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 蒋泽文 吕金富 林纯皓 赵守松 黄小雪 黄劲铨 牟兴宇 付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广西桂林市 541001)
近几十年来,全球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约占90%[1]。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Hurtle细胞癌。绝大多数的DTC患者经过手术、131I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后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约为95%[2]。但有15%~30%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区域或远处复发和转移,最常见的局部转移部位为颈部淋巴结,其中约有1/3的患者会在初始治疗阶段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失分化的现象[3],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失去摄碘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RAIR -DTC对药物治疗及131I治疗均不敏感,当CLNM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压迫神经或组织,如压迫喉返神经则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呛咳,压迫颈静脉窦时会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气道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使其成为临床诊治中的难点与热点[4]。
RAIR-DTC患者对常规化疗不敏感[5],尽管目前研究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BRAF抑制剂、选择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延长了RAIR-DT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是大多数患者在服用这些靶向药物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治疗效果不佳[6]。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建议,对于局部复发型RAIR-DTC患者,目前首选手术治疗。然而,由于首次手术增加了血行转移及局部种植的风险并造成瘢痕增生、水肿、组织粘连等,这些因素增加了再次手术的操作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7]。因此,对于无法手术切除、进展和/或有症状的转移灶或复发灶(侵犯气管、食管或压迫喉返神经、伴有局部疼痛)的RAIR-DTC患者,可考虑采取射频消融、乙醇注射、冷冻治疗、外照射治疗或125I粒子植入等局部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存率及姑息治疗的目的[8]。
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手段之一,125I粒子发生衰变,产生的γ射线累积到特定的剂量可在瘤体内持续杀伤肿瘤细胞,但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而被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9-11]。然而,目前关于其用于治疗RAIR-DTC患者CLNM的报道仍较少。本文旨在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患者CLNM的疗效进行观察。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核医学科行125I粒子植入术的24例RAIR-D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共41枚CLNM)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同时被认定为RAIR-DTC,且CLNM无法手术切除或患者拒绝行再次手术治疗;(2)患者身体一般状况好,体力状况评分为 0~3 分;(3)白细胞计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计数≥75×1012/L,血红蛋白水平≥90 g/L;(4)预计生存期>3 个月;(5)临床资料完整;(6)所有患者在植入125I 粒子前均被充分告知利弊,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抗体阳性;(2)合并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如心力衰竭、肾衰竭;(3)凝血功能异常,即凝血酶原时间>20 s或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2.5;(4)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完成统计分析者。患者年龄23~71岁,女性13例、男性11例;CLNM平均大小为20.6 mm×16.5 mm;术前血清Tg平均水平为22.96 μg/L。其中1例患者为甲状腺滤泡癌,其余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共13例患者于术前进行PET-CT检查,9例患者于术后进行PET-CT检查。患者首次接受125I粒子治疗的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24例患者首次接受 125I粒子治疗的详细信息
续表1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治疗计划系统、18G粒子植入针和粒子枪均由北京飞天兆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5I粒子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 0.8 mm×4.5 mm,镍钛合金包壳,活度为 0.4~0.9 mCi(平均0.81 mCi),半衰期为59.6 d,经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使用西门子Symbia T16 SPECT/CT仪,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进行诊断。Tg水平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索灵-LIAISON化学发光仪)及试剂盒(索灵-LIAISON试剂盒)由索灵诊断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1.2.2 术前准备 术前设计治疗计划。术前予CT定位扫描靶病灶并通过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体积及危及器官;设定治疗处方剂量,生成剂量体积曲线图,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粒子数量及布局,模拟并确定穿刺针的角度、进针方向层距。植入粒子前检测粒子活度,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肿瘤周围血供、有无大血管穿过及其与重要脏器的关系,预估可能出现的损伤与风险并制订应对方法,做好相关替代治疗准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其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植入125I粒子姑息治疗。
1.2.3125I粒子植入过程 所有患者均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必要时加入1~2 mg去甲肾上腺素。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靶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在SPECT/CT引导下选用18 G粒子针,避开血管及食管设计针道及粒子排布,针间距1.0~1.5 cm,粒子间距0.5~1.0 cm。根据粒子放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多个转移灶按上述方法依次植入。
1.2.4125I粒子植入后验证 植入操作完成后,常规进行CT薄层扫描。扫描后将CT图像导入治疗计划系统,应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影像重建,术后评估植入满意度,如仍有剂量冷区则及时补种,以保证处方剂量的落实。术后3~7 d复查SPECT/CT,观察放射性浓聚范围与肿瘤边界是否基本一致,粒子有无迁移。
