌类群研究
席啦,等(122)
乳酸菌附属发酵剂的筛选及其对干酪浆蛋白水解的影响
李春燕,等(129)
基于分子感官和稳定性评价戊糖乳杆菌AB-8对薏仁米的发酵过程
陈乐乐,等(136)
餐厨垃圾中油脂高效降解菌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esteraromaticum)的分离及其应用
易蒲红,等(143)
高亲水性油茶籽蛋白对大豆蛋白凝胶的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曾琳,等(150)
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
李次力,等(159)
椰子油纳米微胶囊的性质表征及体外缓释分析
阚金涛,等(168)
高F值南极磷虾小分子肽的制备优化及其对HepG2细胞影响研究
鄢珊瑶,等(175)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分析胶原和酰化胶原的聚集行为
李从虎,等(183)
胶原蛋白肽联合大米肽促进皮肤健康改善功能的评价
秦修远,等(191)
美拉德反应制备鸡肉风味基料工艺优化及呈味特性分析
侯钰柯,等(198)
二醛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在鸡蛋保鲜中的应用
田玥,等(207)
镀冰衣对鲣鱼冷冻贮藏过程中鲜度品质的影响
刘文博,等(214)
贮藏温度对纳米晶纤维素/壳聚糖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
曹思源,等(222)
麒麟菜残渣的亚硝酸钠吸附能力研究
郭杰,等(230)
后熟处理对五倍子蜂蜜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樊莹,等(236)
·分析与检测·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解析不同陈酿时间古井贡酒挥发性组分特征
凌与听,等(241)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解析房县黄酒的挥发性成分
刘慧杰,等(249)
柑橘汁中游离态和键合态挥发性成分分析
张晨,等(256)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成熟时间对牦牛乳干酪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瑶,等(265)
十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
张明娟,等(273)
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果蔬中50种农药残留量
黄华,等(282)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技术快速鉴别大西洋鳕鱼制品真伪
王慧芳,等(291)
·综述与专题评论·
酸奶发酵剂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芦隐月,等(298)
谷物发酵产品的营养功能提升与益生功能研究进展
杨庆华,等(304)
谷氨酸棒杆菌细胞工厂构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上官玲玲,等(313)
毕赤酵母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分子水平策略
张欣然,等(321)
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纳米乳液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谢跃杰,等(329)
生物活性肽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邹媛婷,等(336)
保鲜剂在蔬菜贮运中的研究进展
张悦,等(345)
·教育教学·
基于项目的体验式教学在酿酒工艺实验课程中的研究初探
王金晶,等(353)
第18期
·研究报告·
小白链霉菌响应低pH胁迫的全局基因转录分析
张越,等(1)
植物乳杆菌DY6的生理特性及代谢机制分析
刘颖颖,等(11)
Bacilluscirculans来源β-半乳糖苷酶在Bacillussubtilis中的表达、性质及发酵优化
许俊勇,等(20)
圆苞车前子壳胶的流变特性
曹英楠,等(28)
黄酒低聚糖的分离纯化与体外菌群增殖评价
冯欣静,等(34)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胡梦莹,等(42)
协同两类腈水合酶高效催化烟酰胺及丙烯酰胺生物合成
赵凯阳,等(48)
浓香型白酒上下层原酒风味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尹倩倩,等(53)
超高压-温度联合杀菌工艺对蓝靛果忍冬脱苦果汁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蔡朋举,等(60)
表面活性剂胁迫下的高透明型黄原胶的发酵生产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李茂玮,等(68)
基于机器视觉的生鲜牛肉冷藏时间识别研究
张茹,等(75)
仙草胶对淀粉-鱼糜凝胶特性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游刚,等(81)
超声改性对壳聚糖/淀粉复合膜特性的影响
裴诺,等(88)
糯米酒源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体外安全性评价
黄芷珊,等(95)
“葡萄糖充足-溶解氧浓度周期”组合控制策略强化Schizochytriumsp.S31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任俊,等(101)
丁香精油对杧果采后炭疽病及品质的影响
李俊国,等(107)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张娜,等(114)
明胶-葡萄皮红色素基可食性油墨的制备及应用
刘维维,等(121)
大豆蛋白/蛋清蛋白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因素
杨娟,等(128)
鱼皮明胶-壳聚糖复合涂膜对'黄金'西番莲的保鲜效果
陈洪彬,等(134)
多功能性玉米麸质阿拉伯木聚糖芥子酸酯的制备及性能
李颜利,等(142)
基于碱性电解水形成的魔芋热不可逆凝胶性质研究
杨悦,等(149)
枸杞酒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产香性能分析
赵苗苗,等(155)
盐胁迫下六妹羊肚菌菌丝体的理化性状
杨彤,等(162)
氯化钙结合不同包装材料对茭白采后衰老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董桂君,等(168)
超声-水酶法对高品质薄壳山核桃油释放的影响
汪锦,等(177)
浓香型白酒看花摘酒工艺的可视化分析
林慧,等(183)
