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慧 | Jiang Hui
楚超超 | Chu Chaochao
项星玮 | Xiang Xingwei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苏州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已具有向近代转型的社会因素[1]。然而近代时期苏州的城市地位由曾经的江南中心城市下降为县级城市,未能延续明清时期的繁盛。尽管如此,在欧风美雨和海派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下,苏州也开始朝近代社会转型,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住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恰成为苏州近代化发展的切面。
苏州住宅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有多位学者针对苏州传统住宅展开研究,如陈从周的《苏州旧住宅》[2]:将苏州住宅按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分别阐述,并评述其总体特征,徐民苏[3]和俞绳方[4]的《苏州民居》以及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编著的《苏州古民居》[5]等专著,对苏州传统住宅的空间布局、单体处理、构造装饰进行深入研究。苏州近代住宅形式丰富,类型多样。相关研究著如苏州房地产管理局编撰的《苏州近代建筑考》[6],收录58处近代住宅案例,将历史资料、实物史证、宅主生平结合建筑人文描述有机结合,以上专著均以传统和近代分立的方式进行研究,而针对传统和近代时期苏州住宅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以明清和近代时期的苏州典型住宅为研究对象,按照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各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辨析明清与近代住宅、不同规模的近代住宅之间的异同点,以此认知苏州住宅空间的近代变迁特征。
苏州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航运便利且宜居。明清时期苏州是江南地区的一级行政中心首府和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苏州传统住宅以香山帮建筑为代表。其从物质到精神再到营建过程都形成一套完整体系,与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风水信仰融合。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1840年—1864年),苏州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城市运河功能的丧失以及上海的崛起,社会由传统鼎盛走向突发性衰败[7]。大量住宅遭到战争破坏,建设活动滞缓。19世纪70年代以来,苏州社会经济逐渐复苏,1927年—1930年间制定实施了《苏州工务计划设想》,对苏州古城区进行改造,但经济政治中心的地位不在,发展相对滞后。传统住宅仍占大多数,但西式和中西合璧式住宅渐受欢迎。
根据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计,苏州市区(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园区、新区、吴江区)范围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466处,控制保护建筑474处。以明清时期古建筑居多。此外,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重新梳理了苏州1911年以后的近现代物质遗存,其中大部分为民国时期的传统住宅和典型风格的构筑物,主要集中在苏州姑苏区内,已有40%被列入文保单位和控制保护建筑名录[8-9]。苏州市文物局.