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安全教育中易被忽视的四个问题

2022-02-14 04:10林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安全标志规则班级

林艳

(厦门市集美区杏滨幼儿园,福建 厦门 361022)

安全教育一直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幼儿园安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仔细审视亦可发现,现行幼儿园安全教育中也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即部分安全教育举措看似出于良好的动机,但是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扬汤止沸的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标识,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警告、警示和指示等作用,能够提醒人们预防危险,避免事故的发生。幼儿园中,也常见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志,还希望他们能够参与制作或创作各种安全标志,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制作安全标志,幼儿能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指导自己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知识行动,既能保护自己,也培养自我保护意识。[1]

日常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室中贴着各种各样的幼儿绘画的安全标志。有的是因为幼儿记不清楚尖锐的美工区材料有哪些,所以绘画提醒这个东西是尖锐的安全标志;有的是幼儿为了提醒他人安全使用剪刀、胶枪等工具绘画的安全标志;有的是因为幼儿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地方容易摔跤,所以绘画这个地方容易摔倒的安全标志等。反观这些标志,笔者不禁细思:安全标志真的是幼儿需要的吗?安全标志真的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吗?绘画安全标志之后,这个安全隐患就能真正解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能真正提高吗?如因幼儿记不清楚尖锐的美工区材料有哪些,因此绘画提醒这个东西是尖锐的安全标志,这样的安全教育对幼儿来说,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并没有思考分析出幼儿遇到安全隐患的问题本质是什么,问题点看似是幼儿记不清楚尖锐物品有哪些,实则是教师没有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尖锐,学会如何判断尖锐,知道尖锐的物品应该怎么使用才能保护好自己。如果为了幼儿的安全就一味地教导幼儿规避尖锐,无形中又回到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即教导幼儿牢记哪些事情不能做就是安全的。

安全标志是用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它为人们预防危险提出警示。安全标志并不是教师一味滥用,解决所有安全问题的万能方法。教师要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多一份思考,多一层分析,发现安全隐患背后深藏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安全教育实效。安全标志的运用也不应该止步于制作标志,而是要基于幼儿使用标志的情况来做追踪观察,使安全标志的作用落到实处。如幼儿喜欢玩滑滑梯的游戏,在人多且不排队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危险。教师请幼儿思考解决办法后,幼儿提出要制作一个提醒大家排队的安全标志,并悬挂在滑梯口旁边的栏杆上。但是,张贴安全标志后,幼儿并没有因为有这个提醒排队的安全标志就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有个别幼儿能够遵守规则,很多幼儿在教师没有提醒时,依然会拥挤或者插队。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生成了一次谈话活动,与幼儿讨论:安全标志的规则需不需要遵守?这个规则要怎么遵守?发现不遵守规则的同伴时,可以怎么做等。用更为明确的方法,提示幼儿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且提醒他人遵守规则的要求。

二、似是而非的生成活动

生成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中共同生成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幼儿一日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生成活动,是很多教师喜欢使用的安全教育教学策略。通过安全问题生成的活动,能够基于幼儿丰富的感性体验,激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从遇到的安全问题中发现造成伤害的原因并且知道怎么规避伤害。[2]

生成活动中,教师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和解读幼儿,才能更具教育智慧地回应幼儿。在教师撰写的安全教育生成活动课程或案例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做的是“以假乱真”的生成活动,实际上仍是将既定的教育目标强行套入幼儿的行为中。如户外角色游戏中,一队消防员冲进娃娃家中救火,娃娃家中的幼儿们并不急着逃离,而是在旁边嬉笑,看着消防员救火。扮演消防员的幼儿告诉教师,娃娃家的幼儿都不知道离开,妨碍他们救火了。教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消防安全教育契机,由此生成活动“着火了怎么办”,旨在让幼儿知道发生火灾时要尽快逃离火场,不能停留在火场中嬉闹。但是,在消防演练活动中,部分幼儿并没有离开,教师询问时,幼儿说:“因为这是游戏呀!”幼儿并非不知道如果身边着火了应该马上逃离,而是清楚自己正处在一个游戏情境中,可以按照他们的想象来玩,他们想象这可能只是一场能够轻易扑灭的小火,不需要大费周折地逃离。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真正被幼儿需要的“真”生成活动,而是教师满足自己的安全教育需求达成的“假”生成活动。

这次看似不适宜的生成活动,背后映射的是教师心中的教育目标还是以自身为主,而不是以幼儿需求为主,急于完成任务而非真正的静心观察幼儿。长此以往,教师对于幼儿生活中安全教育契机的敏锐性会大大降低,真正开发适宜幼儿的安全教育教学活动能力也会逐步下降。其实,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幼儿的视角看待问题,发现幼儿在园生活中真实被危害的内容,才能有的放矢地生成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安全教育活动。

三、名存实亡的幼儿主体

“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以幼儿为教育主体,支持幼儿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逐步学会自定目标、自我激励、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探究。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应想方设法,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3]