焦曲霉色素结构的鉴定及产色素条件的优化
周明辉,等(191)
丁酸酐改性多孔淀粉作为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应用研究
李敏,等(198)
ε-聚赖氨酸复合保鲜剂对鸡毛菜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韩扬,等(205)
黄芪提取液对低盐自然发酵泡菜理化特性、微生物菌群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范龙泉,等(213)
提取方法对亚麻籽胶提取率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志颖,等(219)
三种甘草种子蛋白的提取方法、结构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则拉莱·司玛依,等(227)
·分析与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枇杷蜂蜜成熟过程中低聚糖含量变化规律
王玉涵,等(23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苋菜和菠菜中赤霉素残留
叶倩,等(244)
商品羊奶粉中DNA的质量评价及牛源性成分掺假检测
张雪茹,等(249)
重庆针形名优绿茶香气特征及成分分析
杨娟,等(256)
赛里木酸奶细菌多样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分析
王子涵,等(265)
基于扩增子测序技术非定向筛查食品中的植物成分
郭颖慧,等(271)
CiteSpace联合VOSviewer对血糖生成指数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钱文文,等(278)
·综述与专题评论·
乳酸菌对藏区高尿酸血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吴世芳,等(286)
花生致敏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成宾,等(292)
黄粉虫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解昕媛,等(300)
美拉德反应改性蛋白质/肽的研究进展
张强,等(306)
肉类嘌呤含量及降嘌呤方法研究进展
彭松林,等(314)
即食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李晓凤,等(322)
基于鲜度指示剂的水产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殷泽生,等(329)
基于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饶钧玥,等(337)
第19期
·研究报告·
乳杆菌AI-2/LuxS系统介导的生理代谢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及其人工调控
胡瑜,等(1)
硅纳米粒子吸附交联固定化蔗糖异构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能研究
陈宁,等(9)
低温对不同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关鹏,等(16)
ccpN敲除对地衣芽胞杆菌DW2杆菌肽合成代谢的调控效应
黄雪松,等(23)
利用重组酶高效转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C-Mc1和C-Mc
关猛猛,等(30)
一株来源于豆豉的地衣芽孢杆菌全基因组学及其风味物质形成分析
张盼文,等(36)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平均核苷酸一致性的生胞梭菌(Clostridiumsporogenes)鉴定
曹艳花,等(44)
一株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etotoleransFBKL1.0204的筛选鉴定及耐酸、产酸特性
赵皓静,等(50)
应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解析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制作过程细菌多样性
谢丹,等(58)
食醋酒精发酵阶段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刘海坡,等(65)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健康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
岳晨博,等(70)
益生菌对H3N2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缓解作用
王倩雯,等(79)
Nahlsgen和胶原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马永庆,等(86)
短肽(Pro-His-Pro, PHP)预防酒精性肝损伤
陈杉彬,等(92)
溶液环境对吞咽障碍食品胶基增稠剂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颜准,等(99)
鹰嘴豆膳食纤维的乳化性能
栗俊广,等(108)
不同提取和改性方式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
李晓娇,等(115)
枸杞熟化产物类黑精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
胡云峰,等(125)
分子蒸馏法降低红枣酒中甲醇含量
赵岩,等(131)
黄原胶-鱼肉蛋白共凝胶作用制备高性能虾肉糜凝胶
郑小善,等(137)
条斑紫菜多糖对白鲢鱼鱼糜凝胶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汲晨洋,等(144)
油炸工艺参数对即食泥鳅品质的影响
蔡丽君,等(153)
酚酸接枝壳聚糖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及其保鲜应用
黄宸,等(162)
不同形式SO2保鲜剂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宁密密,等(169)
无火焰食品自加热器的加热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马天娇,等(178)
低酸牛肉发酵剂的筛选、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
杨晓钢,等(185)
产酶溶杆菌L-43合成抗菌肽的发酵工艺优化
封成玲,等(196)
降解苯丙氨酸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在酸奶发酵中的应用
马欣莹,等(204)
酵母液态预发酵对高纤维挂面品质特性的影响
王杰,等(210)
