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 上海 200333
陶瓷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元素,校外陶艺活动课程是以陶艺教学为载体,通过校外项目化学习形式开展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校外陶艺活动课程中融入红色教育,是实施校外艺术课程思政教育的积极探索。在设计实施“陶土中的红色记忆”馆校结合课程中,通过将红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以校外活动为载体,利用在地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感受和理解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理想信念中,通过学习体悟分享和陶艺作品创作展示等形式,表达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地文化是所在地区、地域,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地域特色文化,从某种程度来讲,是该地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具有较为显著的认知度和辨识度。红色在地文化是实施红色教育的内容载体,为开展校外思政活动课程提供了资源支持。
普陀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是先进楷模辈出、劳模精神接续相传的红色热土。根据《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目录,结合校外陶艺活动课程的实施要素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对普陀区十五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比较。六处红色旧址与四处红色遗址都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具有一定的红色教育功能,但缺乏与陶瓷的关联,如果生搬硬套,则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五处红色纪念设施中,顾正红纪念馆、沪西革命史陈列馆都具有突出的红色文化展陈,而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和普陀区档案馆“沪西印记”展厅则侧重历史性展陈,相较而言的上海纺织博物馆,不仅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展陈内容,而且展品中有陶纺轮、织俑、布印陶罐等较为丰富的陶瓷展品,是适合开展校外陶艺活动课程的优秀场馆资源之一。选择纺博馆的另一个考虑是纺织业被称为上海的“母亲工业”,普陀曾是上海纺织产业聚集地,场馆位于上海最大的民营纱厂申新纺织九厂原址,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纺织工人反抗压迫、开展民主斗争的“申新惨案”原址,是多维度体现在地红色文化的优秀教育资源。
红色教育的主题设计是思政课程内容设计的要素之一,学生对红色教育元素的认知、理解和转化是教学主题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校外教育的特点是混龄式教学,学生间不仅存在年龄的差异,由此产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般是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分布情况,设计一个大教学主题,在主题框架下,设计针对不同认知能力水平学生的驱动性问题和考核评价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程过程体验和成果习得。因此,基于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四年级,年龄为9一10岁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活泼好动,充满探究的好奇心和尝试新事物的心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而9岁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注重细致,他们更愿意接受新任务和新挑战。相对来说,10岁的孩子具有更强的道德观,他们十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加乐于合作,同时也很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基于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校外主题活动的框架下,改变常规思政教育的学习形式,通过深度走访上海纺织博物馆,与馆方工作人员多次交流,结合场馆环境和展品内容,挖掘易于学生理解的红色教育元素。通过结合顾正红事迹展区、纺织劳模墙、现代纺织科技等主题板块,从了解顾正红事迹、纺织劳模事迹和现代纺织科技三部分展陈内容入手,通过忆红色岁月、颂劳模精神、赞科技创新三个项目板块,为学生创设在真实场馆学习情景中,与展品、陈设环境建立学习探究关系,从而引发他们去思考“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分享交流中表达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学习感悟,通过陶瓷作品创作的形式,将抽象的感悟理解进行可视化的实物成果展现,从而提升学生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红色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校外活动课程教学目标比较,前者较难量化和评价,但两者的教学形式却有相同之处,都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时,首先将红色教育的德育评价纳入校外活动课程的三维评价中,如结合展品与人物事迹,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通过分享交流和陶艺创作,进一步体会和表达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价值,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评价方式则结合校外活动课程的特点,通过两个维度实现:一是活动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表现为学生通过场馆观摩,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对展品和展陈内容产生思考与感悟的分享表达;二是活动最终形成的成果性评价,表现为学生通过本次场馆学习,结合自身习得收获,通过陶艺主题性作品创作,表达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为提升场馆学习的实效性,在实施场馆活动前,教师向学生提前布置了自学任务,要求他们通过网络或书本查询一件纺织工具一一打梭棒,并了解与打梭棒有关的历史事件。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项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乐趣,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前把学生代入红色教育的学习情景中,同时也为开展后继的场馆学习活动准备了预习资料。
在组织学生开展场馆活动时,依据教学设计的三个展区内容递进顺序,首先带领学生走进顾正红事迹展区,通过展陈参观,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展品陈列中的打梭棒。因活动前有预习准备,学生对打梭棒的故事几乎都能说出一二,当提出“这根打梭棒记录了什么历史事件?”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预习资料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虽然对问题的回答很迅速也比较充分,但这是事先将资料准备好后的回应,学生可能并没有对这些学习资料进行更多的分析思考。要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追问和思考,还要继续创设递进式问题。通过引导他们观察顾正红纪念雕塑底座上印刻的顾正红临终遗言:“勉励同胞,一致努力,为工人谋幸福!”提出思考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此时,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有的说:“体现了顾正红为了人民谋幸福,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有的说:“反映了顾正红为了国家和人民,勇于斗争的奉献精神。”此时,学生的思考是自由发散的,虽然表达角度不同,但含义基本一致,通过归纳学生的观点,教师总结阶段学习小结,顾正红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在劳模照片墙展区前,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布置“寻找一位你最熟悉的纺织劳模”的驱动任务。随后,结合照片墙的劳模事迹介绍,请学生分享劳模的故事。学生在分享中,进一步体会“奉献精神”的内涵。接下来,通过提出问题:“你从这些劳模事迹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交流中,这些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基本能说出劳模身上所集中体现的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开拓创新和勇于争先等精神品质。此时通过归纳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一一共产党员身上所具备的“奉献精神”。这个环节指向的“奉献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开展生产建设的新时代的精神!
