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困境与学生管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2-02-14 21:27:32胡爱祥钱平盛晟
江苏高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载体辅导员

胡爱祥 ,钱平 ,盛晟

(江苏科技大学a.校长办公室;b.生物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00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文化多元、价值冲突、信息繁杂等诸多挑战,高质量学生管理日益成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主体应主动回应、协同治理,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协同治理:高校学生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协同治理理论作为新兴交叉理论,综合了自然科学中的协同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治理理论[1]。哈肯在关于激光的研究工作中提出,系统内部各要素或者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和有机整合的过程即为“协同作用”[2]。治理则是指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作为两个理论的集合,协同治理理论集大成者——哈佛大学学者约翰·多纳休认为,政府部门与其他各主体协作,共同行使决策权以实现公共目标,公共目标的确立虽受各主体影响,但政府仍拥有决定权[4]。从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过程来看,高校学生管理与协同治理理论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协同治理理论为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协同治理理论的三个特性,使其对高校学生管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首先,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互动性、协同性,与学生事务管理实际相契合。在管理主体上,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去中心化”,强调多主体参与,要求各主体之间划清职责、彼此协调、相互合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管理主体包括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又涉及学生处、团委、社团等。这就需要各管理主体之间协同管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学生个体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管理的对象,也是学生管理的主体,不仅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权利,也应作为管理主体承担相应责任。其次,对于共同目标的一致追求,符合学生管理目标。协同治理理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组织的最优状态,即实现“善治”。治理主体之间通过彼此协商减少或消解矛盾与冲突。这一过程的实现不是依赖彼此博弈、对抗、妥协,而是各相关主体基于对共同目标的一致追求,为了组织共同利益最大化,主动参与治理,在沟通协调中达到平衡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指向。学生管理各主体之间基于对这一目标的共同认同,相互合作,共同发力,达到“善治”。

二、协同困境:阻碍高校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三重因素

(一)高校学生管理协同治理中的主体困境

1.学生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消极缺位。“沉默的大多数”与协同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失声”已成为学生在学校各项事务参与中的“常态”。以学生最重要的参与活动——课堂学习而言,沉默的课堂成为普遍现象,师生互动陷入窘境。除了课堂沉默,学生的沉默还表现在社交沉默、个体失声、群体沉默。大学生的沉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势必造成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主动意识的消退、道德情感的淡薄。“沉默样态”的盛行,致使师生关系淡漠,不但阻碍了教育管理流程的顺利开展,还在无形中消磨了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激情、创新意愿,并引发他们的职业倦怠。

“佛系”心态与协同治理中学生参与的消极性。高校学生以“佛系”自我标签化,具体表现在:社会认知层面呈现出“共情”色彩鲜明、“无私”与自我中心主义并存、认同危机的表征;情感层面呈现出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淡薄、生活情感和人际情感疏离、审美情感和情绪智力遮蔽的表征;意志层面呈现为自觉性低、自制力差、坚韧性弱的表征。学生“佛系心态”的蔓延,使教育管理者因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倍感沮丧。而没有管理对象积极参与的管理实践,再好的愿景也难以实现。

实用主义思想与协同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功利性。高等教育“破五唯”思想的提出,切实改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高校普遍采用综合测评方案来考核评价学生,并以综合测评排名作为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学生干部竞选、就业推荐等的考量标准。这种综合测评排名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过去的“唯成绩”论,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学生作为“理性经济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又会唯“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是从,对于可以加分的事情争先恐后,对于不加分的活动置若罔闻,丝毫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人生发展和学业目标。

2.学生管理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知识能力缺位。高校学生管理坚持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生工作处统筹、二级学院具体落实的模式,以专职辅导员为工作主体,以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为辅助,以学生自治组织为补充。但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与上述定位之间尚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许多高校专职辅导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缺乏学生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工作成为专业性、业务性不强的“万金油”工作。第二,学生管理人员忙于日常事务,教育引导与服务关怀学生的时间极少,也无暇顾及自身的能力提升、业务精进、理论拓展、科研创新,从而陷入“本领恐慌”。第三,专职辅导员队伍主要以年轻人员为主,工作经验、工作技巧、工作思路都有些稚嫩,而比较有经验的专职辅导员往往被提拔到其他岗位担任领导干部,这致使学生管理队伍年轻化有余而稳定性不足。第四,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内卷”严重。一些国内外名校博士、硕士“资质过剩”[5],为了到高校工作而应聘辅导员,但是在工作岗位上缺乏热心和激情,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工作行为机械被动、工作态度倦怠懒散。

(二)高校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组织困境

1.“金字塔”与“条线分割”格局割裂了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网络。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组织是“金字塔”结构,行政化趋向明显。高校学生“管理链”包含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学生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等众多管理主体,构成了一套庞大的学生管理系统,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行政化管理强调效率和服从、忽视人文关怀,阻滞各级管理者自主管理、自我发挥、自我创新,“求同”“维稳”思维远甚于“求异”“创新”思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有“条线分割”现象,条线之间各自为政,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如学工条线、党建条线、教学条线等有利于落实责任、部署工作,但也容易造成沟通壁垒、信息壁垒。

2.“指挥棒”和“窄化管理”运行阻碍了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有效实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也有“压力型体制”特点,在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机制下,下级往往习惯于守成思维、被动思维,习惯于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而被动作为。此外,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应是管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但现实情况是管理范畴往往被窄化,更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务管理上面,致使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三者之间存在罅隙,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奔波忙碌于各种事务性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变为职能化、狭窄化的“硬性管理”、事务管理、信息“搬运”。在上级“指挥棒”和“窄化管理”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协同”治理事实上已被架空,真实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呈现为事务化、常态化、制度化,激励与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化、长效化、标准化。学生管理体制与机制运行不畅,难以显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乘数”效应。