氨肽酶产生菌筛选及其对乳肽发酵脱苦的研究
陈国恒,等(215)
低亚硝酸盐柳州酸笋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刘永逸,等(220)
枯草芽孢杆菌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乙偶姻
林源,等(225)
氮添加对竹屑堆肥及其栽培大球盖菇的影响
吴一凡,等(230)
·分析与检测·
贝氏酵母发酵过程中荔枝果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
龚诗媚,等(236)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市售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申梦娜,等(242)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别红葡萄酒的品种和产地
韩静雯,等(250)
四川酱腌菜14种添加剂检测与分析
吴洋桢,等(257)
四川地区不同蓝莓品种的品质评价及香气成分分析
陈昌琳,等(264)
冷吃牛肉特征风味物质
万晓玉,等(272)
·综述与专题评论·
酶促小分子化合物β-糖基化研究进展
周家伟,等(280)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对苹果酒品质影响的研究概述
张志勇,等(287)
食品中胆固醇的检测与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胡磊,等(295)
花青素对眼部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全文彬,等(304)
食用菌呈味肽制备及其呈味机理研究进展
林桐,等(313)
功能红曲液态发酵的研究进展
尚学平,等(320)
食品海陆空冷链运输现状及研究进展
霍昳琳,等(328)
·教育教学·
果酒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探索
陶永胜,等(335)
面向轻工食品类研究生动物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罗玮,等(339)
第20期
·研究报告·
多价噬菌体内溶素的阳离子肽修饰及抗菌效果
丛瑜,等(1)
二醛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与明胶协同稳定Pickering乳液研究
曹子璇,等(7)
基于电击策略的三孢布拉霉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应用
沈思巧,等(15)
途径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半胱氨酸
卞金玉,等(22)
不同部位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肉色稳定性研究
王琳琳,等(29)
基于变量优选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红富士苹果产地溯源
张立欣,等(36)
醋糟固态厌氧消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张周,等(44)
膜分离制备中国毛虾多肽及滋味评价
惠婷婷,等(51)
不同贮藏温度下巴氏杀菌乳细菌多样性研究
郑家铭,等(57)
霞多丽葡萄营养系果实中酚类和香气物质研究
刘政海,等(64)
底物亲和设计提高腈水解酶Nit6803活性
刘欣悦,等(70)
姜黄素共晶光动力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古伟明,等(78)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贵州不同类型细菌型豆豉菌群多样性分析
王娜,等(85)
静态和振荡条件下产茉莉酸Lasiodiplodiairanensis的代谢差异
沈子强,等(91)
双频超声辅助酶法改善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提取研究
刘馨娜,等(98)
羧甲基多孔淀粉表征及其对槲皮素吸附研究
王宇霞,等(105)
湖南主栽柑橘类品种制汁适宜性评价
高甜甜,等(112)
金抗肽SIF4基于糖代谢途径和细胞质膜氧化损伤的大肠埃希菌抑菌机理
李玉珍,等(122)
烘烤条件对核桃发酵乳流变特性及风味的影响
伏威铭,等(130)
植物乳杆菌发酵动力学及高密度培养研究
赖长龙,等(137)
不同杀菌方式对百香果汁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牛慧慧,等(145)
1-甲基环丙烯处理并冷藏后模拟运输对玛瑙红樱桃货架品质的影响
吉宁,等(152)
生鲜香蕉和真空冷冻干燥香蕉粉的品质与挥发性组分的研究
陈铭中,等(161)
促成熟牦牛乳半硬质(切达)干酪成熟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张心予,等(169)
大米和玉米比例对鲊广椒品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席啦,等(176)
葡萄蒸馏酒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孙丽君,等(182)
高山被孢霉谷氨酸代谢调控产脂的初步研究
蔡毅博,等(188)
泡沫箱包装抑制低温贮藏黄瓜冷害机理研究
肖徐,等(196)
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提高红曲米发酵生产中抗黄曲霉污染的能力
李昱涵,等(204)
两种蛋清蛋白-壳聚糖乳液负载β-胡萝卜素的性能对比研究
高博,等(210)
青稞酒糟多肽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杨婷婷,等(217)
·分析与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鲣鱼中的生物胺
刘洋帆,等(22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蔬菜中灭蝇胺的残留
俞所银,等(23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大小虹鳟鱼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滋味相关性的研究
鲍守民,等(238)
微波和冻结预处理制备黑蒜感官及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张学慧,等(244)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蓝莓新鲜度快速评价
曾明飞,等(252)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快速测定果梅中化学成分
夏梦秋,等(260)
基于矿质元素的我国不同产地葡萄酒的判别分析
李彩虹,等(265)
国产市售中老年羊乳粉营养素含量分析
钱文文,等(272)
