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宁 袁瑞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了2022年“三农”工作。会议提出,要始终遵循党的农村工作基本经验,加强“三农”建设,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系统工程的一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城乡融合相关体制机制的设立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其中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就是激活乡村活力,形成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在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部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走好城乡融合之路,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通过理顺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指导实践,以完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城乡之间各个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协同效应差,致使乡村在各个方面发展落后于城市。农村的发展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进一步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均等,符合当前新时代下对我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预判。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城乡关系也随之而变化,城乡流动性变大,农村对城市工業、资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变大,城市资本扩大其领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互动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计划写入党章,要求农业农村跟随社会现代化建设脚步,布局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是顺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和城乡融合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下重塑城乡关系的指南针。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建立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乡村振兴部署,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从现实来看,拉动城乡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城乡融合是一个理念指导、方法指引,是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最终的结果,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
《意见》提出,城乡融合的过程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城乡融合的过程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互融共生,实现区域协调。相较于城市的发展,当前乡村发展要素单一、产业不完整,城乡融合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阻碍,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于拉动乡村的繁荣,促进乡村要素活跃,更进一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建立在乡村振兴的基础上,乡村振兴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城乡融合可以助推乡村振兴,多角度多元素使城乡发展趋于平衡,缩小城乡差距。
基于我国城乡关系的不断调整的事实,城乡关系的内涵理念已从过去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逐渐调整为“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是针对于城市和农村两个主体不断融合互相促进的交互状态,由城乡割裂走向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主要针对重难点“三农”问题,加快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为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提出的战略性总体部署。两者在范围、目的上各有差别。
“城乡融合”在概念范畴上远大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意见》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相关政策文件上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城乡融合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保障。“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可以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流动,从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做好政策和制度的统合工作,是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做好实践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依赖于制度的安排和完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做好要素配置工作,更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完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主要目标在于打通城乡制度性壁垒,从而促进要素加速流动。要素的有效流动有利于调动农村地区发展活力,激励更多元的要素流向农村,从而在乡村内形成多元化全方面要素循环系统,促进乡村振兴。
在长期以来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导向政策下,城乡分割的局面造成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缺乏资本基本的要素积累,农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乡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三农”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乡村社会整体衰落的问题,乡村发展兴旺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为了鼓励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减缓乡村衰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缓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保乡村和城市平等平衡发展的保证。
乡村振兴战略在于将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放在同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在于农村发展跟不上城市的脚步,主要体现为农村农业发展滞后,要素流动不通畅,基础设施落后等。相较于城市的发展,农村在产业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精神文化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教育产业配套等方面远远落后,各个领域要素的不齐全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通过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从乡村层面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农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乡村文化、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将乡村建设向现代化方向推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乡村的振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农村将始终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功能性作用。在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全局思维看待农村问题和发展问题。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坚守于共同富裕这一根本原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同样反映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实现工业化并向现代化进步的路径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亚于工业及其他产业,是必不可少的国民经济支撑要素,是振兴工业,帮助摆脱农村贫困,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城乡融合尚未实现,农村农业在现代化中仍然未能和城市达到平衡状态。
党的十九大从乡村产业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相处、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乡村治理等方面,勾勒了乡村振兴蓝图,同时对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城乡融合相关体制机制的设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的系统工程的一环,通过激活乡村活力,鼓励乡村的发展,形成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农业部门并非独立运行,农业部门的运转也依赖于非农业部门的支持,同时非农业部门也依靠农业部门的支撑。乡村和城市在传统功能定义中,分别代表了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两者相互依赖,这决定了城乡融合之路是必然,农业部门的矛盾解决和振兴在于非农业部门的扶持和资源倾斜。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互相促进,通过对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有利于消除城乡割裂的二元格局,提高乡村发展格局,从而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