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蛟
冠心病的发生机制为冠状动脉血管因各种原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继而使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致使心肌细胞供血不足,而出现缺氧和坏死。冠心病的分型主要有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等。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1],2019 年我国人民死于冠心病相关疾病的患者占总死亡率的46%,冠心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的发生是由许多内外因素综合生成的,与抽烟、酗酒、暴饮暴食、运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且有年龄、性别和家族聚集倾向。根据有关试验证实[2],血脂代谢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所以治疗冠心病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格控制血脂。之前临床上首选他汀类药物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降脂药,但长时间使用其降脂效果下降,而且不良反应较大。所以,此次试验的目的是探讨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的意义,从药理机制上给予治疗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0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治疗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63~80 岁,平均年龄(73.1±5.8)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7±1.3)年。对照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62~79 岁,平均年龄(75.2±6.3)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6.1±1.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2008 年美国心血管病学会(ACC)和心血管病组织(AHA)共同制定的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指南,去判断是否符合诊断标准。如果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CT 已明确的病例,则也符合诊断标准[3]。
1.3纳入标准 ①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年龄≥60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
1.4排除标准 ①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②不能正常交流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接受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主要为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并要求患者严格控制体重、清淡饮食、戒烟戒酒等。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 mg/片),根据治疗前检测的LDL-C 水平,确立每例患者的降脂标准,并随时调整用药剂量,通常开始时用量是10 mg/次,1 次/d,每2 周调整一次用量,最高耐受剂量为40 mg/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Schering-Plough(SINGAPORE) PTE LTD,注册证号H20110326,规格:10 mg/片],用量为10 mg/次,1 次/d。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30 d。
1.6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所有不适症状未再发作,治疗后20 d 内心绞痛未再发作,心电图ST-T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所有不适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治疗后20 d 内偶有心绞痛发作,但次数较前明显下降,心电图ST-T 较治疗前有一定的改善;无效:所有不适症状未明显好转,甚至比之前更严重,心绞痛发作较多,心电图提示缺血没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 和HDL-C,NO、hs-CRP、ET-1、AST 和ALT 水平,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及肌肉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2.2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TC 和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 和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NO、hs-CRP、ET-1、AST 和ALT 水平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NO 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 和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 和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O、hs-CRP、ET-1、AST 和ALT 水平比较()
表3 两组NO、hs-CRP、ET-1、AST 和ALT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众多研究证实,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患者高血脂导致大量的脂质沉淀在血管内皮上,导致内皮细胞增殖钙化,致使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血脂异常可体现在TG、TC 和LDL-C 水平增高和(或)HDL-C 水平下降[4]。所以,所有的血脂调控指南都规定了,降血脂的目的主要是降低LDL-C 和TC 的水平。阿托伐他汀钙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一种,可高度选择性与其竞争CoA 的反应,从而抑制其活性,阻止胆固醇与HMG-CoA 还原酶结合,减少血浆游离脂蛋白和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增加肝脏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加速LDL 的代谢,达到减少LDL-C 和TC 的水平,但是对调节HDL-C 和TG 不敏感[5]。依折麦布是最新研发的药物,它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干扰胆固醇吸收的药物。可抑制小肠中的蛋白转运胆固醇,从而抑制肠道摄取胆固醇的功能,调节血浆游离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中胆固醇储存水平。本品可与阿托伐他汀钙联用,可减少LDL-C 水平[6]。在控制高脂饮食的同时,可独立使用调节血脂或者与HMG-CoA 还原酶抑制(他汀类)组合使用,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胆固醇血症,能明显减少血浆中LDL-C、TC、载脂蛋白B(ApoB)水平。根据试验证实[7]:在常规用量作用下,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LDL-C 水平达30%~40%,但增加用量后,其降低LDL-C 的程度却只上升7%,而且在肠道内仍有50%~60%的胆固醇会被摄取,所以必须要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重吸收。而依折麦布正是通过抑制肠道内重吸收胆固醇的方式来调节胆固醇,故相较他汀类药物,其是一种新型的抗血脂药物。该药的药理机制是干扰小肠绒毛刷边缘状中一种NPC1L1 蛋白转运胆固醇,从而使小肠不能充分吸收大量的胆固醇,而且还能阻止肝脏储运胆固醇,达到调控肝脏内胆固醇的水平,并使LDL-C 受体的数量增加,加快代谢血浆中的胆固醇[8]。将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组合使用,能发挥协同作用,可以同时阻止其血脂从内源的生成和外源的摄取,能显著减少血浆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血脂,减慢其动脉硬化的趋势。根据相关试验证实,将本品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患者的转氨酶上升的几率是2.1%,而独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其转氨酶上升的几率仅为0.5%。而且这种形式的上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不会造成胆汁的蓄积,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在许多文献中,多有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用以治疗高血脂的报道。陈文莉等[9]发现,依折麦布和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组合使用,能明显减少LDL-C 水平,比独自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更好的收到理想结果。张红等[10]发现,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组合后,对老年血脂升高患者的效果要更加优良,患者的接受度良好,发生肝脏、胃肠道和肌肉的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将依折麦布和阿托伐他汀钙结合后,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治疗,其改善症状的程度和降血脂的效果都显著,而且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更加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