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占俊,倪大钊,2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随着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与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大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逐步向发展型资助升级转变。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党和政府给予充足的政策与财力支撑,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切实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深化发展,资助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资助育人实效得到进一步彰显。实施发展型资助作为新时代资助工作的重要方向,仍未能实现“扶困”“扶智”与“扶志”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存在重视物质资助、轻视价值塑造与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现状,因此梳理发展型资助的产生与发展背景,清楚认识到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价值意蕴,理清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成因,优化发展型资助工作育人实践路径,以期能够高效实现资助工作“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资助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大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重视保障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的有力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的必然要求。
20世纪80年代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通过“免费+人民助学金”的模式开展,在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采用“奖学金为主”的模式,并同时开展一些辅助性资助模式,如勤工助学、贷款和学杂费减免等政策[1]。21世纪以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地区间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大学生因经济因素导致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资助实践与经验基础上,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一直在不断建立与完善,到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新的资助政策,强化对高校资助政策的重视程度,要求加快健全资助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加大国家资助工作力度和财政资金投入,明确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国家财政支持与单位财政收入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保障资助工作的工作实效。同时确立了“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获得里程碑式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在这一阶段,保障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不起学”的物质需求。
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经过“兜底型”的历史性探索和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实践性检验,逐步进入“发展型”的时代化发展,高校资助政策立足于教育规律,围绕教育脱贫攻坚的工作追求,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了资助的内涵,更加注重全面性的保障与激励,将保障型资助与人文关怀、心理帮扶和励志教育相结合,注重通过个性化、精准化的资助政策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由此通过资助工作实现资助育人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9年,财政部、教育部颁发《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体系,实现全方位资助育人指明方向。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立足于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并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研究热点与前进方向。因此,理清发展型资助的时代意蕴与现实困境,对于帮助资助工作者精准把握工作定位和优化工作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3]。
发展型学生资助是一套协同联动、融合共生的工作体系,旨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资助工作理念。在大学生资助工作发展历程中,发展型学生资助通过体系化工作方式,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单方面经济资助升级为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工作取向。作为新时代资助工作的阶段性发展产物,发展型资助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紧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人文关怀、思政教育、创业帮扶与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补齐资助工作体系短板,提升国家资助工作的权威性与实效性,实现学生个人与学校工作的良好发展[4]。
发展型资助是新时代高校资助的时代要求,坚持把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保障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围绕学生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以多元化资助形式,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两方面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育人工作。
2.2.1 时代需求,以精准施策实现素质提升
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责无旁贷承担起了时代重任,履行了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将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的扶持政策贯彻到位,培养大学生成为立志成才的时代新人是资助工作中必须要面临的时代之问。发展型资助旨在通过对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进行综合性培育,进一步保障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因此资助工作要在道德层面注重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涵养家国情怀;在创新创业层面保持奋斗意识、永葆创新理念;在实践层面践行知行合一、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在人文素养方面增强知识储备、陶冶素养情操[5]。同时资助工作要通过辩证思维,精准分析困难生的生源构成,从其父母受教育情况、经济困难原因等家庭情况和其个人思想与心理压力等群体特征入手,在基于时代需求的情况下围绕学生问题精准施策。
2.2.2 教育旨归,以发展理念促进成长成才
从国家层面来说,实施资助育人工作、保障教育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有力体现,是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发展型资助的工作宗旨是最大限度地落实教育公平理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发展成更加优秀的自我,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去追求美好生活,能够追随时代的步伐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传统意义上的保障型资助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的基本需求,但是发展型资助旨在激励学生的奋斗意识与自强精神,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摆脱思想与心理包袱,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追求人生的发展。发展型资助从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升级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强调激活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弥补经济原因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学生专业学习与求职就业方面提供实质性的资助,使教育公平理念得到切实有效发挥,全方位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6]。
2.2.3 聚焦效能,以个性化服务深化多元化发展
