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
(绛县农业农村局,山西 运城 043600)
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小麦病虫害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每年呈加重趋势,已经成为制约小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应加强对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小麦健康生长,推动我国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小麦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尤其对叶片和叶鞘的为害较大,发病后会造成小麦减产10%~20%,甚至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植株地上部位,对叶片和叶鞘的为害较大,发病初期表面会出现白色霉斑,病情扩展后病斑逐渐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并且表面会布满白粉,即为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白粉能够分散。在患病后期,霉层逐渐由原来的灰白色变为浅褐色,病斑上会出现一些小黑点。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后会扩散和流行,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发病,具有发病快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出现白粉病有多种原因,包括小麦品种、气候、温度、光照以及田间管理等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和流行小麦白粉病。调查研究显示,适合小麦白粉病发生的温度为15~20 ℃,相对湿度>70%,如果温度低、湿度小发病缓慢。在相同的条件下,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发病概率低于抗病能力差的品种,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好和产量稳定的品种。如果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会导致品种抗性能力下降,易出现病害。为此,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当更换品种,避免白粉病大范围流行和扩散。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杂草多和通风透光不良,都会导致白粉病扩散和流行。另外,施肥和田间管理措施不当也会引发白粉病,过多施入氮肥会导致小麦植株贪青,增加发病概率。有些种植户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和防治白粉病,导致白粉病扩散和蔓延,增加了防治难度。白粉病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者子囊孢子的形式通过风力或者气流传播,直接传播到易感染该病的小麦叶片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菌会迅速萌发,并且为害小麦。
第一,农业防治。应选择抗病能力强和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科学轮作倒茬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在选好地块后采取深耕、深翻的处理措施,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枝枯叶,减少病原菌数量。适当晒田提高土壤活性,能够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在施肥的过程中保证底肥均匀,抓住最佳的播种时期,播种太早会因为气候和温度不适宜造成发芽缓慢。
第二,药剂防治。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以选择0.03%三唑酮,控制好用药量,严格按照配比说明用药,用药过多会严重影响出苗率。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零星的白粉病要立即采取措施,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将损失率降到最低,否则会增加防治难度。为了提高防治的效果,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12~15 kg/hm2,也可以选择12%禾果利可湿性粉剂,用量为300~450 g/hm2,兑水50 kg 喷雾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选择70%甲基硫菌灵或者50%退菌特防治,每隔5~7 d 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均匀喷洒药物。
小麦锈病的传播速度快、分布范围广,严重影响我国小麦健康生长,主要的锈病类型包括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发病后会造成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达到30%。小麦叶锈病初期会出现褪绿色的病斑,随着病情扩散,患病部位会出现红褐色粉疱,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在叶片上呈不规则的特点。在患病后期阶段,叶片背面会出现黑色椭圆形或者长椭圆形的病斑。小麦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的叶片和叶鞘部,在发病初期会出现褪绿色病斑,之后逐渐变为黄色粉疱,即为锈病的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在后期逐渐变成黑色。
不同类型锈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存在差异性。第一,条锈病。条锈病的病菌喜寒不喜热,在我国高海拔小麦种植地区的越夏时节是该病的高发期,条锈病的夏孢子会随着风力的作用进入到小麦种植区,成为小麦锈病的主要感染源。小麦染病越冬后会再次产生夏孢子,随风扩散并且感染新的小麦幼苗。条锈病的感染条件包括使用容易感染锈病的小麦品种、越冬小麦感染条锈病病菌、每年3—4 月降水量较大、入春后气温回升较快等。第二,叶锈病发病规律。叶锈病在我国许多小麦种植地区都会出现,在越夏后会成为主要感染源,小麦在感染该病害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会产生夏孢子,借助风力传播扩散更多的病菌。在温度为15~20 ℃的条件下,会导致叶锈病大范围出现和流行。第三,秆锈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温度在3~31 ℃的环境中都可能感染该病,温度在18~22 ℃的环境下感染概率最高。尤其在我国南方主要的种植地区,该病会在越冬区域不间断发生,之后在风力的影响下直接向北扩散,对我国小麦的为害较大。对抗病能力较低的小麦品种为害较大,同时气温高和降水多也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1]。
为了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应坚持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防治对策。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要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保证品种分布的多样化。第二,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要把控好播种时机,不能播种太早,否则会增加条锈病的发生概率。要控制好肥料的使用量,避免偏施或者迟施氮肥,在小麦分蘖拔节期追施磷肥和钾肥,增强小麦植株抗病能力。在多雨高湿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如果春季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土壤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在小麦收割完成后要及时翻耕土地,降低第二年发病概率。第三,选择药剂方法。在播种前应选择药剂拌种处理,在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可选择20%粉锈宁乳油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种子混合均匀,能够有效预防该病发生。在小麦拔节期或者孕穗期,发病率为2%~4%,应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可以选择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用量为15 kg/hm2;也可以选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用量为375 g/hm2,兑水60 kg/hm2喷雾防治,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出现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在发病初期应选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用量为450 g/hm2,兑水45 kg/hm2喷雾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治叶枯病和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具有周期性,遇到高温和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大范围扩散和流行,造成小麦减产15%左右,严重时能够减产80%以上,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都能发病,如果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患病部位会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随着病情扩散,霉层会出现许多凸起蓝黑色的子囊壳,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患病部位没有霉层。植株幼苗染病是因为种子或者土壤中携带病菌,种子出芽为褐色,会导致根部腐烂,造成小麦苗黄枯死。
