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边必有伟大文明。作为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黄河催生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有着“百川之首”“四渎之宗”之美誉,其从巴颜喀拉山麓奔腾而下,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当世界各地尚处于蒙昧蛮荒状态时,黄河便滋润了周边土地并形成农业文明,为我们祖先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提供了栖息之所,由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农耕基础。那么,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是什么?黄河如何作用于中华文明?黄河的地理面貌与历史是怎样演变的?黄河曾发生过哪些故事?黄河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黄河文化又该如何定义?《黄河与中华文明》基于专业研究与实地考察,结合近些年对黄河的测量数据、研究成果、作者自己拍摄的照片等,通过设立大河上下、黄河———中国的母亲、黄河儿女等章节,将黄河地理与人文关系系统化,有条不紊地分析了黄河全流域自然风貌与水文状况、历代治理黄河的实践经验、黄河儿女的历史迁移进程、黄河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展示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诸如黄河儿女将不断创造新的文明力量、河流并不一定能孕育文明等新观点,力求让读者由一本书读懂黄河的历史与现在,揭开黄河不为大众所知的地理与人文图景,促使母亲河黄河永葆青春。
《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引言部分,从大河“间距”探讨文明产生原因,将各大主要河流文明进行比较,辩证分析了河流与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并从地理角度分析了河流影响文明的具体因素,如河口位置、流域气候、流域地形,展示了人地互动差异性,为考察黄河与中华文明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黄河与中华文明》不仅是一本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黄河自然面貌与地理特征的自然科学作品,同时也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理解黄河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的人文历史书籍。书中运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发生在黄河流域范围内的历史变革、治水实践,有助于促使读者通过历史表象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从《黄河与中华文明》中可知,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变革图强。在利用、治理黄河的社会实践中,大禹治水的治水文化、伏羲氏作网罟的农耕文化、周公制礼作乐的礼乐文化、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汉字文化、四大发明的科学文化、甘青地区马家窑彩陶文化等文化体系的起源与创新,都是经由黄河文化孕育创造的,由此铸就了黄河文化以求变求新的精神内核,造就了中华民族勇于抗争的坚韧性格。二是开放包容。在对外开放与交流过程中,通过人口迁徙、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过程,黄河文化在内部空间南与长江文化、北与草原文化交争、互通、融合,在外部空间与周边文化、异域文化互通有无,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形成了中华民族主体的“尚和合”“求大同”的独特精神,彰显了黄河文化的兼收并蓄、融合包容的特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构建出一个富于包容性的开放系統。三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与黄河结成友善关系的历史事件,如明代充分利用宁夏黄河灌区水利优势建构“屯堡”、西汉贾让的“治河三策”,这是崇尚“道法自然”的结果,体现了黄河文化天地人和的生态思想。在当前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助于文明在现实与历史的交汇中探寻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时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因此,要加强黄河文化文艺创作工作,汲取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与美术、音乐、文创、影视、服饰、建筑等领域的结合,打造以黄河文化传承为导向的公共空间文化墙、动漫产品、美术作品、短视频、舞台曲目等,形成具有地域标识与我国特色的黄河文化文艺品牌;要加快构建黄河文化全媒体格局,立足互联网思维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利用纸媒、公共艺术空间、直播平台、自媒体平台等媒体工具,依托VR、5G、三维建模等技术,推动黄河文化的现代演绎,讲好全媒体时代的黄河故事;要立足于流域地理环境特征,保护黄河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实施黄河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并发挥黄河生态旅游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黄河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景区服务产品等,建设黄河文明轴心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进而传播黄河文化好声音、塑造黄河文化好形象,奋力谱写黄河文化新篇章。
作者简介:王金娜(1996—),女,山东泰安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