1.3 术后复查及疗效评价 (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TSH抑制状态下的血清Tg水平,比较治疗前后TSH抑制状态下血清Tg水平的变化。(2)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CT扫描以测量肿瘤大小。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12]对靶病灶进行疗效评估,肿瘤大小以靶病灶的最大直径之和来衡量:疾病进展指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较治疗前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1个或多个);疾病稳定指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较治疗前缩小但未达部分缓解,或增大未达疾病进展;部分缓解指以靶病灶基线总直径作为参考,靶病灶总直径至少减少30%;完全缓解指靶病灶消失,且短轴较治疗前缩小<10 mm,影像学提示无复发或转移,或仅见125I粒子金属影。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1.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评估 术后密切观察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有无出血、血肿、粒子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并根据放射治疗肿瘤学组、欧洲组织研究和治疗癌症的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毒性[13]。放射性皮肤损伤评级标准:0级指基本无变化;Ⅰ级指出现水疤、淡红斑、干性脱皮,毛发易脱落,汗出量减少;Ⅱ级指皮肤有触痛感,出现明显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指出现除皮肤皱褶处之外的融合性湿性脱皮,重度水肿;Ⅳ级指出现溃疡、出血、组织坏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分析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125I粒子植入情况 共植入282粒125I粒子,患者植入粒子数最少为4粒,最多为35粒,中位数为8.5粒,随访期间无粒子脱落。36个病灶植入粒子数量与TPS计划分布一致,符合率为87.80%(36/41),5个病灶因与颈部大血管解剖结构过于密切而未按计划植入。
2.2 治疗前后抑制状态下血清Tg水平的变化 24例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TSH抑制状态下血清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Tg水平下降最明显,其次为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2个月及24个月稍有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抑制状态下的血清Tg水平比较 (μg/L)
2.3 治疗效果 治疗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复查颈部CT,24例RAIR-DTC患者的CLNM均呈不同程度缩小。其中,术后3个月复查,完全缓解 0例,部分缓解18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87.5%(21/24);术后6个月复查,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 8例,总有效率为66.7%(16/24);术后12个月复查,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 6例,总有效率为75.0%(18/24);术后24个月复查,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3例,总有效率为100%(24/24);术后24个月与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5,P=0.015)。其中12例患者(患者编号3、6、9、11、13、15、16、17、18、20、21、22)在随访期间发现新的CLNM,并进行多次125I粒子植入治疗。典型病例见图1~图4。
图1 典型病例1
图2 典型病例2
图3 典型病例3
图4 典型病例4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穿刺部位严重出血或血肿形成,无血管栓塞及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有3例患者出现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予对症治疗后好转。至随访结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或食管炎、放射性咽喉炎、空气栓塞、手术相关死亡、I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甲状腺乳头状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大部分中高危患者采用131I治疗及TSH抑制治疗后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但有研究表明,即使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加颈部淋巴结预防性清扫及131I治疗,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仍高达16.5%[14]。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指出,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首选手术治疗,但术后术区瘢痕形成、组织粘连,导致解剖结构分界不清,再次手术的难度较大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针对无法再次手术切除的CLNM,可考虑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以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2]。本研究中24例RAIR-DTC患者的CLNM均种植125I粒子成功,后续随访有3例患者(占12.5%)发生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但未见粒子脱落及严重不良反应,TSH抑制状态下血清T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5-17]。与以上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中有12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出现了原发灶以外的新病灶,继续予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至末次随访时(即首次治疗后24个月)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总有效率达100%,达到了姑息治疗的目的,与Yu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其中患者编号3共行4次125I粒子植入治疗,末次随访时提示疗效为部分缓解。可见125I粒子植入术可用于治疗颈部淋巴结持续性复发、转移的RAIR-DTC患者,并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好等优点。
血清Tg是一种糖蛋白,由甲状腺细胞或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细胞合成。血清Tg是预测131I清甲治疗疗效和监测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19]。本研究中,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TSH抑制状态下患者的血清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其中,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Tg水平下降最明显,其次为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2个月及24个月稍有上升趋势,考虑与125I的半衰期及靶病灶累积剂量有关。
常规的影像学CT、彩超检查难以鉴别125I粒子植入治疗引起的组织增生纤维化与肿瘤早期复发。本研究发现,当靶病灶最大截面短径缩小至10 mm及以下时,CT成像上显示淋巴结欠清且125I粒子伪影较大,难以精确测量短径数值;而超声成像上CLNM短径的测量受操作者水平及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短径测量可能存在偏倚。本研究中患者编号3首次治疗后6个月行18F-FDG PET/CT检查提示原术区未见明显高代谢征象,双侧颈部新见轻度高代谢淋巴结影,SUVmax为2.5,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双侧颈部新发淋巴结转移;患者编号9首次治疗后3个月复查18F-FDG PET/CT提示原术区未见高代谢征象,双侧颈部新见轻度高代谢淋巴结影,SUVmax为2.7,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双侧颈部新发淋巴结转移;患者编号11首次治疗后3个月复查18F-FDG PET/CT提示原术区未见高代谢征象,双侧颈部新见高代谢淋巴结影,SUVmax 为4.1,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双侧颈部新发淋巴结转移。因此,对于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患者,18F-FDG PET/CT不仅可以对肿瘤大小进行精确测量,更主要的是其能以功能代谢特征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再分期及疗效监测等,可作为常规影像学诊断的补充。但因其成本较高,检查费用昂贵,目前较难推广应用于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暗红色斑,考虑为多个CLNM位置较为表浅且相距较近,肿瘤组织缩小后,其内125I粒子聚集形成局部热区,125I粒子可致DNA双链断裂进而影响皮肤细胞代谢[20],导致局部暗红色斑形成。因此,行125I粒子植入术时应注意粒子与皮肤表层的距离应大于1 cm。
本研究的局限性为:(1)纳入样本量有限;(2)所有患者均以颈部CT检查结果作为术后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结果相对主观,但本研究发现在颈部CT成像中,125I粒子的成像伪影较大,难以精确测量1 cm以下的转移灶大小,若能对颈部淋巴结加以彩超、MRI及PET/CT代谢显像评估转移灶的大小和代谢征象,则疗效评估更为客观。
综上所述,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 CLNM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