苏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苏州小型传统住宅分布广,临街依水,层数不超二层,进数不超两进。其使用人群为手工业者、商店职工和普通中小市民[2]。空间组织灵活多变,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容积率来满足户主的生活需求。建筑结构则采用穿斗或穿斗抬梁混合的立贴式木构架加填充墙,根据使用功能设置双步梁以增大室内活动空间。入口门屋与正屋以庭院相分立。以马大篆巷张宅为例(图1~2),一落一进,三间两厢两层住宅,建筑面积约200m2。正屋为三开间二层楼厅,前后缀以东西厢房,前东厢房作门屋。前庭院面对正屋,点缀园林小品;后天井作为家务杂院。它布局紧凑,不强求中轴对称。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庭院。
图1 马大篆巷张宅一层平面图
图2 马大篆巷张宅二层平面图
苏州近代里弄住宅,是脱胎于传统住宅的城市集居住宅。其服务对象为中产阶级,经银行、地产商、大资本家投资,由专业建筑师和营造厂批量建设。集中分布在阊门片和观前片,与水的关系不再密切。紧邻商业中心,城市休闲设施,交通便利,符合新兴阶层的生活方式需求。布局借鉴传统小型住宅,并在此基础进一步集约化。均为二层或二层带阁楼,在平面户型中:传统小型住宅中的正屋被起居室所代替,起居室和房间不再以上下层分隔;房间的面积较传统住宅增大,卧室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明确了厨房、卫生间等辅助功能房间;为了匹配不同的家庭需求,采用多种平面户型组合。户型多为三间两厢式、两间一厢式、甚至有一开间、二开间的类型。以信孚里为例(图3~4),于1932开始建造,是海式石库门里弄二层住宅区,砖混结构。位于苏州古城五卅路东。每幢楼房的平面单元是传统小型住宅三合院类型。每个平面单元分为两户三间两厢型(290m2)或三户两间一厢型(150m2),对应不同的户主需求。里弄住宅的出现是由于欧风美雨和上海的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观念改变。由于西方技术和材料的引进和市场化普及,建筑结构不再采用传统住宅的立贴式木构架,而采用砖木、砖混、砖柱、钢混结构。在建筑设备上,配备了泵房和水塔。因此相较于传统小型住宅,里弄住宅极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图3 信孚里户型图一
图4 信孚里户型图二
从使用人群来看,苏州小型传统住宅为城市普通手工业者服务,而里弄住宅则为高级职员、经理等城市新兴中产阶级服务。近代时期苏州城内的普通工人、木匠裁缝和地位低下的小职员多居住在工厂公房、平房,棚户之中[10]。因此苏州小型传统住宅和里弄住宅虽然在规模布局中具有相似性,但是它们的使用阶层不同。苏州的里弄住宅并非由传统小型住宅直接演化而来,而是对上海里弄住宅的移植和借鉴[11]。
苏州中型传统住宅平面由庭院与单体建筑组成“进”纵深串联三至四进,横向布局不超两落。正落呈中轴线对称,重视大厅等礼制性空间的布置,前堂后室。由于财力限制,厅堂、楼厅尺寸较大第宅小,正落个别主要建筑合而为一。住宅立面简单,由屋顶围墙营造出丰富的外轮廓线,单体建筑的立面仅作为院落背景,不追求体量感。使用人群为中小型地主官僚和暂居苏州的商人、学者。以小日晖桥尤宅为例(图5),一落四进,前街后河。由门厅、大厅、上房、下房纵向递进布局。大厅、上房、下房为单边加厢的曲尺形院落布局,利于采光通风。与小型传统住宅相比,尤宅虽规模不大,但布局紧凑,正落纵向布局完整,体现了对“礼”的追求。第三进院落布置了园林小品以增添生活情趣。
图5 小日晖桥尤宅一层平面示意图
苏州中型近代住宅以花园别墅为代表,脱胎于西方城市住宅,受上海等开埠城市租界内花园住宅的影响。建筑面积在500~1000 m2之间。不同于传统住宅的平面式延伸布局,倾向于立体空间拓展体量。其内部空间布局完全摆脱了传统住宅的模式,按照功能分区将房间合并集中,留出大片完整的绿地作为室外活动空间。力求摆脱“重重深院”的传统意境转而追求“豁达开朗”的现代意境。注重建筑立面和体量的塑造,形体组合多样富有独创性。建筑装饰和细部多为西洋风格和现代式风格,多采用西方进口材料。住宅使用者多为官僚、新兴资本家、高校教职工、艺术家等。以吴衙场16号徐景韩故居为例(图6),建于1934年,现代式风格。建筑用地和小日晖桥尤宅类似,但采用不同的空间策略。住宅平面为集约布局,主体建筑为二层带阁楼的砖混住宅,长方形平面内划分出卧室、起居室、卫生间,二楼东面卧室带外挑型阳台。主体建筑以北加建平房作为附属用房。建筑南北为完整大片的庭院,缀以园景。它和里弄住宅的共同特征是礼制性空间由起居室所代替,房间变得重要,面积也相应增大。这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家庭小型化,提倡家庭男女成员间地位平等,注重住宅的居住功能等新观念的体现。和里弄住宅不同的是由于花园别墅的户主更多的资金投入,建筑设备更加先进,讲究居住舒适度和设计个性化。
