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慧 赵 瑾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水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分支,是以文化为根基,以水为载体,以人为主体,相互之间发生联系形成的一种精神形态,即“水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人们在各种水事活动中创造的财富总和”。
淮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气候条件,给两岸人民带来丰沛雨水和肥沃土地的同时,也伴生着严重的水旱灾害。从“蓄泄兼筹”治淮方针到“十六字”治水思路,淮河流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展了长期的淮河保护治理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河流域水文化。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治淮人开启了抗击淮河水旱灾害的历史,一座座水库水坝拔地而起、一片片蓄滞洪区规划明确、一项项水利枢纽工程横跨河流,这一切无不闪耀着水文化的光辉,蕴含着丰厚的水文化精神。它源于人们的治淮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升华;它同样作用于治淮实践,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性推动治淮事业的不断发展。
1950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毛泽东主席在看到淮北灾情报告后,作出根治淮河的批示。随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拉开了新中国治淮帷幕,佛子岭成为首批治淮工程的重中之重。1951年10月,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新中国根治淮河水患的第一次大决战正式开始。
不到三年的时光,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钢筋凝土连拱大坝在淠河上拔地而起,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在总指挥汪胡桢的带领下,佛子岭水库参建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成立了“佛子岭大学”,建设者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用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解决了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一个又一个难题,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水利水电人才,奠定了治淮人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治淮精神。
王家坝闸兴建于1953年1月,位于淮河上中游分界处。上游坡陡水急,中游河道平缓,狭窄弯曲;下游泥沙淤积较为严重,排泄阻力大,让淮河成为中国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王家坝闸的建成,削减了干流洪峰,成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也成为淮河汛情的风向标。
2020年7月20日8点31分,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13孔闸门缓缓打开,这是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也是生活在蒙洼蓄洪区的人民第16次服从上级指挥安排,收拾家当有序转移撤离。开闸后蒙洼蓄洪区累计蓄洪3.75亿立方米,及时缓解了上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王家坝人民面对洪水,牺牲自己家园,保全更多幸福家庭的精神,凝聚成了“王家坝精神”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一代代王家坝人民和一代代治淮儿女,成为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和淮河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宏伟构想。江苏将“引江济淮,江水北调”规划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规划紧密结合,推动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上马,经过17年的艰苦奋斗,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顺利建成。
“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峡工程是等量齐观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时强调。从1961年江都抽水站第一站开工建设至今,一代代江都水利枢纽人奋勇争先、守正创新,多项配套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不断丰富了江都水利枢纽的综合功能。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成就彰显着水利人践行大禹精神、甘守源头的责任和担当,诠释着新时代“源头精神”的丰富内涵,体现了水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
淮河流域水文化形成的优秀丰富的文化精神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功能。充分挖掘淮河流域水文化价值和蕴含其中的政治思想,凝练提取核心要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宣传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党性修养,传承淮河流域水文化精神,厚植文化自信。
水文化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忽视。淮河流域水文化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和文化旅游两个方面。淮河流域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水利工程众多,由此形成的各类文学著作、书画作品繁多。水利工程建设多兼有景观化设计,多数水利工程会配套展览馆或陈列馆,强化文化宣传。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成以来承接了各地政务团队、党员干部、学生群体组织的各类教育学习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蕴含其中的水文化精神对人们主观行为具有引导性和指导性。加强对淮河流域水文化和水文化精神的弘扬,有利于不断强化人们对淮河流域治理的关注和思考,有利于人们在主流文化价值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水文化思想,为淮河保护治理工作奠定扎实文化基础。
众所周知,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文化往往底蕴丰厚,内涵深刻,以一种观念意识形态呈现,将文化中蕴含的独特的、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诉诸文字,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一项水利工程背后的文化底蕴、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精神、最终呈现的文化状态,都可以用语言文字加以凝练总结,让淮河流域文化以文字为载体弘扬光大。
充分利用流域内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通过专题展览,营造良好的水文化氛围。不断丰富传播形式,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台等传播媒介,结合治淮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水利政策出台契机,制作主题宣传视频、撰写主题文章等扩大宣传影响范围。充分用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宣传节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
注重水文化成果传承,大力推进淮河流域水文化进校园,从青少年抓起,积极搭建水利文化风景区或水利工程与学校的合作平台,通过开展特色课程、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淮河流域水文化,从小培养青少年爱水、节水、敬水的优良品质。加强对《治淮汇刊(年鉴)》《淮河志》等史志资料的整理汇编以及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水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