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山
稳字当头,首在粮稳。
粮稳,则天下安。
只要粮食充足,天下便会太平,人民便会安居乐业,农业农村便会景美如画。2700多年前,齐国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就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粮食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对粮食安全,提出党政同责,这在有着多年农村报道工作经历的《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印象中,似乎还是首次。以往,关于粮食生产“米袋子”的责任多数是由省长扛起,“菜篮子”工程基本为市长主抓。如1995年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中央明确要求省一级政府要把当地粮食供求平衡的责任担负起来,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而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党政同责”,显示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受世界疫情形势等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粮食生产安全已经成为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放眼世界,粮食安全也更是同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全球三大经济安全”,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所高度关注。因此,强调粮食生产要党政同责,就是要强化党政同责的政治担当,强化粮食生产要心怀“国之大者”,不能将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只算经济账、眼前账,不算政治账、长远账。任何地区,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的责任,谁也不是旁观者,大家都是践行者,共同端牢我们中华民族的“铁饭碗”。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国之大事在农。从安全支撑看,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头等大事。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无粮,慌里慌张。”我国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资源禀赋决定我们必须精心依托于脚下的这块土地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守住乡村田园,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守住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环境容器和生产力平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就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先后经历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2020年增产267亿斤,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已经喜获“十八连丰”。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等农产品供需总体上却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目前玉米、稻谷、小麦均平衡有余,大豆等油料对外依存度较高。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特别是粮食生产,本身就具有波动性,要在高基数上继续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产,难度将越来越大,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特别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供给侧的结构变化,国家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确保国家食物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在以下方面予以强化: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的粮食损耗浪费,从而切实把握主动权,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是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要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严格控制耕地轉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三是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产业兴旺可以提供乡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适宜农村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四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要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土味道、承载绿色价值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体系,提升乡村振兴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需要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是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多措并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既要面向长远,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战略布局,又要瞄准农业生产的卡脖子技术进行创新研发;既要面向实际需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也要瞄准农业生产未来发展,进行技术集成创新,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
懂太极拳的人知晓,腰胯之下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盘,可谓全身的根基和主宰,不能东摇西晃,否则,拳无成不说,还会伤膝害体。粮稳也是如此,粮稳,就是稳住了农业的基本盘,它事关“三农”全局,关系国计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不变、毫不动摇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在产业兴旺中,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高产低效农业模式已经严重破坏了环境与生态,造成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这种农业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而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之后的农业新兴的领域,是产业兴旺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为此,需要摒弃已有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追求高产农业的路徑,逐步树立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发展思路。为了应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形势,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亦需进行调整,化危为机,从“温饱型”粮食生产向“功能型”粮食生产转变,从“高产”粮食产业定位向“生态高值”粮食产业定位转变,从“追求粮食产量”转向“藏粮于技、绿色生产”,从关注“粮食产量连增”到“粮食安全与营养价值”转变,既满足百姓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的需求,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开拓出新的生态高值盈利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接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就会赢得主动。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这些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看到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需要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届时,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将铺展在中国农村——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