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代表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火炬“飞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中的树叶,诠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学。
本次冬奥会的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体现了汉字的精妙。“冬梦”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而本届冬奥会的体育图标,则是像“印”,不像“标”,设计师将篆刻与汉字相互融合,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中国文化符号”。
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与瑞雪白构成了中国国家队制服的主色调,而服装的整体元素则取自传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与冬奥核心图形中的“赛区山形”,围绕“山河映朝霞”和“河山初春霁”的理念展开诗意设计。
奥运奖牌也有深意,其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玉器同心圆玉璧。根据“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概念,设计师将外围圆环设计成五弦造型,与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玉璧形制奖牌相呼应。
作为城市的名片,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也充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传承自古代传说,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首钢滑雪大跳台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
北京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在场馆设施上必然经验丰富,加上最新的“黑科技”,对场馆进行了更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改造。此外,这些奥运场馆都被取了跟冰雪有关的外号。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则以大型、长距离的滑雪项目为主,建造了6个比赛场地。
霸气鸟巢
这里无疑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开闭幕式的场馆。
低碳“冰菱花”
多彩的外幕墙体设计让五棵松体育中心得名“冰菱花”,它全部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这里可以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和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切换,也是国内首个实现这种技术的场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作为冰球训练馆使用。
老牌“最美冰场”
历史悠久的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是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也是北京冬奥会第一项完工的改扩建竞赛场馆工程。2008年时它作为奥运排球比赛的场馆,而今年它将重回“初心”,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的任务。外观上修旧如旧,延续经典,内在设施大升级,致力于打造出“最美冰场”。
新宠“冰丝带”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它成为了北京冬奥的标志建筑,这里将产生14枚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它还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
巨型“雪如意”
在张家口赛区建成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场馆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所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雪如意”。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比例进一步提高,从41%上升到45.44%。在新增加的7个项目中均包含女性运动员。而在冬奥的历史上,有很多纪录是由女运动员创造和改写的。
1. 索尼娅·亨妮
15岁的她在1928年夺得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金牌,成为最年轻的冬奥会个人项目金牌获得者,这一纪录保持了70年。后来,她连续三次获得冬奥会花滑女子单人滑金牌,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芭蕾舞步和动作编排进花样滑冰的人。
2. 塔拉·利平斯基
1998年冬奥会上,她获得花样滑冰金牌。当时15岁255天的她打破了索尼娅·亨妮保持的最小年龄纪录。
3. 加拿大女子冰球队
女子冰球于1998年长野冬奥会才正式入选冬奥项目,加拿大女子冰球队却已经收获了4金2银,实现奥运四连冠。每次出战冬奥都能进入决赛,是当之无愧的综合实力最强者。
4. 利迪娅·斯科布利科娃
银色世界第一飞人,在1964年冬奥会包揽速度滑冰全部四个项目的金牌。是第一位在一届冬奥会上夺得四枚金牌的运动员,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过六枚冬奥金牌的女运动员。
5. 荒川静香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日本花滑女选手荒川静香成为亚洲第一位花样滑冰奥运会冠军。亚洲第一枚花滑奖牌也是由日本选手摘得:1979年渡部绘美获得世锦赛铜牌。
6. 安娜·加塞尔
平昌冬奥会诞生了冬奥会历史上首枚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金牌获得者,她也是史上首个在该项中完成三周后空翻的女运动员,被称为“世界女子单板滑雪难度天花板”。
作为动用大量人力和物力的超大型体育赛事,冬奥会可能产生的污染也不可小觑。为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谓下了不少功夫。
1所有冬奥会场馆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而在赛事的交通服务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同样占比100%。
2冬奥会的火炬设计也秉持了绿色和可持续的理念,将艺术与科技创新相融合,采用氢作为燃料,这在冬奥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3所有冬奥会场馆的清废团队将使用可口可乐中国提供的一套“温暖包”—— 采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材质)的工作服套装。这种材质不仅实现了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污效果。
4冰雪场馆的建造和使用同样考虑了环保和环境因素。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而其他冰上场馆也将使用对大气影响较小的制冷剂,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