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之儿童用乳粉产品分析
余妙灵,等(279)
·综述与专题评论·
调节肌红蛋白结构及肉品色泽的化学/物理方法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柏怡文,等(286)
基于共价/非共价结合的蛋白质与花色苷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袁婷婷,等(293)
柑橘废弃物利用的研究进展
车金鑫,等(300)
蓝莓叶营养和功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蔡少仪,等(307)
纳米复合薄膜性能和制备方法及其在肉与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邢根安,等(314)
红茶菌饮料原料开发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王茜,等(321)
植物多酚调控肉蛋白氧化及在肉制品中应用研究进展
常海军,等(329)
牛乳来源神经保护肽的研究进展
吴秀英,等(338)
第21期
·研究报告·
乳杆菌与幽门螺杆菌共聚集的特性研究
李露露,等(1)
钝齿棒杆菌异源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对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
吴洁琴,等(9)
黑曲霉果胶酯酶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性质分析及脱酯工艺优化
孙莹,等(17)
基于底物通道工程提升嗜热腈水合酶对烟腈的催化性能
张广林,等(24)
产2,3-丁二醇霍氏肠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优化
王杰明,等(30)
毛韧革菌胞外多糖的结构表征、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发酵条件优化
李兴恺,等(36)
聚乙二醇在液态发酵功能红曲莫纳可林K中的应用
许世锦,等(42)
葡萄酒酿造中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
徐佳敏,等(48)
混菌发酵对昌黎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李毅丽,等(54)
不同糖化发酵剂酿造复合香型白酒工艺研究
郑伟,等(61)
三叶木通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炎症反应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杨金博,等(67)
香辛料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定量分析及其抑制肉松中丙烯醛活性
童安琪,等(74)
牛樟芝胞外多糖抗氧化能力以及体外消化特性
梁丽红,等(8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粗提取及其强化乳香风味的研究
高雨婷,等(90)
热处理对驼乳、牛乳和山羊乳中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
明亮,等(97)
开菲尔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特性
王纯玮,等(104)
不同糖类和蛋白质浓度对核桃乳发酵及其感官特性的影响
斯梦,等(111)
无蔗糖乳酸菌口服液的制备及代谢产物的分析
张景燕,等(118)
鲁氏毛霉与乳酸菌复配发酵对咖啡奶酪风味的影响
洪宾,等(125)
壳聚糖-抗菌肽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再制干酪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董晶,等(133)
负载肉桂醛的气体辅助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及性质探究
刘松奇,等(140)
细菌素CAMT2抗菌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李啟彬,等(146)
大豆蛋白纤维聚集体Pickering乳液提高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吴子涵,等(152)
不同干燥方式下紫薯全粉的物性品质及花青素含量
樊小静,等(160)
γ-聚谷氨酸对豌豆蛋白酸性环境下稳定性的影响
梁宸,等(167)
杀青方法和冷冻超微粉碎处理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熊慧薇,等(174)
羟丙基木薯淀粉对南极磷虾混合虾糜3D打印特性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刘莹,等(180)
圆苞车前子壳粉对鱼糜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朱士臣,等(188)
牡蛎抗氧化及降糖肽的结构特征及其体外模拟消化特性
张佩,等(196)
鲐鱼蛋白肽的制备及其特性
马佳雯,等(204)
微生物强化对西式发酵萨拉米香肠理化指标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张亚琳,等(213)
基于主成分分析花生蛋白对低盐香肠品质的影响
高浩源,等(219)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下兔肉腊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于美娟,等(225)
西兰花叶多酚-木薯淀粉/果胶复合膜对羊肉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魏瑾雯,等(232)
·分析与检测·
市售婴配粉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及其储藏期间变化规律
魏妙宏,等(239)
多重实时荧光串联PCR技术高通量检测生蚝中9种致病菌
麻春阳,等(247)
低场核磁共振波谱仪快速测定饮料酒中酒精度
许紫薇,等(254)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枸杞酒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
周婷,等(26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玫瑰醋挥发性风味物质及特征
张林祥,等(269)
改进pH示差法检测不同植物源性食品中花青素的方法
谭亮,等(276)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串接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绿茶中5种禁用香精