图6 徐景韩故居平面示意图
苏州传统和近代大第宅的使用人群都为大地主、大官僚、富商或新兴资本家,不同时代的使用者社会地位和财力状况相似,但却有着不同的造宅策略。苏州传统大第宅规模大,型制考究,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风水观念而建造,集中反映了封建时代大家族财势,也是苏州传统住宅营建技艺的最高水平。多落多进(至多不超过七进),正落必居中。大厅体现户主的身份,他们以大厅为中心组织他们作为社会人物所需要的各类活动,使住宅成为城市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12]。在建筑单体型制上:为了避免逾制,象征全宅中心的大厅面阔三间,若为面阔五间则需在次间和边间之间加墙以分隔变通,及至上堂等居住部分方可面阔五间以上。
以南半园为例(图7),于同治年间为布政使史杰所有并将它改建。它南靠仓米巷设主入口,主入口前设影壁;北抵大石头巷设次入口。总体呈东园西宅的布局,三落五进,面积6130m2。正落轴线居中,沿中轴线布置门厅、轿厅、大厅、内厅和楼厅。前后进皆有连廊连接,且皆面阔五开间,但受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于次间起设墙以间隔。楼厅为二层,其余皆为单层建筑。东落布置偏厅、南北对照花厅等五进,皆为四开间,南北花厅有连廊连接。东落与正落间设备弄。西落为宅园,即南半园。中置湖泊状水池,西侧有不系舟,北端是半园草堂四面厅,与不系舟以连廊相连。南面堆山以平衡土方,东面依靠正落山墙设置半廊,串起风廊、月榭、君子居。它是典型的宅园并举的大型住宅。大第宅多附有宅园,与住宅严谨规整的布局不同,力求“翳然林水”的效果[13]。园林大宅中的“园”与“屋”并举,将严整的住屋与萧散的园林组合于高墙之内,将礼制之外的“人欲”寄情于园林之中,这种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活需求,是传统居宅中近代性质的体现。
图7 南半园一层平面图
苏州近代大型住宅以庄园式建筑群为代表,场地面积多为3000~7000m2。在苏州古城区以外,大型近代住宅以东山镇紫金路58号春在楼为代表,尚沿用传统住宅的布局和结构方式。在苏州古城区内的以吴家花园(1920+年)和墨园(1931年)为代表,西化程度更高。
以春在楼为例(图8),它是东山商人金锡之故居,位于东山镇。1921年始建至1925年竣工。场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与南半园相近。一落两进,坐西朝东,南宅北园,前一进凤凰厅单檐二层硬山造,后一进厚德堂重檐三层硬山造,是东山镇历史上第一幢三层楼。厚德堂西侧建造了西式观景台,观景台之上设观景亭,成为当时东山镇最高的建筑。这说明春在楼不仅沿袭传统住宅水平方向布局,也吸纳西方建筑布局手法,局部朝竖向布局,注重体量的变化,具有外向的特征。在建筑装饰上为中西混合式风格,既采用传统手法又局部融入西方的材料和样式。装饰的主题是福禄寿喜财,强化户主富商的身份。这反映出苏州近代大第宅装饰日益繁复,在装饰规格和主题上弱化礼制。
图8 春在楼一层平面图
相较于春在楼,苏州古城内的吴家花园和墨园西化程度更高,建筑结构、样式、设备都追求时兴。这些大型住宅建于社会转型期,造型手法各异,对宅第布局的礼仪精神、风水形势不再重视,坐北朝南、前堂后室等传统住宅平面的“人伦格局”开始式微。强调住宅的居住功能而非社会活动的需要。将传统住宅中“大厅”的身份表征外化成为建筑外观符号,“人欲”的满足也不再需要借助园林,而是体现在住宅中的方方面面。
从对上述苏州小中大型住宅的近代性分析,可以辨识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表1)。总体而言,苏州近代住宅呈现西学东渐的趋势。但里弄住宅是商业地产项目,不能为每位租户或户主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居宅,只能以中产阶层的普遍需求为目标定位,为大资本家创造经济效益。而中大型别墅的使用者为新兴资产阶级、官僚、富商,相较于中产阶级有更大的资本去实现自己对新式生活的想象。因此,在不同阶层户主的财力状况和思想背景条件下,小中大型近代住宅发展了各有侧重的近代化策略,以此回应中西文化交汇的社会现象。
