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文化产业园区空间管理研究
——以莆田工艺美术城为例

2022-02-14 04:11
海峡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莆田文化产业园区

林 巍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1 概述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聚生存的业态,它以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为重心,基于对行业、人群、建筑等的研究。这种集聚效应下的规模经济,不仅带来了文化产业生产成本、创意成本的大幅下降,更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辐射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规模商业体是文化产业发展主要的业态之一[1]。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各类产业园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发展步履维艰,文化产业园区的规范运营和创新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2]。

空间管理是文化产业园区运营和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基于BIM技术建立空间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空间管理,并分析空间管理平台在特定项目中的价值[3]。

2 园区空间管理的概况

2.1 园区空间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园区空间管理是指园区业主或管理者对所拥有的土地、建筑及周边资源进行规划、租赁以获取利润的过程。同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园区管理者根据园区的商业定位,明确空间的环境品质等级、空间安全等级等,并维持这些品质、等级以提升空间资产的价值[4]。

文化产业园区由于建设体量大、项目集群多、参与方众多,以及信息传递错综复杂等因素,对园区管理者的规范和协同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提升空间管理的效率,建立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空间管理平台并实现其价值,成为大势所趋。

2.2 BIM技术及其在空间管理上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项目各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可视化的模型,以此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BIM以其在三维可视、动态模拟、服务协调,以及全方位优化等方面的优良特性,可实现数字化空间管理平台的搭建和应用。

田金瑾[5]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商业建筑设施管理系统,剖析了如何在产业园区等大型商业体中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管理平台,并实现其应用价值;吴文亮等[6]完成了基于BIM的建筑空间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研究了BIM在空间管理中的应用。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本文继续研究在文化产业园区的空间管理中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并实现其应用价值。对空间管理领域的近15篇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与梳理,识别出BIM在建筑空间管理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空间管理平台中技术层和应用层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如表1所示[6]。

表1 BIM在空间管理的主要应用领域

3 园区空间管理平台的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空间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划分为感知层、数据层、技术层和应用层[7],如图1所示。

图1 空间管理平台明细图

①感知层:主要由物理设备构成,用于感知环境并收集数据。基于BIM技术的空间管理系统需借助具备感知能力的物理设备实现与环境的耦合。感知层产生的数据将按一定的格式传输至数据层。

②数据层:主要包括用于存储空间相关数据的各类数据库,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提取、数据存储、数据更新等[8]。

③技术层:主要是指在空间管理中基于BIM的常用核心技术,包括空间可视化、空间信息统计与分析、空间需求管理、空间定位等技术。

④应用层:针对不同的案例,从技术层出发所能够实现的应用功能和价值。

4 基于BIM的莆田工艺美术城空间管理

莆田工艺美术城地处莆田市荔城区,项目建成于2008年,占地460亩,总投资6.248亿元。美术城大气磅礴的建筑群落、红砖红瓦的闽中古建筑风格,使之极具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是国家4A级游景区,也是福建省十二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之一,汇聚了木雕、金银珠宝、玉雕、石雕、香文化、油画等工艺美术行业和众多商家。

莆田工艺美术城虽是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但因项目启动年限较早,园区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设备相对落后,亟须转型升级和发展数字化使得园区更具竞争力。

4.1 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指业主在获得现有的空间后,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对空间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空间利益的最大化的过程[8]。

4.1.1 平面规划

莆田工艺美城项目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园区现有的建筑特征,塑造了“一轴线、两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景观格局。“一轴线”代表贯穿园区的整条中心景观带,“两中心”代表园区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和中央文化广场中心,“向四周扩散”代表各大展馆分布在一轴线和两中心周围,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整体。应用基于BIM技术的可视效果及动态模拟,可充分挖掘园区的人文景观资源,在景观改造中进一步融入“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献名邦特色和以金银珠宝、木雕、玉雕、石雕四大产业作为广场的景观元素,突出文化与商业的融合[9]。

项目建筑面积共47万m2,其中商业店铺20多万m2,主要由展示中心、展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组成。其中,展销区分为珠宝中心、石雕区、玉雕区、木雕区和艺术长廊,共1000多间店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游客接待中心、三个观光广场、一座主题休闲公园等[9]。基于BIM的空间规划可根据园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工艺美术城的商品定位,以及商家实际的入驻情况,对园区的平面规划进行理论更新和可行性研究,并最终确定新的规划方案。

4.1.2 立面规划

一方面,红砖古厝、石雕壁画等带有闽中古建筑特色的立面布置是莆田工艺美术城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园区最好的宣传方式。基于BIM的建筑立面效果图能体现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吸引顾客和游客并让园区保持商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BIM规划好园区内外的立面区域,在不影响整体建筑风格的情况下,可将部分立面空间做为广告位出租,增加园区的经营收入。