马军,等(286)
·综述与专题评论·
白酒工业副产物作为生物质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前景
马彦超,等(292)
酒用高粱的营养成分及其酿造性能研究进展
时伟,等(307)
CRISPR-Cas系统在细菌基因组编辑和代谢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肖雅丽,等(318)
增稠剂促进酸奶凝胶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程欣玥,等(325)
发酵动物性食品来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胡峣峣,等(333)
鱼明胶改性技术及其产品在食品包装中应用研究进展
巫丽君,等(341)
·教育教学·
辩证思维视角下的《微生物学》“思政导课”教学新思路探索
张宏扬,等(349)
第22期
·研究报告·
定向进化肌醇加氧酶MIOX4提高葡萄糖二酸的产量
苏蕊芳,等(1)
大孔强酸树脂膨胀床吸附提取ε-聚赖氨酸的研究
刘洋,等(9)
优质米曲霉筛选及复合菌剂构建提升郫县豆瓣蚕豆曲品质
亢乐,等(18)
高密度CO2溶解和扩散方式对虾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孙钦秀,等(26)
庚二酸的生物合成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鲍青青,等(34)
结晶麦芽类黑精对拉格啤酒酵母KS-12发酵的影响
李存,等(40)
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制备负载姜黄素纳米纤维及美拉德反应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罗仕园,等(46)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特性分析
要经纬,等(54)
高压微射流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猪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耿宏庆,等(60)
对数生长期酿酒酵母胞内代谢情况分析
曹凤,等(68)
异源表达黑芥子酶及其用于制备萝卜硫素的研究
黄河鸥,等(76)
香芹酚-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邢承宇,等(82)
糟醉鱼中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谷贵章,等(89)
方竹笋超微粉对大米淀粉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黄艺,等(95)
水蜜桃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姚妹,等(101)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筛选高产酯酶的菠萝蜜果酒酿酒酵母
张雪,等(110)
混合发酵对早酥梨-美乐低醇桃红果酒品质的影响
赵婕,等(119)
不同产地三叶木通果胶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对癌细胞A549和K562-2生长的抑制作用
张孟琴,等(128)
基于水分迁移分析热风-热泵联合干燥对虾肉品质的影响
梁钻好,等(134)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芋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杨玉,等(142)
鲭鱼活性肽对吐司面包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王宝贝,等(150)
五株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功能特性的差异分析
王晓楠,等(157)
不同口感鲜切莲藕褐变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研究
张晨,等(165)
马齿苋提取物抑制冷藏猪肉糜脂肪和蛋白氧化及对品质特性的影响
伯朝英,等(172)
中高温大曲在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区系演替特征及功能研究
刘慧,等(180)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泡菜水品质评价及其乳酸菌多样性解析
张苗苗,等(187)
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浓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与质量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程伟,等(194)
不同添加量啤酒糟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吕佳丽,等(201)
高温热风干燥对枣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许利平,等(206)
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乳铁蛋白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张林,等(213)
代谢改造热带假丝酵母利用木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
范一敏,等(22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微孔膜包装对延缓黄瓜冷贮后细胞膜脂过氧化及品质劣变研究
尹杰文,等(227)
琼脂低聚糖性质及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李文强,等(235)
乳糖醇调节液态发酵红曲菌生长及莫纳可林K代谢的研究
许世锦,等(241)
·分析与检测·
基于不同近红外建模软件定量分析新鲜羊肉营养成分
康景,等(248)
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刘丹,等(255)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虾肉中四种兽药残留及其热稳定性分析
沈可伊,等(263)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大鲵肉冷藏期间挥发性成分
刘俊霞,等(269)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啤酒花指纹图谱研究
宋文杰,等(279)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静宁烧鸡中14种杂环胺含量
