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 第1~12期
·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优秀论文·
北京市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2020年度)
耿源浩 庄 园 董建芳 林 桐 靳子航 陈洁然(10-1293)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外部变形安全监测工作简述
顾春丰 李 玲 刘东庆(10-1297)
埃及CBD项目P4标段测量技术研究
张胜良 焦俊娟 陆静文 黄曙亮(10-1302)
TSP203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贾光辉 管仁杰 李沼霏(10-1307)
铁路不动产测绘的特点与方法——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土地测绘及登记取证服务》为例
宋鹤宁 师洪艳(10-1311)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BIM与GIS融合应用
李北超 金大春 侯广斌 潘江津 王生文 孟 阳(10-1316)
图像分析与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导航定位系统设计及实践
王培云(10-1321)
机载LiDAR与倾斜摄影测量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张小青(10-1327)
·2022年度北京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
超大城市空间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 淼 杨梅子 杨旭东 蔡 彩 吴 霜 丁燕杰(12-1618)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深基坑坑底回弹监测应用研究
施 豪(12-1623)
南京城墙砖文信息获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孙运豪(12-1627)
无人机六目倾斜摄影相机系统研制及应用
赵星涛 陈 强 张 浩 王 笑 秦海超(12-1634)
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关键技术及应用
郑 越 刘清丽 许永强(12-1640)
减量提质背景下的北京市单体建筑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余永欣 王文宝 秦 飞 王 怡 谢艳峰 郭燕宾 靳子航(12-1645)
建筑变形监测信息自动化采集与集成化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李重阳 杨永兴 陈绪军 邹汉林 史晓飞(12-1653)
·2022年度北京测绘学会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奖获奖成果·
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及应用
宣兆新 李立军 刘清丽 (12-1659)
长距离过海地铁盾构隧道控制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徐秀川 刘运明 王 磊 郭 明 张 伟(12-1664)
·专家论坛·
新型基础测绘创新发展路径探讨——再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王 丹 耿 丹 李丹彤(12-1612)
·综述·
遥感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魏长婧(10-1285)
·学术探讨·
基于改进的SVR-GRNN风暴潮灾害损失组合评估模型
贾丙宏 杨 帅 冉 姝(1-1)
一种面向公共安全应急的多智能终端协同辅助系统
楼夏寅 孙 敏 黄 翔 赵仁亮(1-7)
基于全球索引的点云切片发布处理
宋金秀 谭弘武 张洪雷 王 成 杨大兵(1-13)
树木三维点云的枝叶分割方法
黄 亮 许文雅 谭 帅(1-18)
精准扶贫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朱素华 宋明阳 张超凡 汪慧琳 杨明栋 卢 艳(1-23)
基于狮群算法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反演方法
黄金中 李 忠 李世保(2-101)
基于GeoEye-1影像的自适应浅海水深反演方法
任照宇 崔爱珺 戚甲伟 朱金山(2-109)
基于稀少控制点的RPC参数优化方法
牛常领 毕德贇(2-115)
行业应用导向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实践
谢文瑄 陶迎春 祝晓坤 张翼然 丁月(2-120)
遥感影像提取图斑中狭长结构的探测与融解方法
孔 博 陈文媛 杨 敏 艾廷华(3-223)
局部特征信息的航拍图像匹配算法
倪佳忠 马志龙(3-228)
基于A*算法的遥感影像镶嵌线检测
武龙飞 卢会龙 刘金号 李玉飞(3-233)
全国著名美食服务系统
张晓莹 李 靖 段艳慧 郭 伟(3-238)
基于出租车经验路径相似性的路径规划方法
邓 悦 孟俊贞 赵东保(3-243)
基于机载LiDAR点云的建筑物快速三维重建方法
黄焜昀 李大军 惠振杨(3-24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公众情感的时空演化分析