4.1.3 周边规划

莆田工艺美术城位于莆田市南面,东南面紧临沈海高速、福厦高速,大大拉近了与福州、厦门、泉州的空间距离;西北面为中国莆田鞋业服装城,而鞋服是当地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北面为正在规划的木雕博物馆用地。全市多条公交路线在景区经停,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项目与周边交接处的景观提升、路面改造、绿化围挡等工程,能够提升莆田工艺美术城的总体环境和商业氛围。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及全方位优化等技术特点,对改造提升工程项目进行设计、讨论、修补、定稿,可以得出片区改造的最优化方案,以提升莆田工艺美术城片区的竞争力。

4.2 空间租赁

对产业园区等大型商业建筑体的空间租赁信息进行管理是基于BIM技术的空间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通过BIM模型统计承租人员信息,建立营业空间租赁台账,主要包括租赁位置、租赁面积、租赁用途、承租开始日期及终止日期、承租金额等信息。统一管理租赁信息有助于园区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营业空间的租赁状态,使得空间租赁最优化。

4.2.1 展销区租赁信息的整合与推送

莆田工艺美术城的展销区共有1000多间店铺可供租赁,店铺租金是园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园区实现对这些商业店铺的信息优化管理,能使空间租赁的利润最大化。基于BIM技术的空间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准确描述空间使用现状,以及计算空间使用周期,从而分析出最优化的空间需求并向外推送租赁信息。在BIM模型的基础上结合VR、AR等技术,利用多媒体、传感技术、实时跟踪、智能交互等技术手段生成模拟仿真,并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重要窗口推送3D工艺城,包括数字商城、虚拟展厅等,使商户在线上就能较真实地感受商铺的方位、空间和大小。

4.2.2 会展服务信息的整合与推送

莆田工艺美术城的展示中心是莆田市目前最大型的会展中心,承接过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产业大会、创意比赛等。其中,成功举办的第十五届的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参观人数近40万人次,实现产品成交金额5亿多元,签订合同金额2.2亿多元,意向合同金额4亿多元,线上成交金额2000余万元[10]。

每一场大型会展的举办,现场的布置、展位的租赁、交通运输等,都对空间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纸质化、平面化管理效率低下,信息滞后,无法满足经常性、大范围的空间调整需求。BIM技术具有提升空间管理效率的能力,能够对空间使用现状进行大范围调整,根据每场会展的不同规模和类型,将空间需求处理流程集成于空间管理系统之中,有效提升空间管理效率,以应对会展活动经常性和大面积变化空间的需求。

4.3 空间环境维护升级

4.3.1 软件品质维护

软件包括园区的环境设计、室内的空间布局、游览路线规划、环境品质监测等。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例,基于BIM技术的空间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进行空间环境舒适度监测。若环境质量不达标,可以通过自动化的系统调节;若自动化系统调节后依然无法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将自动触动报警装置;非紧急时,基于信息集成的技术可安排维修。

4.3.2 硬件升级改造

硬件包括建筑、景观装饰物、标牌标识、停车场等。以建筑或景观改造为例,为了使园区保持竞争力,需对一些过时、文化特色缺失、被损坏的建筑构件或景观装饰构件进行改造和维护。利用BIM可视化技术对改造的建筑构件或景观装饰构件进行模拟出图,预览效果。利用BIM设计观光广场及周边停车场的景观改造设计图,在路面铺设时更多地采用红色透水砖并镶嵌莆田市花月季浮雕图,使之更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与园区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4.4 空间安全系统

空间安全包括人的安全和物的安全,主要职责是保证整个园区的安全运作,以及商户、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空间管理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包括安装信息传感器、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装置,全方位采集信息,实现工艺城内物与物、物与人的广泛连接,并可以完成以下安全作业,优化空间的安全品质[4-5]。

①人的异常行为的检测识别跟踪与预报警,有效避免人为伤害行为。

②视频监控进行人流量统计,对人群的整体运动速度、方向进行识别,避免形成拥堵。也可分析园区商业的淡季和旺季,评估产品的营销策略。

③非法滞留物的识别跟踪与预报警,有效预防园区商铺或顾客的物品丢失等。

④GPS定位与跟踪,遇到抢劫或伤害行为能够实施对目标的跟踪。

⑤能够区分重要客户、普通客户及黑名单客户,提醒管理人员做好辨别。

5 结束语

基于BIM技术研究文化产业园区的空间管理,设计和建立由设备层、数据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构成的数字化空间管理平台,以莆田工艺美术城项目为载体进行空间规划、空间租赁、空间环境维护、空间安全系统等四个方面的应用,实现了进一步提升空间规划的合理性,更准确统计和发布空间租赁信息,降低空间空置率,对空间环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进行有效维护,对空间安全提供更有效保障。

本文涉及的只是园区在空间管理方面融入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价值,下一步应把类似的研究转移、改进、升级到文化产业园区管理的各个模块,并分析其价值的有效性,继续探求使文化产业园区更规范、合理、健康发展的新方法。

猜你喜欢
莆田文化产业园区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莆田闹元宵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