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青云 代平礼 周军│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193
作为养蜂历史悠久的古国印度,我们对印度蜂业情况了解甚少。为更好了解印度蜂业情况,在深入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印度蜂业资源、转地路线和病虫害情况进行了介绍。
印度有六种蜜蜂,介绍如下:
大蜜蜂(Apis dorsata):分布在特莱地区海拔较低的区域、桑德班斯、安得拉邦。大蜜蜂具有攻击性,无法人工饲养,只能从野外采集其蜂蜜,蜂蜜年单产约36kg。
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野生,数量不详。
印度蜂(Apis cerana indica):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库格、泰米尔纳德邦、北阿坎德邦等。蜂蜜年单产约6~8kg,一般用印度标准蜂箱饲养。
小蜜蜂(Apis florea):仅分布于平原以及海拔不超过450m的山丘。蜂蜜年单产约500g,小蜜蜂蜂蜜在古吉拉特邦受到特别保护和利用。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分布在喜马偕尔邦、旁遮普邦、中央邦、西孟加拉邦、德里、北方邦。蜂蜜年单产约25~40kg,饲养者使用郎式蜂箱和印度标准蜂箱。
无刺蜂:主要包括两个属Meliponina和Trigona,印度人将无刺蜂也称为达玛蜂(达玛是一种来自龙脑香树的树脂)。无刺蜂(Tetragonula iridipennis)分布在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饲养在原木、木箱和陶罐中。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无刺蜂蜂蜜精美而且稀有,产量非常低,单产约为100g/年。
得益于多样化的环境和良好的植物资源,印度养蜂业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印度油料作物、豆类、果园和其他对蜜蜂有用的作物面积达5000万公顷。此外,还有约6000万公顷森林。印度有5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以秋季蜜源和春季蜜源为主,载蜂量可达 2亿群。全年有6个月蜜源丰富,3个月蜜源较少,其余3个月没有蜜源。除了8月和9月外,全年都可转地放蜂。在印度北部,商业养蜂人在平原和丘陵之间转地放蜂。10月至11月,蜂群到北安查尔邦、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和拉贾斯坦邦的平原,采集油菜蜜和芥菜蜜。12月至1月,蜂群转地到北方邦和哈里亚纳邦的桉树种植园采集桉树蜜。从2月到3月,蜂群转地到拉姆讷格尔和德拉敦的荔枝园。一些养蜂人也会转地到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的向日葵田。有的养蜂人还会将蜂群转地到北方邦的森林里,直到5月。
在印度南部,1月至3月商业养蜂人通常将蜂群从泰米尔纳德邦南部(主要是科摩林角的马坦丹)转地到喀拉拉邦的橡胶种植园,橡胶园面积达40万公顷,养蜂人可以收获并储存成吨的橡胶蜜。橡胶蜜是仅次于油菜蜜和向日葵蜜的印度第三大蜂蜜。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养蜂人将蜂群转到奇隆、戈德亚姆、强格阿纳斯塞尔伊、德里久尔、帕拉克卡德、科泽科德和坎努尔地区,以采集橡胶蜜。在泰米尔纳德邦,5月至6月,养蜂人转移蜂群以采集罗望子花蜜。蜂群也会转地到德维库拉姆、佩尔梅杜、伊杜基和其他地区采集豆蔻。
印度主要的蜜蜂病敌害包括病毒病、细菌病、蜂螨、蜡螟、蜂巢小甲虫、蚂蚁、胡蜂、鸟类、熊等。
病毒病:在印度,危害蜜蜂的主要病毒是蜜蜂虹彩病毒、泰国囊状幼虫病、克什米尔病毒。其中泰国囊状幼虫病是传入的,也是危害最严重的。1978年首次在梅加拉亚邦发现泰国囊状幼虫病毒,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泰国囊状幼虫病毒造成印度90%的东方蜜蜂毁灭,许多饲养东方蜜蜂的地区改养西方蜜蜂。
细菌病:印度的蜜蜂细菌病主要有美洲幼虫腐臭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1971年首次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东方蜜蜂上发现了欧洲幼虫腐臭病。
蜂螨:包括武氏蜂盾螨、大蜂螨和小蜂螨。1957年Singh首次在东方蜜蜂群中发现了武氏蜂盾螨。1966年Phadke等人首次在德里发现了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1968年Bhardwaj首次在印度大蜜蜂上发现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这种螨可以攻击其他五种蜜蜂,但主要寄生大蜜蜂和西方蜜蜂。1992年Tewarson等首次报道了狄斯瓦螨(V.Destructor)在印度东方蜜蜂上的生活史。
蜡螟:蜡螟是亚洲(特别是印度)养蜂业的主要害虫,大蜡螟和小蜡螟对印度养蜂业造成严重危害。另外,蜡蛾(Vitula spp.)、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uehniella)和粉斑螟蛾(E.Cautella)是危害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和小蜜蜂的蛾类。大蜡螟是东方蜜蜂的主要害虫,在印度3月至10月是大蜡螟的危害期,其中6月至10月是高发期,6月至10月也是小蜡螟的高发期。印度北部主要饲养西方蜜蜂,蜡螟对西方蜜蜂的危害略轻于东方蜜蜂。
胡蜂:包括东方胡蜂(Vespa orientalis)、大黄蜂(V.Magnif ica)和黄条胡蜂(V.Cincta)。8月至11月是喜马偕尔邦胡蜂的高发期。
鸟类:在印度,欧洲食蜂鸟(Merops apiaster)、小绿食蜂鸟(M.Orientalis)、栗头食蜂鸟(M.leschenaulti)、蓝颊食蜂鸟(M.superciliosus persicus)、蓝尾食蜂鸟(M.philippinus philipinnus)、黑卷尾雀(Dicrurus macrocercus)、卷尾雀(D.Aster)、雨燕(Apus spp.)和伯劳(Lanius spp.)是捕食蜜蜂的主要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