高鑫月 宋沛林 薛润生(3-254)
最小体积和平滑性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高光谱解混算法
李登刚 李 洁(4-373)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特性分析
曾远文(4-379)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北京市景区游客时空活动特征研究
万 意 张翼然 谢文瑄 丁 月 陶迎春 祝晓坤(4-386)
英文版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改进方法
贾晓晶(4-394)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核心区钢结构变形监测的创新方法
董伟东(4-400)
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关联模型设计
任远航 郭 贤 曲腾腾 蒋 捷(4-406)
基于自动化室内建模的5G基站信号仿真和优化选址方法
崔 扬 陈品祥 刘 光 董志海 刘增良 王凯松(4-411)
结合光谱信息与空间特征的浅海光学遥感水深反演
尹 飞 戚甲伟 滕东东(5-531)
基于灰狼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非线性沉降变形预测方法
徐培云 周兆玺 闵 阳 袁 辉 陈玉奇(5-537)
融合IR-MAD与超像素分割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何 莉(5-543)
一种遥感图像车辆检测方法
马志龙 倪佳忠(5-547)
任意设站控制网在地铁轨道控制网中的应用
李文雅 赵秀琴(5-552)
基于Himawari-8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陈 瑞 游浩妍 万 翔(6-681)
基于改进Wallis滤波器算法的无人机影像匀光匀色方法
杨海成 李茂森 伦更永 李云涛 梁四幺(6-686)
基于EMD方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在建筑物基坑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杜建广 沈 尤 常旭辉(6-692)
地理信息技术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
杨肖肖 王 博 张 哲 郭朝阳(6-698)
浅析高精度地图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
顾颖虹(6-703)
浅谈深圳市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建设
李 凯 王丹丹(6-709)
基于POI数据的南京市公共体育场馆空间格局分析
李晨慧 李 欣(6-713)
“多测合一”测绘行业标准探究
时守志 张琳原 张保钢(7-831)
司法视角下的洞庭湖区矮围遥感监测
邹 娟 贺秋华 余姝辰 余德清 罗建强 邹河海(7-836)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在基础测绘中的应用
吴 越 丁 婷(7-841)
一种基于OpenCV的可量测实景影像像素级拼接方法
孙树承 王儒壮 温琼华(7-845)
基于大数据的公园绿地服务老龄化人口能力分析——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例
赵凌美(7-850)
GIS在专题图快速制图中的应用研究
梁汉媚(7-856)
“3S”技术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应用
王家峰(7-860)
广东省上市公司总部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娄洪武(7-864)
面向统计+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平台可用性评估
冀媛媛 遆 鹏(8-973)
不同特征提取策略的场景变化检测性能评估
黄宇鸿 周维勋(8-980)
顾及边缘及权重的极限学习机高光谱图像分类
谢水根 李文娟(8-985)
一种消除DOM变形拉花的新方法
黄秋影 何红梅 吉初云 陈善弟(8-990)
基于Infinity与TGPPS的高铁CPI-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研究
李玉斌 贾克永(8-997)
一种面向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语义分割的双分支迁移神经网络
黄 磊 程铁洪(9-1127)
基于Hopfield网络的建筑物航测路径自动规划方法
钟智超 肖雄武 涂建光(9-1132)
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处理方法的探索
张晶晶 杨 盼 张德成(9-1139)
OIF辅助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土地覆盖分类
刘瑞航 张佳瑜 马彩虹(9-1145)
RTK辅助的城市免像控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分析
饶维冬 张林杰 黄 筱 冯 刚 马云龙 左 强 熊 豪(9-1151)
基于高分七号的DSM自动匹配的实验对比分析
陈 曦 王 宁 刘青锋 张玉红(9-1155)
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透水面提取