调查研究显示,发生小麦赤霉病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适合赤霉病的发病温度>15 ℃,温度越高流行速度越快,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会导致小麦根部有大量的赤霉病菌菌丝,并且很难被发现,会造成病害扩散和流行。如果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出现连续降水天气,也会造成该病流行和扩散,适合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形成的相对湿度>95%。
另外,当前还没有能够抵抗小麦赤霉病的免疫品种,不同的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花期短和耐湿性强的品种抗病能力强,而不耐肥的品种抗病能力差。近些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田间病原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导致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小麦收获后病菌能够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第二年会释放大量的孢子,成为主要传染源。有些种植户不重视田间管理工作,田间湿度大和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小麦徒长,通风透光性差会影响植株抗病能力,导致病菌入侵。在成熟后没有及时收割会导致小麦田间有大量的病残体,增加病原菌数量[2]。
第一,农业防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抗病能力强和高产稳产的品种。在选种完成后要进行包衣或者药剂拌种处理,减轻病原菌的为害。采取科学耕地措施,通过深耕灭茬的方式减少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合理排水和灌溉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好氮肥用量,在收割完成后要及时晾干和储存,避免出现霉变。第二,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能够减少病害发生,如果用药防治,阴雨天气应多次喷洒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合理选择药剂,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使用多菌灵会产生抗药性,可以选择戊唑醇或氰烯菊酯等药剂,并且要交替轮换使用不同药剂,避免出现抗药性。在喷洒药剂的过程中应保证均匀用药,提高喷洒效果,增强防治效果。第三,生物防治。如果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不仅不会彻底根治赤霉病,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物防治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者产物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来控制病原菌。当前我国已经发现了酵母菌和链霉菌等植物内生菌,能够有效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3]。
当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小麦叶枯病是主要病害,导致小麦减产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小麦叶枯病主要为害小麦的叶片和穗部,在发病初期患病部位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和蔓延,病斑中部逐渐变成淡绿色,并且多个病斑连接会造成叶片枯死,病斑会出现黑色小点,即为分生孢子器,病斑逐渐由下部叶片扩散至上部叶片,最后造成叶片枯黄。
通常情况下,病菌能够在小麦种植地或者种子上越夏,在秋季逐渐为害幼苗,并且菌丝体能够在患病比较严重的植株上越冬,在春季会产生分生孢子继续为害小麦。小麦病残体和种子带菌是初期侵染源,直接扩散和流行病菌。该病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低温多湿的条件下会扩散和蔓延,尤其在每年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降水量较多会流行该病害,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小麦叶枯病发生,并且为害比较严重。不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尤其是使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者氮肥用量过多等,会加速该病害的扩散和发生[4]。
第一,农业防治。应及时清除小麦病残体,小麦叶枯病的寄主范围广泛,在发病严重的小麦田块应该尽量避免秸秆还田,选择留低茬的收获方式,能够及时将小麦秸秆清理出田间,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还田,采取深耕加速腐解,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数量。通过科学轮作减少小麦田间的病原菌数量,要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比例,控制好氮肥用量,合理灌溉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第二,化学防治。在日常田间管理中,及时掌握该病的发生规律,在发病初期要及时用药,如果等到症状明显再使用药防治效果会受到影响。在选择药剂方面,可以选择三唑酮和速保利等广谱、高效的药剂,同时也能有效防治锈病和白粉病,提高病害防治效果。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蚜虫防治工作,有研究表明,发生叶枯病与蚜虫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蚜虫直接刺吸叶片会造成伤口,加速病菌的入侵速度。具体的用药方式如下:可以选择20%三唑酮乳油,用量为9 000 mL/hm2,或选择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45 kg/hm2,连续喷洒两次,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麦蚜虫会刺吸小麦茎叶中的营养,造成叶片出现黄白相间的斑点,之后形成斑块,导致植株枯萎死亡。小麦穗部染病后会造成麦粒营养供给不足,穗粒干瘪,严重时会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另外,麦蚜虫会分泌蜜露,影响小麦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正常代谢,进而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下降。麦蚜虫能够传播黄矮病毒,导致病毒大范围扩散和蔓延,发病后造成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矮小,造成小麦减产[5]。
第一,生物防治。在防治麦蚜虫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关系,引进天敌,避免麦蚜虫大范围蔓延。生物防治措施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也可使用生物碱,提高防治效果。第二,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可以选择吡虫啉和抗蚜威等内吸剂。选择5%吡虫啉乳油或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每隔15 d 用1次,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要掌握好用药时机,精准喷洒药剂,均匀施用药物,提高防治效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