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宛燃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乡村是我国地理标识的基础单位,体现了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等地理集合的特征,拥有特有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其在实践中同城市是共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起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
乡村振兴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异常艰难。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以及历史意义。
尽管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行的,乡村若要摆脱贫困文化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概念上理解,贫困文化理论主要指的是贫困人口独特的生活方式,内容涵盖了这一群体的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等。该理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所得。
贫困文化理论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低收入群体在住房、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基于独特的生活习惯,贫困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永久化限制了他们与社会其他部分的交流,并将他们与社会其他部分相对隔离,因此很难将他们与阶级障碍区分开来。长此以往,贫困群体会陷入“成功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
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仍存在部分农户个体对乡村振兴持有消极态度、不积极配合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问题。弗里德曼将这方面消极态度概括为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 个部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贫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反映其对事物持有的态度,但由于可获得的信息相对匮乏,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现有的意识与正确认知之间产生了偏差,进而无法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固有的认知。
若贫困个体对脱贫一直持有消极态度,则认为他们对于脱贫攻坚缺乏主观能动性,还停留在“以评为贫困地区为荣,吃着国家粮”的“等、靠、要”阶段。与外界施压、强迫不同,主观能动性能体现出个体想要达成目标的积极程度。主观能动性使人在运动中认识客观世界,并在知识的指导下将其变成运动。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趋势是由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1]。
研究发现,大众看法对刚脱贫农户的态度有较大影响,“穷人因为懒惰而穷”的陈规定型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并且在现阶段的大众传播中层出不穷。这些传播方式固化社会的认知,并对刚脱贫群体形成刻板印象,不断否定了脱贫个体对于脱贫的努力,容易使脱贫个体缺乏积极性,这样不利于乡村振兴在个体层面的推进。
一旦刚脱贫的群体形成消极被动的认知,脱贫的成果就无法给他们带来成就感,那么能否成功脱贫对于他们来说就无所谓了,进而丧失了开展乡村振兴的动能,也降低了发展农业产业的主观能动性[2]。
刚脱贫的人群普遍收入不高,通常具有“人穷志短”的特征。与富裕的人相比,低收入群体更偏向于作出只关注当下的决策,不愿作出改变,更害怕风险,从而忽视了长期的回报。
与富裕群体不同,低收入群体拥有的可自由支配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马斯洛的5 个需要层次理论,低收入群体所拥有的资源往往只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从而没有剩余的财力、精力关注温饱以外的问题,例如投资理财、健康、教育等。持续的低收入占据或消耗了个人有限的精神资源,进而在更深层面上导致了个人认知层面上的错误。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中提出的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表明,决策者总是倾向于收益确定的决策,如图1 所示。
图1 马斯洛需要层次
研究人员指出,在长期决策中,影响选择延迟的因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当前生活的稳定性和未来将实现长期收益的确定性[3]。对于已经摆脱贫困的群体来说,经济决策比其他问题更具挑战性,富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经济决策对他们来说,需要在更宝贵的选择和更少的错误之间艰难权衡。若个体长期处于收入较低的境地中,很难使他们坚信未来的长期收益会兑现。长此以往,低收入群体的关注点只停留在应对眼前的经济问题上。从微观上看,低收入人群拥有的有限经济资源导致他们无法思考学习、投资等有利于未来生活的事项;从宏观上看,个体存在短视的情况会给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带来消极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对于未来时常持有消极态度,就会使人目光短浅,只愿意立足于当下,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情境,则会考虑得更长远。
随着“外出务工”的热潮掀起,不少年轻人选择到一线城市谋求更多发展机会。虽然外出务工解决了多数人的就业和基本生存问题,但也造成了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根据2020 年国家统计年鉴,乡村剩余人口正逐年减少。农村剩余人口现状基本呈现为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小孩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青年人留守,如图2 所示。
图2 1990—2019 年城乡人口比重变化
一方面,乡村振兴欠缺中坚力量,村落整体缺乏活力,导致外部援助无法有效进行[4]。
另一方面,大多数老人受到身体健康状况和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愿意接受创新,因此,乡村振兴等政策没有办法落地见效。
过去,由于乡村信息闭塞,农户没有足够的途径接触和了解到新的、正确的文化和思想,导致他们无法主动破除自身的封建思想。直至现在依然存在许多与大众利益相悖的风气,如通过大肆操办红白喜事的方式收份子钱,甚至将结婚作为敛财的一种手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西部某经济不发达地区a 县结婚,平均需要28.6 万元彩礼,相当于一个人在东部沿海地区务工7 年的收入。
从我国的文化习俗来看,彩礼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婚姻缔结过程中,是对明媒正娶、结两姓之好的礼仪性表达,是具有浓烈传统意味的乡村民俗文化。但天价彩礼、份子钱等文化陋习,颠覆了其本身的意义,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人情往来的压力。这些陋习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给乡村振兴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蒙上了一层阴霾[5]。
乡村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其产生于人类社会群体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和升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长期处于积极的乡村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户的精神风貌,也会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户更加努力奋斗。
只有通过每个个体的奋斗,才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地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对农户的激励制度及预期未来收益,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农户应积极地配合当地基层组织工作,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一切的社会实践都是由人产生,因此一切的社会实践都无法脱离心理活动的范畴,也不能脱离支配人类心理和行为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6]。健康的心理能够正确地影响个人的行为,个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巩固和继续发展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以健康心理为中心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需要帮助农户塑造健康的心理。社会、社区及乡镇应积极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消除大众对农户的偏见,引导农户对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正确的认知,消除农户对自身地位与外界偏见在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自愿参与乡村振兴。
另一方面,要帮助大众建立对农户的正确认知。借助现代大众传媒,通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日常展示给大众,正确引导大众对农户的认知,消除大众对农户的偏见。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产业振兴是活水源头、物质基础。只有在乡村产业振兴这个活水源头以及物质基础上,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才有可能变成现实[7],否则只是一句空话。当前乡村发展存在许多短板,例如生产规模小、产品缺乏区域特色、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低且缺乏竞争力等。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将因地制宜放在首要位置,挖掘当地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发展乡村第三产业,带动农户积极创业,将散户集中起来从而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将规模逐渐扩大,在解决产品缺乏特色的同时,解决规模不足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户提供启动资金优惠政策,消除农户在创业上存在的顾虑,同时开设有关课程,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打破产业地域的限制,将区域特色产业推广至全国,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加大乡村金融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需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田间地头注入源头活水。
“要想富,先修路”,通过在金融上支持注册地在脱贫摘帽不满5 年的地区(且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企业,鼓励其推动乡村基础建设发展,促进乡村基础建设更新升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政府需出台相关引导支持政策,进行人才分流,鼓励高素质人才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同时,提高乡村配套服务的质量,为留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设立相关的人才奖励机制,进一步鼓励人才长期留在基层,提升基层人才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自发服务基层[8]。
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是重要的基础,而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乡村振兴不仅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更要以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