王 璠 杨璐萍(9-1159)
广义障碍距离变换的多因素变形研究
吴 凯 张晓莉 蔡永宁 齐 俊 王长鹏 杲广文(10-1332)
顾及形态特征的突变地形DEM构建方法
赵元元 王 春 赵明伟 徐 燕 吴复柱(10-1338)
基于特征点的曲面点云配准方法
史丰博 曹 琴 魏 军(10-1345)
TEQC可视化软件在广电工程GNS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张 萌 李彦粉(10-1350)
基于辐射变换的DSM质量改进
杜文俊 龚绪才 赵云景 刘小军(10-1354)
博弈论赋权和灰云模型的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
黄金波 王轶多(10-1360)
高速公路典型要素语义分割深度学习模型适用性分析
贾 洋 李升甫 周城宇 南 轲 许濒支(10-1365)
基于物方体素约束的深度图融合方法
张帅哲 刘振东 刘 新 蔡昊琳 屈文虎 张 栋(11-1443)
顾及似大地水准面趋势变化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
赵保成 李国忠 徐 坚 徐 健 肖 潇(11-1449)
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网选取方法
朱余德 杨 敏 晏雄锋(11-1455)
中国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
吴 霜 延晓冬 杨伯钢 于恬恬 张 建(11-1460)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王 淼 杨伯钢 谢燕峰 陶季奇 郭燕宾 陈 娟(11-1465)
《地名地址地理编码规则:GB/T 39609—2020》的内容与编制特点
时守志 张琳原 张保钢(12-1669)
基于影像的多特征信息提取
冯 超 崔国庆(12-1674)
自回归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胡圣武 杨旭锋 苗林光(12-1679)
一种矢量瓦片地图离线部署与架构
王海斌(12-1683)
基于分水岭变换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
缪晓冬 陈曾敏(12-1689)
考虑锚索轴力的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邵艳坡 郭长恩(12-1696)
·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新首钢冬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银振华(4-418)
基于影像和矢量数据的三调界线数据更新方法
彭云璐 王新鹏 王晶晶 翟 曦 赵婷婷 邸欣丽(4-423)
“多测合一”中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差异及其解决方案
张保钢 易致礼 杨伯钢 时守志 张琳原(4-429)
机载激光雷达在密林山区测绘中的应用
王君杰 孙 健 王雁昕(4-436)
基于3D-SIFT与SICP的激光点云与影像配准方法
刘晓文 付莉娜(5-557)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实景三维数据模型
周俊晖 赵聪浩 冯振俭 苏 玮(5-563)
北京市长城文化带村落空间分布与格局研究
丁 月 张翼然 祝晓坤 谢文瑄 万 意(5-571)
城市矢量空间数据增量更新管理模式研究
林江伟 滕德贵(5-576)
多源数据融合的基础测绘数据库快速更新
王 静 朱丰琪 范维锋(6-719)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艳华 王彦良 杜鹏超 赵万东(6-725)
“多规合一”协同审批平台服务于工程建设项目
杨建华(6-731)
居民就医时空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陈 杰 薛建华 韩 亮 张宪哲 洪颍伟(6-737)
公交大数据时空特征的分布式计算及分析
李卓航 张健钦 李泰增 陆 浩 张 安(6-741)
智能无线采集技术在高支模实时监测中的应用
陈建京 曾德尚(6-746)
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智能巡检技术研究与应用
梁亚成 虞赛君 马迪迪 刘 永 刘文虎 董叔壮(7-870)
数字孪生背景下的城市全空间数据服务体系建设
杨晓飞 吴真真 唐 超 王思锴 王晓静(7-875)
古建筑三维点云数据的精简与配准方法
刘 冉 刘军廷(7-881)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树木健康度评价
王 艳 潜成胜(7-886)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工程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
李 通 刘广彬 密兴刚 邹 昂 宋忠强 王宇光(7-892)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道路标识线提取
袁晨鑫 陈良良(7-897)
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移民搬迁信息化架构设计和应用实现
王 凯 张 帆 郭朝阳(7-903)
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电力选线技术
张艳秋 李艳芳 花春亮(8-1003)
