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022-02-14 10:39孟庆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物部门

孟庆涛

(河北省廊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环境保护涉及多项内容,其中大气污染治理是重中之重[1-2]。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维护群众身体健康,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同开展。为了达成上述理念,应该大力加强环境监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监测网络,对环境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必须强化企事业单位的危机意识,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将节能环保理念和节能技术方法积极运用到生产活动中,主动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使得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成效。

1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1.1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环境瞬息万变,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明确大气污染源头,针对不同的大气污染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法,将大气污染扼杀在萌芽之中,可以显著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提高大气环境质量[3-4]。

1.2 辅助执法监督

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部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出于节约经济成本的考虑,没有积极更新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有些生产环节生成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并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大气污染源常规和随机监测,可以判断目前企业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质是否超标,然后确定污染源头。执法部门应对相关企业进行严厉处罚,责令其限期整改,直到确保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后企业才能恢复生产。

1.3 处理环境污染纠纷

长期以来,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据体系,为大气污染现状的辨别提供了特定标准。当环境监测平台污染因子数据发生极大变化时,生态环境部门可以及时发现突发性环境事件和大气污染因子,及时判断和明确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一旦排放废气企业涉嫌污染附近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部门可以迅速做出响应,对相应企业进行调查。环境监测数据让企业无可辩驳,避免了人民群众与污染企业纠纷的产生,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同时,这样能对其他企业形成威慑力,使其严格遵循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否则就会受到严厉惩戒。

1.4 处理环境事故

环境监测可以服务社会,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当发生环境事故时,它可以及时监测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促使相关单位迅速做出响应,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或治理手段,将突发性事故影响和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事故发生后,应持续对事故区域进行污染因子监测,同时有必要告知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目前事故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情况。待治理完成后,监测到污染因子对人体无害或者达到相应的标准,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实施路径

2.1 验收监测

当前,要遵循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各类工程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从而发现和处理大气污染问题,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另外,要对企业当前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进行综合评估,针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气污染物处理敷衍的企业,要予以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督促其进行技术工艺优化,引进新型设备,将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在企业整改以后,要持续进行监测,争取将项目实施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降到最低。

2.2 对比监测

对比监测是将当前大气环境监测采集的数据与以往的数据对比,按照时间顺序编制大气环境污染报告,准确掌握当地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物含量,明确当地有哪些企业超标排污,并勒令企业限期整改。对于这些企业,应实施重点监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在线比对监测是判断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可以监督排污企业是否按规定实施日常运营维护。采用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同时采用自动监测法,在企业正常生产下实施同步采样分析,验证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监测的大气污染指标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流速、湿度、温度和含氧量等。在线比对监测需要依赖自动监测系统实施监测行为,所得数据要及时传输给生态环境部门。

2.3 移动排污源监测

移动排污源可以认为是机动车辆,目前,城市居民选择公路出行的占较大比例,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扩散到空气中,使得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因此,要做好移动排污源监测,整治排污量不达标的车辆,督促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工艺改良,同时利用日常监测、定点监测、定时监测等多种方式,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5]。

3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优化策略

3.1 完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确保环境监测更加制度化和标准化,提高各部门人员的重视度。各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形成高度的责任意识,规范开展环境监测,便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进行。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建设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时,要适当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相关制度的优先级,掌握环境监测的侧重点,从而重点关注环境问题,减少大气污染,维护大气环境质量。

3.2 健全相关指标

环境监测指标要建立在科学、可实现的基础上,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的方向。环境监测指标最好能够使用国际统一标准,确保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及完整性,实现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同时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促使我国环境监测与国际接轨。当然,指标的制定还要考虑不同地区大气环境的显著差异,相关指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

3.3 增加资金投入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强力后盾。环境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持续性高的工作,对于监测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应购买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环境监测平台,平时做好平台维护,增强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向人员传授经验和技术,提高监测队伍综合素质,使之与环境监测岗位相匹配,从而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3.4 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相关人员严格履行环境监测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应对整个环境监测流程进行严密监督。仅凭借部门之间的监督及人员的自我约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借助第三方监督部门,保持部门的独立性,避免其他部门对其造成干预,消除弄虚作假现象。第三方监督部门应具备大量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重的人才,在对环境监测进行监督时,第一时间发现不足,向环境监测站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明确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帮助环境监测站不断改革,实现环境监测现代化、规范化,大气污染治理也将焕发出全新气象。

3.5 完善监测网络

现阶段,仍然有部分区域的基层环境监测站运用老旧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难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一旦给上级部门提供过时的信息,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给大气污染治理造成负面影响。当务之急是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各个区域内大气环境监测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基层环境监测站需要对月度、季度、年度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编制详细的报告并提交给主管部门,还要根据环境、区域、季节、生产等因素对大气污染因子进行重点监测,从以往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促进大气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保证大气污染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结语

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际工作质量与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息息相关。要想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将环境监测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严格落实验收监测、对比监测和移动排污源监测,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监测指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还要对整个工作流程实施严密的监督和控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区域大气环境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提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污染物部门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