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育人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2022-02-14 00:19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六度人格育人

李 霞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也就是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有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2]。

但是,各类型的高校专业课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传授或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增强专业课程的教育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3]即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前苏联休金娜(Г.И.шукиной)则进一步指出:“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条件下都会表现出来的客观规律性。”[4]因此,实施思政教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就是高校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已为思政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但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呢?高校应坚持并践行“六度”育人观。

一、人格要有高度:以德立身,以德育人

教师高度的人格本身是重要的思政元素,是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5]。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职业特性决定了自身首先要做具有高尚人格、坚定信仰、良好道德品质的“大先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坚持“率先垂范”原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教师要知行合一,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涵养道德情操,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无形地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并释放出榜样力量感染学生,为学生心灵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塑造灵魂,塑造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知识要有广度:终身学习,以识引人

教师既要以高尚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也要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英国高等教育理论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的开篇中就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6],要传授普遍的知识,教师自身需具备广博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既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通识知识,如“四史”(即100多年的党史、70多年的新中国史、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现代信息化技术等。既要不断学习国内时政热点,也要关注国外最新资讯;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书籍,又要学习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国家发布的有关教育的最新文件。

教师只有掌握广度的知识,才能将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地融入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展示无穷的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从而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使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既能获得智慧,又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三、理论要有深度:潜心问道,以理服人

除了高度的人格,广度的知识,教师还要以深度的理论学识说服学生。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科研对教学起反哺和推动作用,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没有人能够不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而能真正在大学里面教育好学生。”[7]因此,教师既要做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有关的科学研究,又要努力钻研思政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升理论修养。教师要以彻底的理论和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说服学生,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问题讲明白、讲清楚,并将此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在深度理论的基础上增强科学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博耶在其《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一书中曾经建议:将学术分为研究学术、整合学术、应用学术与教学学术四种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交叉联系的学术形式[8]。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本身就属于学术的范畴。因此,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师应建立教学学术或教学研究团队,将思政教师积极纳入团队中。团队要潜心研究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既要积极申报并做好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课题,也要积极申报并做好课程思政、一流课程、教育教改等教学学术课题。教师以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教学学术研究,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统一”,帮助学生志存高远,树立鸿鹄之志。

四、课堂要有温度:创新课堂,以情动人

教育是有生命的,而课堂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的载体,一个心灵去温暖另外一个心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拥有广度的知识和深度的理论基础上,在探索学科前沿,讲清学理内涵的基础上,要用深厚的情怀打动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积极探索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结合的情感层面,就如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的“要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入耳入脑入心,将干巴巴说教向热乎乎教学转变,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讲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如战疫、抗洪的感人故事,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创新课堂话语体系,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多用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喜欢听的大众化语言,让理论接地气[9],使教师上课输出的信息量和学生听课的信息吸收量成正比。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以育人为道,以技术为用,用多样方法吸引学生,但也不要一味追求花样翻新,而是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特点及实际情况,适时创新运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活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采用问题链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合理使用语录嵌入法、故事说理法、史论结合法、国情教学法、伦理思辨法、情景创设法、社会实践法等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增强思政课堂的温度、效度和挑战度。同时在师生理论与情感互动中传播真理,解决思想迷茫、理论困惑、价值冲突,使课堂从“指尖”直抵学生“心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课堂不仅包括第一课堂,也包括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网络虚拟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应从课内延长到课外,甚至到网络虚拟空间,用真情关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教化每个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爱心所在、教育的生命所在、教育的温度所在。

五、文化要有厚度:文化传承,以文化人

“文”即思想文化,“化”即教化,两者本身都具有思政内涵。文化“软实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思政元素,同时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教师要以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观念等文化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尤其是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政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教师要接好红色文化传承的接力棒,研究红色文化,重点研究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通过在课堂内外传递红色文化,真正将“红色基因”浸入学生心扉,引领学生成长过程中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强大能量,使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固本培元的精神动力。

另一方面,高校全体教职工、教学管理者、学生要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价值规范体系的大学文化。以文化人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文化天然蕴含的内在教化力量,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引领、坚守文化阵地、培育文化认同来加强高校思政文化建设,充分把握思政教育和文化的主客体关联性[10]。大力推动“文化思政”,优化校园环境,创建高雅、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加强学生文化滋养和意识形态管理,让文化及其蕴含的精神传承萌于学生内心深处[11],使学生自觉遵守大学校园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

六、保障要有力度:制度激励,以章治校

高校保障的力度是办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条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除了“以德治校”——依靠教师的道德自觉,还需要“以章治校”——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相关制度体系。高校要切实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制度规范和监督考核体系,强化政策激励引导。

一是完善考量标准。完善教师听课制度,在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将“价值引领”作为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的重要监测点指标。在课程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同步提升的实现度。二是加强评价考核。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选拔培训、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各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三是落实经费保障。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课程思政建设、师资培训、改革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等,进一步凝练成果,扩大成果的展示面和辐射效应。四是加强示范引领。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在全校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

七、“六度”育人观的内在逻辑

“六度”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成效。首先,人格高度是前提,决定了教师是否愿意实施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师鲜活的人格形象会直接影响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品格和政治人格。只有教师本身具有高度人格和良好形象,才会无形中感染学生、感召学生,并使学生更认同教师所传递的价值观。而教师只有高度的政治人格,才更容易形成课程思政自觉意识,意识到课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意识到课程思政是育人的本质和必然要求而不是额外任务,从而积极主动实施课程思政。

其次,知识广度和理论深度是基础,决定了教师是否有能力实施课程思政。在教师高度人格的前提下,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传道”育人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以教师广度知识和深度理论为基础,否则是难以说服学生,更遑论进行价值塑造。列宁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耕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才会善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从理论深度加以提炼,有机融合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也促使教师人格更具高度。

再次,课堂温度和文化厚度是关键,决定了课程思政是否有效并深入人心。教师情感、文化与人格、能力是统一的。一堂好课应是在教师高度人格和能力的基础上,真正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并引发学生情感认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亲和力、感染力,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此外,大学要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需要全体教师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融入课堂内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滋润人格、滋养学生人文素养,真正把课程思政做到学生心灵深处。同时也进一步促使教师人格更有高度、知识更有广度、理论更有深度、课堂更有温度。

最后,保障力度是激励,决定了课程思政能否持续有效。课程思政若仅凭教师的内在自觉是不够的,高校只有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教师培训、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等举措建章立制,才能激励更多教师愿意实施课程思政,让教师更有能力实施课程思政,建强教师育人“主力军”,达到“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使课程思政更规范化、常态化、优质化,使课堂“主战场”更有温度,课程思政更有效度。

总之,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以德育人、以识引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将思政之“盐”融于课程之“汤”中,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政治、人生观、科学精神、爱国报国、人文素养、价值导向、责任意识等思政教育,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与此同时,高校要以章治人、以章治校,营造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调动教师持续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六度”育人观,即有人格的高度、知识的广度、理论的深度、课堂的温度、文化的厚度、保障的力度,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大学生能够成为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六度人格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栀子花,六度开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