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影像的古建筑三维建模方法
王广楠 刘健辰 张子浩(8-1008)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智慧三维工地应用
杨常红 翟 华 丁 剑(8-1013)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精细化三维模型精度分析
毛志芳 张华平(8-1019)
多种摄影方式的精细化三维建模方法与应用
焦甲尧(8-1024)
LiDAR-DP软件对点云数据自动分类结果分析
董倩茹(8-1030)
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杨 青 刘蔚怡 张 斌(9-1164)
挖掘社交媒体数据探究自然灾害时公众注意力的变化
张晓涵 吕金鑫(9-1171)
基于格网点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刘 斌 李树文 隋俭武 朱 君(9-1177)
中分辨率航空航天倾斜摄影在河北省实景三维试点建设的应用
相晓立 刘建勇 李 伟 祝晓坤(9-1182)
贴近摄影影像与倾斜影像融合精细化建模方法
买小争 冯学胜 颜振能 刘一军(9-1188)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丁 鸽 倪海滨 黄雪亭 董彦君 卞 磊 梁 坤 修明军 陈廷华(9-1193)
山地城市地图集的设计
张明心 成昆凤 徐 莹(10-1370)
实用测绘业务一体化技术体系建设探索
傅加文 陈夏宫(10-1375)
数字化考古导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马隆隆 杨 虎 王 迪 李明悦(10-1381)
深度学习技术在遥感影像滑坡识别中的应用
张 圆 孔祥思 张 烁 王 辉(10-1385)
三维巷道拼接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彭少坤 刘良亮 张 璇 向 宇(11-1470)
基于免像控机载LiDAR点云融合技术的高程精度
陈安平 李红伟(11-1475)
1960—2017年黄河流域寒潮时空变化规律
徐 菡 刘太正(11-1480)
多尺度点云滤波去噪方法
刘翔宇 宋 羽(11-1486)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其精度分析
汤昭辉 万 灿(11-1490)
三维激光扫描在超高层倾斜监测中的应用
刘 斌 李树文 杨 慧 孔 刚 郭庆坤 朱 君 隋俭武(11-1496)
便携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地下巷道可视化建模中的应用
俞艳波 李小松 苏海华 李 琦 卢进宏(12-1702)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
李 鹏(12-1708)
基于GIS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分析
范振功(12-1714)
小区域高程异常模型构建方法
常梦雅 梁金成(12-1721)
房地合一真三维实际坐标存库与共享技术探索
傅加文 陈夏宫(12-1726)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多种近景测量方法在石窟寺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王炳新(1-28)
郑州市主城区餐饮业空间布局及服务质量格局特征研究
张家旗 刘晏男(1-34)
多重分辨率倾斜影像三维集群建模技术研究
李丽娟 朱超乾 顾景强(1-4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形变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李丞鹏 张蕴明(1-46)
利用激光点云数据进行露天矿采剥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梁 波 梁晓鹏 王 健 曲相屹(1-50)
时序差分干涉雷达技术反演杭州市地表形变
王菲 聂运菊 汪博军 纪东阳(2-125)
热带植被Web光谱数据库及其应用
杜跃飞 陈博伟 刘新杰 张 清 张 丽(2-132)
基于Sentient-1A的波罗的海沿岸固定冰形变研究
王子豪 王金宁 张梦悦(2-138)
1989—2020年达里诺尔湖泊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孟庆吉 李晓东(2-144)
多元遥感技术在重庆市露天矿恢复治理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吴凤敏 余 静 王素伟 王 琛 郑稚棚 李卓锟 张灵犀(2-149)
不同方法对冬小麦地块级估产的适用性研究
柳 琳 徐 鹏 王哲奇(2-156)
2000—2020年东营市人口分布的时空特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宋丽洁 戴昭鑫 刘 新(3-260)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石家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研究
周 阳 田时雨 王 淼(3-266)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下农村房屋不动产确权
米 川 张跃飞(3-271)
基于多源高度计数据的南大洋海浪特征研究
梁国洲 杨俊钢 崔 伟(3-276)
