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诊断胃癌的效果比较

2022-02-14 11:29司云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活体外科手术胃镜

司云凤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与之前差别巨大,无论是的饮食结构,还是生活节奏,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1]。食用不健康食物,生活习惯不合理,还有持续恶化的自然环境,都可以引发各种肿瘤,而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近年来,胃部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而且开始呈年轻化的趋势[2]。现阶段的临床上,诊断胃癌的手段的方法多样,主要有免疫学状况检查、胃液检查、病理组织检查和CT 检查等,其检查效果各异,准确性也各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更新,各种诊断方法中,胃镜取活体检查现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方便准确的优点,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认同[3]。此次试验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0 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根据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的准确性,评价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对胃癌诊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60 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44~73 岁,平均年龄(53.51±6.50)岁;病程4~20 个月,平均病程(12.27±3.25)个月;自觉上腹胀满14例,自觉上腹疼痛12例,自觉上腹部不适1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5 例,其他临床症状17 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满足诊断胃癌的所有标准。排除标准:患有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患有急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质极差,不能耐受胃镜等检查,患者精神状态极差,不能配合完善试验。

1.3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胃镜下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在镜下选取一处病灶,钳取一部分组织,并进行手术切除。其选择的取材病灶主要有平坦型(中央及四周)、隆起型(顶部及基底区域)、溃疡性(四周部位)。一共采集5~6 块活体组织,对其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扩大取材范围,尽可能的包含所有的病变部位,防止遗漏,并能确保其灵敏性和准确性[4]。外科术后病理检查诊断:选择对于病灶面积>2 cm的部位,对可能发病的部位进行切除;而选择对于病灶面积<2 cm 的部位,则将其全体切除留取标本。所有采集的标本,放置在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中,然后,将标本包埋在石蜡中,对其切成薄片,用HE 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4观察指标 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为基金标准,观察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的准确性。综合评价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数据,其内容有诊断准确率、胃癌分类(腺癌、印戎细胞癌、其他种类的分型)、胃癌组织形态分型(弥漫浸润型、溃疡型、局限溃疡型、肿块型)、胃癌分化程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比较 经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比较[n(%)]

2.2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分类的检查结果比较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腺癌、印戎细胞癌、其他种类分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9.66%、46.55%、13.79%,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40.00%、46.6%、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分类的检查结果比较[n(%)]

2.3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组织形态分型的检查结果比较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弥漫浸润型病变的检出率为3.45%,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溃疡型、肿块型、局限溃疡型的检出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组织形态分型的检查结果比较[n(%)]

2.4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分化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分化型检出率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分化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胃癌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高致死率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几率高,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5]。导致胃癌的发生原因有多种,所有的确诊患者都出现恶心、呕吐、胸骨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等表现症状,还有不欲饮食,长此以往可以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全身营养不良。对胃癌患者来说,胃部的所有部位,都能导致发病,尤其胃窦部、胃小弯部以及幽门部位较为多发。如果及早发现,并给予积极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可以明显改善,致死率可明显下降,其5 年生存率能显著上升,甚至可能临床治愈。但是,大部分胃癌患者,在早期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很多患者早期忽视了其诊断的时机,同时加大了确诊的难度,导致漏诊率上升,延误病情。如果不能立刻给予治疗,由于病情会不断发展,患者的痛苦会逐渐增大,最后会影响基本生命活动。由此可知,早期的准确诊断对有效治疗、减轻患者病痛、改善预后均有帮助。在临床中,基本影像学检查、胃液检查以及免疫学筛查都是诊断胃癌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内窥镜检查技术现在也已经成熟,并在临床广泛使用[6]。

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已经在胃癌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成为及早制定抗癌策略、评估预后的有效证据[7]。可以精准的区别肿瘤的良恶性质,其准确率较高。本次试验证实,经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也会出现一些失误,其主要因内外多重原因导致,并最终干扰诊断结局。尤其是取材阶段,只能选取少量部位进行采样,而且窥镜的视野较窄,不能从整体上评估取材部位,所以无法整体的检查所有病变部位[8]。因此,无法全方位立体的评估胃癌患者的病变灶的性质的预后。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还是必须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相结合,才能完整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和预后。这次试验证实了,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虽然准确率高,但是同样有少量的疑似诊断和漏诊,其原因还是取材的不准确和窥镜的视野较局限所致[9]。此试验证实,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腺癌、印戎细胞癌、其他种类分型的检出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弥漫浸润型病变的检出率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溃疡型、肿块型、局限溃疡型的检出率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分化型检出率低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实了胃镜下取活体组织检查虽然可以较准确的诊断出胃癌,但是病理分型还是较外科手术病理欠缺。所以,在临床上必须用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辅助诊断,再能作出最终诊断结果,并评估其预后,才能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10]。

综上所述,临床上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可准确的诊断胃癌,但如果需要辅助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才能进一步预测病情发展和预后。

猜你喜欢
活体外科手术胃镜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活体盲盒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基于安全加密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
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吗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