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2022-02-11 15:04:09袁锐
种子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作物农药

袁锐

(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现代植物保护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方法,但是不会对有害生物赶尽杀绝,因为国家一直在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是维系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物种多样性。现代植物保护技术主要是在病虫害发生时运用合理的措施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防控病虫害,降低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威胁,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平衡。

1 目前农业生产中关于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1.1 植物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农业超级大国,农业生产历史久远,农业产量首屈一指,农业生产力水平更是突飞猛进。但有些比较贫困落后的山区,受传统农业的发展限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收效甚微。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植物保护意识淡薄,不可避免破坏了生态环境,过分重视产量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完全不顾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和可预见灾害的发生,最终导致农业生产中损失巨额财产,追悔莫及。

1.2 现代化农业知识欠缺

从目前我国的植物保护成效来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从整体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当前我国比较欠缺有关科学植物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现代化农业知识[1]。

1.3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因为生态物种越多,食物链就越稳定,从生物链的稳定发展考虑,应该确保农田生态复杂的多样性,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生产生活。但是很多地区为了追求高产量而忽视了农田生态保护,破坏食物链的平衡,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受损,原本起保护作用的植被也都被破坏,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不可估量[2]。

2 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2.1 获取绿色健康农产品,减少农药残留

在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种植者防治病虫害主要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由于种植者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使用农药时不规范,不可避免地残留农药,如果长期不科学用药,还会导致病虫体产生抗药性,不但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防控难度,农作物受病虫害的侵蚀,产品质量不过关。

科学的植物保护技术可以精准预测病虫害,依据病虫害种类,应用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用药,在药量方面应做到精准施控,有效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保证产品质量。由此可见,植物保护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既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又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2.2 保证绿色农产品输出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不规范使用化肥和农药,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不仅口感不好,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任由病虫害发展以及大肆使用化肥和农药,久而久之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致使生物链失衡,因此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可降低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量,实现农产品增收。

2.3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病虫害,病虫害成灾就会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从近几年病虫害发展来看,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惨痛的后果。应用植物保护技术能精准监测病虫害,做到科学防控,不仅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还能助力农业发展[3]。

2.4 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销量逐年增加,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有了更高的认识。

种植者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植物保护技术,精准施控化肥和农药,使农产品可追溯,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价格,不仅能增加农民收益,还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4]。

2.5 提升乡村生态品质

我国偏远贫瘠山区的水源、土壤、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甚至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由于化学农药成分中的部分有机磷、有机氯代谢周期较长、利用率不高,加上种植者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过量残留。推行现代化植物保护技术,通过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可以合理搭配使用化肥和农药,精准施控,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绿色种植,提升乡村生态品质[5]。

3 目前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

随着国家倡导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技术的准则是科学、稳定、可持续化生产发展。

与传统农业技术不同的是植物保护技术具有科学思维,运用多种技术实现科学合理的管控。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利用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采用物理方式诱杀,做到了趋利避害,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植物保护技术因地制宜、精准防控,解决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既符合绿色农业发展要求,也实现了农作物高产高益[6]。

3.1 “三诱”防虫技术

“三诱”防虫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包括光诱技术、色诱技术和性诱技术3 种方式,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害虫的生活习性与特征进行防治,属于物理防治技术。光诱技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害虫汇集,病虫害的尸体还可以作为养殖饲料,这种方法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会有效降低防治成本,节约养殖成本,可谓一举多得。色诱技术是利用昆虫对颜色的敏感性,在害虫对黄色敏感阶段用黄板诱杀害虫,需要合理规划黄板的位置,包括尺寸、高度。性诱杀技术主要是通过激素干扰昆虫交配,从根源上减少虫卵的数量,抑制昆虫数量增长,从而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7]。

3.2 控制细菌引发的病害

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细菌或病菌,这种病菌在花期会影响授粉,导致减产。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种植者会喷洒农药,而绿色农业发展要求运用生态防治方法,喷洒溃腐灵促进植物伤口愈合,达到灭菌效果,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细菌病苗进入种植地区。

3.3 防虫网阻隔技术

防虫网阻隔技术是一种新式杀虫技术,属于物理防杀,主要是通过种植园的环境空间和农作物的特征搭建防护网,阻碍害虫进入。这种技术防控效果理想,相对传统消杀方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防治害虫的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绿色农业。

除此以外,防虫网的保温效果还能给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这对于一些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比如炭疽病和软腐病,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用防虫网阻隔技术需要注意的是防虫网材料的选取,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经过实践证明,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防虫网防虫效果更好[8]。

3.4 数据库技术

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发展绿色农业,建立数据库是重中之重,建立数据库可以保存、筛选、解析获取的农作物相关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检索可以了解到农作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图像、经济效益,可以高效保护管理农作物[9]。

3.5 改进栽培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对于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灌溉、翻耕、施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水分、热量以及调节土壤结构和孔隙,保证农作物最佳的生长环境,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在植物保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改进栽培技术的方式加强植物保护[10]。

3.6 科学用药技术

科学用药是指向种植者普及农药理论知识,遵循农药安全应用间隔期,推行使用友好型农药,减少应用化学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量。

3.7 生态调控技术

着重推行抗病虫种类、改善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优化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方法,整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作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以及自然天敌保护等技术,整治病虫害产生根源以及滋生环境,人为加强自然控害能力与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3.8 生物防治技术

着重推行实施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方法,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微孢子虫、枯草芽孢杆菌、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与技术的示范推行力度,积极开发天敌生物、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11]。

4 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具体策略分析

4.1 增强务农人员的植物保护意识

大部分农民对于植物保护没有太多的意识,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难以掌握农药和化肥的用法和用量,凭借以往的经验,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农田生态失衡。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可以通过农业讲座让农民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务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使植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4.2 对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手段

传统农业的种植者往往农民居多,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是依据以往的经验操作,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无法保障科学生产农产品。当前,还没有研制出无毒无害的农药,推广有机肥是为了减少化肥对土壤以及植物的危害。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大生物和化学综合防治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保护植物[12]。

4.3 创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大难事,相关部门应该制订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方案,经常勘查农产品现场,了解农产品生产现场的客观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调控,既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又保证生态环境平衡。

4.4 加强抗性育种

环境和区域对于农产品生长有很大影响,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品种,采用的育种方式不同,会大大增加产量和收益。为了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收,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科研方面做了很大的投入,科研机构研究的抗病性育种和持久抗病性育种对于增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5 利用生态平衡法控制病虫害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的原理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其主要依据的是自然法则,即生态平衡法则,利用生态平衡法则将害虫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环境自然循环。

5 植物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1 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农作物增产会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虽然农作物生长旺盛,但是周围环境却遭到了破坏,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没有得到保证,与国家倡导的绿色农业背道而驰,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5.2 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提供客观条件

植物保护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反过来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为植物保护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国家倡导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保护植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代替化学农药,可为农作物以及周边植物提供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植物,降低农药对植物的不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提供了客观条件。

6 结束语

国家一直在倡导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是必由之路。目前农业生产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现有耕地被过度开发,只有减少化肥农药对耕地的过分损坏,才能使其价值最大化。应用植物保护技术不但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还可以平衡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农作物农药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1:50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20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08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42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04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