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成为中国走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概念,也成为具有普遍价值的世界性标识概念,对中国及世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主动精神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着眼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同问题,最终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对传统文明的超越,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个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近代志士仁人的目标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不断实现全方位各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就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过程。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开始了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征程,而中国现代化探索之路也有了理论指导和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开辟自己革命道路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发展的具体情况,重视将革命实践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发展民主政治和现代化文化、教育事业。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想要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建设新的国家,就必须要投入极大的精力进行现代化工业建设。新社会需要有坚实的经济作为基础保障,需要有进一步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以及与新社会相适应的交通、贸易等事业。因此,他明确要求,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保障后,就必须付诸全身心之努力,逐步建立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内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让中国稳步过渡到工业国。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落后、政治制度建设起步的实际状况,党中央提出要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发展生产力,将工业、科技、文化、国防等的现代化建设作为新中国的重要任务。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指出,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中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独立思考,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分析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并结合中国现实应用于各项建设。在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点,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政权建设制度,颁布第一部宪法,开启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之路。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切实遵循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共八大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提出要总结经验,尽快转变中国落后农业国的面貌,现代化发展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随之,“两弹一星”发射成功,人造卫星升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中国现代化建设初见成效。这一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蓄力与调试相互交织的过程,同时也具有奠基性与开创性。既结合中国实际,也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为中国“走自己的路”的探索和发展夯实了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出了新要求。1979年,邓小平向世界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3]“中国式”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所走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上的现代化道路。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专心地、坚定地把现代化这个事情干下去。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保持我们自己的民族性,以中国自己的特色道路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并继续阐释“四个现代化”的理念,提出“翻两番”“实现小康”的长远目标,以中国已有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开创新的现代化建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党的十三大上进行了系统阐释,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三步走”战略,循序渐进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和变革的内在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进一步加快。邓小平提出,中国未来发展要根据国情调整为区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这个理论于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上科学概括和系统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成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分别确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形成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回答了不同阶段下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以一种贯通又递进的理论创新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进一步指示,坚定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为奋斗目标,以此引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场域,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政治局面更加团结稳定,文化建设也日趋繁荣。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历史新方位的重大研判,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明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两手抓”走向“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也在“守正”中坚持“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五大文明”为引擎,以共同富裕为主要建设指征,在优化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中应对新时代对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全新图景下,中国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正在乘势往下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在新的征途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以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准确把握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情势,推进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续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以新发展理念延拓现代化发展空间,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规范和导向,通过机制创新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生产力发展注重整合与融合,以供给侧改革重塑经济结构,协调人与物的和谐关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关乎命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运选择,其广度和深度也深刻影响和服务于世界历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和实践性,在这种交互统一的关系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象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条能够解决国家面临历史性课题的道路,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想要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就需要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及时代呼唤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没有实践的创新,理论就失去了内生动力,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的方向就会丢失。“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武器。自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正确把握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又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检验和更新理论,不断循环往复,探索出新的现代化路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也充分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已经由实践上升到把握规律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辉煌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中国自己的特色,归根结底就是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4]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变革的历程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以中国具体实际为蓝本所开创的,既坚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又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体现出理论的彻底性、批判性和实践的科学性、规律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向度的有机统一。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看现实需要的本质,就是通过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实现历史和现实、内在和外在的统一,从而诠释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方式。在历史向度和现实向度的应然与必然选择中,实现的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其成果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并继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实现平衡。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呼声,是成就新理论、新道路的现实需要。
历史与现实在时间发展线轴上呈现出连续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同时也展现出其同步发展的内涵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形成过程中,既坚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承继,也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现实特点进行整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进程中的历史向度与现实向度的辩证统一。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国家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是依据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人类发展文明史的国家,形成了与我们民族精神息息相关的中华文化。中国自古至今就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5]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独特性。而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实现了中国化。在大历史观之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成为“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6]坚持历史发展中的宝贵经验,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场域下,结合不同时期的现实条件实现创新性发展。深刻阐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逐步探索并回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系列问题,从价值维度实现了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引领和道德规范。
认识主体和客体,要注重其全面性和辩证性特征。主体和客体作为一种辩证关系,在实践及认识中是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事物发展前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两个结合”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这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对象的、受动的客体要素,需要在主体的推动下才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够成为现实的存在,是在主体自觉能动性发挥出来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的。这个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带领的中国人民。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以“两个结合”为立足点,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人民谋幸福为价值诉求的主客体互动中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自由王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归。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全体人民自由发展的团结及当下生产力之下的生活方式是实现人这一主体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因此,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通往这个“自由王国”、实现人类自身解放的秘钥。不同国家在形成现代化发展模式时都面临“依靠谁、为了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带领全体人民在“两个结合”中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体现出了中国发展现代化的最终价值目标指向。这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也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回应,主体与客体之间呈现出反映与被反映的辩证呼应关系。
作为客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实际互动结合中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及全体人民也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破解着不同的时代难题。在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客体的互动交融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式,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7]“中国现代化道路”作为百年历史奋斗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治理的探索,承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基因,不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也为世界历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政治性革命纲领,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指导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是未来理想社会构建的目标追求。这一思想不仅蕴含人是社会发展最终目的价值尺度,也体现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本质规定。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开始的地方思想的进程也一并开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对过去历史抽象和理论上的反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在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运行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目标,满足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民观,才能有一个符合中国民族振兴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价值目标,在现代化发展中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在社会分配中更注重公平,重塑现代化发展结构,在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现代化建设中时代化和民族化的升华与凝练,实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统一、深入和完整,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逻辑演进。
内涵是对一个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体现出事物“是什么”的本质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就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赜中,始终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规律,在实践中形成的一条“中国”与“现代化”结合起来的特色之路。在历史多样性中,创造性地以“两个结合”为引领形成现代化新范式。
肇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的现代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发生极大转变,自此现代化发展多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进行输出。但是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一种发展方式,是超越意识形态且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中国的现代化发端是为应对近代民族生存和发展压力而发起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因此早期多属于学习和追赶那些源于内部“自我觉醒”的“先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
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使得中国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自强,从自发走向自主自觉。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目标,抓住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论,批判性吸收国外现代化建设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发展方案,展现了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中,既重视工业化建设,也统筹协调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既注重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注重内在的民主、法治、文化、生态建设,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价值指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中国社会面临的不同问题。在新时代这个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实现了由单一经济发展向多元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的现代化的转变,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人民发展生产力的斗志与创造力,形成了现代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丰富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11]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中,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大团结,具有包容性的世界眼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仅谋求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也积极参与到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为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世界发展大势,既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也坚定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展现了中国支持世界人民走独立发展之路的决心。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对外注重顺应世界发展的大潮流,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内与外的时代课题,因而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是一致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也是时间的连续性与空间的普适性相统一。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就是走现代化之路,全球现代化建设深刻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习近平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指出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之维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中国的现代化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12]实现了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耦合发展。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蕴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旨在构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3]这是他们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视以人为本,旨在以文明的理念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人类未来走向有塑造和引导的作用,以中国之治推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