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龙,李 娟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渭南 714000
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是一种以全身出血和败血为特征表现的细菌性传染病,全球养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我国以地方散发为主,病牛多以高热、肺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死亡,是影响养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1]。
该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卵圆形或短杆状,大小为(0.2~0.5)μm×(0.5~3.0)μm,新鲜病料用美兰或姬姆萨法染色后能见到两端着色深、中间着色浅,该特征使得该病易诊断和识别。通常该菌单个存在,偶尔有成对或短链排列。新分离的强毒株具有黏液性荚膜,经培养后荚膜可消失。本菌不形成芽孢,表面无鞭毛,体外培养对营养要求较为严格,培养基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液,菌落呈淡灰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露珠样,一般不发生溶血。普通营养肉汤中生长不良,麦康凯培养基表面不生长。最佳培养温度为37 ℃,最适宜的pH 为7.1~7.4,对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具有良好的分解作用,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麦芽糖、鼠李糖、水杨苷、肌醇、菊糖、棉子糖和淀粉。不良的环境条件能使该菌的生命缩短,如常温下环境相对湿度低于30%时该菌耐不过72 h,如果有阳光直射则会在数分钟内灭亡,60 ℃水浴中该菌最多耐20 min 就失去感染力,沸水中瞬间灭亡。大多数种类的消毒剂都对巴氏杆菌敏感,如消毒酒精、甲醛、醋酸氯己定、碘酊溶液、戊二醛溶液、过氧乙酸、漂白粉、84 消毒剂等。磺胺类、四环素类、头孢类、氨基糖类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对巴氏杆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该病呈世界流行,我国各省都有报道,流行范围较广。自然条件下,该病主要经牛之间的相互接触进行传播,呼吸道、消化道、可视黏膜、体表伤口等都是病原侵入的窗口。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大、消毒频率低和舍内通风不良的牛场最易发生流行。除了牛之外,鸭、鹅、鹌鹑、鸡、猪、羊、家兔等动物也能感染,但不同动物感染的毒株血清型存在差别,豚鼠对该菌有较强抵抗力。急性发病的牛可从其呼吸道分泌物、血液、脾脏、肝脏、肺等器官中分离到病原。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如气温骤降、强烈暴风雨天气、长途转群、暴力驱赶、长期噪音刺激、饲料变更过快等。犊牛断奶后经过长途运输到异地育肥时,如果不做好抗应激工作,一般在到达目的地后的24 h 内就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这种情况多由呼吸道内的条件致病菌趁机扩增导致,多数情况下混感有巴氏杆菌。地势低洼的牛场常年通风不良,发病率要高于地势高的牛场。饲养密度过大时,牛与牛之间接触频率显著升高,该病也容易发生流行。长期阴雨连绵的天气下,牛群可因应激而促使体内条件病原菌繁殖,使得该病高发。
从西医病理角度讲,牛感染巴氏杆菌后,病原能在感染部位进行繁殖,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呈现局部和全身扩散,局部扩散主要在黏膜部位,尤其是呼吸道黏膜,使病牛出现呼吸异常的症状。全身扩散是通过血液流动实现的,期间会有菌血症的表现,病牛开始为全身症状,待巴氏杆菌全身分布后,其代谢产生的毒素能刺激下丘脑体温调定点的升高,使得感染牛出现发烧症状。体温升高后消化酶活性下降,饲料出现消化不良,病牛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同时反刍功能减弱。久之机体发生衰竭、营养不良、呼吸困难更是加速了机体缺氧症状,最终因窒息或虚脱而死亡。
从中医角度讲,由于湿热毒邪侵入机体,正邪发生交争,体温上升,而病邪滞留于肺,致使肺失清肃之功能,痰液变得浑浊黏性,阻碍气道,肺气不得通达,故表现出呼吸困难,声音粗厉,不断干咳,表情痛苦的症状。而肺开窍于鼻,痰浊而上壅,毒热损伤气道脉络,能见到鼻孔内流出带有血液的黏性、泡沫状鼻液。毒热炽盛,阴液耗损,鼻镜表现干燥,被毛干枯粗乱。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呼吸出入的通道,毒热湿邪客于脾肺,郁结咽喉及舌部,脾运化失职,水湿不化,肺失肃降,水道通调异常,以致水湿停留,故见咽喉及舌部肿胀,胸前及头部水肿,严重者波及下腹部。毒邪郁积,按压出现硬而痛。病邪蕴结中焦,损失脾胃,气机不利,分清泌浊的功能紊乱,传导失职,脉络损伤,故见到食欲、反刍停止,大便不成型,甚至带有血液。
该病由于牛日龄不同、体质差异,牛场的管理水平也不同,加上感染毒株的毒力也存在差别,最终表现的症状类型也不一样,临床常将其分为急性败血型、肺炎型和水肿型3 种。
急性败血型表现体温升高,达41 ℃以上,精神极度萎靡,被毛粗乱,采食量下降,前胃迟缓,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声音粗厉[2]。部分严重牛还能见到鼻孔流出带血的泡沫鼻液,眼睛流泪,后期有腹泻表现,粪便中带有红白相间的黏液。有些牛可出现尿血症状,口色赤红,多数在表现症状后的24 h 内死亡。紧急用药的情况下有康复的可能,但治疗时间非常短。
肺炎型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病程比急性败血型要长,起初也是体温上升,但多为低烧,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之后表现出干咳、气喘,头向前伸,舌头外吐,呈喷气状,后期呼吸高度困难,鼻孔中流出血红色的黏性并带有泡沫的鼻液。部分牛有下痢的症状,粪便中带血,最终可因机体虚脱而死。