从学生资助的效能层面来说,“扶困”是资助的基础,“扶志”是工作的追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与能力培养是资助工作的意义所在。高校在学生求学阶段,要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不能仅把资助作为一种救济,而是一种育人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好资助效能的持续性输出,激活学生的潜在发展动力,为学生的成长赋能[7]。发展型资助在于构建多维度学生教育体系,从家庭背景、专业学习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入手,将发展型工作理念做到全方位渗透,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真实需求,及时把握学生成长动态,从而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措施,促进不同特征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发展型资助作为新时代资助工作理念,虽然已经获得了广大资助工作者的认同,但是在高校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实效性开展。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依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侧重于通过保障型资助政策,在“奖勤助免补贷”等方面实施实物性奖励,对最新的文件精神存在价值上的认同而行为上迟缓的现象,轻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上的帮扶,发展型资助存在流程化与表面化现象。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与督查机制不健全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现行资助工作体系中,往往注重于过程公平而忽视对效果的科学化管理,工作重心在于保障学生教育阶段全过程物质公平以及资金覆盖面,导致了对资助工作核心要义的忽视。同时在高校资助工作考察与追踪过程中,管理层并未将资助育人实效进行科学量化,使得发展型资助理念与资助工作的脱节。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为了体现资助工作的育人意义,往往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资助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更多体现为诚信教育,侧重于引导学生及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及学校资金的良性循环。该类教育活动目的过于明显,且只局限于资助工作本身需求,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培养。这使得受助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主动性不强,资助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对资助教育工作产生排斥。常见的资助育人活动包括诚信征文、励志情景剧和“诚信校园行”宣讲等,这在一定层面反映出资助育人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感与成长性有限,缺乏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学生在参与该类活动时未能实现深入的个人反思、自我认知以及充分展示个人特征的机会与平台。
资助育人实效性不足在于育人理念滞后,育人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于新闻宣传与工作留痕,未能有效结合贫困生个人发展,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宣传大于浸润的现象。同时在资助实效跟踪方面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一线资助人员在开展育人工作时缺乏有效的方向性指导,从而导致了发展型资助理念不能有效的落地生根。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导致学生的心理容易呈现一种迷茫的状态,心理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成长环境较为特殊,复杂多样的致困原因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面临来自家庭、个人、同学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包袱相对较大。在资助工作中对其心理疏导工作投入不足,学生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使得受助生缺乏相应的心理帮扶,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变得更加敏感与自闭,形成了物质资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倒挂现象[8]。
资助工作人员素养不够、对心理资助缺乏全面性的认知、部门间的结合与联动未有效运转是形成物质资助与心理帮扶不能有效融合的主要原因,未形成面向帮扶生群体的针对性工作机制,导致部门间工作呈现表面化和被动型的合作现象。在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缺乏专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深度融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自强与自立意识未得到及时有效地引导,进而产生育人效果不彰的局面。
发展型资助体现为润物无声的道德浸润与重视内在需求的能力培养,而当下的资助工作重点仍然围绕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开展诚信教育和保障过程公平的工作逻辑中,把资金的保障作为工作的重点,强调资金的合理使用,而不重视育人过程。综合育人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健全与完善,资助工作中人文关怀不足,能力帮扶与引导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9]。
资助育人形式单一、综合育人体系不健全,使得发展型资助有共识而无落脚点,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创新乏力。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发展状况与个人需求处于动态发展过程,高校还没有形成发展型需求跟踪意识,资助育人工作未将创新性激励机制融入育人工作中。资助育人体系中“三全育人”理念未得到有效的融入,励志教育与需求服务设计不足,育人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育人理念在工作中得不到有效渗透。
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型资助理念在工作开展中认知与行动上的差距,以战略思维强化发展型资助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转化,确保发展型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发展型资助是为贫困生提供系统性的全方位帮扶,同样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的落实,也需要有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作为支撑,以健全的制度体系推动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系统化发展,因此在资助工作考核中要将关注点向育人成效方面转化,引领基层资助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开展发展型资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为其提供可行性的方向指导,坚持以上率下,方向明确,保障发展型资助理念得到有效落实。落实发展型资助理念,在于持续推进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的有效衔接,引导资助队伍更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方法。
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在需求催生发展型育人体系的生成与完善。发展型资助要在实现基础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学生的内在需求,从学生道德素养评估、心理状态筛查与学习状况分析等方面入手,在资助工作中坚持发展理念,强化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奋斗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崇尚美好的健康心态;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规划与发展建议,通过完善资助育人的工作形式,以人才培养、能力拓展为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升学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检验本领,认识自我,让学生找准人生发展方向,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受助—自助—助人”的升级转变,充分发挥学生成就自我、反哺社会的责任担当[10]。
发展型资助育人的落实,需要依托高校有效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格局。高校资助工作者不应仅仅局限于狭隘的资助业务工作者,还应拓展到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心理教师和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行政教辅人员等角色,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电子数据库,既强调部门合作,也做到职责明确,搭建共商共享机制,时刻掌握学生最新动态,根据不同内在需求与实际情况的学生进行归类建档,及时启动针对性引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形成内部资助育人生态圈。同时要注重引进优秀校友案例,强化校企合作,拓展动态性资助育人的服务深度与力度。
持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多元化实践平台。坚持推动精准资助与精准育人相结合,以大数据为依托,以新媒体为纽带,因势利导,形成资助工作的思政育人氛围。坚持经济资助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进行通用性技能培训班建设,开展计算机应用、茶艺等相应技能公益培训。优化实践平台建设,在原有勤工助学岗位基础上提供更多元化薪资分配机制,形成多劳多得与保障性岗位资助相结合的实践绩效分配体系。同时推进坚持以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引入劳动教育确保自力更生能力培养,进行劳动代偿式应用型技能培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明确自身定位,在资助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职能,促进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有效转变,坚持将发展型资助工作做出实效。因此,要进一步明晰发展型资助的发展历程,明确其时代价值意蕴,通过分析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落实育人理念,将学生内在需求作为出发点,强化协同联动与实践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学习需求等措施构建发展型资助工作体系,致力于为资助工作育人质量的提升提供可行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