基于长时序Landsat数据的城市绿地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黄 健 邓 琳 魏远航 廖 栩(3-280)
面向路长制管理的道路三维实景巡检管理平台研发
张 翀 谢永强 刘如飞 崔立军(3-285)
结合轨迹数据的居民出行模式及功能识别研究
温振威 彭定永(3-291)
京津冀陆地水储量变化与区域降水相关性分析
杨 康(4-441)
利用珠海CORS监测大气可降水量
陈文相 莫永强 吴 伟(4-447)
复杂背景下水体提取方法适用性研究
高广旭 武永斌 卢小平 周俊利(4-452)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的植被覆盖度变化长时间序列检测
李 旭 陈俊良 邓尚奇(4-457)
低云、高云和白天陆地雾遥感分离研究
刘 敏 刘 锐 黄金辉 李 敏 宋玲君(4-463)
昌平断裂交汇区GNSS观测网络数据质量分析
鲁亚军 马一方 胡乐银 李平安(5-581)
江苏省森林资源专项调查的探讨
丁 婷 陈 超(5-586)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建设探讨与实践
张元杰 刘建军 高 崟(5-590)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
郭振宇 廖容升 李正强 陈 辉(5-595)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平台建设
郭 涛(5-600)
辽宁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统计分析与应用
韩婷婷(6-751)
面向自然资源空间重叠问题的分类对策探索
马克委 罗方权 郭 威(6-756)
一种红树林亚种分类的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方法
孙玉鑫 梁庆炎 陈勇明(6-762)
基于云模型的遥感影像水体目标识别特征选取
尹 成(6-767)
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的无人机航测精度
秦 菡 曾维特 李华彦 杨新发 张同同 郑建宜 沈爱斯(6-773)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高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中的应用
黄 逢 徐许雄(7-909)
水上水下空间可视化在地质遗迹开发中的应用
陈丽佳 李卫海 尤永春 任卫波(7-915)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植被信息遥感提取
张德会(7-919)
泰安市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分析与预测
李 鹏 路英川 赵由之 王 浩 刘根源(7-924)
广东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遥感监测及评价
韦 瑾 李思发 卢定彪 黄广才 安 全(7-929)
环境负载对香港地区GNSS站非线性运动及噪声特性的影响
李丰翔(8-103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一张图”建设
胡兆平 游建标(8-1040)
市级规划和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平台建设
宋振华(8-1046)
基于无人机航测与三维激光扫描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杨 飞(8-1052)
北极海冰厚度变化与分布模型
马小东 周康颖(8-1058)
广东省邻近海域平均海平面模型订正
杨广武(8-1064)
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张润达 何民华(9-1198)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宋禄楷 贺致芬 孙晓炜(9-1205)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游建标 胡兆平(9-1209)
散列式居民地要素形态模型与指标设计
何超树(9-1215)
基于Sentinel-1A雷达影像阳澄湖凤眼莲遥感动态提取分析
田 晨 张金龙 张乃祥 王 彬(9-1220)
云GIS环境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张广波 张习全 于 晖(10-1391)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不动产测量的应用
邹 馨 刘 健 陈晓勇(10-1396)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智能审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汪玲玲 陈治睿(10-1402)
带状测区像控点布设对无人机影像空三精度的影响
吴海兵 王艳波 刘晓文(10-1407)
SBAS-InSAR技术的广州市地面沉降监测
聂运菊 计玉芳 熊 倩(11-1501)
关中地区断层形变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曾 致 任攀虹 刘 恒 栗国华(11-1508)
江西萍乡时序InSAR形变监测
侯靖钥 夏元平(11-1514)
基于遥感的南方丘陵山区耕地撂荒研究