水肿型的病牛主要表现舌头、咽喉高度肿胀,眼睛红肿,不断流泪,口腔流涎,同时也伴发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全身微循环发生障碍。胸前、头部发生水肿,严重的还能波及到下腹部,按压时病牛表现抵抗和躲避,水肿处组织发硬,局部皮温升高。该类型牛最终会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而亡。
预防该病需对健康牛群科学接种疫苗,加强牛场的消毒工作,必要时使用药物紧急预防。
对健康牛群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最佳方法[3],目前市售疫苗均为灭活苗,有效抗原为荚膜B 群多杀性巴氏杆菌,建议犊牛2~3 月龄时进行首免,如果处在疫区,或有该病流行时建议2 周后再复免1 次。成年牛每年接种1 次即可,疫苗接种后有效期在9~12 个月。需要提醒的是,疫苗接种前一定确保牛是健康牛,如果有疑似症状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可暂缓接种,防止出现免疫失败。疫苗接种的前后3 d 内不要使用对免疫有抑制的药物,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类药、解热镇痛消炎药等,且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因霉菌毒素对机体免疫力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影响抗体生成。
消毒能最大程度降低巴氏杆菌在环境中的分布数量,从而减少健康牛的感染几率。建议非疫区牛场每日带动物消毒1 次即可,如果为疫区牛场,则要早、中、晚各消毒1 次,消毒药可使用0.2%的过硫酸氢钾溶液或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环境消毒则使用成本低廉、杀菌谱广的火碱溶液或漂白粉即可,对牛经常出没的地面、走廊、道路、运动场等进行消杀。牛粪做到每天清理,保持地面干燥和舍内通风。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在消毒通道雾化消毒后再允许进入。
药物预防主要适用于牛场发现传染源时,或场周边遇到疫情威胁时,为了第一时间保护未受感染的健康牛,通过使用药物的方法避免疫情扩散。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预防该病的最佳药物,建议将头孢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作为首选。药物预防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一半即可,为了保险起见,建议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3 d,以确保对隐性感染牛进行彻底的机体净化。
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佳药物,常用的有硫酸头孢喹肟、盐酸头孢噻呋、土霉素、多西环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复方阿莫西林及磺胺嘧啶钠等。对于急性败血型病牛建议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用药,如果疾病进入中后期,则要进行静脉注射,以确保药物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杀灭。如果是肺炎型或水肿型,则可通过口服方式用药,但一定要把控好用药剂量,抗生素使用过多不但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还会导致瘤胃菌群出现紊乱,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
除了化药抗生素外,中药对该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用药时应以清热解毒、宣肺祛痰、消肿利湿为原则。每头成年牛可取黄连25 g、知母25 g、栀子30 g、寸冬30 g、射干30 g、生石膏95 g、僵蚕20 g、郁金25 g、山豆根30 g、桔梗15 g、桑螵鞘15 g,将上述各味药混合研碎后,加入5~10 倍量的温水搅拌均匀,通过口腔灌服,1 次/d,连续使用3~5 d。也可取玄参30 g、桔梗30 g、黄芩30 g、柴胡30 g、黄连30 g、陈皮30 g、薄荷30 g、连翘30 g、升麻20 g、山豆根30 g、板蓝根30 g、栀子20 g、银花20 g、马勃15 g、僵蚕15 g、甘草15 g、青黛10 g、大黄60 g,将上述药物加入4~5 倍重量的水,文火煎煮30~40 min,之后将药液过滤放凉,饮水或灌服,药渣拌入饲料中采食,一般每天用药1 次,连用2 d 即可显著缓解症状。中药和化学抗生素相比起效往往较慢,比较适合慢性发作病例,急性败血型由于发病急,建议通过中西药相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更强。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从目前的流行性调查报道来看,管理水平差和饲养密度高的牛场最易流行。建议管理者平时将重点放在生物安全管理上,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场地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为了降低传播几率,建议每个牛舍的紧邻位置配套露天的活动场地,一方面促进牛的活动,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饲养密度,避免牛群集中在舍内而频繁接触。发现病牛时第一时间隔离和治疗,兽医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务必做好相关器械、用具的消毒工作。另外,巴氏杆菌对人也有感染性,一线饲养员、清粪员、兽医等在工作过程中一定遵守操作规范,避免自身感染,若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