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钦德 罗丽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青少年接触越来越多的电子屏幕,对青少年的视力造成较大损伤,导致青少年近视人群逐渐增加,不少青少年因为近视而不能学习喜欢的专业、不能参加喜欢的工作[1]。虽然在临床当中存在近视手术,但是并不适用于青少年。因此,本研究对近视青少年患者应用角膜塑形镜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76 例(148 眼)近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塑形组和框架组,各38 例(74 眼)。塑形组中男22 例(44 眼),女16 例(30 眼);年龄8~18 岁,平均年龄(13.62±1.88)岁;等效球镜度-7.0~-1.0 D,平均等效球镜度(-4.51±1.17)D。框架组中男21 例(41 眼),女17 例(33 眼);年龄9~18 岁,平均年龄(13.79±1.74)岁;等效球镜度-6.9~-1.0 D,平均等效球镜度(-4.48±1.16)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上报给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核,患者及家属对研究了解后自愿参与。
1.2纳入标准 ①经过视力、验光检查确诊为近视;②近视<-5.00 D;③散光<-1.5 D;④角膜水平曲率42.00~46.00 D;⑤依从性良好。
1.3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假性近视;③合并身心障碍、精神异常。
1.4方法
1.4.1验配前检查 两组患者均在佩戴前进行相关检查,主要检查患者裸眼视力、散瞳验光、屈光度、眼轴检查、矫正视力,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位、眼底、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以及表面泪膜的形态、稳定性、泪液变化等。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完整记录,方便随访和观察。
1.4.2框架组 框架组应用框架眼镜治疗,使用综合验光仪,对患者近视度数进行测量,根据患者瞳距选择试戴镜架,根据检查视力选择相应度数镜片插入镜架,试戴30 min,若未出现不适则可选择此矫正度数。根据患者喜好选择合适镜架,根据患者视力和需要选择合适镜片,制造完成后对眼镜进行核验,让患者试戴30 min,若无不适则治疗完成。叮嘱患者1 个月、6 个月、1 年进行复查,检查患者眼镜、视力情况。
1.4.3塑形组 塑形组应用角膜塑形镜治疗,选择Boston XO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透氧系数100、直径10~11.6 into、光学中心厚度0.22 mm。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试戴镜片,试戴2 h,若患者矫正视力正常且无不适情况,则使用荧光素染色,应用裂隙灯滤光弥散式投照法予以评估,依据试戴结果选择最佳标准进行镜片的定制。告知患者佩戴、取下、护理镜片的方式,佩戴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睡前佩戴8~10 h,早晨取下并使用护理液进行清洗,浸泡在填充干净护理液的镜盒中。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叮嘱患者1 个月、6 个月、1 年进行复查,观察患者视力、角膜、镜片情况。
1.5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 个月、6 个月、1 年)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前表面曲率(水平向、垂直向)及并发症(角膜点染、角膜感染、视觉异常)发生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对比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1 年,塑形组视力高于框架组,屈光度低于框架组,眼轴长度长于框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对比()
注:与框架组对比,a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角膜曲率对比 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两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水平向曲率与垂直向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1 年,塑形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水平向曲率与垂直向曲率均低于框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角膜曲率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角膜曲率对比(,D)
注:与框架组对比,a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塑形组发生角膜点染、角膜感染、视觉异常各1 眼,并发症发生率为4.05%(3/74);框架组仅发生视觉异常1 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7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8,P=0.311>0.05)。
随着青少年近视问题逐渐严峻,预防近视,保护视力,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的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近视患者逐渐增加,若患者在近视初期不加以控制,便可能发展为≥600 D 的高度近视,导致患者眼部组织出现异常,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发生,甚至有致盲的风险,因此及早治疗青少年近视对患者及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2-4]。目前常用的矫正青少年视力方法为佩戴框架眼镜,但是这仅能延缓青少年近视的进展,对近视的治疗效果不甚明显。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新型治疗近视技术,通过镜片当中不同的弧度,从而起到对角膜塑形的作用,在睡眠时佩戴可以逐渐改善角膜的弧度,改善角膜的变焦性质,从而起到有效矫正视力的作用[5-7]。除此之外,该镜片不但可以对角膜形成一种可逆性塑形,让患者的视力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还能延缓眼轴的延长,控制近视的加深,从而进一步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1 年,塑形组视力高于框架组,屈光度低于框架组,眼轴长度长于框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1 年,塑形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水平向曲率与垂直向曲率均低于框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方式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患者可酌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