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嘉 陈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作了精辟概括和深刻阐释:“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他明确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辛历程,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学习、感悟、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首次提出、概括和阐释具有重大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的首次提出、概括和阐释,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实践。伟大的革命实践孕育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实践不仅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使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更孕育和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立足于伟大建党实践,它的总结概括有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苦苦探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和出路,奋力将创建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的理想付诸实践的艰辛而伟大的歷史过程。
第二,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政治品格是一个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目标、政治特质等的集中体现,是这个政党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伟大建党精神在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取向和本质属性,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和坚守人民立场等方面,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100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不断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鲜明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起点,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占据着开篇和奠基的重要地位,高度凝练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髓要义,孕育和繁衍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精神样态,为中国共产党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饱尝艰辛而风华正茂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宝贵精神财富。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主要内容,思想深刻,内涵深邃,逻辑严密,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近代以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让苦于救国无方的中国人民看到了驱散黑夜的曙光。自此,“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
五四运动后,宣传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在国内掀起。李大钊指出:“布尔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于是,各地纷纷开始通过创办进步报刊、建立研究组织、翻译经典著作、撰写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等途径,使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李大钊和陈独秀先后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当时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大重镇。陈望道苦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马克思主义那时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不仅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还遭遇各种社会思潮的非议和挑战。瞿秋白曾形象地描述道,“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但是,“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一批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特别是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争,才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认识到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达到救国救民和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目标,最终抛弃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选择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迅速投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群众相结合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中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 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自那时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苦难的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直到一批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秉持着拯救民族危亡和天下苍生的使命担当,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终于使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的悲惨命运。比如,毛泽东就是在目睹广大人民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目不识丁,还常常被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勒索压迫、被卖被杀的痛苦生活后,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担当精神的政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使自身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第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直面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全国党员总计才 50余人,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只能秘密开展活动,处处受到反动势力的压制和迫害。然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在逆境中愈挫愈勇、发展壮大,最终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始终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在不屈的探索中坚守理想、在高压封锁中传递信仰、在白色恐怖中捍卫真理,连生死考验都无法消磨中国共产党人赴汤蹈火的革命意志。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可歌可泣的精神丰碑。
以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例。李大钊曾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被捕后,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即便受尽各种严刑拷打,仍竭力掩护其他被捕同志,直到被反动军阀绞杀。陈独秀早年在革命斗争中数次被捕入狱。正如他告诫在与反动军阀斗争中受尽磨难的青年学生那样:“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不畏反动政府镇压,不惧牺牲、坚持斗争的精神。100年来,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以及国际风浪的严峻考验,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胜利;抵御和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金融风險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夺取了抗击“非典”、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等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无数的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热血锻造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第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忠诚,就是无条件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坚决遵从党的意志,听从党的决定,服从党的安排等多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初,不仅从思想上帮助党员坚定信仰,增强党性,而且在纪律方面对党员加以严格约束,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个方面强化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意识,防止党员的思想和行为蜕化变质。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要求党员必须承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等纪律规定。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从一个最初仅仅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 70多年、拥有 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建党之初就强调对党忠诚,并严明了党的纪律和规矩,使它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负人民,要求每一位党员必须恪守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回顾历史,我们党成立前后,也有一批政党和政治团体先后登上过中国的政治舞台,但大都是“趁火打劫,植党营私,呼朋啸侣,招摇撞骗,捧大老之粗腿,谋自己的饭碗,既无政党之精神,亦无团体的组织,指望由他们做出些改革事业为人民谋福利,只和盼望日头由西边出来一样”。唯独中国共产党“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利益,并且矢志以“由少数阶级专制的黑暗社会,变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的光明社会”为己任。在 1920年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要组织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并要将这政权放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可见,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伊始就对“为了谁”这个问题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落实于行动,才不断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拥有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对党忠诚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不负人民,强调的是人民性的问题。但是,党性和人民性不是分离的,也不是对立的,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对于每一名共产党员而言,必须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三、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特质,也是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精神力量,有利于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第一,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厚植坚定理想信念的信仰根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之上。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誓言,让信仰之光不灭,精神之炬不熄。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着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但凡理想动摇、信念滑坡,都可能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习近平总书记时常警示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为此,全党上下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铭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持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保持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还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回答时代之问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守正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二,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第三,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进行伟大斗争中不断赢得胜利。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是,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会充满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内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周边环境复杂敏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使得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对此,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成就梦想、走向辉煌。
第四,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空前的决心、空前的勇气、空前的气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对立党兴党强党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锻造和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而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新征程上,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进一步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实质,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自《党的文献》2021年第5期;作者分别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上海交通大学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