吴 峰 李沛鸿 熊 凡 袁逸敏(11-1519)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沈阳市为例
林鑫禹 卫晓庆 刘恩来 顾有权 马名杨 曲晓涵(11-1524)
基于InSAR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杨 飞(11-1531)
利用地理国情数据研究重庆市南岸区地表温度影响因子
郑稚棚 吴凤敏 贾亚辉 张红文 刘 颖 陈自力 梁均军(12-1732)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2017年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动态监测
刘文毅 刘耀辉 高振昌 申 云 周 洁 魏本勇 范熙伟 李晓丽(12-1738)
基于雷达卫星的汛期水体变化识别与应急监测
曾海波 雷 帆 杨凯钧 杨亮亮 胡 芳(12-1746)
测绘技术在违法建设发现中的应用
孟祥武(12-1752)
·技术应用·
基于TEQC的三峡库区GNSS控制网数据质量评估
杨婷婷 黄 童(1-55)
新疆CORS网络RTK精度测试与分析
梁 艳(1-60)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时间管理方法
陈金春 刘 嵘 周 辉 李 豪(1-64)
3D打印技术在精密检测工程中的应用
李 毅 许艳博 王 超(1-68)
3Ds Max与Sketch Up联合三维建模方法
陈富强 王彦良 王一凡 王必成 冯艳顺 王艳华(2-162)
基于底面特征匹配的钢结构桥梁虚拟预拼装
朱明芳 程效军 李金涛 李倩文 陈柳花(2-168)
北京市沉降区CORS站高程基准变化分析
任政兆 朱照荣 张锡越 曾艳艳 张凤录 曹毕铮(2-173)
轻量卷积神经网络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方法
陈 伟(2-178)
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设计与实现
司大刚(2-18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河道测量的应用
陈燕芬 李俊霞(2-189)
光学准直技术在火箭射向测量中的应用
王洪波 付崇伟 王俊卫 周靖轩(3-298)
一种稀少控制条件下的无人机带状地形图生产方法
骆焕成 李彬彬(3-302)
兰勃特投影向高斯投影转换程序编制及难点分析
胡圣武 鞠全泰 张其华(3-306)
纯BDS导航条件下无人机倾斜摄影可行性分析
伦泽华 李 虎 李 浩(3-311)
关于坐标转换尺度系数计算的分析
秦 锋 张振虎(3-315)
针对椭圆形隧道底部的横断面分割及滤波
牛晓洁 季 民 徐 飞(3-321)
三维电子地图的天气LOD符号设计
鲍晓宇 武光莹(3-329)
无定向附合导线程序编制及难点分析
胡圣武 鞠全泰 张其华(4-468)
两类多路径效应提取方法效果对比与分析
曹婷婷 李志峰 苟浩洋(4-474)
北京市WGS-84与CGCS2000坐标转换精度研究
任政兆 朱照荣 张锡越 曾艳艳 张凤录(4-478)
基于最优权组合方法的北斗卫星钟差预报
沈 尤 常旭辉 顾春丰(4-483)
水准网间接平差及可视化程序设计
段艳慧 葛于祥 张晓莹 郭 伟(4-488)
BIM与倾斜摄影技术融合在北运河(4-通州段)全线通航工程中的应用
尹 欣 李文格 肖 洲(4-493)
手持式激光扫描仪在工件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季有昌 陈海芹 尹学辉(4-498)
一种地形断面信息提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费先明 汤发树(5-606)
车载LiDAR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中的应用
李 通(5-611)
基于机载LiDAR的建筑物轮廓线提取
吴智平(5-615)
InSAR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陈 琦 刘 江 鲁大江(5-619)
测量标志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孙佳龙(5-624)
基于自动驾驶众包地图更新技术方法
李月华(5-629)
基于云计算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模糊检索
霍玉兵(6-779)
不同方法在立面测量中的对比分析
陈亮堂(6-784)
一种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卡尔曼滤波定位算法
骆新伟 郭 英 刘寒烁 叶 瑾(6-789)
一种改进的接图表生成算法
郭 霄 薛 睿 武慧琳 荀张媛(6-795)
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下GPS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龚 俊 戴煜暄 曾利萍(6-800)
高采样率下BDS-3/BDS-2/GPS单频PPP定位性能研究
郭 楠 韩厚增 张 建(7-935)
基于时频分析的自动化监测信号粗差探测和去噪方法
孙 恺(7-940)
基于RF-GWO-LSSVM的煤矿地表下沉系数预测
栾 洲 张西步 王义昌(7-946)
附有限制条件的切比雪夫多项式在精密星历插值中的应用
尹传恒(7-951)
高景一号卫星影像高分辨率底图制作关键技术研究
韩婷婷(8-1069)
车载激光雷达移动测绘系统在高精度地图采集中的应用
宋鹤宁 刁淑然(8-1074)
融合变化向量与Unet的变化检测方法
张友桐(8-1079)
地图上街区要素图形综合模式前瞻性探索
项 文(8-1084)
