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关于党的历史主题重大论断的生成逻辑

2022-02-11 06:01杨俊袁峰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史

杨俊 袁峰

摘 要:历史实践本质是人的追求目的性的活动,中国共产党所必须推进和完成的具有根本性的历史任务即为党的历史主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地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系统地阐释了党的所有奋斗的历史渊源、精神动力、历史起点、发展阶段、根本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地概括出党的奋斗过程的内在关联、演进脉络、历史本质和现实方位,形成了党的百年历史主题新的重大判断。这一党史观的重大创新,可以从理论形成逻辑和理论构成体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党史;党史观;历史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党的“两大历史任务”基本论述的前提下,更加明确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概括整个党的历史的主题,推进了党史观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理论认为,党是为民族复兴事业而立,因民族复兴事业而兴,是一个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并且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的党,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创造性实践。

一、党的百年奋斗主题是百年党史的“纲”

回答历史主题的问题,首先要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科学的相关深刻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是人的历史,是无数的个人意志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社會历史的运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方式的运动决定的,“物质生活的矛盾”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规律。所谓的“历史主题”就是指为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根本决定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必须推进和完成带有根本性的历史任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把握历史主题,是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指导性线索。具体论述如下:

首先,历史的本质是人的追求目的性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追求去进行历史实践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他自己所期望的目标。那么,历史实践在其展现的过程中,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人意志是如何形成历史的呢?恩格斯用“历史合力”来解释人的活动的结果是如何形成历史:“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2]

这样,历史理论就又产生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新问题:“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3]对此,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4]。分析历史中人的动机的形成,需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人在本质上是特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动机及其所支配的活动,深刻地受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的制约,正是“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5]。

既然历史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阶级结构决定的,是“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6],它的发展就不是随波逐流式的自由流淌,也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主观创造,而是有内在动力、历史任务、前进方向、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一种类似于物理学所讲的“矢量”那样,是一种不断向前运动的线性运动。一定的“物质生活的矛盾”决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这个一定的历史实践主体所必须推进和完成的历史根本任务即这个时期的“历史主题”。换言之,所谓的“历史主题”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现存“物质生活的矛盾”所内在决定的、必须推进和完成带有根本性的历史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又是历史的人,历史主题既是客观的、实践的,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

历史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连续性的变化。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其必然性是通过人们的具体历史活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历史由此呈现出“一幅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8],如何通过把握无数的历史事件背后的“理”,把构成历史的无数“散点”有机连接起来,进而形成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历史学的基本内容。在唯物史观看来,要具备历史实践的理论自觉,从必然走向自由,就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从历史实践中极为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和各种相互作用中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本质性的联系,这其中首要问题是把握历史主题,并以此作为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指导性的线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实践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遮蔽在极为生动丰富的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主题能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特定的思想指导、特定的目标指引、沿着特定的道路而不断前进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充满辉煌和曲折,既有滚滚奔腾的顺境,也有困阻凝滞的艰难。在党的历史上,遭遇过生死攸关的危机困境,发生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变,产生过具有飞跃性的大突破,党的历史由此呈现出丰富的特征和迥异的风貌。要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在这种看起来扑朔迷离的状态中发现党的历史本质及其规律性,把握党的信仰、宗旨、意志和精神,理解党的历史演进背后的内在关联和承继关系,首要任务就是深刻把握整个党的历史的主题,弄清楚党究竟是为了什么样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而奋斗这个大本大源的问题,党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基本实践问题,诸如中国共产党本质是什么,奋斗为什么,成功靠什么,继续干什么等,都与党的历史主题深刻关联,都是由此而产生。循着这一内在逻辑就比较容易把握重大事件的本质及各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党的历史主题是党的历史的“纲”,把握党的历史主题是研究党的历史的指导性线索和“一把钥匙”。

二、“完成和推进两大历史任务”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题,首先是把握时代落在中国共产党肩上的历史任务。

