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清
结核病是一类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发的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威胁逐渐加深。从流行病学方面来看,当前全球耐多药肺结核菌感染人数较多,近2/3 具备耐多药危险,每年耐多药病例高达49 万,在肺结核中的占比较高[1,2]。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病例较多,全球名列第二,人体健康备受威胁。肺结核的治疗中常用药有利福平等,然而耐多药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较高,治疗难度高,难以治愈。疾病治疗主要凭借药敏试验及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药物展开,但取得效果不理想,费用较高,患者承受的痛苦较深,会给家庭与社会增添诸多负担[3]。利奈唑胺肺泡组织中渗透性较高,疾病具有较强耐受性。所以,本研究主要就利奈唑胺联合标准化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进行观察。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5 例;年龄25~61 岁,平均年龄(55.27±10.29)岁。观察组:男29 例,女26 例;年龄24~60 岁,平均年龄(55.24±10.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早、晚、即时三刻取患者痰液标本,添加4%NaOH、痰液进行预处理,无菌吸管取预处理后的痰液0.1 ml,均匀接种于3 种罗氏培养基斜面,放在恒温度箱中培养,温度调节为37℃。前10 d 每隔3 d 对菌落变化进行观察,10 d 后观察1 次,培养1 个月后菌落未生长者呈阴性,相反是阳性。用结核分枝杆菌占比展开药物敏感性实验,分别取4 ml 无菌蒸馏水对药物进行溶解,取药物10 ml 及BACTEC MGIT 960 SIRE 0.8 ml 加入到培养管内,选0.5 ml 菌液加入到诸多含药培养管中,培养管放置恒温箱进行2 个月的培养。耐多药肺结核多数是耐HR。
对照组:实施标准化化疗方案。丁胺卡那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口服,疗程18 个月。结合药敏研究数据以及疾病特点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利奈唑胺片(600 mg/片)治疗,口服,初期剂量为600 mg/次,2次/d;进入巩固阶段600 mg/次,1 次/d,共治疗18 个月。产生比较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顽固性低氧血症患者剂量为300 mg/d,直到停药。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作用大:症状消散,肺部CT 证实病灶吸收,痰结核菌培养阴性;有作用:症状显著改善,肺部CT展现病灶有吸收,痰结核菌培养阴性过少;无作用:症状变化不显著,肺部CT 展现病灶没有吸收或新发症状。总有效率=(作用大+有作用)/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空洞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③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血液系统、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空洞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因耐多药结核菌用药比较匮乏,耐多药肺结核痰菌转阴较缓,诊治难度高,容易传染,治疗费用高,容易致死,难以防控,人类健康备受威胁。研究得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成功率高达64%,耐受性较差[4,5]。利奈唑胺是抗生素,临床经常用于耐甲氧西林感染的治疗中。治疗肺结核时,此药对耐多药结核菌的抗菌效果良好,增殖期与静止期均能发挥优良的效果[6]。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需长时间用药,应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关注。
标准化化疗方案是既往经常应用的方式,肺结核治疗用药较多,抗结核用药种类繁多,抗结核用药比较广泛,多重耐药结核病发生率过高,但多重耐药肺结核治疗没有标准药物计划,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中容易失败,一些患者会逐渐发展为广泛的耐药肺结核,治疗难度频频增加,严重时患者会有生命之忧[7,8]。标准化的化疗方案主要是为患者服用抗病药物展开化疗,治疗阶段暂停静脉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其与药物发挥维持效用。
耐多药与较广的耐药肺结核是比较严重的耐药结核病,当下尚无有效的治疗用药,患者病情发展缓慢,治疗效果不佳,难以预后。利奈唑胺是一类全新的人工合成抗生素,对细菌蛋白质合成具有较强的抑制性,直接参与细菌蛋白的合成,选择性与核糖体相结合,有效对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不会轻易和其他蛋白合成用药交叉出现耐药性[9]。从药物结构与机制上来看,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活性较强,组织穿透力较强。临床比较适合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诱发的感染性疾病[10]。和其他的抗菌药物比较,药物不会过度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可对核糖体的结合有效进行遏制,遏制核糖复合物形成,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阻碍作用,有效进行抗菌。从整体上来看,药物发挥作用显著,短时间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不会对肝脏造成过大的损伤,可经肾脏代谢排出的药物占比达10%[11]。利奈唑胺能够与糖体50S 亚基mRNA 基因核苷酸相结合,能够遏制细菌成为70S 核糖体复合物,有效进行抗菌。部分研究展现,此药对诸多结核菌抗菌活性较强[12]。本研究中,药敏研究展现,全部患者均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观察组疾病表现缓解时间相对较短,治疗有效率较高,这表示标准化化疗的同时与利奈唑胺相结合能够获取优良的治疗效果。猜测可能与患者机体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相关,延缓肺部炎症的吸收时间,治疗效果可得以提高。从不良反应方面来看,增加利奈唑胺后,虽然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全部患者经对症处理后持续治疗,药物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升高,血浆蛋白容易结合,肾脏能够将30%的药物清除,不会对肾功能造成过大的影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应用,安全系数高。临床一般多将其用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中,但对肺结核患者能够加速病灶的吸收,该药物的安全性高,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优良的效果[13,14]。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空洞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得出:采用利奈唑胺与标准化化疗方案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各症状改善时间可得以缩短,效果比仅用标准化化疗方案好。其主要原因是标准化化疗方案虽然能够实现控制疾病的目的,但无疑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加上生理上承受的痛苦,常令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在标准化化疗的理念下,为患者采用利奈唑胺联合治疗,将会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部分患者比较担心不良反应,从研究数据来看,虽然会存在不良反应增多现象,但两组差异不显著,经科学的控制,可以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与标准化化疗方案相结合能够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缩短疾病临床表现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