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支撑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析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

2022-02-14 10:24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洋职业建设

熊 孜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0 引 言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和岛屿岸线总长度超过32600km,横跨22个纬度带。漫长海岸线上分布着数十个港口城市,集聚了大量人口和资源,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中国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迫切需要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走出一条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GOP)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90385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上海、青岛、天津、大连、广州等城市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均已突破3000亿元,成为驱动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城市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对职业教育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现代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对职业教育支撑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 职业教育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的价值分析

1.1 发展职业教育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海洋性和现代性是现代海洋城市的两大特征,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往往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城市的产业也正从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的海洋制造、金融、服务等转型。以舟山市为例,自成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以来,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百千亿级产业群初具规模。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更是将目光转向了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重视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加快发展油气全产业链。但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愈发凸显。

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职业教育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积极回应产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专业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吻合。

1.2 发展职业教育是城市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浙江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在《舟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教育共富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与基础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受众面更加广泛,除校内学生外,还有各行各业的社会群体。同时,职业教育具有学制较短、针对性强、灵活实用等特点,有利于受教育者尽快掌握一技之长,能够有效提升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城市下岗职工等重点人群的岗位职业能力,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及其家庭就业创业、消除贫困、创造财富、改善生活。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其更好地成为共富“助推器”。

1.3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城市的主体是人,人的现代化、人的意志和素质对城市现代化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推动城市前进的根本动力。

从社会属性来看,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的、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类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既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人的个性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而且是这些方面广泛、充分、自由地发展。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不断丰富办学层次、优化培养方式、拓宽上升通道,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期待与诉求,进而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2 舟山职业教育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短板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第三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目标,浙江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由此全面提速。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连续13年保持全球第一,成为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最快的港口。2022年2月,舟山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同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努力建设国家经略海洋实践先行区,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2],国家和社会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职业教育同样不可或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发布的舟山市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显示,舟山市人力资源市场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29.23%,但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求职人员的6.23%,求人倍率平均达到3以上。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有职称或技能等级的人才供求缺口仍然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技能型人才十分抢手。舟山市现有6所中职(技工)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2022年中职在校学生数7760人,高职在校学生数9556人。虽然这些职业院校主要是为舟山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设的专业多为涉海类专业,主要面向本土培养人才,但是由于海岛交通不便、工资水平较低、物价相对较高等因素,最终留在舟山本地就业的学生数量还是不多,高职毕业生留在舟山就业的比率(以下简称“留舟率”)仅为30%左右。在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城市形象、开发人力资源、加速城市现代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等方面,舟山职业教育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急需进一步提质增效,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职业教育支撑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3.1 明确办学方向,提高自身站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等在职业教育领域连续出台了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只待逐级推进、狠抓落实。2022年9月,舟山市政府发布了《舟山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了六大提升计划、18项行动,充分凸显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职业教育应保持清醒头脑,在“吃透”国家和省市政策、明确发展方向的同时,也要着力提高自身站位。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四有”好老师队伍,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引导师生德技并修。二是提高办学站位,拓展教育视野和格局,准确把握城市发展趋势、产业发展态势、人才需求变化、科技发展走向,着眼于人格健全、技能过硬、勇于创新的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协作精神,助力现代海洋城市的创新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从高就业率到高认可度、高美誉度的提升。

3.2 遵循教育规律,潜心教书育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成熟度相对较低。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二十世纪末才开始发展起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后,高职院校的数量从几十所增加到1400余所。直到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自此才在国家层面确定了职业教育的身份和地位。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支撑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必须认清自身特色与优势,探索规律、顺应规律,加强理论研究,为职业教育的自主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无论是职业还是技术,职业教育培养的都非学术型人才,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特点,需重视受教育者的身心成长规律、技术技能形成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潜心培育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3]。

3.3 顺应城市分工,加强相互融通

“十四五”期间,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必然带来更为精细、复杂、多样的现代城市分工,以及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需求。特别是随着智能技术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必然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强的学习能力、更灵活的问题解决能力。舟山市已十分明确近几年职业教育需重点建设的几类专业群,并以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度评价机制为抓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服务新区的能力。

但职业教育支撑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重要落脚点,还是在职业院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上。一方面需顺应社会分工,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产业需求、符合学生特点的技术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训,并在职业院校社会化培训等社会公共服务上发力,为经济社会运行提供专业、多元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尽管职业教育能够使学生高效胜任就业岗位,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就业机会,但从人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学生在接受专业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应加强自身在通识课程、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技术快速更迭、竞争机制加剧的现代社会,提升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迁移能力。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融通势在必行,通过普通教育为职业教育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综合素质,通过职业教育为普通教育开辟实用的路径和价值,两者共同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4 坚持多元办学,形成社会合力

要提升职业教育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的贡献度,优化多元办学格局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舟山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参与办学,如舟山的航海职业教育就是在以香港董氏集团为代表的航运界关心支持下发展壮大起来。多元办学既是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舟山职教的一大特色。只有激发各主体的办学热情,扬长避短、形成合力,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适应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优化多元办学格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法律保障。2022年开始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已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各办学主体的责、权、利,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新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密切与各办学主体的联系沟通,凝聚社会共识,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二是强化政府统筹[4]。支持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高端智库,支持校企、校地共建市级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培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新型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对积极参与职教办学的企业给予“抵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优惠政策,制定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与激励办法。三是强化示范引领。通过“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等,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出一批产教融合的标杆院校,提升多元办学的信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达到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多元办学初衷。

3.5 注重社会服务,提升城市形象

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职业教育正是助力城市形象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

首先,职业教育应努力培养并留住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城市注入年轻活力。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递增速度往往与城市的发展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职业院校的不少学生来自外地,应对他们加强城市文化的宣传,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关心关爱和优惠政策,吸引年轻人居留。应建立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在舟山的高校学生爱舟山、留在舟山工作,集聚各方力量来提升毕业生的留舟率。其次,职业教育应与城市发展形成共生关系,提振城市形象的精气神。如舟山的职业院校是“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等大型赛事基地;开设的专业都为航海、船舶、港口、旅游等涉海类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立法、海洋科普等方面工作,通过科研促进城市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学生在舟山举办的“世界油商大会”“世界海岛旅游大会”等大型活动中彰显青春风采……这些都为舟山的城市品牌增色不少。再次,职业教育应着力增强城市人口素质,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城市化进程中,职业院校师生是文明创建的生力军,职业培训也能在渔农民转产转业、外来人口市民化等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既要帮助市民掌握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也应致力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素质等,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

4 结 语

海洋城市是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的平衡和连接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一批现代海洋城市将成为重要枢纽,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置制定了海洋专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近年来,除舟山外,南通、连云港、青岛、天津、厦门等城市也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发展目标。

中国的海洋城市建设正迎来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增值赋能的重要抓手,唯有积极作为、提质增效、自我革新、潜心育人,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海洋职业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职业写作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