(三)高校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文化困境

协同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共同使命驱动下的多方全力合作,但从当前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现状看,对于一致目标的达成和共同使命的驱动力尚未有效发挥。在是否参与和怎样参与协同治理上往往是工具理念甚于人文理念,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于重视工具价值,难以适应高校学生高质量管理新态势。以学生组织管理为例,学生组织的初衷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但在现实中却发生了两种偏向:一是学生和管理者都没有把学生参与协同治理视为一种发出学生声音、贡献学生智慧的活动,而只是让其被动地辅助现有管理活动,导致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难以真正实现学生主体独立参与治理所应带来的效果,学生组织慢慢演变成协助学校完成学生管理的重要助手,而逐步流失了其作为学生权益“代言人”的功能;二是对学生组织的刚性制度使约束与管理学生成为主旋律,重在引领与规制其工具价值,而人文价值难以显现。

三、重建协同:高质量管理视野下学生管理协同治理的具象路径

(一)坚持高质量管理理念,推动学生管理协同创新

知行合一的理念决定着学生工作的行为规范、价值诉求、实践方向。创新学生工作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和高校可持续发展[6]。

1.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质量管理的理念。对于整个学生工作而言,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大局,推动学生发展这一目标。对于从事学生工作的个体而言,只有自觉地把学生工作融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推动发展中去谋划,注重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学生工作才能有为有位。

2.强化“全人发展”的高质量目标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诉求,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让他们获得全面的素质提升[7]。同样,“全人发展”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顺利毕业,更为关键的是帮助学生激发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其成为拥有正确理想信念、科学价值观、良好道德规范、广泛知识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个性充分发展、心理健康的“全人”。

3.强化“以人为本”的高质量主体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高校学生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树立起学生作为高校学生治理中“独立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协同治理的有效参与者,高质量的协同治理才有可能达成。此外,要尊重学生工作者的人本诉求,发挥其育人主体性。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支持人、帮助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要尊重个体的个性发展,注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8]。

(二)推动工作载体系统化,构建协同治理体制机制

要从“整体-层次-协同-动态”上揭示学生工作载体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加强工作载体整体性。要紧扣学生工作理念,将分散的学生工作载体统筹起来,使各部门的工作载体重视整体效应,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工作载体系统的整体上来,把具体实践过程放在学生工作载体系统整体中来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处理每个部门或环节的事情,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局限于本院系、本部门、本条块,而要立足全校学生工作的全局,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来决定具体工作的开展,多个学生管理部门的教育工作、管理工作、服务工作要注重整体性,单兵作战、重复交叉、政出多门等情况易导致体系的功能内耗和学生的疲于应付。

2.加强工作载体层次性。按照目标和任务,学生工作载体可以分为理想信念坚定的核心层、基础文明养成的基础层、能力素质提升的拓展层、成果成效展现的外显层。在纵向上各层次间要协调、协作,理想信念坚定是学生工作载体的核心和灵魂,基础文明是构成大学生品德修养的最基本要素和文化底蕴,能力素质提升是新常态下对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成果成效展现可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和引导其他同学的进步和发展。外显层的学生工作载体建设就是要通过专业技能展示、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优秀评比、社会实践、名家讲坛、典型树立等活动给学生以激励与鼓舞。

3.加强工作载体协同性。多种方式同时运用。围绕特定时段特定主题,基于“大学工”的理念,综合运用讲座、报告、活动、宣传、示范、评比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活动,形成学生工作载体建设的“连环招”。多个部门同时联动,学生工作处、校办、团委、武装部、保卫处、教务处、宣传部、组织部、后勤集团要建立“学校领导、学工牵头、校办协调、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社会、家庭的联动,盘活学生工作载体建设的“一盘棋”。多种作用同时发挥,充分发挥制度约束、环境陶冶、文化熏陶、学风带动、媒体宣传、体育锻炼、实践育人、生活塑人、教师示范、同辈催化等作用,架构学生工作载体建设的“组合拳”。

4.加强工作载体动态性。学生工作载体不是静态的“死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学生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的“活系统”。当学生工作载体的具体要素不能发挥教育学生、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和发展学生的作用时,体系就应当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学生工作载体的建设要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以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开发和创造新载体。

(三)建设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切实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1.注重职能部门人员专业化建设,提升学生管理决策能力和政策支持力度。高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保卫处、后勤保障部、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专业服务实效。使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明确服务理念、遵守工作规范及优化事务流程,借助信息化、新媒体、网络化办公及服务平台实现自动化管理服务,更好地服务学生工作。要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培训,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专业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与成果的重要考评指标。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理念、工作态度、政策水平、信息研判能力、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及联络协调能力。

2.强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学生管理的总体水平与能力。首先,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辅导员职业化的本质要求是辅导员对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稳定性的广泛社会认同,这就需要有明晰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加强和完善辅导员职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建设,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空间和规划,完善辅导员评价、奖惩、进出机制。其次,加强辅导员职业理论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强从事辅导员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建设,推动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学科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专业技能指导;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再者,打造专家型、学者型辅导员。学者型辅导员要用开放的视野和全球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加强科研能力的提升,在思想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学业学习指导、心理健康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中成为专家。

3.落实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学生管理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很多高校实行辅导员与班主任二元管理机制,班主任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同样需要专业化。班主任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班主任多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与辅导员的工作关系。建立和落实班主任上岗培训制度,对新任班主任、经验不足的年轻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外出考察学习、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4.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学生管理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管理队伍的有效补充,是学生管理的桥梁纽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是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等;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干部培养的持续性,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组织文化的持续性是促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载体辅导员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