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下腹痛、痛经、月经异常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妇产科疾病,其主要指是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并形成结节及包块的症状,临床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以保证子宫内膜异位证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部分参考文献中曾表示[1],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要根据其致病原因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予以干预,因此,本次研究中将回顾性分析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行妇产科手术且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 例的致病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后,探究其整体效果。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在本院行妇产科手术且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60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且治疗依从性较高。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 例。常规组患者平均年龄(35.12±5.02)岁;平均病灶直径(3.68±0.45)cm;妊娠次数1~6 次,平均妊娠次数(3.15±1.05)次。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35.18±5.00)岁;平均病灶直径(3.60±0.49)cm;妊娠次数1~6 次,平均妊娠次数(3.10±1.05)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经全部签署协议书。
1.2方法
1.2.1常规组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入院接受相关指标及用药指征的检查后,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20,规格:2.5 mg)口服,于月经周期的第1、4 天各服2.5 mg,以后2 次/周,2.5 mg/次,连续治疗3 个月。
1.2.2实验组 给予一次性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患者入院接受相关指标及用药、手术指征的检查后,给予孕三烯酮胶囊口服,于月经周期的第1、4 天各服用2.5 mg,以后2 次/周,2.5 mg/次;同时选取合适的手术时间并进行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对患者行持续性的硬膜外麻醉后在无菌操作原则下对患者肿块约 2 cm 左右的边缘内实施一次性病灶清除术,手术结束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手术前务必指导患者采取药物或针对性的避孕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整体保证手术的治疗及预后效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3.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参照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原有病灶及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预后效果较好;有效:患者治疗后原有病灶及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出现极少数轻微不良事件;无效:患者治疗后均不能满足以上标准,甚至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不良事件包括腹痛腹胀、头晕头痛、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分析经分析发现,妇产科手术史、子宫内膜碎片、体腔上皮均属于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①妇产科手术史:根据种植学说,在分娩或人工流产等妇产科手术后,尤其是频率较高时,其子宫内膜较容易移位至手术切口部位,并直接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②子宫内膜碎片:根据种植学说,育龄女性的子宫内膜平均每隔1 个月左右发生1 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又称为月经。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所脱落的部分子宫内膜碎片会随着经血一同逆流至腹部,部分会直接种植在盆腔或卵巢内,并经过多次的子宫内膜碎片积累后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③体腔上皮:根据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由于女性卵巢生发上皮与盆腔腹膜脐均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和持续卵巢激素刺激后均可被激活而衍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以致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常规组中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中显效14 例,有效15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n(%)]
2.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常规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8 例,其中腹胀腹痛3 例、头晕头痛4 例、出血1 例;实验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2 例,其中腹胀腹痛1 例、头晕头痛1 例;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n,n(%)]
据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表示[4-6],生育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阶段,其中76%在25~45 岁,与内膜异位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的特点相符。且近几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与剖宫产率增高、人工流产与宫腹腔操作增多等具有密切的联系。经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我国所有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90%,其中25%~35%不孕患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妇科手术中有5%~15%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7]。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妇产科手术史、子宫内膜碎片、体腔上皮均属于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避孕药物,其对于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主要适应于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及相关病灶直径<5 cm 的患者,但是该药物的使用只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不能有效根治,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8]。一次性病灶切除术主要是在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充分了解和确定以后进行切除,可以有效避免复发,但是由于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素不能进行有效确定,因此,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子宫内膜与会阴采取药物方式进行充分保护,以充分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干预效果[9]。有研究[1,6]表示,一次性病灶切除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这一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中需要针对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素进行确定后给予手术联合药物的方式实施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整体临床及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