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 血管造影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2-02-14 11:29樊志红邢瑞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源瘤体动脉

樊志红 邢瑞欣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神经外科类疾病,不具备传染性,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患者颅内动脉血管壁异常膨胀造成蛛网膜出血现象,继而发展为恶性疾病。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病死及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及健康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1]。现阶段,临床医学对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无统一明确定论,大多医者认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缺陷以及后天性动脉硬化是导致动脉瘤形成的主要风险因素。该疾病以>45 岁的中老年女性群体为主要发病对象,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诊治,极易造成患者瘫痪,甚至危及其生命[2]。因此,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诊断方法,对于颅内动脉瘤早发现、早诊治,抑制其病情发展、提升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在动脉瘤诊断中以DSA 为金标准,但该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创伤性。相关研究表明,双源CTA 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显著[3,4]。鉴于此,本研究对2020 年1~12 月就诊的9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双源CTA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就诊的9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男48 例,女42 例;年龄20~75 岁,平均年龄(51.47±11.38)岁;手术病理证实90 例动脉瘤患者中瘤体96 个,其中单发动脉瘤84 例、2 个动脉瘤6 例;Hunt-Hess 分级 情况:Ⅴ级6 例,Ⅳ级12 例,Ⅲ级27 例,Ⅱ级21 例,Ⅰ级24 例。本研究已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就诊资料真实无误。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疾病或对研究无法积极配合者。

1.2方法

1.2.1双源CTA 检查 使用双源CTA 扫描仪进行诊断。指导并辅助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将头部进行固定,从枕骨大孔逐渐扫描至颅顶,常规颅脑平扫后再采用双源增强扫描,应用Bolus tracking 智能触发扫描,预设颈内动脉根部为感兴趣区,密度达到预设值(100 Hu)时延4 s 后自动开始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射350 mg/ml 非离子碘造影剂,注射速度5 ml/s,再予以注射渗盐水50 ml,注射速度为5.5 ml/s,增强扫描与平扫范围、层面中心、扫描视野等一致。相关扫描参数:两个球管电压参数按照120、80 kV 进行设定,扫描视野按照200 nm 进行设定,矩阵按照512×512进行设定,准直器宽度按照64.0 nm×0.6 nm 进行设定,球管旋转时间按照0.28 s/圈进行设定,螺距参数按照1.2 进行设定。扫描所获图像向多功能图像后期处理工作站进行实时传输,分别使用容积再现、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技术等实施图像重组。采用Fischer 解剖分型标准进行以下划分:前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分叉部之间、A1 段末端至胼胝体嘴部至胼胝体膝部、围绕胼胝体膝段、胼胝体上方水平走行段分别对应为 A1、A2、A3、A4~5 段;后膝段、视交叉段、前膝段、海绵窦段、岩骨段分别对应为C1、C2、C3、C4、C5 段;水平段、脑岛段、侧裂段、分叉段、终段分别对应为M1、M2、M3、M4、M5 段。

1.2.2DSA 检查 采用平板DSA 机(GE 公司生产)作为检查仪器。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于6F 动脉鞘中顺利置入,分别取左右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造影及三维造影,颈内动脉流率、椎动脉流率分别按照4、3 ml/s 进行设定,总量分别按照6、5 ml/次进行设定;颈内动脉、椎动脉三维造影流率分别按照3、2 ml/s 进行设定,总量分别按照15、8 ml/次进行设定。采用碘海醇或碘克沙醇作为造影剂,摄影速度按照4 帧/s 进行设定,包括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及静脉期,分别取正、侧、斜位像,同时行三维造影。将两项检查形成的图像处理后交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分析,对动脉瘤进行详细观察。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双源CTA 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对微小动脉瘤及颈内动脉C3~C5 段动脉瘤检出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动脉瘤显像情况、瘤体大小检出情况。清晰度可分为模糊、清晰和非常清晰,清晰度=清晰率+非常清晰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双源CTA 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结果 90 例患者经双源CTA 检查显示:84 例患者为单发动脉瘤,6 例患者有2 个动脉瘤。双源CTA 检出动脉瘤位置、个数与DSA 检查结果一致,总计96 个。大脑前动脉A1 段6 个,A2 段3 个;大脑中动脉M1 段5 个,M1M2交界处2 个;基底动脉12 个;后交通动脉12 个,前交通动脉 18 个,颈内动脉38 个。96 个动脉瘤均表现为瘤壁钙化特点。双源CTA 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100.0%(96/96)。