引导学生进入纺织科普展区后,这里的展陈更加丰富多元,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纺织产品的蓬勃发展。此时恰逢我国“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火星的新闻备受关注,学生也对展厅中的神州七号宇航训练服特别关注,纷纷提问。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宇航服中的新型纤维材料外,适时提出思辨性问题:“纺织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学生的回答普遍聚焦于具体的纺织行业从业者,如纺织科学家、纺织技术人员等,教师此时归纳并提出新的追问:“他们中既有工人技师,也有专家学者,他们不是某一个人,是一群甘于奉献、执着创新的纺织工作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我国从“纺织大国”建设为“纺织强国”,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学生根据之前项目的学习理解,已经对“爱国主义精神”建构了认识,此时结合对现代纺织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体悟,十分顺利地表达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三个展区的学习,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此时将学生引至现代纺织机械设备前,结合展品观察向学生提出与陶瓷有关的话题:陶纺轮曾是纺车中的重要零部件,随着技术的发展,陶制零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对比纺织机的发展史,再次引出追问:“共产党员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在爱国奉献中书写精彩人生,今天我们将怎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个问题是基于学生对爱国主义建立了正确的认识理解后,要求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表达如何继承的问题,是对知识从学会到会用的迭代过程。学生的回答主要围绕努力学习、强健体魄、力争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等方面,体现了他们对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行动规划。
本次馆校结合活动的场馆部分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建构爱国主义精神的认知和理解,而走出场馆回到课堂的学习活动目标,则是结合场馆学习体会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以陶土为载体,进行主题性陶艺作品的设计制作。
主题性创作是限定范围的命题创作,学生需对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正是基于场馆活动的认识收获,教师提出问题:“请结合上海纺织博物馆的参观感受,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这个问题与场馆活动最后的总结性问题呼应,同时也为引出本阶段的陶艺创作活动建立主题关联。通过学生的交流分享,教师提出“把自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理解通过陶艺作品表现出来”的驱动任务。如何把抽象的红色文化概念,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环节活动的难点。结合陶艺主题作品创作指导方法,教师通过作品欣赏、草图设计、方案调整等指导步骤,带领学生进行爱国主题的陶艺作品创作设计。
在指导构思设计过程中,教师展示了一组爱国主义题材的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后思考:“画中的爱国主义是如何体现的?”通过交流分享,指导学生认识表达“爱国主义”的可视化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提炼出来,如顾正红与敌人斗争的打梭棒、佩戴国旗标识的宇航服等,为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爱国主义”主题的视觉认识,教师还介绍了“红色曹杨”、“赤色沪西”、“劳模徐虎”等各种主题的爱国题材油画,雕塑作品,以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作品的表现方式。在草图设计中,指导学生对国家、家乡、社区,或者典型的人或事进行艺术表现。在小稿制作之前,结合草图方案请学生进行交流分享,针对问题进行互评,教师对草图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当开始陶艺作品创作时,每一位学生根据完善的制作方案,通过陶土捏塑、泥板浮雕、陶瓷彩绘、瓷刻等各种形式进行制作。有的学生结合中国航天题材,利用瓷板绘画形式表现我国航天员登陆火星的畅想画面;有的学生以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为蓝本,借助圆形泥板构图,将牡丹、石库门、党徽等元素组合并通过浮雕纪念章的形式进行展现;还有的学生用人物捏塑的手法,表现纺织劳模实干、巧干,创造先进工作方法的动人瞬间……。完成的作品通过干燥、施釉、烧制,便成了一件件基于场馆红色教育成果的陶艺主题作品。
通过设计执教本次教学活动,从挖掘普陀红色在地文化资源,到确定上海纺织博物馆为场馆教学点;从分析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到结合场馆展设与展品的红色资源利用和场馆实地教学;从基于场馆的学习感悟中提炼可视化的创作元素辅导,到激发学生结合设计方案进行陶瓷主题作品创作,完整地呈现了基于红色教育的馆校结合校外陶艺活动课程的全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陶艺作品,是学生在场馆真实场景中的学习体验和感悟,通过陶瓷艺术创作后的物化产出,不仅是本次红色教育融入校外陶艺活动课程的教学成果,也是红色教育评价反馈的量化指标。
红色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外陶艺活动课程中融入红色教育,设计既适合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和理解的特点,又富有校外陶艺活动教学注重实践创新和开放灵活的教学特色,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探索,为未来校外艺术活动课程渗透红色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