微服务框架下的多测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李高潮(8-1089)
RTK和PPK融合差分技术的无人机摄影测量免像控测图精度实证
任智龙 李风贤 柴生亮 李伟伟(9-1225)
基于珞珈一号卫星夜间灯光数据的郑州建成区识别与分析
刘艳华 王彦良 陈富强 王一涵 杜鹏超(9-1231)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常 远 张 胜(9-1237)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波形重跟踪改进算法
吴 斌 李 兴(9-1241)
基于BDS与GPS的土地利用变化测绘
管 楚 盖学峰 孙 伟(9-1246)
基于SLAM技术的地下暗渠探测方法
彭 浩 朱德才 吴凯华(10-1412)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后处理动态PPP性能分析
郑三君 田子钰 景 慧 王凤凯(10-1417)
CORS站在偏远海岛GNSS控制网布设中的应用
王 振 孙炎强(10-1424)
集成加速度计与GNSS的动态形变监测方法比较
杨宝山 柳 絮(10-1429)
济南地铁2号线沿线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刘 新 张婷慧 杨陇徽(10-1434)
老挝北斗CORS系统建设与应用
杨忠祥 刘鸿飞 乔忠诚 周定杰 安剑英(10-1439)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段明旭 李玉冬 闫 宁 李 杨 龙家恒(11-1537)
智慧城市的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模型
周文锋(11-1542)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彬彬 马晓辉 王晓旭 赵明辉(11-1548)
基于离散平稳小波的影像恢复去噪方法
王 昶 郭东升(11-1557)
小波去噪及PSO-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铁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常旭辉(11-1564)
二维地理实体质量特性分析
张 号 王 虹 王 炜 王 程(11-1570)
一种快速测高、测距的手机微信小程序
雷顺文 雷顺明(12-1756)
基于RTKLIB实时差分定位的BDS性能研究
方明祥 章 俊 张清波 马下平 张云涛 卢玉超(12-1762)
陕西北斗CORS系统高精度定位性能评估方法
王海涛 王 维 成夏葳 杨梦佳 樊康尧(12-1768)
无人机航摄在铁路定测阶段的应用
罗 静 郑伦英 李小胆(12-1775)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轨道监测方法
范先铮(12-1780)
·测绘工程案例·
基于PSInSAR的成都地区地表沉降空间分布研究
张通德 冯 晓 党 升(1-74)
利用小基线集技术的南京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分析
陈江楠 王建敏(1-78)
利用CAD工程图构建SuperMap空间数据库的方法
陈建文 石木耀 郭立新(1-84)
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激光扫描在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曹广栋 韩 帅(1-90)
新时代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谭兴龙 丁 楠(1-97)
PS-InSAR技术在无锡中心城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欧阳双艳 周世健 周子琪(2-194)
基于高德POI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的“大棚房”提取及精度分析
赵晓燕(2-200)
UAV LiDAR在山区铁路勘察中的应用
王文庆(2-205)
疫情背景下学生外出避险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许健豪 杨 虎 王 迪 彭 松 张欣佳(2-209)
北京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数据更新及维护
张双双(2-217)
北京市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
王韩亮 王冰雪 高鑫月 刘文宝(3-334)
户外广告和招牌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安平利 安玉良 李由家 高艳萍 安玉洁 安宇伟(3-341)
三维智慧园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罗梦佳(3-346)
实景三维模型在山区滑坡防护治理中的应用
单雨星(3-351)
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在地表沉降的监测研究
李彬彬 王 笑 秦海超(3-356)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名信息外业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刘永轩(4-503)
滁州至南京城际铁路某深基坑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
