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探析

2022-02-14 10:24:02王天怡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校园

王天怡

(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 330013)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并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垂不朽的精神旗帜,是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武器,是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宝贵教育素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当代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遵循。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需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导。因此,充分发掘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魅力与育人价值,不断探索融入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价值意蕴

伟大建党精神是育人的精神养料,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以正确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引领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1.1 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意志品质

大学生正处在确立坚定理想信念和形成优秀意志品质的关键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人生目标,防止出现理想信念淡薄和意志品质薄弱的不良状况。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是点燃中国共产党人勇毅前行的思想火炬。“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生动诠释。以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出发点,从中汲取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坚守信念、坚持真理的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感悟真理与信仰的力量,做精神上不缺“钙”,有志气、有骨气的好青年,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风险挑战时,能够清醒认知、明辨是非,意志坚定抵御精神上的不利冲击,持之以恒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1.2 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涵养大学生民族担当与家国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一直深深地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与智慧,从百年党史中英雄人物身上感悟赤诚之心与责任担当,这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作为自己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初心如磐,使命如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自身的民族担当精神与深厚家国情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勇战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不断书写人间奇迹,续写恢弘史诗。以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连接点,从中汲取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志存高远自觉主动的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相结合,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1.3 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激发大学生奉献精神与斗争精神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惜以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代价誓死捍卫真理、捍卫领土主权,与敌人顽强斗争。在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冲突之时,总是秉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情怀;在面对“四大风险”“四大挑战”的关键时刻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常怀斗争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宝贵奉献精神与顽强斗争精神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以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着力点,从中汲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力量与斗争智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斗争意识。使他们能够讲奉献、有作为,“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3],在关键时刻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1.4 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夯实大学生情感认同与人民立场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岁月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始终是最坚实最无穷的。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根本政治区别,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中国共产党人都不移其志,不改其节,始终保持忠诚干净的真挚情怀,始终坚守情系人民、不负人民的人民立场。以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落脚点,从中汲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忠实品格与人民情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从情感上增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使他们坚定崇高政治立场、深切拥护党的领导,深刻理解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自觉融入社会、融入人民,成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时代新人。

2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现实困境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多重困境,以下主要从教学方式、队伍建设和优化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困境分析。

2.1 认同教育教学方式有待丰富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是一场思想上的深刻教育,理论性与思辨性较强。但部分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使学生“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4]。教育工作人员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往往还需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职称评级、科研任务、参加活动等事务。这分散了教育工作人员参与教研、备课的精力,给他们精心打造“金课”带来一定的压力。此外,教育工作人员网络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有待加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需要相关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和支撑。由于受年龄、学习领会能力、专业背景知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人员网络教育教学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利用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2.2 认同教育环境建设有待优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抓手,它始终以独特的表现和存在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部分高校环境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部分高校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尚未达到相应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持之以恒。但部分高校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重视度不高、资金投入度不足,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教育化的育人空间和文化宣传场域等学校硬环境建设。其次,对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打造的关注度不足。部分学校在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打造中较少考虑伟大建党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从有助于陶冶学生思想和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中挖掘其隐性教育价值不足。最后,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中,缺乏伟大建党精神的渗透力。尚未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助力抓牢大学生思想根基的作用。

3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

针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需要以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完善教育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建设为实践路径,促进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之中。

3.1 不断丰富认同教育教学方式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开展需要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运用多样化的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工作人员要考虑青年学生的认同感与接受度[5],尽可能多的采取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上把百年党史中的卓越人物与奋进事迹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并用“接地气”、生动形象、简洁凝练的话语来感染课堂氛围,使大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激发理想信念、感悟中国精神。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在校内实践教育中,高校可以举办以“追寻红色印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大合唱、舞台剧等相关活动。通过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参与体会,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校外实践教育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公园、走访历史人物故居,瞻仰历史文物、探寻历史足迹。要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如江西省高校可充分利用八一起义纪念馆、方志敏烈士纪念园等优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深化讲解,让当代大学生重温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伟大,探寻伟大建党精神蕴藏的“红色密码”[6]。最后,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教学平台。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建设实际打造网络学习共享平台、VR学党史教学平台、相关主题教育网站和公众号等,以增强网络教育教学的切实体验感,可以利用好微博、抖音、快手等时尚平台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阳光健康的风格在无形中引导正确积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3.2 着力完善认同教育队伍建设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开展需要建设专业的工作队伍。首先,高校可以组织集中收看党的重要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惯例式活动,并积极召开学习新思想新精神的交流分享会、集体备课会等,以此把稳教育工作人员的思想之舵,使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夯实自身学识、更新知识储备、紧跟党的步伐,使他们真正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坚定教育者。其次,高校要着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日常打卡活动与事务。使教育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深度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内容的讲解中,教育工作人员能以丰厚的学理知识结合有温度的党史故事,使大学生自觉从内心深处坚定党的领导,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魅力,认同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技术培训课程,提高教育工作人员网络教育技术操作水平,使他们有能力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多种形式方法开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3.3 精心优化认同教育环境建设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建设。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中,高校可以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神内涵对校园横幅、标语、文化宣传墙的书写进行精心设计,可以通过打造彰显与凝结着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壁画、革命先驱人物雕塑等物质文化实体,让大学生在红色物质文化环境中得到陶冶与滋养。其次,在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打造中,高校可以通过组织观看以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的党史题材影片,如《建党伟业》、《长津湖》等,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与热血豪情,并且可以邀请党史专家、中央精神宣讲人在校园进行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宣讲,让大学生在专业的讲座中增进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与体悟,增强对党的支持与拥护,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最后,在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中,高校可以结合党和国家重要节日及纪念日,结合开学典礼、总结表彰大会、毕业典礼等教育仪式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渗透其中。通过举办具有仪式感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将“小我”与“大国”相联结,把爱国之心转化为强国之志,接力奋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4 结 语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实践所创造的精神瑰宝,是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优质教育资源,内蕴深刻铸魂育人价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需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并将其深深融入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之中。本文通过探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价值意蕴,针对融入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给予相应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把好学生“思想关”,进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校园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建党百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10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