表1 三个近代住宅案例基本情况对照表
苏州近代住宅打破传统住宅沿水平延伸的合院式布局(图9~10),开始以垂直方向伸展空间,功能分区明确且将多种房间组织进一栋住宅中(图11~12)。在以里弄住宅区为代表的近代小型住宅中,将一栋二层住宅分为多种户型,紧凑的平面布局使它争取到更大的容积率,适应不同家庭的需求,创造经济效益。如姑苏区五卅路和干将路交叉口的同德里、同益里里弄住宅区、同位于五卅路北端的金城新村高级公寓以及前文所分析的信孚里住宅区等。这些高价出租或出售的小户型住宅这说明了城市新兴中产阶层的出现,它们普遍呈现家庭小型化特征,并且向往“新式”的理想家庭生活,里弄住宅区可以部分承载他们的理想生活[14]。
图9 苏州传统民居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10 苏州传统民居剖面示意图
图11 苏州近代民居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12 苏州近代民居剖面示意图
以花园别墅为代表的近代中大型住宅也是聘请专业设计师和营造厂设计建造,有两种布局倾向。其中占大多数的是多层洋楼为主体,外加附属平房,结合整片苏式庭院。如苏州古城内梵门桥弄42号的尤养和故居,锦帆路4号朱犀园故居“兰石小筑”以及前文所提的东小桥弄3号“吴家花园”、徐景韩故居等。另一种则仍延续传统合院式进落布局,但进数减少,不区分正落和边落。并且传统住宅的空间分配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住宅中重要的礼制性空间如门厅、轿厅、大厅等进行了简化、合并,上房、女厅等居住空间面积增大,强化住宅的居住定位。如苏州古城内人民路80号的“天香小筑”席裕昌故居、古城外石湖上方山的“渔庄”余觉故居、前文所分析的“春在堂”金锡之故居等。
相较于里弄住宅的批量化户型,庄园和别墅的建筑户型变化多样,合院与多层楼居相结合,且室内通风采光和卫生设施等建筑设备较里弄住宅优渥,更能体现户主的身份背景、财力状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例如西百花巷23号的吴振声故居(建于1920年初),由于吴氏兄弟有留学的经历,在苏式庭院中设网球场和回力球场,别具一格的布局在当时十分轰动。又如包衙前22号的雷养直故居(建于1927年),分为东西两路,西路三开间三进,第一进和第二进堂楼围合成走马楼,第三进则为一栋洋楼,顶层设晒台。建筑布局中西并举,体现户主既追求传统住宅型制又接受社会新思想和“西式”生活的昆剧曲艺家身份认同[15]。
通过对苏州传统和近代住宅进行交叉对比,发现不同规模的苏州住宅展现出各有侧重的近代性质,这些策略背后的成因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户主所处的阶层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苏州传统住宅中的近代性质体现在小型住宅中不拘一格、因地制宜的布局手法;体现在中型住宅中多厅合而为一的变通做法;体现在大型住宅萧散的园林以及日趋繁琐的建筑装饰之中。它虽不能摆脱礼教,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所孕育的世俗化和商业化驱使它一定程度上变通礼法,致力于对“人欲”的追求。苏州近代住宅中的近代性质则体现在对“西式生活”的诠释;体现在不同规模住宅中的多样化户型,集约式布局、先进的建筑材料设备和西式造型装饰,居住本位得到充分重视。也就是说,苏州传统和近代住宅的共性在于对“人欲”的追求,不同之处在于由时代背景和不同阶层经济状况影响下殊途同归的策略。异同之间,古今殊同。
资料来源:
图1~2:参考文献[2];
图3~5:参考文献[6];
图6:参考文献[6];
图7:《南半园古建修复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设计项目方案设计》文本;
图8:胡阳旭.东山雕花楼空间布局及其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7 ;
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