基本国情决定革命对象,“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9]。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由此派生的社会矛盾、阶级关系、革命性质等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悲惨的命运,又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解决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鸦片战争以来,试图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和中国人民境遇的历史运动都未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解决两大历史任务,期待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领导中国革命,首先是要把握中国社会性质所决定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我们要在这里革命,就先要知道这里的情形,好像戏台上去唱戏,不了解戏台的情形就唱不成。”[10]当时中国革命的“情形”是什么呢?就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其中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即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像上海这样的“资本家发财和无产阶级贫困的中心城市”[11],中国无产阶级也日益成长起来,工人运动开始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这就是说,20世纪初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既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的人民革命的到来创造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又给解决近代以来所没有解决的两大历史任务提供了新的领导力量。为其根本性质和崇高宗旨所内在决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以根本改变中国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和奋斗纲领。这就是习近平在2010年7月22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2011年9月1日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所强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歷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12][13]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解决两大历史任务的历史实践,必须把握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认识两大历史任务的产生,从本质上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去认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意义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毛泽东就是这样强调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我们搞了多少年政治和军事就是为了这件事。”[1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任务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现在,我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15]为此,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6]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强调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作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17]。

第二,正如毛泽东1937年10月19日在陕北公学讲话所强调的,“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18]。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由是观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决两大历史任务必须置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目标之中,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目标也必须内在地包括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等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是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首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再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然后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19]所要推进和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实质上也就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两大历史任务中的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历史任务,就是“为民族谋复兴”。而实现“人民解放”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是用民族解放憧憬即将建立的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20]。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三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表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大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阐释,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

“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来说,又是它被理解到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22]随着党的历史实践的推进,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融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进行论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譬如198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六十年“是为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六十年”。[2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八十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八十年。”[2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25]

三、关于党史主题新论断的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全面细致地梳理党史发展脉络,形成了党的百年历史主题重大判断,推进了党史观的重大创新。与一切伟大的理论创新一样,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新论断,也有其一步步推进的理论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等构成较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系统。习近平关于党史主题新判断具有重大节点意义的理论论述具体如下:

一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后即提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实现这一梦想来诠释党的奋斗目标、历史成就和前进方向。2012年11月29日,刚刚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6]他强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提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任务“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7]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又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28]

二是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把党的整个历史归结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完整事业”。在这个讲话中,习近平提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产生的伟大人物”,强调“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29]。

三是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点,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伟大复兴有了“主心骨”,从而“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30]在这个讲话中,习近平用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三个方面伟大贡献的角度,对党成立以来所推进和完成的“三件大事”进行了新的阐述。

四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来总结党的历史起点、历史实践、历史方位和下一步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明确我们党领导进行的“三大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并且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1]

五是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把党的历史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三次“大事变”归纳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三个“里程碑”。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即“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三个大事变,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32]党的奋斗史与民族复兴史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六是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用“民族伟大复兴”来阐述新中国的诞生意义、奋斗方向和辉煌成就。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33]

七是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的讲话中,用“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概括“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的根本原因。习近平强调:“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34]

八是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概括党的全部历史,并以该主题对党的历史四个阶段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结论作出新概括新判断。习近平开宗明义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5]习近平进而以这一主题为指导性的线索,全面总结了党的历史进程、时代精神、伟大成就和基本结论。

九是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基本线索,全面阐释了党的百年奋斗过程中四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实践,具体地说,是在分析每个时期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阐述了各历史时期党的奋斗实践,进而总结出各历史时期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新论断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重要论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党的奋斗的思想渊源、历史赓续、初心使命,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划分历史阶段、分析历史本质、认识历史成就、理解历史结论、把握历史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始终,是一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其中的理论逻辑如下:

其一,党的奋斗主题来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塑造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志,接续的是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领先、代代相传,久而久之,造就了中国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优越感,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对此,毛泽东曾经有一个极其生动的说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36]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难和文明危机,中国人民遭遇前所未有的苦难折磨和心灵痛苦。在这样的国情下,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都把实现民族解放和文明复兴作为他们努力的主要目标,进行了拯救民族危亡的一系列奋斗。对此,习近平是这样形容这个历史过程的:“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7]这就是说,党的复兴民族的历史主题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需要中产生,是从近代以来民族不懈反抗求索中走来的。

