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对策研究

2022-02-14 10:24孟亚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高职

孟亚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0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开启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在国家制度层面的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和实用型人才”。

1 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

1.1 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短缺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和乡村振兴的主体。而现实的情况是,乡村人才“饥荒”严重,大量的青壮年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有的村庄甚至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高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返乡就业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乡村人才振兴压力,实现乡村人才“从乡村来、到乡村去”,变乡村人才单向外流为乡村人才内循环,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从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2 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尽人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广大乡村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和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机遇与平台,还可以极大地缓解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1]。另外,高职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这些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关系到这些家庭的未来,高职学生顺利返乡就业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1.3 拓展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路径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是市场性,实现教育与产业动态对接,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存在社会服务能力偏弱、学校热企业冷、声势大效果差等现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探索高职院校与乡村产业的融合,有利于优化高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快高职产教融合机制改革。高职院校可以在基层单位或乡村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能为乡村输送人才。同时,基层单位和乡村企业由于人才匮乏,也积极参与合作,与高职院校联手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优秀人才。

2 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

高职教育主要为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国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在技术上相耦合,在感情上相融合。

2.1 技术耦合

高职教育对学生技术的重视和培养与乡村振兴对技术的需求和依赖相耦合。高职教育是技术型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既能掌握技术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具体技术实践问题。当前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技术赋能,符合乡村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连接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纽带[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涌现出大量新产业和新业态,部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亟需技术加持。没有技术加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将难以实现。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起点和重要落脚点,高职院校通过知识传授、技术指导以及文化熏陶等方式,培养乡村技术技能人才以服务乡村振兴[3]。

2.2 感情融合

根据麦可思调查显示,高职教育一直是农村学生占比最高的高等教育类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招对象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因此,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在感情上相融合。

乡土情节是推动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家乡感情深厚、背负着建设家乡的责任、了解家乡的文化和现状,因此反哺乡村的意愿强烈、行动力强[4]。另外,宗族观念等传统文化对我国乡村的影响很大,在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等工作中,“本地人”依然比“外地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更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工作过程会更顺,工作热情会更高,工作效果自然会更好,因此更能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愿意干、能够干、长期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3 高职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都在积极鼓励高职学生返乡就业,但高职学生返乡就业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3.1 不愿接受家乡的工作环境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高一级的需求。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更看重就业环境,期待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工作。

根据我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整体水平与城市差距较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乡村的医疗和教育水平远低于城市。高职学生经过多年求学经历,已经习惯了城市较好的生活环境和周围便利的设施,因此家乡的基础配套条件成了影响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而家乡基建和配套水平高的高职学生更愿意返乡就业[5]。

3.2 不能胜任乡村的具体工作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六个月,实践性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但除了少数涉农专业外,高职学生到乡村实践的机会很少,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有机会到乡村进行短暂的工作经历[6]。在校学习期间,高职学生很少了解乡村基层工作,更少接触乡村工作相关的研究。同时乡村工作环境相对较差、面临的问题复杂,这导致高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难以与乡村工作有效对接。

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足够的“三农”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进而影响学生对乡村实践技能的把握。加上返乡就业的高职学生缺乏应对乡村复杂事务的思想准备及能力,与乡村工作要求差距明显,刚步入工作岗位时困难较多。

3.3 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为了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是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7],但当前许多高职学生对各级政府的返乡就业政策和措施了解甚少,有些甚至毫不知情,这就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影响高职学生了解的因素有三点:一是高职学生主动性不强,自信心不足,学习过程中自动屏蔽了许多信息,也错失了不少机会;二是部分高职院校不够重视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工作,对返乡就业相关政策的宣传不深入,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未注重培养学生服务乡村的意识;三是社会上对返乡就业正面、高效的宣传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返乡就业有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认识不足。

4 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对策

4.1 加强政策宣贯,引导学生返乡就业

政府是返乡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关键环节。政府设立的各类辅助基金和优惠政策是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重要的支持因素[8]。政府部门制定各种返乡就业政策的目的是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但是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返乡就业政策的了解普遍较少,甚至完全不知道当地相关的政策。因此,媒体需要积极宣传返乡就业的利好政策,通过各种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发布信息,政府官方网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高职学生返乡专栏,介绍相关政策和信息。同时,积极宣传返乡就业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正确引导舆论方向,使大家意识到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壮举,是青年学生建设家乡的宏远抱负,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于返乡就业的政策和文件,高职院校不该仅仅是转发,而应建立完善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就业管理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开展精准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9]。另外,高职院校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学生返乡就业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正确看待返乡就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提高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4.2 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条件是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前提条件[10]。根据“推—拉”理论,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对高职学生就业抉择形成了一股拉力。同时,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偏低对他们形成了推力,这样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大量优质劳动力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因此,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振兴乡村经济,首先要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乡村地区的交通、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对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解决父母养老、子女教育、医疗等基本问题导致的后顾之忧,增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

营造良好的返乡就业环境,需要各地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返乡就业政策,让高职学生相信返乡就业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在返乡就业的高职学生中,返乡创业的比例较高。因此,为返乡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为返乡创业的高职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高放贷效率、简化流程,对在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创业或者对乡村振兴有突出贡献的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差异化利率等。同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专项资金和创业优惠政策的作用,鼓励当地企业、乡绅和各种协会组织为返乡创业的高职学生提供资金支持[11]。

4.3 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术技能

当前乡村振兴在全国处处开花结果,乡村振兴的高效也对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乡村发展和人才需求,在继承原有优质专业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生态建设和乡村文化繁荣。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与基层单位和乡村企业形成联合培养机制,探索乡村订单班模式,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既能输出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也能帮助高职学生顺利返乡就业。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田间课堂、乡村知识讲座、网络教室、乡村实习实践等方式培养符合乡村振兴的实践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拥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是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和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应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多渠道加强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利用校内实训提升学生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利用校外实训实习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指导学生学习行业新知识、了解家乡新变化,从而帮助高职学生实现校园学习与返乡工作的无缝对接。

5 结 语

当前,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高职学生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个人发展与乡村振兴、国家繁荣结合,不断完善自我、迎接挑战,返乡就业。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高职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