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犯罪加快向网上蔓延变异,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违法犯罪持续高发多发,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刑事犯罪。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五个一流”工作要求,积极构建“一个体系、两个机制、三个关键”的工作体系。截至9 月28 日,全市共破电诈类案件751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20 人,已连续18 个月实现公安部提出的“两升两降”的工作目标。
面对严峻复杂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形势,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立足呼伦贝尔市“城、农、林、牧、边、矿、水、草”地域特色,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的反诈工作体系。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等47 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资源力量,深化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各旗市区比照市本级成立了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全面整合各方面资源,广泛凝聚打击治理整体合力。
紧紧围绕“四专两合力”理念,充分发挥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和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机制优势,整合全市资源,构建完善职责清晰、协同联动、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打击治理机制。坚持从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构建社会反诈防范体系、强化属地管控和源头治理、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四个方面,出台13 项具体措施,逐项明确了责任单位。三大通讯运营商、8 家商业银行、15 家互联网企业携最高权限入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进一步优化联动工作机制,在精准拦截、快速止付、全力挽损方面成效显著。统筹各警种资源手段,持续推进反诈中心软硬件建设。
组建预警核查、见面劝阻督导、反诈宣传三个专班,积极整合系统内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反诈预警劝阻、宣传防范工作合力。全力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构建了传统方式+新型模式、自媒体平台+外媒途径的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体系。充分利用微信使用人员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建立了自治区首个盟市级反诈宣传“四级微信群”矩阵,覆盖人数165.86 万人次,每天推送“反电诈即时资讯”,通报发案、介绍案例、提供建议,全面营造网络反诈宣传的浓厚氛围。
同时,全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 安装工作,截至9 月28 日,全市国家反诈中心APP 安装注册150 余万人,注册率达70.56%,持续排名全区第一。针对易上当受骗群体和已被劝阻的易受骗人员等重点群体,发动全市警力下沉社会面、全警入户进行“精准滴灌”。截至9 月28 日,共制作、发放宣传折页217 万份;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开学反诈第一课”,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其家长一起参与反诈宣传教育,并在全部高校建立校园反诈中心,完善高校在校生兼职管理制度,做到了“大中小”学校全覆盖。
紧紧围绕“严打、防范、治理”三个关键环节,采取有力的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发动各方力量,坚决遏制电诈类案件高发势头,以“云剑”“百日行动”“双清双打”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以“破案、抓人、挽损、追刑”为目标,构建“全链条”打击体系。
2022 年,全市共发50 万案件15 起,现已全部破获。其中,海拉尔“8·08”特大电信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2 名,挽损50 余万元,并直接锁定了境外窝点犯罪嫌疑人;同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蒙e 突击队”,分区域精准投放警力、高位推进全链条打击的工作模式,实现以快制快、研判抓捕无缝衔接,推动打击能力提效升级,至今已组织三次集中外出抓捕,累计派出警力200 余人。9月16 日,仅用十小时就破获了虚假贷款诈骗案,挽回群众损失32 万余元,再次创造了发案十小时就破获案件的“蒙e”速度。
围绕“网络犯罪、网络防范、诈骗种类、受骗群体”工作方针,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发生。与有关部门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全面整合公安部电诈平台、公安厅电诈平台预警数据,形成了“数据下发+上门劝阻+督导回访+跟踪问效”全链条闭环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模式。
自2021 年8 月至今,全市213 个派出所累计接收紧急、中、高预警劝阻数据 40.06 万人,成功预警劝阻 37.74 万人次,见面率达到 94%,成功劝阻拦截止损 966.59 万元,全市有53 个派出所实现辖区电诈案件零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