其二,党的历史的起点和支点是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解放的初心和使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38]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和封建压迫的不断抗争的历史中,各派力量政治努力和各种救国方案都尝试过了,都不能根本解决中国和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困境。在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社会背景下,“劳苦群众中的最进步和最能战斗的部分”,“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39]——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作为“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40]的先进政党,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历史环境下,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初心、使命应该是也必然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确立这一初心和使命,表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民族存亡、天下苍生为使命担当,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党。而能够确定这个初心、使命,就抓住了时代主题和人心所向,表明中国共产党有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生动体现。自此,中国共产党人就以坚持真理的执着和心系人民的情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和人民英勇奋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和人民的自觉责任和坚定信念。

其三,党的整个历史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接力奋斗的完整事业,其历史过程是阶段性的统一、持续中的递进。

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向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根本目标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创造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尤为重要的是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出发谋篇布局,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41],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2]党和国家事业、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历史的进程在量变中渐进,历史的阶段由质变而划分。在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具体任务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党的历史发展分成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四个时期,党的历史因此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党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实践创造的历史,是几代共产党人在同一信仰凝聚下、同一信念引领下、同一追求驱动下,始终不渝地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

其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43],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

“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44]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先后用焕发出“三个蓬勃生机”、取得了一个“标志性成就”、迎来了“三个伟大飞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等新判断、新概括,来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焕发出“三个蓬勃生机”是指“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45]。取得了一个“标志性成就”是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百年持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46]这“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47]迎来了“三个伟大飞跃”,是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48]。正是由于党的接续奋斗所形成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综合国力、正确的道路、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及全国人民的人心所向和党自身的成熟等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其五,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所形成的历史规律和基本结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和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历史转变,深刻证明了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所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深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等历史法则。蕴藏在民族复兴实现伟大历史转变中的历史真理就是: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使得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有了“主心骨”,使得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有了指路明灯,深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确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51]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52]。这一历史性变化深刻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和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历史性变化,深刻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四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华民族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53]五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终于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54]

其六,阐明了現阶段党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奋斗的历史使命。

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5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56]但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必须一如既往,“不要忘记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57]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史所蕴含的一般规律,明确历史方位,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新判断、新观点、新论述,阐明了党的整个奋斗实践的历史起点、理论探索、发展阶段、根本成就、重大意义和历史结论,指明了党的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历史赓续、现实方位和行动纲领,是党史观的重大发展和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2][3][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48;695;697;69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9]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58.

[10]毛泽东延安时期文稿两篇(一九三八年三月—一九四一年十月)[J]党的文献,2002(3):3-8.

[1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07-22(8).

[13]习近平.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251.

[1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56.

[1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1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157.

[18][3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157.

[1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0][49]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1514.

[2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3]胡耀邦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7.

[2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31.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

[27][30][33][3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2;117-119;268-269;271.

[28][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1-12;71.

[29]习近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3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3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35][43][46][48][50][5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5;7;5;7;5-6;6.

[37]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16-1-5(1).

[38]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1).

[3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90.

[40]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6.

[4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5.

[4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47]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11(1).

[51][52]习近平.高举旗帜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进[N]人民日报,2019-9-24(1).

[5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3.

[5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2).

Abstract:The essence of historical practice is the pursuit of purposeful activiti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promote and complete the fundamental historical task is the historical theme of the Party. Since the new era, xi Jinping,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basic historical conclus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nd summarized the historical origin, spiritual impetus,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stage of development, fundamental achievements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all the Party’s struggles, using the theme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forming a new major judgment on the theme of the Party’s centennial history. This major innovation of the historical vie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n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formation logic and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system.

Keywords: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istorical Vie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istorical Themes

(責任编辑 方 卿)

猜你喜欢
党史
跟着课本学党史 信仰火炬我传承
为少年儿童学习党史插上歌声的翅膀
1921—2021:党史百年历程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竞答”活动圆满落幕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展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