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农村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2-11 08:10孙锦秀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维修点佳木斯市农机

孙锦秀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1)

0 引言

“十二五”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大力支持农业、农机发展,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快了佳木斯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特别是一些经济适用、质优价廉的智能化、复式多功能大型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2021年末,佳木斯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77%,较2016年末提高了2.1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稻和玉米生产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市辖县富锦、汤厡、同江、桦川和桦南先后入选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伴随着农机保有量的增加和使用损耗给农村农机维修业带来了发展机遇[1]。农机维修网点的增长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对提高和改善农机具技术状态,协助农机使用者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农机投入[2],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和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佳木斯市农村农机维修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就如何确保农机维修行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1 行业现状

1.1 基本情况

据相关调查统计,截至2021年底佳木斯市农机维修点近900个,较2007年增加一倍以上,其中注册的维修点585个。从事农机维修人员约8 100人,其中持证人员约4 800人,持证人员中高级工450人,中级工1 300人,其余为初级工。农机维修点年均维修保养农机685台·次-1,一级农机维修点35个,二级农机维修点2 210个,二级以上维修点年均收入20万~50万元之间,其他农机维修点年均收入在20万元以下。

1.2 农村农机维修企业模式

佳木斯市农村农机维修企业出现维修能力逐步提升而数量逐步减少,维修人才、设备都向头部企业聚集的趋势[3-4]。

1.2.1 原生型

原生型农机维修企业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具有农机具的所有权,自身有一定的修理技术和能力并有修理需求而建立的;二是农机操作手,凭借使用经验和维修技术,根据市场需求为了赚取修理费而成立的;三是一些小型农机生产厂家为延长产业链,向产业下游发展,并满足本企业售后服务而建立的。除第三种情况外,原生型农机维修企业组成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维修设备陈旧,工种不全,规模小,等级低,一般只能达到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点标准。

1.2.2 兼营型

兼营型农机维修企业以农机销售企业建立的居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农机销售企业,除开展整机销售、零件供应外,为了做好生产厂家和农机使用者之间的衔接,有偿代替生产厂家开展所售农机的保养维修服务,同时可以将用户使用意见反馈给农机厂家。该类企业由于享受了政策红利,并得到生产厂家的优惠条件,利用厂家“三包”服务人员的技术、优质价廉的配件供应在农机维修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企业发展迅速。

1.2.3 转行型

有些汽车修理厂看到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市场前景,经营范围改为农机维修。2000年以后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私家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汽车故障率高,汽车维修需求量大,催生了大量的汽车维修企业。最近十年,国产汽车制造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质量大幅提升,故障率降低,部分汽车维修企业进入低谷,且修理厂技术水平、维修设备和资金规模等无法与“汽车4S店”相比,受到市场挤压,生存困难,被迫转行从事农机维修。

1.2.4 综合型

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为振兴发展农机工业,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机使用者维修保养难题,按照“政府牵头、协会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综合规划,依据服务半径,由几个小型农机维修企业联合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该类维修企业维修技术人员工种和维修设备齐全,技术水平高,厂区建筑功能分区合理,办公区、维修区、仓储物流区和生活区有明显界限,维修能力最强。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维修企业经营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包产到户政策使佳木斯市农村的耕地形成土地不能集中连片、条块分割和每户土地面积较小的状况,大型宽幅农机无法在小地块上使用,促使农机结构小型化[5]。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不发达,农户不得不单独购买农机具,因此小型农机具的保有量急剧上升,同时为农机户提供服务的维修业也空前红火。佳木斯市分布在市区内的农机维修企业等级高,分布在乡镇的等级低。市区和乡镇的分布数量大约各占50%。乡镇农机维修企业投入少,技术手段落后,设备更新不及时,工种门类不全。例如,搞电焊就不能机械加工,搞机械加工就不会校油泵。只有3处具有全部维修功能的一级维修网点,其他维修点服务功能不全、范围小,往往农机户修理一台拖拉机要折返多家维修点之间。

2.2 现存部分维修点条件差,设备陈旧简陋

根据调查发现,部分维修业主多是小本经营,没有原始积累,加上缺少金融政策支持无贷款渠道,经营者无力投入资金购置更新设备、提高设备功能,往往是能省就省,能简就简,设施简陋,多是省城大型维修厂的淘汰设备,陈旧老化,不能达到维修所要求的最低标准。直接导致经营不善、收入低下,多数维修点的年效益在3万~5万元之间,除维持正常开支外,无力购买新式的维修设备,造成恶性循环,濒临倒闭。

