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娇 林朝海 曾纪媛
脑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的一组疾病。其中脑卒中的发病率为全部脑血管系统疾病的70%,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则是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血流动力学等已成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发病风险的主要指标[1]。常用的辅助科室检测手段有CT 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彩超等。TCD 费用相对较低,操作较为简单,通过对颅内外动脉的探查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且禁忌证较少、安全无创,有利于在临床开展检查[2]。由于国内对单独应用TCD 检测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报道较少,故本文旨在探究TCD 在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 例作为高压组,另选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志愿者40 例作为健康组。高压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6~79 岁,平均年龄(59.21±6.60)岁;体质量指数(BMI)24.15~28.53 kg/m2,平均BMI(26.34±3.54)kg/m2;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35±1.27)年;高血压分期:Ⅰ期15 例,Ⅱ期19 例,Ⅲ期6 例;吸烟24 例,饮酒26 例。健康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7~79 岁,平均年龄(59.18±6.61)岁;BMI 24.26~28.14 kg/m2,平 均BMI(26.31±3.23)kg/m2;吸烟27 例,饮酒22 例。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依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3]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压测量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者;②无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者;③接受TCD 检查,依从性好,可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②伴有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糖尿病等严重基础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TCD 检查。被检者均取仰卧/侧卧,使用RIMED Digi-Lite 型TCD 仪沿血管渐进检查,观察血流信号是否连续或中断,选取最佳信号处记录血流Vd、Vs、Vm、PI/RI、血流方向、频谱形态及声频等。取2 MHz 探头经颞窗观察颅内、外动脉:双侧大脑ACA 取样深度为60~75 mm,MCA 取样深度为45~65 mm,PCA 取样深度为60~70 mm;若出现颞窗透视不良,则改用眼窗进行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SCA)、眼动脉(OA)探查,取样深度分别为55~70 mm、35~65 mm;取2 MHz 探头经枕窗探查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取样深度均为50~80 mm;取4 MHz 探头经胸锁乳突肌外缘探查CCA,取样深度18~20 mm。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各动脉流速指标,动脉包括ACA、MCA、PCA、椎-基底动脉、CCA;②对比两组各动脉PI、RI,动脉包括ACA、MCA、PCA、椎-基底动脉、CCA;③对比两组动脉狭窄检出情况。依据《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4]中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动脉狭窄:双侧同名动脉流速测值相差≥30%,动脉直径缩小,血管信号减弱并伴有涡流、杂音及异常频谱。直径缩小<50%为轻度狭窄,缩小50%~69%为中度狭窄,缩小≥70 为重度狭窄。动脉狭窄检出率=(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各动脉流速指标对比 两组ACA、MCA、PCA 的Vs 及Vm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ACA、MCA、PCA、椎-基底动脉、CCA 的Vd 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椎-基底动脉、CCA 的Vs、Vm 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动脉流速指标对比(,m/s)
表1 两组各动脉流速指标对比(,m/s)
注:与健康组对比,aP<0.05
2.2两组各动脉PI、RI 对比 高压组ACA、MCA、PCA、椎-基底动脉、CCA 的PI、RI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动脉PI、RI 对比()
表2 两组各动脉PI、RI 对比()
注:与健康组对比,aP<0.05
2.3两组动脉狭窄检出情况对比 健康组检出轻度狭窄4 例(10.00%)、中度狭窄2 例(5.00%);高压组检出轻度狭窄13 例(32.50%)、中度狭窄11 例(27.50%)、重度狭窄4 例(10.00%)。高压组动脉狭窄检出率70.00%(28/40)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7,P=0.000<0.05)。见表3。
表3 两组动脉狭窄检出情况对比[n(%)]
研究显示[5],高血压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由于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发生持续性收缩,引发血管内皮的平滑肌纤维产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血流速度降低、阻力增高,且随着高血压病程发展,血管壁受损情况也将逐渐加重。但由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体征并不明显,因此应重视无症状患者的早期筛查。TCD 通过对各动脉的探查,可清晰显示管腔是否狭窄,同时还可以观察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ACA、MCA、PCA 的Vs 及Vm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ACA、MCA、PCA、椎-基底动脉、CCA 的Vd 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椎-基底动脉、CCA 的Vs、Vm 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ACA、MCA、PCA、椎-基底动脉、CCA 的PI、RI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血压可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继而导致动脉狭窄等血管病变,而TCD 可及时筛查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这与桑鋆智等[7]的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TCD 可有效检测高血压患者是否发生无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利于患者及时预防发生脑血管疾病,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