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星河,亘古流今。黄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养育了中华儿女,衍生了诸如关中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大河浩荡,大浪逐新。黄河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从未中断,早已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构筑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图景。《黄河与中华文明》立足于黄河的自然风貌与文明变迁,探索了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历史渊源,将黄河与中华文明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进行细化深化,为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书中既有宏观视野和理论构建,也有专业绘图软件制作的黄河流域图、实拍图、航拍图,相信所有想要了解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化、发展黄河文化的读者,都能够通过这本书发现黄河不一样的地方。
《黄河与中华文明》中提出,尽管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像满天星斗那样繁多,但许多早期文明都如烟花般璀璨之后归于尘埃,只有黃河文化得以延续存留,究其原因,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环境密不可分。书中对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进行了细致说明,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黄河孕育了中华千古文明史,旧石器时代的西侯度猿人、大荔猿人,被考古发现的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从不同方面说明了黄河流域早已有了文明起源的迹象;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地域文化,也使得黄河流域直到唐宋时期仍旧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尽管黄河流域经历了无数次的人口迁出迁入,但是这并未使黄河文明衰落,反而使得黄河流域既成为各族人民的大熔炉,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产生了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传说,积聚成丰富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让各族人民都认同黄河流域是自己的根。此外,黄河文明也有着吸收外来文明的历史痕迹,比如青铜冶炼技术、小麦栽培技术、饲养技术,这些外来文明的成果在经过本土化改良之后,构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明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分析与探索其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对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中可以得知,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于兼容并蓄、天人合一、百折不挠三个维度,蕴含着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交流互鉴的文化观、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等理念,这些精神内涵有助于丰富我国新时代文明交流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新时代文明交流理念层面而言,黄河文化是中华大地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凝结,也是在与其他文明古国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其中既有国内南方、北方、西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口迁移,如炎黄时期各个族群融合,也有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文明交流,如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四方馆设置,这些既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文明交流的思想基础,其中蕴含的在统一中包含差异的文化交流精神,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最好驳斥,有助于处理新时代不同文明的交流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生态文明建设层面而言,趋时避害的农时观、用之有度的资源观等黄河经世文化,依水道之理而行治理之工的黄河治水文化,蕴藏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智慧,有助于探寻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规律,形成“宜山则山,宜水则水”的生态发展观;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而言,无论是华夏始祖“三皇五帝”、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还是在中华大地上曾无数次出现四分五裂并最终走向统一的王朝更替现象,黄河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展现出同根同源、大一统、大融合的主流意识,形成了尚祖寻根的民族心理结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提供了精神遗产,能够提升新时代人民对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为了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要加强黄河文化的学术研究,整理历代关于黄河的历史文献,整合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力量,开展黄河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整理、保存等课题研究,制定地域性黄河文化资源名录,规划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重点研究课题,建构黄河文化研究智库,推动黄河文化在理论层面的创新;要加强黄河文化的实践应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以黄河文化品牌与旅游体系为载体,整合串联黄河流域的旅游与文化资源,形成政府、社会机构、社会公众多方参与主题治理格局,将黄河文化与地域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创新工程,如黄河文创作品设计、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黄河文化故事,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作者简介:陈欢(1995—),女,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