2.3 维修人员多,但业务素质低

急剧发展的农机维修业需要大量从业人员。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缺失和机制的局限性,使得农机维修点无法从专业院校选择从业人员,而是只能从非专业阶层选择,其中有大型维修厂退休人员、企业下岗人员,甚至是拖拉机手、农机手等[6]。

尽管拖拉机手、农机手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修理专长,对部分农机具构造有一定了解,可以做简单的故障分析及排除。但这些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少专门的技术培训,高级工少,初级修理工比较多。大型维修厂离退休人员、企业分流人员等具有专业技术等级者,仅占全部修理工的11%。

佳木斯市第三级维修网点大部分在乡镇,其从业人员占全市维修从业人员的78.5%。2016年春,某农机修理部招聘的农场修理工,为农户修理烧机油的发动机,维修时没有使用专业检测设备,仅凭感觉经验,结果又一次发生“抱瓦”事故。因此,提高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刻不容缓。

2.4 农机维修技术水平落后于产品的更新换代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在农机产品上。新材料、新工艺、物联网技术在农机装备上应用日益增多。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维修工的知识结构老化,大多数维修人员对应用在农机装备上的新技术和新结构缺乏必要的维修知识,无法保证维修质量。

3 加强佳木斯市农村农机维修业管理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对农机维修业管理的认识

农机维修业既有服务性行业的共有特性,也有其自身独立的特性[1]。如果按照法规机械地管理众多的个体小企业,管理难度大,执法难到位,工作难见成效。因此,必须提高对农机维修业管理的认识,立足“建设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出发点,认识到农机维修是发展农机化的保障作用,克服“重使用轻保养”“只用不修”“能省就省”的小农意识,从根本上把维修业做大做强。

3.2 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

加强农机维修业管理,是促进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障农机使用者和维修业主合法权益的根本。现代化农机维修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转型升级,改单纯的管理型为管理加服务综合型;改闭门管理为上门服务;改事后整改为事前预防。

3.3 定期开展培训、推行维修人员等级考核制度

针对现有维修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维修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需要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培训。邀请专家传授技术理论知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广维修经验心得,介绍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进维修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严格按照部颁《农机修理工技术等级标准》确定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重点考核维修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故障分析判断能力、操作程序、熟练程度、设备运用水平及经验等。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

3.4 严把维修市场准入关,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制定农机维修市场准入标准并严格执行,禁止随意降低。农机维修企业的准入,要严格按照《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和工商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技术合格证制度,把取得技术合格证作为企业从业的前提条件。只有达到规定的条件,通过农机管理部门的考核,取得技术合格证,工商管理部门才允许登记并颁发《营业执照》。管理部门的考核包括对企业的组织、人员、装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劳保措施、环保措施等条件进行审查。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评,建立能进劣退的准入退出机制,引导维修企业依法公平竞争,服务提档升级。对历史原因未取得技术合格证的修理企业做好排查工作,符合条件的颁发技术合格证,可以继续营业;不符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应坚决予以取缔。

3.5 充分发挥维修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市县两级农机行业维修协会的建设,给与协会人才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协调、沟通、监督、统计和研究的职能。组织入会企业公开承诺“诚信维修、规范服务”,在全行业履行诚实守信原则,营造“讲信誉、守信用,重信义”的良好经营氛围,树立优质服务企业典型带动行业发展,提高农机维修行业整体信誉度。

行业协会要起到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既要保护入会企业的利益,也要维护农机所有者和配件供应商等的利益。

行业协会要围绕从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维修设备现代化水平的行业发展目标,依法履行协管职责,致力于培育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骨干企业,倡导企业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理念,促进农机维修行业提高整体素质。

3.6 指导建设农机维修“3S”中心,扩大业务范围、延长产业链条

通过建设农机维修“3S(农机维修、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中心,改善技术条件,优化装备结构,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利用农机维修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解决农机维修中的“卡脖子”难题,扩大服务半径,争取小修原地修理,大修减少往返次数[7];拓展业务范围,增加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对广大农户、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传授农机具操作知识和日常维护保养,让农机使用者掌握基本的维修保养知识,提高农机手保养维护实际操作技能。

4 结论

综上所述,佳木斯市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不仅要提高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和扩大服务范围,而且行业协会和维修业主要广泛参与,落实推广国家农机维修相关标准,开展适合佳木斯市特色的农机维修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向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齐心合力,开创农机维修行业的新局面,为发展佳木斯市现代化大农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维修点佳木斯市农机
沃得农机
为孩子纺织幸福童年
——佳木斯市第六小学教育剪影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佳木斯市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不一样的农机展
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浦江开展农机维修点安全生产检查宣传活动
我国农机维修人员达92.8万人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