费先明(4-507)
SSA-小波神经网络支持下的地铁沉降变形预测
顾春丰 杜建广 沈 尤(4-512)
铁路场景下的GPS/Galileo/BDS-2/BDS-3观测数据质量的对比分析
张再鑫 林春峰 郜 珂 赵 兵(4-517)
网格运动统计算法的电力走廊图像拼接
葛继空 叶业辉 杨 静 李卫军(4-524)
成都市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春梅 黄学渊 张 蕾(5-636)
北京市历史建筑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与分析
赵凌美 蔡 彩 李泽宇(5-644)
基于天地图·北京的“红色地图”专题栏目建设
李程程(5-650)
城市道路网络社团结构的识别与分析
杨 峰 盛成香 柴燕妮(5-655)
UWB无线定位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李国鑫 杨文正(5-660)
小波-LSTM神经网络在地铁沿线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孙宇超 魏长寿 李志进 张明刚 刘玉针(5-664)
基于“一张图”的规划建设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许俊杰(5-670)
基于柔性测斜绳的基坑自动化测斜技术研究
陈炳辉(6-806)
基于LMD-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筑物沉降预测
周鸿芸(6-811)
星载激光测高系统外场检校测量方法研究
张建华 石林峰 马 勇 郑文科(6-816)
省级GNSS基准站网动态监测与运行维护策略
关沧海 岳 昊 赵忠海 殷菁遥(6-822)
半监督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闾海庆 王 静 杨 静(6-827)
潮汐调和分析预报与基准面程序混编实现
宋艳朋 王墉成 周东旭(7-956)
超深金属管线探测技术研究
黎慕韩 沈飞飞 周 磊(7-961)
一种提取弯曲单元对称轴的方法
吴 凯 马艺文 张晓莉(7-965)
无人智能技术在废弃矿坑库容计算中的应用
陈 杭 邢亚东 邓超云(7-969)
基于Landsat影像和统计数据的北京市人口密度制图
段艳慧 郭 伟 赵学胜 张晓莹 张冰瑞(8-1096)
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技术方法与应用
李晓影(8-1102)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牛国华 沈 忱 李 兴 吴江华 华锦鹏 李芃炜(8-1108)
3S技术在湖南省月度卫片执法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谭思源 彭庆荣 谭 浬(8-1113)
应用天基和地基雷达的城区地下自来水泄漏探测方法
徐学良 孙振涛 关鸿亮(9-1251)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导览图的设计与表达
周楚雲(9-1257)
轨道交通建设中不同期线路衔接处理方法及应用
李文平(9-1262)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海岸线修测中的应用
魏智东 黄 兴 林 瑞 陈戈敦(9-1268)
数据驱动模式下特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的智慧管理与风险预警框架构建——以上海市为例
林宇航 叶 勤 林 怡(11-1576)
基于空间形态算法的北京老城区道路网络演变
赵凌美 贾光军(11-1582)
历史建筑测绘在北京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乔琳茹(11-1587)
考虑城市意象的地理文化地图集内容表达设计
蒋 雪(11-1594)
时序InSAR技术在太原地铁沿线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樊小洁 王亮亮(11-1599)
·测绘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职院校《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孟凡超(3-361)
智能导航实验班创新型人才工程及产品思维培养体系研究
周命端 王 坚 周乐皆 丁克良 韩厚增(3-367)
新工科背景下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龚循强 吕开云 鲁铁定 张广鹏(5-676)
新工科下《测绘与生活》教学研究与实践
刘文宋 张连蓬 康建荣 郭风成(8-1119)
专业认证背景下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改革
敖建锋 赖晨鸣 程小龙(8-1123)
基于虚拟仿真的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谭金石 高照忠 杨忞婧 祖为国 刘 丽(9-1274)
基于校园边坡监测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杨 斌 何国修 崔 杰 向贵府 宋怀庆(9-1280)
摄影测量云实验平台建立及在疫情期线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叶 勤(1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