田铸,等(285)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测定全氟烷基磺酸类化合物
汪宁,等(292)
·综述与专题评论·
酒酒球菌酸胁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刘龙祥,等(299)
食品商业无菌国内外标准法规对比研究及标准化工作思考
东思源,等(305)
广谱性抗体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张开惠,等(311)
黄酮类活性物质参与制备银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赵志远,等(319)
低温等离子体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结倩,等(328)
异荭草素调控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闫科润,等(338)
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董长勇,等(345)
第23期
·研究报告·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高效合成β-葡聚糖
李茜,等(1)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砷酸盐胁迫下库德毕赤酵母代谢物的变化
戚晓雪,等(8)
糖诱导型启动子调控ALD6基因表达降低黄酒中的高级醇生成量
康新玥,等(17)
代谢改造酿酒酵母生产番茄红素
李方迪,等(25)
高产辅酶Q10类球红细菌的选育及发酵优化
李文鑫,等(34)
诱变选育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高产菌及发酵条件优化
沈治强,等(42)
产岩藻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解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多糖的研究
王聪聪,等(49)
裂殖壶菌的双碳源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控制策略
赵祥颖,等(57)
α-酮戊二酸分离提取工艺的优化
杨雪晨,等(65)
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中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初探
雷学俊,等(71)
高温大曲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物质的关联
邓灿,等(78)
单宁添加配套工艺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房楠楠,等(86)
植物源多酚对梨酒抗氧化能力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
刁体伟,等(93)
高蛋白酶活力米曲霉BL18在豆瓣酱制曲和发酵中的应用
范林旭,等(102)
发酵果蔬汁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侯粲,等(111)
黄豆发酵与牛乳发酵酸奶的细菌多样性分析
谢辽辽,等(117)
八种精油对乳酸菌及致病菌的选择抑制性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薛元泰,等(124)
两株植物乳杆菌发酵粗提液对短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胡慧琳,等(132)
多菌种分段发酵工艺制备玉米发酵酱
王斌,等(138)
生物基大豆分离蛋白纸张涂层的热封及防水性能提升改性
孙凌志,等(143)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甘露醇工艺
张前峰,等(149)
双醛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释放二氢杨梅素的研究
葛黎明,等(156)
利用柚子皮提取液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的纳米银
何悦,等(165)
高压均质对脱脂油莎豆乳品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关淳博,等(173)
灰树花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精氨酸酶抑制活性
李彦颖,等(179)
氯化胆碱/乳酸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笋壳物化性质及酶解效率的影响
胡强,等(187)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芝麻粕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
吴甜甜,等(194)
原辅料对素食香肠品质的影响及对素食香肠嫩度的主成分分析
叶思源,等(201)
即食重组纤维感鱼糜制品的制备及特性表征
朱士臣,等(209)
低温等离子体对鲅鱼脂质与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姜竹茂,等(217)
响应面法优化冷冻水煮罗非鱼片稳定剂配方
熊雅雯,等(225)
挤压处理小麦糊粉层粉对面团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朱慧雪,等(235)
白桃风味近水饮料贮存过程中的风味稳定性研究
阳丽红,等(242)
蜜柑皮和蜜柑果肉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理化和功能性质
桑嘉玘,等(249)
香茅精油处理对马铃薯的抑芽作用研究
袁丽雪,等(256)
·分析与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定量测定肉类特征肽的质谱采集模式对比
王忠合,等(264)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二级阵列管检测器法测定烤羊肉串中16种多环芳烃
张永胜,等(274)
不同品牌醪糟感官评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龚燕川,等(281)
基于电膜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酪中的组胺
陈楚翘,等(288)
液态乳制品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分析
孔凡华,等(294)
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定量牛奶中主要蛋白质
韩静雯,等(300)
UPLC-Q-TOF-HRMS技术结合SWATH采集方法同时测定柠檬果实中26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