当教师以幼儿为主体,鼓励幼儿探索安全教育内容时,常会引导他们讨论各种规则。但是,这类活动看似是幼儿自主的谈论,其实仍离不开教师意志的内核,幼儿主体名存实亡。如在《一场篮球赛》案例中,教师写道:“我(教师)针对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与幼儿展开一番讨论,如在比赛中有人不小心绊倒其他人怎么办,篮球不小心打到其他人怎么办等。幼儿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比赛不是以赢为主,在比赛中要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有的认为,在比赛中奔跑时,要注意不能让自己摔倒,不但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同伴……在讨论中,幼儿们一起制定出新的比赛规则:在传球的过程中要边跑边运球,不能抱着球跑,更不能从别人手上强行抢球;篮球不能用脚踢;在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和同伴……”虽然规则都是幼儿自己讨论出来的,但是幼儿在面对问题时,是否愿意遵守规则?在篮球赛中遇到危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制定规则后,幼儿就再也不会受伤了吗?或许教师并没有思考清楚这些问题,而是按照教师心中所想的理想篮球赛状态,引导幼儿说出一条条符合教师期许的规则。如第一条,传球过程中要边跑边运球,不能抱着球跑,这本就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身体发育和运动机能都不够完善,无法像成人一样对球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强加规则反而削弱游戏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处处受制,无法感受篮球游戏的乐趣。这样的规则不过是幼儿学舌的结果,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篮球赛中易受伤这一安全问题。教师应该反思挖掘篮球赛游戏中幼儿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和目前所具备的技能,引导他们开发适宜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寻找真实的危险原因,并着力解决。

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常常期待用规则来让幼儿免受各项危害,但规则应该是幼儿发自内心认可并且知道如何达成的,这才是真实有效的规则。否则,就算是幼儿亲口所说,也不过是幼儿揣摩教师心意的学舌,只是为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用来解决幼儿自己的问题。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时常自省,自己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否则幼儿必然被各种“假自主”充斥生活,逐渐缺乏创造力与判断力,使得真正的思考无处生发,幼儿的思维遭受重创,安全能力越发知行不一。[4]这要求教师精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在发现安全问题时,不能马上以自己的思想去覆盖幼儿的行为,而要真正倾听幼儿的想法。通过一对一的倾听,挖掘幼儿真实的需求和思考,引导他们更多地表达与实践,构建能够使用于幼儿的有效规则。

四、故步自封的安全研讨

安全问题一直是班级教研中最为重视的内容。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极为关注幼儿在班级活动或者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发现安全隐患,都会在班级几位教师中进行研讨,猜想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防止同样的问题下一次再威胁到幼儿的安全。

班级教研中,不乏安全研讨的内容,最常见的是户外活动中要注意的幼儿安全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哪些方面可能发生危险等。但是,这样的安全问题研讨,很多时候局限于一个班级内部,且发生安全问题时,教师多以垂直介入为主。教师们研讨复盘时,多关注当时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是两个幼儿之间的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则要在全班做一个说明,让幼儿知道不可以做这个危险的动作,否则容易受伤。如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玩滑板车,发生了一次碰撞,教师会立刻关注幼儿的受伤情况,接着召集玩滑板车的幼儿,说一说这个行为的危险性,然后再三强调玩滑板车时要控制速度,防止再出现碰撞的危险行为,这才让幼儿继续游戏。这个问题也就处理到此,并没有其他的后续。教师缺乏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碰撞?幼儿们在追求挑战性而发生事故时,是一刀切地停止这个游戏,还是再和更多人一起探讨其他实践的可能呢?许多时候,教师以一个保护者的姿态站在幼儿身边,保护他们安全地活动,并以如何保护幼儿安全为班级研讨的主要内容。真正激发幼儿安全保护内驱力的研讨并不常见,且在班级内部故步自封,长此以往,说教成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由于班级教师是班级安全事故的主要负责人,所以肩负的安全责任很重,多数教师都希望用直接高效的方式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教师的安全知识储备并不充足,很多安全教育的经验都来自自学或者带班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关于安全保护内驱力的培训和学习都较少。幼儿园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也多是诸如消防安全、防范自然灾害、防治传染病之类的培训,切身关于幼儿安全能力提升的培训,如幼儿运动安全防范要求等较少,需要教师自学。这种内部输入不足、外部交流缺乏的状况,使得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的思考固化,感觉安全教育是一个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难题,只能通过平常多提醒和多保护来实现。基于上述问题,幼儿园应多开展针对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培养的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幼儿安全教育研讨,交流分享各班经验与困惑等,提升教师的安全教育能力。

校园安全因为其后果的严重性,而成为广大教师格外注重的一件事情,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使得安全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安全教育中的走过场,让教师忽略安全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如何探索真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还亟待研究。

猜你喜欢
安全标志规则班级
安全标志疏于管理 执法作出行政处罚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班级“四小怪”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心!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安全生活,危险标志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