2.2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检出情况比较 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对96 个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检出情况比较[n(%)]

2.3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显像情况比较 两种诊断方式的动脉瘤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对96 个动脉瘤显像情况比较[n(%),%]

2.4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大小检出情况比较 两种诊断方式检出动脉瘤长轴、短轴、瘤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方式对96 个动脉瘤大小检出情况比较(,mm)

表3 两种诊断方式对96 个动脉瘤大小检出情况比较(,mm)

注:两种方式比较,P>0.05

2.5双源CTA 对微小动脉瘤及颈内动脉C3~C5 段动脉瘤检出情况 DSA 显示微小动脉瘤10 个,接近颅底部位的C3~C5 段动脉瘤8 个;双源CTA 对颈内动脉C3~C5 段动脉瘤及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均为1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诊断颅内动脉瘤以CTA 和DSA 为主。DSA 为将二维血管技术与三维重新组合技术有效结合的治疗手段,能够对患者病变动脉的立体状态、动脉瘤与周围动静脉血管的关系进行充分显示[5]。DSA 对于<3 mm 的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较显著,是现阶段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所获取图像真实可靠,可于血管内直接展开治疗,但DSA 具有诊断费用高、操作复杂、创伤大、危险性高、获取诊断结果时间长等不足,且辐射性较强。随着CTA 技术的快速发展,扫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均较高,能够对于极小动脉瘤患者的发病位置进行准确定位[6]。CTA 具有显像清晰的优点,可将动脉瘤和发生瘤变动脉的相关性、大脑基层动脉等微小血管结等信息进行充分显示[7],有利于对动脉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进行准确判断,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及时采取CTA 检查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并予之对症治疗[8,9]。

双源CTA 在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瘤壁钙化及血栓等评价中作用显著。该技术具有检查费用低、禁忌证少且无创等优势,通过于周围静脉进行碘对比剂注射,在脑动脉期行容积数据采集,经处理后进行图像重组的颅内动脉图像较为清晰,同时双源CTA 的扫描成像速度较快,仅需注射1 次对比剂,即可从任一阶段观察患者颅内血管病变的细节及其与骨性结构之间存在的关联。此外,双源CTA 可尽早发现动脉瘤,避免对颅骨骨质的影响,使颅内血管病变走行及骨性结构得以清晰显示,有效减少血管残缺漏诊、误诊的发生。尤其在颈内动脉接近颅底段的动脉瘤诊断方面的准确性更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90 例患者经双源CTA 检查显示:84 例患者为单发动脉瘤,6 例患者有2 个动脉瘤。双源CTA 检出动脉瘤位置、个数与DSA 检查结果一致,总计96 个。双源CTA 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100.0%(96/96)。且表现有瘤壁钙化特点。可见,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双源CTA 的准确性较高,且可有效观察瘤壁钙化情况。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动脉瘤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检出动脉瘤长轴、短轴、瘤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是由于双源CTA 可清晰显示动脉瘤病灶,可对动脉瘤进行二维、三维及去骨减影成像,清晰显示血管腔、血管壁的变化,对其动脉瘤位置、瘤体大小、钙化情况、形态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此外,本研究中,DSA 显示微小动脉瘤10 个、C3~C5 段动脉瘤8 个;双源CTA 对颈内动脉C3~C5 段动脉瘤及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均为100.0%。提示,双源CTA 技术可有效评价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双源CTA 诊断,可清晰显示动脉瘤大小、具体位置、形态特点等,可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理想方式,对患者病情做出快速诊断。

猜你喜欢
双源瘤体动脉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和疾病特征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双源CT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CT与高频超声对不同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1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中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