赵希娟,等(306)
·综述与专题评论·
ε-聚赖氨酸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王月,等(315)
控释型多糖-植物精油抑菌包装材料研究进展
连欢,等(322)
蓝莓酵素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杨彬彦,等(328)
海产品中砷的形态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钟映雄,等(337)
海参加工产品开发现状及研究进展
刘东竹,等(344)
食品中柠檬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石媚,等(352)
·教育教学·
省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双重建设背景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姜淑娟,等(360)
第24期
·研究报告·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肌苷
朱彦凯,等(1)
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构建
李宇虹,等(8)
酿酒酵母过表达Ehrlich途径基因高效合成色醇
孙井震,等(16)
改善口臭的乳杆菌筛选及口腔益生特性评价
蒋震涛,等(24)
乳酸菌发酵对脱溶菌酶蛋清凝胶性质与风味物质的影响
陈杰,等(30)
柠檬醛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砂糖桔保鲜效果的研究
刘敏,等(37)
大闸蟹下脚料加工水解蛋白粉研究
吴洁茹,等(46)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华贵栉孔扇贝蛋白与多糖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蔡君婷,等(52)
古生菌来源耐热肌氨酸氧化酶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
尹正安,等(61)
脱脂牛乳体系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对乳酸菌的增殖作用
李义恒,等(69)
发菜盐胁迫响应基因蔗糖合成酶S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李永宁,等(77)
虎奶菇菌核的平板培养及形成机制研究
周俊,等(84)
不同部位牛肉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研究
何悦珊,等(91)
加热时长和糖含量对咖啡果皮酱品质的影响
张坤,等(97)
2,4-二氯苯氧乙酸与盐胁迫联合提高小球藻的产脂量
王依霖,等(105)
不同加工方法对驼肉品质的影响
吴丹丹,等(111)
不同食品乳化剂不稳定性现象及发生机理探究
黄培文,等(117)
激光微孔保鲜袋包装对采后荔枝果实的保鲜效应
蒋璇靓,等(124)
乳杆菌发酵对生姜副产物蒸馏液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朱倩,等(131)
黄金茶绿茶风味轮及滋味分类模型的构建
欧阳建,等(139)
NaCl浸泡处理对牛肝风味的影响
刘子琪,等(147)
植物精油壳聚糖基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保鲜效果研究
周文艺,等(157)
牛血清白蛋白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糖基化产物改善谷维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可及度
刘曼丽,等(166)
刺梨多糖、刺梨黄酮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缓解作用
袁梦,等(172)
豆豉中产蛋白酶菌株的酶学性质及风味酶基因挖掘
周婉婷,等(181)
氮、磷源浓度对裂殖壶菌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范学宁,等(189)
植物乳杆菌WUH3细菌素合成基因分析及其特性研究
郭丽丹,等(195)
超声-热处理鲜切莲藕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罗丽,等(203)
生物强化和中间代谢物扰动对四川麸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组分的影响
周楠,等(211)
灵芝双向发酵液对于HaCaT细胞中波紫外线损伤的修复研究
张影,等(220)
改善罗非鱼皮明胶凝胶特性和热稳定性的因素及条件探索
王竹清,等(226)
·分析与检测·
微射流处理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的拉曼光谱分析
李春翼,等(233)
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同形态氰化物的含量分布规律
朱晓春,等(239)
四极杆-轨道阱液质联用法同时检测玉米中四种真菌毒素
吴红涛,等(245)
金华1号枇杷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孙海艳,等(252)
基于蛋白质-酚互作体系的核桃仁涩味评定方法
王若辉,等(259)
可视化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余亮,等(266)
不同产地及种类桑枝中25种元素的测定与安全性评价
张椿翊,等(273)
基于多重PCR定性鉴别鹿肉掺假
邵博宇,等(281)
人参、三七和西洋参多重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汪香君,等(288)
·综述与专题评论·
拉曼光谱在肉品质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
王新怡,等(294)
L-茶氨酸生产技术及应用展望
季圆清,等(303)
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李海东,等(312)
草酸处理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机制研究进展
李佩艳,等(319)
仿生印迹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于江晗,等(327)
精酿果啤的酿造工艺及风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李林波,等(337)
鱼骨胶原蛋白提取、纯化工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宫萱,等(346)
中链甘油三酯的制备、分析及应用研究进展
卢宇欣,等(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